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上升明帝-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时无数船顺河而下,如何防?再者,马上就要入冬了,这几年一年比一年冷,淮水、运河都是年年冰冻三尺的。”
“且黄淮不比长江,长江有几个重要的渡口关口,而这里到处都可以渡河,防不胜防。”
刘良左虽然怕死,但毕竟也是个老军伍,而且当年他就是在凤阳庐安一带镇守起家的,对江淮这块地区,绝对比黄斌卿了解。
所谓守江必守淮,不是守的淮河这条河,而是北以徐州、泗州、淮安、凤阳、寿州、扬州等这一座座的据点为主,依托这些据点,实际上是划成了三条防御线。
西以寿州、合肥、和州为一条防线,他的主要作用是连接江淮,防止北方从河南突破淮河后,一马平川无可阻挡,可以直接钦马长江。
这条防线就是保证北方军队即使突破了淮河,南方军队也依然能有一道防线。
合肥自古以来,地理位置重要,也就出于此。
而徐州泗州淮安,是另一条防线,是正面防从山东南下的兵马,这条防线重点在徐州。
最后一条防线便是扬州,一旦徐淮失守,北方军就可以沿着运河长驱直入到长江边,扬州可谓是江东最后一道门户,尤其是这里还有瓜洲渡。
一旦这三条防线失守,那么虽还有大江横锁,但北方军却可以任意选择渡江位置过江了。
不管是东晋还是南朝甚至是南宋,想偏安江南,守淮是必须的。
但现在问题是,长江两岸都在清军手中,明军绕到敌后来守淮,这不就有些莫名其妙了吗?
你光守一个淮安泗州,又如何守的住,上游的寿州合肥凤阳不说,北面的徐州也在清军手里,南面的江宁等也在清军手里,在这里守,岂不是自陷重围?
所谓河湖海之地利,对清军来说也威胁不大,毕竟这些河湖又不是不可跨越。
“殿下,臣建议趁鞑子还未至徐州,立即派兵沿运河北上,抢夺徐州,以一支水师屯于徽山湖,则可截断运河,拦截清军补给线,又可做为徐州北面策应之兵。”黄斌卿仍然劝道。
微山湖南接徐州,北入兖州,往北与南阳湖、独山湖相连,东面紧邻运河、黄河,往北能一直通到济宁。
这几大湖水域很广,湖中还有微山岛等不少湖岛,放一支水师,是没有问题的,却能威胁运河,支援徐州。
朱以海低头看着眼前的地图。
他北上确实是来找清军麻烦的,但不是来硬碰硬的,现在也还没这实力。
刘良佐的投降,在意料之外,却也并不影响本来计划,就他那几千怂兵,朱以海只要赶在清军南下之前,就能拿下他。
“洪泽湖、微山湖甚至高邮湖等,确实可以安排一些水师船进入,派一些兵以此建立根据地,发动周边百姓抗清,找机会袭扰周边清军,袭扰他们的运输线等,但不能本末倒置。”
“我们北次北上的计划是很明确的,在谭泰南下前,抢先把沿运河的徐海淮扬这一线,给他扫平,能拆的城都给拆了,能运走的钱粮都给运走,能带走的工匠都给带走,我们扫完拆完后,出黄河,去海州的郁洲岛。”
郁洲岛便是后世连云港的云台山,在清朝时与陆地相连,而在此时还是一个海岛,海州有盐河、涟水等相接黄河北岸的清河镇和沭阳。
海州湾有三百多里的海岸线,有深水良港,有不少海岛。
在朱以海看来,这里的位置很紧要,尤其是这岛他比较看重,可以拿下来驻水师,成为威胁清军山东、徐海后方的一个重要前沿要塞。
就如当年毛文龙在朝鲜那里搞个皮岛,都能让后金十分头痛一样,这个海州湾和郁洲岛拿下,不会比崇明岛的战略作用小。
