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上升明帝-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门外,则侍卫就多了起来。
杨伯兴如今是提督衔的禁卫大将,却一如继往的忠心而谨慎小心,仔细的回答着皇帝。
朱以海一边走一边跟侍卫们闲聊点家常,他能准确的叫出每个侍卫的名字,甚至知晓他们的家乡,以及他们的一些现状,比如结婚否,妻子哪人,又诸如家中兄弟几个啊,或者谁父亲刚生病等,这些也都是平时闲聊来的,他很关心大家生活,也通过这些身边的侍卫,更深入的了解如今大明他治下各个阶层的将士百姓们的生活。
一直到了总理处门口。
这里又有一队侍卫值守,不仅有千牛卫还有御马监的。
侍卫们止步。
朱以海入内,总理处晚上保持两人值班。
昨夜是张国维和王之仁,一文一武。
两人上来拜见,昨夜并没有什么突发大事,朱以海给两人带了羊肉小米粥,“赶紧趁热吃。”
虽然只是简单的早餐,但这是天子赐食,还是很难得的恩赏。
留下他们谢恩后用餐,朱以海回到自己的书房,在御案前坐下,开始看奏章。
御案上已经堆了许多奏章,既有经通政司转呈过来的内阁的票拟,也有总理处大臣提交的备忘录,还有各个情报部门上呈的各种情报,以及一堆大臣们的私人奏折。
这些私人奏折,都是不经通政司不经内阁等处,直接呈奏朱以海,并由他亲启的,这些奏折带有很强的私人性质,只有获得朱以海特赐的密奏资格,才能给皇帝上折,因此一般这种折子也称密奏,折子。
内容表面上是请安问好,实际上是密奏见闻,以便互相监视和探听,有时也方便君臣直接讨论一些事情,而不经过朝廷有司,不会公开。
当然,这种私下密折,确实方便大臣们互相监察,毕竟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向皇帝说什么,甚至有时,这种密奏资格,也是保密的。
这玩意甚至比东厂提供的情报还直接可靠,来自最直接的一手情报。
朱以海先翻看这些密折。
相比起正式的公文题本,各有相应格式,这些密折则简单多了,他禁止扯闲篇说废话,有事直接进入正题,越简单越清晰最好。
甚至为了避免浪费精力,新又要求密折分为两类,有重要事密奏的称奏事折,没有什么重要事情,或者只是奏报一些非重大见闻的称请安折,直接在奏折上注明。
他会先看奏事折,然后才看请安折。
一般请安折也不会特意的回复。
看了会密折,朱以海心情很不好。
这些来自各地督抚总兵们奏折,没几个好消息,虽然刚取得了连串的胜利,尽取整个长江以南地区,但各地实际情况并不好。
不少官员们用上了赤地千里,人烟断绝,甚至易子而食这样触目惊心的字句,也有不少报告里频频出现流寇、土贼、山贼、水寇、海贼、饥民等。
从四川到关中,从郧阳到湖南,从贵州到江西,又从安徽到江苏,再福建两广等地,就没有一个安稳之地。
四川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如今虽休兵罢战,但天府之国的四川,如今居然开始爆发饥荒,此前张献忠的大西军,还有川中明军,以及地方武装、土司,还有一些流贼饥民等四起,川中乱战,结果就是无数百姓弃田不耕逃难。
后果正在显现,不论是明军还是西军,又或地方团练、土司、流贼,手里有刀枪人马的,都在拼命的抢夺粮食,特别是在川北一带,现在情况更加严重,张献忠为了准备入关中,更是毫无半点怜惜的开始从百姓手中抢粮。
甚至为了抢夺钱粮而不惜再次大举屠刀。
许多百姓背井离乡的逃难,各地土司则趁机招揽汉人百姓,四川现在表面上局势安稳了,但实际上明朝官府控制的地方一来人口锐减,二来田地荒芜,三来府库空空,面对的是个百废待兴的局面,和无数嗷嗷待哺的饥民,甚至是严重的地方匪祸,以及越来越不听话的土司。
更别说他们还纷纷上报,说张献忠正在频频调动,数十万西营往川北汇聚。
据说成都现在几乎都成一座空城,青壮人丁,府库钱粮,民间财富,全都被张献忠带走了。
川东重镇重庆,现在虽是明军驻守,但也是粮荒,现在川中明军整编,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问题。
秦良玉、曾英、杨展这些大将,现在跟张献忠西营停火了,却又纷纷开展对境内流贼盗匪的凌厉打击,究其主要原因,还是要从这些流贼土匪手里抢夺钱粮,就跟饥民们在冬天挖老鼠洞是一样的。
湖南的情况现在也很坏。
马进忠先张先壁这些叛军虽然陆续被歼灭击败,部份兵败投降,被整编或遣散,但他们造成的破坏却十分大。
洞庭湖以南本就相对落后偏僻一些,再经此次乱军扫荡劫掠后,更是赤地千里,大量百姓逃入土司境内,有些则下两广入江西。
朱大典、堵胤锡这些督师、巡抚们的报告,看的人发堵,这里毁坏了多少府县村庄,那里掳去了多少丁壮和耕牛,哪里又有饥民聚众做乱,攻破城乡等等。
朱胜利已经在长沙立足,朱大典也重新在衡州开牙,偏沅巡抚、湖广巡抚也都在恢复地方,但是现在面临的困难太多。
一是缺粮严重,导致百姓逃荒,田地大量荒芜,这马上以开始春耕了,各地还是一片焦土,百姓还在寒风中奔走求生,大战过后,还有不少叛军余孽在到处逃窜劫掠。
仅湖南一地,他们既要防御北面的清军,又得追剿叛军余孽,又得安抚赈济流民,最主要的还是缺粮。
