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迫不急待的就把浅蓝色的九品官袍给换上了,浅蓝色的官袍上,前后还缀着一块补子,上面绣的是一只鹌鹑,这只张开翅膀头向太阳的小鸟,以前觉得好小,现在却怎么看怎么顺眼。
  张成和赵贵告诉他要带他去神武镇时,他立马就答应了。
  这次召回,他在家还有些舍不得回来,甚至一路上还总念叨着家里的茶叶作坊的事情,想着做这茶叶买卖过安稳日子。
  可现在穿上了九品鹌鹑官袍,立马就把这些都抛到九宵云外了,一脚正式踏入了流入九品之中,这可就是人生重新起航了。
  “这神武镇都是福建兵,能好管吗?”赵福问。
  “神武镇也不全是福建兵,你也知道咱们御营向来的规矩,可是不会任由乱立山头的,这八千福建兵划入御营,也是要重新整编,各种打散分编,神勇镇编制八千,但现在实编五千,其中留下的福建兵其实也就一千,而且还要跟其它兵编设成各协标营,十营战兵,一营福建兵也就一百,
  张成笑呵呵的道,“再说了,这带兵的事也不用咱们操心,陛下从其它御营诸镇会抽调军官进去管带,咱们是粮台的,就管这粮饷后勤,其余的不管也管不着。”
  他们是协同军事主管提供后勤这块保障支援,神武镇的战兵他们是管不了的,就算是那九百辅兵,他们也不是直接管辖。
  一切有制度规章,张成赵贵他们也算是有经验的粮台老人,所以对这次去神武镇建立后勤司,倒是挺有信心的。
  兵粮分开嘛,各管各的。
  别看颜克英是总兵官,还封了福清伯爵,但他带他的兵,他们管他们的钱粮,说是属官,其实并不是很严格的直接隶属关系。
  张成拉着赵贵赵福开始到处拉人,很快就拉起了自己的这个班子,把名单报告到总后,也很快得到批复。
  接着他们便赶到镇江神武镇的军营,立起后勤司旗帜,也算是正式办公了。
  立好后勤旗帜后,张成与赵贵先跟军令、参谋、监察、装备几处的官员们见面,基本上也都是从原来的营务、监察、采编等处抽调来的官员。
  五处中,军令和参谋处,其实是原营务处分拆的,而后勤和装备是从原粮台处分拆的。
  五处官员碰面,其实从主官的品级上还是看的出不同的。
  军令司和参谋司分管的是军政和军令。
  神武镇的总兵官颜克英并不兼管军令司。
  军令司负责军政,因此也叫军政司或司令司。军令司类似于朝廷的兵部,而参谋司是从中分离出来的,有部份五军都督府的影子。
  参谋司负责军事情报、制度作战计划等,但得通过司令司下达作战命令,而整个神武镇,其实最高主官是总兵官,所以参谋司和司令司都是协作总兵的副手。
  只是一管军政一管军令,说白了一个管兵,一个用兵。
  之前的营务处其实就是军政军令合一。
  五司具体各分管一块,但司令和参谋两处相对重要一些,不过总兵仍是最高主官,五司都是协助总兵官的。
  张成他们自己先碰了个头,然后再一起去拜见总兵颜克英。
  颜克英站在自己的大帐里头,有点心在不焉的。
  虽然那天郑芝龙的反应出乎他意料的好,但第二天郑芝龙上岸进京去后,他还是感觉到两人之中有了裂痕。
  而这些天他留在镇江做总兵,却也发现这御营总镇并不好当。
  八千福建北上的兵,被调的七零八落,最要命的是颜克英水战挺厉害,尤其熟悉东南海上,可现在这神武镇御营,却是步军。
  五千战兵,一千八辅兵,总六千八百人马,福建兵也仅留了一千五,其中五百是他标营,也是他最心腹的家丁部队,剩下一千,也都是各部抽出来的。
  “伯爷,五司官员们一起来拜见。”
  听到家丁报告,颜克英更感头痛。
  他以前真没想过,这皇帝整编御营整的这么彻底,尤其是这什么五司,居然有这么大权力。
  吞噬
  再加上早就已经到位的副将、参将等一些主要军官,也都是皇帝从御营其它镇调来的,他感觉自己这个总兵官,在神武镇别说一言堂,甚至有点孤单力薄的感觉。
  “请他们过来。”
  家丁刚走了几步,他又道,“算了,我还是亲自去迎一迎。”
  等他去迎见了人,才发现,几位副将参将等军官们早他一步已经跟这五司文官员聊的正欢。
  “迎接来迟,诸位恕罪啊。”
  虽然五司官员一个个都是绿袍青袍,但这位伯爷没敢怠慢。
  当然,他之所以比副将们晚到,其实是刚走到半路又回去换了身行头。
  他特意把皇帝所赐蟒服穿上了,大紫蟒蛇袍配玉革带加金鱼符,腰间甚至还特佩上了皇帝所赐千牛刀。
  虽然他不是御前侍卫,但得赐这把千牛刀,也就还兼有侍卫之衔,以示皇帝身边人。
  军营之中,他特意穿上这么一身,其实也是没什么底气,想要能够压住场面。
  “拜见总镇伯爷!”
  诸文武看到他来,倒是立马大礼拜见。
  别说,这四爪蟒蛇袍一穿,还是很有震慑力的。
  “诸公莫客气,咱们坐着聊,神武镇新设,某又是从福建来的南蛮子,以后共事,若有不周到之处,还望海涵啊!”