北上可威胁登莱半岛,登陆可直接威胁海州、徐州,南面点就是黄河海口,沿河而进就是淮安、泗州。
海州湾这一带,还是淮北的重要盐产区,跟淮南产盐重要性差不了多少。
最重要的一点,郁洲岛是一个海中大岛,那可不是淮河黄河这样可轻易越过的。
朱以海坚持要拆淮安、清河,甚至是徐州,因为拆城容易重建难,拆掉这些黄淮运河上的重要据点后,清军想守护漕运就很难,没有一个足够坚固的要塞据点,就意味着在海州湾有据点的明军,随时就可以过来逛逛。
那清军就算收复了淮扬地区,以后也会很疼痛,无法保护运河和他们的漕粮和盐、货。
“我们得掌握主动权,我们如果留下来守城,那麻烦的会是我们,但如果我们现在毁城撤离,则麻烦头痛的是清军。”
“我们有水师之利,可以立足海州湾里的郁洲岛,也可以在洪泽几大湖里留一些兵、船,我们不跟鞑子正面打,只在淮扬这边搞破坏,鞑子八旗再强,也需要吃喝,也需要粮饷,而现在淮扬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很残破,根本还没恢复过来。”
“我们只要再破坏破坏,那鞑子很难在这里驻军,不能驻扎足够多的兵,那么他们别想把江南的粮食赋税北运,这是一条命脉,我们卡住这里,就掐住他们的喉咙。”
“我们拆毁他们的城池,堵塞他们的运河,控制他们的盐场,那么这片广阔的黄淮之地,就会成为我们来去自由的狩猎场。”
“如果我们真要正面守城对决,那我何必来这里,我们直接在杭州,在绍兴打不好吗,甚至退往衢州等地更有优势。
时候未到,诸君稍待!”
会议过后,朱以海兵分几路,他亲领一路沿运河北上徐州,其它几路分别去攻淮河上游的凤阳、寿州,以及东北面的海州。
朱以海的要求也很简单,趁现在这些地方空虚,沿途扫荡过去,如果反抗激烈就绕过去,反正城中也没多少清军,不会造成威胁,打下的城镇,组织百姓拆毁城墙,堵塞护城河,分掉府库里的钱粮,甚至运走衙门里的档案册籍,把官吏都带走。
彻底瘫痪地方,要让鞑子收复后,也无法倚靠,更无法短时间里恢复统治,从地方征收钱粮等。
这是对鞑子的大扫荡。
既然守不住,那就根本不守,我不守,你也别想法。
以后这片地方,谁都可以来去自由。
破坏总比建设更容易。
以往都是鞑子年年叩关入侵,到处劫掠破坏,而现在,鞑子占据中原,那就轮到朱以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治理一个国家,不仅仅是靠能打就行的。
最核心的其实反而是一个钱字。
钱是国家治理的根基,百官俸禄、宫廷用度,以及养军打仗,处处离不开钱粮,而这些都不是那些能打的兵能解决的,是那些普通的地方百姓耕种制造慢慢聚拢上缴。
江南已经打烂了,湖广也打烂了,现在轮到淮扬了。
只要把这里也给打烂了,那鞑子就会跟崇祯一样,陷入深深的困境之中不可自拔。
大明中期时,东南倭寇给大明朝造成的损失,不亚于万历三大征,所以别小看破坏,有时比正面作战的威力还大。
湖广的粮、两淮的盐,江南的钱,失去了这些,鞑子再无法嚣张。
第308章 捷足先登
恭顺王孔有德奉征南大将军谭泰之命,率本部为前锋先行南下,赶往徐州驻防。
兵马刚至南阳(鱼台),便接到一个不好的消息。
侦骑飞奔而至,带来了徐州已经失守的消息,“徐州驻防副总兵沈豹叛变投明。”
孔有德正在吃微山湖里捕的炖鱼,听到这话差点卡了喉咙,扔下筷子,“沈豹叛变投明?他是刘良佐的五虎将之一,看来刘良佐也叛变了!”