没有粮食,就无法赈济灾民,无法让他们返回家乡复耕,今年春耕若错过,那夏天也就没有收获,局势只会更坏。
整顿兵马要钱粮,训练新军要钱粮,安抚赈济百姓要钱粮,修复城池道路要钱粮,疏浚河道加固河堤维修水利要钱粮,反正处处要钱粮。
之前明军是进攻的一方,朱以海可以下旨主动出击,避实就虚,攻打府县,甚至强拆城池,夺取钱粮等。
但现在身份变了,明军在湖南成了守的一方,得安民得守御,各种难题就都加到身上了。
处处要开支,到处要钱粮,各项相加,便是不可承受之重。
朱大典已经算是明朝官员中比较有能力的官员,特别是在搞钱这一块,但现在他也是叫苦不迭。
他给朱以海的报告中,也提出了一些治理解决的办法,主要就是以工代赈,还有招聚流民屯田耕种,湖广军队实行且耕且战之法,百姓团练保甲等等。
但就算如此,朱大典仍需要一大笔粮食渡过眼前难关,毕竟没粮无法养军也无法供民。
周边的江西四川这两个鱼米之乡,如今也是自顾不暇,北面湖北更别提,只能从南边的两广调粮,但南边情况也不是很乐观。
做为大后方的福建两广,虽没遭受什么战乱,但地方也是积弊已深,而上次忠武等叛乱,叛军也是流窜到了江西、广西境内,造成了许多破坏。
第389章 师溃
朝廷在两广、福建推行的新政,进展缓慢,所以税赋财政情况仍然很不好,这里又明显是地方官僚势力和地方士绅豪强们在从中阻挠改革,因为鞭长莫及,朝廷的改革也就缓慢,朱以海也没办法。
现在只能从两广福建等地买粮,但一来买的话现在粮价高,花的银子就多,二来运输很不易,成本高。
而且有银子也未必就能买到多少粮,现在处处战乱,到处是粮荒。
朱以海长叹一声,就算如此,也只能咬牙想办法筹集银子。
他拿起自己的记事本,在上面写下一行字,是调拔银子买粮救济各地饥情。
可饥情并不只是四川和湖南,江西这个鱼米之乡之前也饱受战争,情况还算相对较好的,但原南直隶地区,可就情况很严重了。
彻底的打烂了。
江北的徐淮地区暂时顾不上,但徽池宁太松苏常镇这些地方总得顾上,之前明军拆城墙抢粮食有多痛快,现在面对着糜烂的江南就有多愁怅。
好在浙西浙东这年来情况在好转。
只能从两浙调粮往安徽江苏了。
他提起笔在记事本上又加了一条,立即裁撤新招降、俘虏的清军、贼匪等,大战过后,朱以海不可能跟当初清军一样,来者不拒的把那些降军都接受安置。
仅留下部份精锐者分散编入诸军,其它的尽快该遣散的遣散。
一省设两镇营兵,每镇都先整编充实一半,把架子拉起来。
沿长江防御作战的主要任务,还是得交给御营,地方镇营主要负责城防治安。
一些降将有能力者选入御营或省镇,其它的该免的免该撤的撤,或者转入地方团练,授予团练总兵、副将、游击等的乡团武职。
地方保留一些团练,但不脱产,适当给予补贴,并搞一些军屯,以最大程序的降低开支。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朱以海之前虽仅有浙东几府,领着一支御营征战,负担也小的多,甚至通过缴获等还挺滋润,可现在家业大了,却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整军备战。
恢复农耕,活跃工商。
千头万绪,烂摊子一副。
不知不觉半个上午就过去了,一名宫女捧进来一个漆盘点心,上边放着一碗云吞。
盛放的是个普通的青花盖碗和一把木匙。
朱以海放下奏折,吃完这碗云吞,起身转了转消食,接着又继续工作。
他拿起内阁进呈的票拟,这份是关于吏部进呈的官吏任用名单,上面是关于对各地出缺的知府名单,每个知府的空缺,吏部列了三个备选,有主选,副选和备选,并在后面附有各人的履历等。
内阁则对吏部的这份名单商议拟票,他们拟出了一份正式名单,从吏部举荐人选中选择或调整。
出缺的知府名单很长,应天府、绍天府(绍兴)、东兴(台州)府,常镇苏松杭嘉湖,太平徽州池州九江南昌安庆扬州……
甚至是江西云南、两广、四川汉中郧阳,福建台湾贵州等各省,有大量的知府需要授任。
很多地方知府出缺许久,有些则由他官代任许久,或有些知府如今要升任更重要的官职。
知府虽说是四品官员,但毕竟是主掌一府,对于朝廷来说,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官员。
现在朝廷用人制度,五品以下官员任命基本上都是直接由吏部负责,他们报上来的名单,内阁基本上不会动。
而四五品官员,基本上就是吏部推荐,内阁选授,皇帝批准。
三品以及上官员任命罢用,则都归皇帝。
知府是四品,由吏部举荐,内阁选授。
面对着那份长长的名单,朱以海也是看的头痛起来,这么多个府的长官要选授,虽然吏部和内阁已经把官员选好了,但朱以海还是得仔细的一一查阅,不仅看选授的,还得看原来备选的。
多数选授知府朱以海没听过,或没什么印象,仅看那不长的一段履历,也看不出他们的能力。
但基本上都是进士出身,而且多数是两京沦陷以来,表现忠诚的,基本上没有什么降过清降过顺的官员选上,甚至原本一些降顺降清降西的知府,这次要被调整下去。
朱以海希望这些知府能够是一些更有担当也更有能力的官员,可看了半天,实在也看不出什么来。
最后也只好批了个可字,算是通过了内阁的票拟名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