  一众人互相见礼报名。
  颜克英跟他们聊了好半天,也才算认全了自己这神武镇的军官们,分为各协标营的军官,以及五司的文官们。
  也是好半天,才弄明白这五司到底是何职事划分,这司令司也叫军令司,要负责神武镇全方面的事,比如镇中人事、部队训练、武器装备、后勤补给和作战命令下达等,不过后勤司又分管后勤补给,装备司又分管武器装备,参谋司又负责军事情报、拟定战术等。
  所以司令司其实主管管的还是人事,以及协调其它各司。
  参谋司就是专司作战的幕僚,这个福建郑氏军中也有,各个大小船主也都有军师、师爷们,而皇帝御营居然还专设了一个部门负责这块。
  本以为这五司都只是他的幕僚,可聊了好半天,才明白,人家其实不完全受他这个总兵管,因为神武镇五司上级,还有御营各厢的五处,在御营各厢五处的上面,还有最高级的御营五部。
  颜克英心里直骂娘,难道我这个总兵就是个摆设?
  当然也不是,他是最高军事主官,五司只是各司其职,但仍是协助他的。
  可是颜克英看着这些家伙笑嘻嘻的样,心里仍然骂起娘,因为他们又补充了,他们五司各司其职。
  就好比参谋司,他们就专司情报和作战计划以及指挥的,也就是收集情报,制订作战计划,以及动员演练这些都是他们的职责,怎么打仗,怎么行军,他们向总兵提供计划。
  总兵当然也可以否决,可……
  司令司的司长则相当于他的副官,军中什么都管,比如营以下军官任免,都是他们管,营以上的标级官员,由上一级的厢军令处管,协一级军官由更上一级的军令部管。至于镇级的副将总兵,就由皇帝钦命了。
  这个人事权颜可英也认了,可居然钱粮装备这块,也完全不归他管。
  筹集、发放粮饷,甚至是赏赐军功这些,都直接由后勤司管,他这个总兵和各级军官,都完全不能插手。
  虽说不用担心粮饷的事了,可这粮饷向来是控制军队的最好手段之一,甚至还是发财的手段之一。


第415章 规矩
  颜克英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这总兵官当的很没趣。
  他在福建时,虽仅是副将衔,但那不过是朝廷的官衔,他实际在一官党内的地位,是凭借着他手下直领的船只舰队人马,他的那些人马,基本上都是直接由他统领的,各级军官的任命,甚至钱粮等,全是他说了算。
  龙头郑一官基本上都不能直接插手。
  现在进了御营,等于是当了个光杆的总兵了,也不全是,他毕竟还有一千五福建兵,但除了那五百兵充做他直属总兵标营外,其余的一千兵,却要分到十个战兵营中,一营五百人,才占两成。
  从镇级的副将等到协标营,各级主官他带来的人也只有两成左右,现在又来这么个五司,这些文官们又剥夺他这么多大权。
  颜克英很想摞挑子不干了。
  可最终也只能默默的接受这些。
  他在心里想着,自己好歹还是总兵,穿着赐蟒的总兵伯爷,手底下还有一千五百福建老兄弟; 就算从水师转为陆营,难道自己就不能把这镇兵马控制在手?
  见面结束; 颜克英摆接风宴。
  本想搞隆重点; 表现一下他这位福建大将的风范; 结果张成等一群人都说要简单不能奢侈浪费等,最后拗不过; 只好吃了顿便餐,然后这些人就一个个告辞回去了。
  “连点孝敬礼物也没有吗?”
  颜克英看着空空如也的大帐,真是有些忍不住了; 直接当着手下家将发起牢骚来。
  他虽说是海贼出身,但这些年在福建那也是洗白上岸的,对于大明朝的那些陋规礼俗也是非常了解。
  官场惯例,新官上任,都要到上级衙门拿上任证明; 然后还要挨个去拜见; 这个过程虽是形式; 但最重要的是孝敬。
  比如一个福建知府上任; 要先孝敬福建总督八百两、巡抚、巡按各六百两; 布政使四百两; 按察使三百两,甚至提督衙门都还要打点,这还没算各种门包; 以及请客吃饭的开销等; 这些加起来,就得不下三千两。
  当然; 到任后,自然也是要接受下属孝敬的; 每县县令一般都要孝敬知府三百两; 甚至一些行会等也是要来孝敬的。
  而这些都还是属于公开的成例; 也就是约定俗成的东西,你不能破坏,送多少,收多少; 都有规矩; 否则就是坏了规矩,以后你可能就站不住脚,办不成事。
  此外官场上还有三节两寿的规矩; 端午、中秋、年节以及上司和夫人的生日; 那都是得送礼的,而且也都是有具体约定数字的,比如总督是六百,巡抚五百,布政使四百,按察使三百等。
  当然,各地贫富有差距,所以具体的也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不同地方都是有这种规矩,你不能乱来。
  颜克英虽是军官,但军中也一样是这套规矩。
  给上面孝敬,送年节礼,收下面军官孝敬,甚至克扣点兵饷什么的,那都是非常普遍且正常的事情,而且都是有成例的。
  当然,做为高级的军官,他们自己也还得养家丁,还得请幕僚师爷,师爷分担不同任务,像他这种级别的,请师爷的薪水也不低,一年要三至五百两不等,一年光师爷薪水就得起码一千五甚至往上。
  这种规矩,那是多年积习,颜克英哪怕属于非正规的副总兵,但每年这迎上接下的这银钱往来也得有几万两。
  除去对上孝敬的; 其实他还能余下个万八千两的; 然后他自己还是船东,贸易有直接利润,加之是一官党的元老,每年还有不少的分红,但是他的兵,也大多是他的私兵,所以这方面开销也不小。
  他在这御营呆了好多天,却没收到银子。
  官员们前来,都只送了点土特产之类的玩意,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什么茶叶、黄酒、火腿之类的。
  这让他很疑惑,这些人是瞧不起他吗?
  想起他之前在南京短暂的呆了三天,当时去的匆忙,也没准备好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