“大王英明,刘良佐据淮安而反,而且还鼓动了几个旧部一起投降,如今泗州、海州、徐州、清阳皆不战而降。”
“传我命令,立即拔营启程,火速赶往夏镇!”
“大王,明贼来势汹汹,刘贼又反,是否先在此驻扎,急报谭大将军先?”一名标将提醒他。
“花马刘算个什么东西,”孔有德不屑道,“这家伙不过是因丢失扬州被朝廷降罪夺职,于是畏惧降敌而已,明贼更没有能打的。赶紧南下,别让贼再抢了夏镇。”
夏镇原叫夏村,一个微山湖边的小村子。
嘉靖末因为新开夏村到南阳的运道,因此夏村成了沿运码头,工商业也就日趋繁荣,到隆庆三年改村为镇。
同时工部、户部分司自沽头村移驻夏镇,从万历十六年开始,用时两年,筑起四面土墙,建起了四座城楼。
周九百余,高二丈五寸。
这里常年驻兵维护漕运,故又称部城。
夏镇界连南直和山东,为两省分治。
镇北属山东滕县地,镇南却是南直沛县管,故有俗语一步两省三座庙,一条大街两县分。
孔有德并没有把花马刘放在眼中,也没有把明军放在眼中,这位恭顺王,原是辽宁铁岭矿工,长于弓马却不识字,天启年间后金占领辽沈后,孔有德与其兄孔有性投奔了毛文龙,参与了镇江大捷,后转进皮岛。
也与同乡耿仲明过从甚密,还拜其为义兄。
孔有德因骁勇善斗、临阵先登,为诸将冠,毛文龙收他为养孙,赐名毛永诗。
只是后来毛文龙被袁崇焕所杀,孔有德与耿仲明愤愤不满,最终离开东江投奔了孙元化,最后随他去了登莱。
当时孙元化崇尚西学,积极打造一支西式火器的新军,从澳门广东福建等地采购了许多火器,又招募了不少西洋炮手教头、工具等到登莱,组建新军,孔有德成为这支新军的将领。
崇祯四年,孔有德率新军渡海去辽东支援作战,结果遇海上大风返回,转率八百骑陆路支援,路遇风雪,给养不足,士兵路过吴桥时,在地主家吃了鸡没给钱,被诉至孔有德处,孔有德对士兵处以箭支穿耳游营之刑,结果饥饿愤怒的士兵哗变,烧了地主庄园,说服了孔有德兵变,杀回登州。
那已经是十三年前的事了。
那次登莱兵变最终孔有德还是败了,率部万余渡海北投后金,带去了后金急需的舰队、红衣大炮和工匠。
孔有德被授为都元帅,安置辽阳,自成一军,称天佑兵。
几年后,后金改大清国,孔有德更受封恭顺王。
此后征朝鲜、攻明朝,孔有德都是充当急先锋,也屡立战功,不过鞑子对这个恭顺王也并不是很信任,基本上没让孔有德单独领过兵。
这次三顺王一起出动,可仍隶于谭泰与何洛会这两一等公之下。
孔有德确实有几分资格瞧不起文昌伯花马刘,毕竟他当年纵横辽东,割据登莱的时候,刘良佐还没出头呢。
他孔有德虽是矿工出身,但打了半辈子仗了。
他曾经的对手们是努尔哈赤是皇太极,是朱大典袁崇焕吴三桂是李自成等人,多少豪杰都败在他手下,他自然瞧不起什么花马刘和鲁监国。
孔有德急着赶去夏镇也倒不是他有多忠心耿耿,纯粹只是他军中粮草补给不多,原计划就是过了南阳后到夏镇补给,然后再到徐州补充的。
如果不能赶紧抢先进夏镇,那他可就军中无粮了。
孔有德此次从辽阳带来了六千八旗汉军,这支兵比较精锐,与那些绿营不同,是真正久经战阵的老兵,不少还是他当年从登莱渡海带到辽东的。
六千兵马中有三千骑兵,占了兵马一半,另有步营三千,其实那三千都是孔有德的炮兵部队,而非传统的步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