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他又亲眼看到一同长大的努尔哈赤长子禇英因为得罪五大臣,而被努尔哈赤忍痛无奈处死。
  靠着隐忍,敢战,济尔哈朗深得叔父喜欢,成为了八位和硕贝勒之一,而他的哥哥阿敏,更是成为四大贝勒之一,手握镶蓝劲旅,实力强大。
  可后来皇太极继位后,还是找机会以阿敏弃城而归,召诸贝勒共议罪名,最后除了弃四城之罪外,又加上了心怀异志,以及当年在朝鲜曾谋自立等等,议罪当死,最后也幽禁至死,其子六人,一子处死。
  在这件事情上,济尔哈朗没有去救自己的兄长,而是站在了皇太极的一边,他眼看着自己的兄长阿敏,跟当初他另几个兄弟阿尔阿通、札萨克图等一样,倒在了女真内斗之中。
  济尔哈朗始终充当着皇太极的铁杆兄弟,虽是堂兄弟,却表现的比多尔衮、阿济格、多铎等亲兄弟,更像是皇太极的亲兄弟。
  他多次在皇太极出征的时候,负责镇守后方。
  也数次统兵出征朝鲜、蒙古、明朝。
  皇太极想打击几大贝勒,摆脱贝勒共治的局面,济尔哈朗就提议重用汉官,组建汉军八旗,制衡满州勋贵,强化君主权力。
  济尔哈朗帮着搞定了自己大哥阿敏,以及莽古尔泰,把代善也搞的老实臣服,又在多尔衮三兄弟里制造矛盾。
  皇太极突然驾崩,济尔哈朗与代善扶豪格继位,可惜最后因豪格的愚蠢而酿成大错,最终只得拥福临继位。
  可多尔衮上位后,却对济尔哈朗展开报复,借机还曾夺去他的亲王之位,虽然很快又恢复,但这对济尔哈朗来说,多尔衮已经是个巨大威胁,尤其是他还那么年轻。
  一旦多尔衮夺位成功,那以女真内斗的残酷惯例,他和他的子孙都能逃一劫。
  不过他毕竟是三朝元老,经历了那么多大风大浪,事事都讲究个谋定后动。他在仔细的考虑多尔衮突然抛出这么个惊人计划来,到底是何用意。
  另一边的原四大贝勒之一的代善,也没动声色,明显觉得此事太过突然。
  反倒是年轻气壮的肃亲王豪格,仍然一如继往的冲动,他一见多尔衮提出此议,便腾的站出来大声斥责多尔衮是昏了头,骂这位比自己还小的叔父失心疯。
  说他要拱手将大清的江山割让一半给汉人等。
  廷议一时热闹起来。
  豪格带头攻击后,鳌拜、索尼等一些两黄旗等的支持者,也立马站出来反对,认为太过骇人听闻。
  连阿济格和多铎都觉得这事太突然。
  良久。
  代善终于开口,“摄政王这究竟是何意,可否详细告之?如今南方局势虽不太顺利,可也没坏到这种地步吧?我八旗勇猛能战,横扫无敌,就算明军一时占上风,但只要摄政王同意派出宗室大王率满蒙精锐主力南下,必能一战灭敌,何必这般灭自己威风丧志气的主动认输呢?”
  济尔哈朗这时也表示胜败本就是兵家常事,这殿中随便挑几位,都能统兵南征,击败明军,没理由直接把这南方诸省放弃掉的。
  更说,封藩永镇这事有些过于违背祖制。
  连祖制都搬出来了,可见他们确实非常反对。
  事实上,多尔滚的提议一出,就没有一个满人王公大臣支持的。
  凭什么那些汉人降臣降将,封王封藩,授公赐侯?
  他们这些八旗王公贝勒们,难道还不如这些汉人?
  就算以前朝廷封过四个汉人王爷,但那也是比较特殊情况下,而且他们也只是封王,给了小块地方,分了些户口人丁,基本上也是跟八旗王公们的待遇相当,甚至还远不如。
  可如今却要封藩建国,这可就完全不同了。
  八旗王公们都还没有这种待遇呢。


第371章 五千貂锦丧胡尘
  “非常之时,便用非常之法!”
