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上升明帝-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家财力雄厚,垄断海贸,这事严重影响着他的开放贸易的计划,也影响着朝廷的财政收入,更别说郑家把持着福建,不想让朝廷插手的行为,更是严重威胁着朝廷权威。
凭着现在连胜之威,正好派御营南下,就是要逼郑氏表态。
郑氏这种人,古往今来太多。
明末动荡,海贼出身的他凭实力打下一方自己势力,趁着中原大乱,无暇顾及福建,更是继续抢占地方实权。
不说他这种贼出身的人,就是正经官军将领们,在这乱世,又有哪个不是如此呢。
只得说他们虽碰上乱世,但谁让横空出世了一个朱以海呢。
朱以海并不愿意再给他们机会。
如弘光或是后来的隆武啊永历等这些皇帝,他们一心偏安,面对着这些实力强大的军阀们,往往都只会妥协,是没有半点勇气跟他们硬刚的。
可朱以海不同,他知道这些人的危害之大,同时他现在手里头仍有不错的实力,或者说那些军头都还没怎么成气候,时间太短,实力也不稳。
朱以海现在压下来,他们并没有胆子敢公然抗拒朝廷。
“胜利啊,你父亲一辈子英雄,确实了得,但也毕竟老了。这一生,能够入阁封公,也足够了。他打下的这偌大家业,将来也还是要由你来继承的。
你父亲走到这一步也不容易,前方歧路多,可是万万不能走错路的,我也知道福建郑氏家大人多,所以这次特意让你南下,也好一起有个照应帮衬。”
言外之语,郑家也是趁着乱势才发家的,现在见好就收,别有什么不该要的想法,到时落的晚节不保甚至家破人亡可就后悔不及了。
郑芝龙的平国公爵位,他的世封永镇台湾的特权,这些将来都会传给朱胜利,但前提是郑家能够一直忠于朝廷,不会出乱子,否则现在朱以海能赏赐他们这些,也一样能再剥夺收回。
朱胜利得想办法盯好郑家,这也是守好他的前程。
朱成功让朱胜利带八千御营南下,要在福建生根,郑芝龙要么乖乖北上当他的大学士、御营总督,做他的平国公,要么就干脆起兵拒绝御营入境。
但他要是有这胆子敢公然起兵造反,那他背后还有个三省督师何腾蛟和两广总督丁魁楚在,更别说浙江还有朝廷京营、浙镇兵。
郑芝龙若反,可能就得面临着四面围攻,毕竟现在朱以海刚打的鞑子节节败退,正是强势的时候。
但朱以海料定郑芝龙不敢,他不过是个海商出身,后来做海贼,再受招安,他始终缺乏几分真正的气魄。
所以后来他在清军招降的时候,也清楚这不过是鞑子的权宜之计,但英雄迟暮的他还是没有勇气敢率兵抗拒。
从这方面来讲,郑芝龙比吴三桂差远了。
虽然吴三桂当年在山海关投降清军,但也说明吴三桂的眼光很准,在李自成和清军之间看的出谁强谁弱。
后来他临死之际了,还要造反,也是知晓无路可退了,哪怕知道胜算不大了,但就是不肯认输,这股子劲,比郑芝龙不知道强多少倍。
郑芝龙年轻时是个英雄好汉,但现在老了。
朱成功还很年轻,也是个有抱负的,好在这人早些年读儒家圣贤书倒也没白读,脑子里有不少忠君报国的思想,所以朱以海很看中他。
让朱成功为行营提督,带兵南下,也算是给郑芝龙的一个交待。
郑家的未来还是有保障的,不用担心。
郑芝龙是郑家的旗帜,他的态度最关键。
只要郑芝龙妥协了,那么郑家其它人已经不用担忧了,不管郑鸿逵也好,郑芝豹也好,或是郑彩郑联兄弟等,他们就算想反,但没有郑芝龙那样的威望和能力,无法继续让郑家铁板一块。
而一个分裂的郑家,将不再是朝廷的对手。
朱成功心中长叹一声,有几分感慨复杂,父亲一辈子心血,终究还是抵不过皇帝一道旨意了。
不过父亲能从一个海贼,最后得到这世袭国公之封,也算不枉此生英雄一世了。
朱成功跪下拜谢皇恩。
两人退下。
“陛下就不怕朱胜利去了湖广后,到时这八千御营失控?就不怕朱胜利到时跟李赤心一条心?”
“朱成功毕竟是郑家人,带八千人去福建,就怕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派朱胜利提督湖广行营,他和李赤心的关系既有好的一面,也确实有不好的一面,万一他们爷俩联手,坑了皇帝这八千兵,那可亏的不是一点半点。
朱成功那边更是如此。
“放心吧,朕看人向来很准!他们忠于朕,忠于朝廷。”
“万一呢?”
“真要万一也没什么关系,左不过折了几千人马,却能早早发现两个隐患,也不亏啊。”
朱以海的四大集团军外,现在又新分出两个行营,如果都顺利,那就西起重庆三峡,南到厦门台湾,尽在天子掌握。
为此冒些险,当然也是值得的。
不过朱以海也不是真的就没半点后手,毕竟就算这一万六千多人马,其中不少新扩充之兵,但老兵不少,武器装备等可也都是十分宝贵的,怎么能随便就抛出去?