  多尔衮早料到会有此反应,但依然很坚决,他告诉在众的王公大臣们,“自朱以海起兵以来,仅我满蒙八旗子弟,就在他手下折损了超五千人,其中我满州八旗就超三千。”
  “三千满州旗人披甲啊,一个牛录不过三百旗丁,披甲者多少?这不过半年时间,我们就已经折损了如此之多的满州八旗,确实值得好好反思一下。”
  在坐的王公贝勒们对自家的那点家底非常清楚。
  清军入关时牛录总数是三百一十八个,一牛录标准旗丁是三百,但实际上有许多不满员的牛录,入关前的满州八旗的旗丁总数是五万五千余丁。
  而蒙古八旗,一个标准牛录只有二百,还有大量百人的,以及不满百的,称半牛录,入关前蒙古八旗有一百一十九个半牛录,计丁两万八千七百八十。
  汉军八旗数量多些,号称十万,实际情况最多也就如此,但战斗力肯定不如满蒙八旗。
  当初清军攻大凌河时,每牛录编甲六十,四十出征,二十留守。
  号称国运之战的宁远之战,在满清家门口打的,全面动员,也不过出动了十三万人,战兵更只六万左右。
  清军入关后,战斗力依然强悍,能够千里追歼李自成,这种从北京一路追击到湖北的彪悍战绩,确实是相当惊人的,特别是他们还顺便把南明弘光朝给灭了,分兵打到杭州去了。
  但是这依然掩盖不了满州总共也就五万多丁的情况,打仗每死一个可就少一个,就算现在鞑子条件好,拼命的生,但一个孩子十月怀胎出生,更还得十几年时间养育成人,其中能披甲上战场的男丁,更少。
  但现在半年不到,鞑子就损失了三千满州八旗甲兵,这已经损失了超过百分之五的旗丁了,对于总共才五万来丁的女真人来说,这是相当大的损失。
  而蒙古八旗又损失了两千。
  蒙古八旗加一起都不到三万人,一下子损失两千,这都损失了超过百分之七了。
  而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汉军旗损失的数量更多,仅尚可喜就损失了八千,孔有德损失了两千,这就一万了。
  然后张存仁、土国宝、辰泰、陈锦、祖可法、孙定辽等这些人损失的汉军旗也有两三万。
  至于入关后投降的明军改编的各省绿营就更多不可数了,被歼灭的,击溃的、哗变的、投降的、反正的,逃散的,算下来小十万估计都不止了。
  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
  梅勒章京李率泰、巴山,总督张存仁巡抚萧定远,提督陈锦、漕督辰泰、巡抚张大猷等皆战死。
  以前八旗虽少,但不说以一敌十,可却也从来都是他们打别人的份,但现在明明上半年才横扫中原,结果下半年开始却各个战场都失败。
  “现在江南还有六千八百八旗兵,兖州有一万八旗,湖广有一万,关中有一万。”
  三万六千八,虽是满蒙八旗,但满蒙八旗总数才不到九万,之前还折了五千,剩下八万左右,这几处就占了三万六了。
  虽然其中有一些不完全是牛录正丁,有一些是带的自愿从征的余丁等,但仍是超过三万,是现在满蒙八旗兵的小一半。
  可问题是出动了这么多八旗在外,局势却仍然止不住。
  恰相反,江南的那六千八旗兵,现在很危险,多尔衮已经敏锐的察觉到,再这样下去,那六千八极有可能走巴山的那两千五江宁驻防八旗的老路,在江南全军尽没。
  武昌那边勒克德浑、佟养和他们的一万八旗,现在也是非常困难,缺粮少械,面对的是一个彻底打乱甚至强拆后的湖广全境,明军现在退守巴东、郧阳、湘西等山区,但仍时不时的跑出来扫荡,今天这里又拆一城,那里又毁一镇。