“诸卿一起来好好商议一下两个行营的将官、监军等名单,定要选些合适之人。”
第358章 蓟国公
腊八。
江南五省经略严我公大早就派城中民壮给明军送腊八粥,南京城里现在已经开始限量供应粮食,但严我公仍然勒紧裤腰带咬紧牙关给城外的明军送腊八粥送粮,一车车的粮食往外搬,生怕明军过不好这腊八节。
“陛下,马上就要过年了,臣已经派人打扫清理好了皇城宫城,陛下可在皇宫过年。”
朱以海跟严我公一起在钟山孝陵皇墙下喝着腊八粥。
“朕要是进南京皇宫,那你们也没法再呆在南京城了。这各地清军,只怕也不会拼命来救。”
朱以海并不急着要入南京,也不想进南京皇宫。
“臣已经想好了万全对策,我假装凑不齐赎城银,陛下发怒攻城,臣也正好把南京城中一些还不听话的军将士兵等派过去守,到时御营将他们击败夺取皇城宫城,臣再带兵拼死守住皇宫西面的秦淮河一线,这样南起通济门北到太平门的这秦淮河、玄武湖一线为界,陛下可安心入驻皇宫,臣则退守内城。”
严我公提议,到时还可以趁机开一波城,放一些南京百姓出城去,免的被困饿城中。当然,那些个通敌叛国的他没打算放走,这些是肥羊,打算好好的敲打他们,不把他们的那点家当彻底的折腾干净,严我公可没打算放过。
“现在南京城中兵马,你掌握的如何了?”朱以海问。
“陈锦、辰泰、张大猷、巴山诸将死后,马国柱、土国宝、刘应宾等又四出去搬救兵去了,臣独守江宁,又找机会把知府林天擎送到陛下这边为俘了,剩下的一些总督标营、巡抚标营等军官不肯服从的,上次也皆被臣寻机夺了兵权,最后逼他们哗变,然后趁机讨平拿下。
现在整个江宁城中,战兵九千,中上层军官基本上皆是自己人,底下的军官、士兵也多肯用命听令。
臣又编了一百个营的五万民壮协防,但那些人没甲少械,也就是充个样子。”
听到这个结果,朱以海很满意。
这等于是现在他还没入南京,但南京已经暗里变了色,基本上都是自己人控制着了。
严我公和他手下的那几位总兵副将们,大把撒银子,不断的整编,正把南京的这些兵,迅速的变成了他们的私人军队。
正因此,严我公才会说出请皇帝入驻皇宫的提议。
现在明军镇江大捷、包围南京的消息已经开始风速传往各地,朱以海在孝陵登基即位的消息紧随其后。
在这个寒冬腊月,这些消息可以说震的长江两岸无数人都无法淡定。
严我公打算在趁机放掉一些城中百姓出去前,先把一些工匠等送到明军营中,明义上是折银抵赎城银,实际当然是利用江宁城中清廷官府掌握的这些信息,更好的把这些人才送到皇帝手里。
“严我公听旨!”朱以海朗声道。
严我公赶紧起身,然后跪接圣旨。
“朕加封你为蓟国公,许子孙世袭永替!”
严我公都为这个封赏愣住。
“陛下,臣一介举人,不过有些许微功,岂敢当此封赏,臣不敢受。”
“严卿啊,你是朕封的第二位国公,头一位是平国公郑芝龙,但在朕眼里,你之功劳远胜郑芝龙多矣,你如今还在敌营潜伏,这道旨意也只能秘而不宣了。待他日收复燕京,朕定要为卿隆重宣封!”
一个严我公,胜过十万虎贲。
如此大功,朱以海绝不吝惜一个世袭国公之封。
……
腊九。
江宁城中。
经略严我公现在基本上完全掌握了江宁军政大权,几个还一心事清的道台、参将、游击等文武官员,也基本上都被严我公找理由给或杀或砍,理由要么是通明,要么是怯战,要么是贪污,反正现在都严我公说了算,想杀他们十分轻松。
“昨日本经略让送一批粮去安抚下明军,结果居然有人胆敢在这些粮里动手脚,在那些粮里掺入陈粮旧米,甚至给我掺泥掺沙,真是胆大包天。现在明王震怒,要么我赔他一百万两银子。”
“这个事,你们说怎么办?”
严经略杀气腾腾的扫过一众参会文武官吏们。
十几个人在那瑟瑟发抖。
有人忍不住道,“那明王不过是找借口罢了,况且现在两国交兵,围城作战,岂有以城中之不多之粮,却送给明军过腊八之理?”
“下官认为,以后一两银子一粒米也不能再送给明军了,那是资敌!”
严我公扫了他一眼,“赵同知,这次腊八粮就是交与你负责的,结果现在出了这事,你脱不了干系。”
马上有一员经标将领上前,拿出一堆确切证据,指证赵同知如何贪污克扣粮食,甚至把贪来的粮食拿到黑市高价售卖之事。
参与者多达数百人。
不仅许多江宁官吏参与其中,还有许多城中大户、粮商等也卷入其中。
“赵同知,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赵同知瑟瑟发抖,知道自己无法在这个严铁面手下存活,干脆豁了出去,指着严我公大骂,“姓严的你不过一落第举人,无才无德,靠溜须拍马才做到高位,可你身为五省经略,却毫无本事,除了把江南搅的更乱更烂,你可有半分拯救时局?
江南如今的局面,你责任最大!”
“我责任大不在,有没有本事,不是你说的算的。”严我公冷笑,“但是你现在敢在我治下贪污克扣,动摇军心,却是百死莫恕,拉出去,砍了。”
“还有那些狼狈为奸敢发国难财战争财的家伙,全都拉出去砍了,抄没家产充公!”
等那十几个官员被拖走后,厅中气氛更加凝重。
“还是说正事吧,如今援兵一时还难以赶来,我们仍然需要稳住明王,以拖延时间。”
“给银子吧。”有人道。
有人则认为这是无底洞,而且鲁王毫无信用,之前陈洪范、钱谦益两个使者已经送了二百万两银子和十万两黄金。
之后他们又送了两百五十万两银子了。
赎城银还差八百万两。
现在又罚一百万两。
这什么时候是个头。
况且这前面的几百万两银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