  湖广的那一万八旗,却只能分驻武昌、荆州等几座大城要镇,并不敢出击,也没法出击,缺粮少械,在这个寒冬里他们走不远。
  甚至他们的战马都因缺少粮草精料,而在这个冬天饿的瑟瑟发抖马瘦毛长了。
  至于绿营,现在江南的绿营彻底没指望了。
  洪承畴都不止一次上奏,说湖广现在局势太艰难了,明军退据山区,路远山险,清军若主动进击,可后勤补给艰难,二来容易遇伏,甚至进山了都有可能找不到他们。而明军却能经常小股来袭扰,清军防不胜防。
  防不了,追不上,不能进剿,于是更加艰难。
  湖广的绿营现在基本上跑的差不多了,洪承畴拿不出粮饷来供给绿营,却又总让他们承担艰巨的任务,明军威胁又大,许多绿营便干脆反正投降了,也有一些直接逃路散掉了,剩下的跟八旗一样龟缩大城,却是城都不敢出。
  八旗指望绿营做前锋当炮灰,绿营还想抱着八旗做靠山呢,反正现在都是晚上觉都睡不安稳,平时三餐都不饱。
  江南就更不说用了。
  江宁现在都只剩下了半座城,苏州第四次被围城了了。
  镇江常州等先后失守。
  所以多尔衮想来想去,都觉得现在的南方太危险了,这样下去,那几万满蒙八旗有可能都要折在那边。
  五千貂锦丧胡尘,这个可再承受不住。
  别说都折了,就算江南的那六千八折了,北京都得满城发丧。
  “八旗是国之根本,尤其是满州八旗,不能再这样伤亡下去了。”
  当着殿上不少汉人大臣的面,多尔衮很不客气的说出了满州八旗至上的话,他提出要把南方的八旗调回来。
  扬州驻五千,安庆驻五千,襄阳驻五千,西安驻五千,济南再驻五千,武昌再驻五千。
  若将来局势好转,收复江宁,再于江宁驻防五千。
  尽量把八旗抱团,不分散开来,以免再被分而歼之,每处五千八旗,再配一万左右的八旗汉军。
  荆州、杭州、苏州、松江、镇江、九江、汉中这些重镇大城,都要暂时放弃。
  当然不是真的完全放弃,而是改变策略,以前清军是以八旗为主,冲锋陷阵八旗打头阵,汉军旗充当的是辅助的炮兵等任务。
  但现在,多尔衮提出满州八旗至上后,满蒙一体,满蒙八旗驻于后方几个要城中,充当战略机动力量。
  真正到一线去拼杀的,得改成汉人。
  但为了改变绿营不能打,汉军旗数量不多这些问题,就得重新换一套激励办法,这办法就是把南方的诸省拿出来封藩汉将。
  封王封公封侯,封世袭总督、提督、总兵等官职,南方诸省除了湖广、江南外,其余的地方,都可以舍弃。
  拿来做为给汉将们的封赏。
  换取他们为大清出力消灭明朝。
  除上爵位世职,多尔滚还提出长江以南,汉军可以随意的抢掠、屠杀,允许他们就地征集、抢夺钱粮等,反正以后那些地方就不再是大清的国土了,那是敌境,可以无所不用其及。
  要兵,自己征,征不来可以强拉壮丁。
  没有粮饷,直接征或者抢。
  随你们抢掠,管他是地主士绅还是普通百姓的,你有本事你就抢,抢到多少都是你的。
  这就跟当初他们还在关外的时候一样,每次集结人马出动入关抢掠,号称抢西边,从关外一直抢到山东,从贝勒到包衣,放肆去抢便是。
  如吴三桂,他封地贵州,那他就有义务自己去把贵州打下来,打下来后,他就镇守贵州,以后他的军队的钱粮开支等,甚至他自己的俸禄等,都从贵州本地征集。
  为了自己的封地而战,为了自己的财富而战,那么汉军必然能从软弱不堪的绿营,变成能战之兵。
  不过多尔衮的这个杀招虽然很厉害,但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