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3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以海却摇头。
  姑娘们虽可怜; 可这也不是他纳美人的理由; 这里是战场。
  “这样,问下姑娘们是否愿意嫁给朕的御营军官,若是愿意,朕为她们安排相亲,看上了哪个俊杰,朕给她们赐婚。”
  “陛下真不要?这样的姑娘可不多,暂时做个宫人也好,陛下身边也没个细心温柔的宫人侍候,都是些糙爷们。”
  “这风气不能乱开的。”朱以海仍摇头,“杜凤和的礼,没人收吧?”
  “国法军纪在此,谁敢收他的贿赂?再说了; 也犯不上为了那点银子搭上大好前途啊。”陈潜夫笑着道,说是一万两银子送礼; 但现在登州多少大臣在,每个人也摊不到多少。如他陈潜夫,还是亲自放出杜凤和的人; 杜凤和也不过给他送了五百两银子加两个灾民少女。
  五百两银子; 对陈潜夫这样的金紫重臣来说,那真是不值一提。
  朱以海继位以来,不仅厚饷供军,还高薪养廉,虽然说高薪并不能就杜绝贪污,但如果给的薪水太低,手中又有权力,那明摆着逼着人权力寻租。这种自欺欺人的事情其实没什么意思,最后损害的还是朝廷权威,和百姓利益。
  所以朱以海宁愿把这些摆到台面上来。
  如陈潜夫这样的重臣,按本品阶有俸禄,在原来标准上提升了许多,另外还额外的发一份恩俸,相当于年终奖。
  此外还有饭银,这就是生活津贴了,如陈潜夫这样的重臣,饭银一年就得有两三千两,另外他还身兼多职,兼职也是给补贴的。
  另外,所有的官员,按品阶发俸禄,另外还按职事发职钱,按兼职发补贴,又有饭补。
  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而不是过去那种什么冰敬炭敬这些送礼灰色收入。
  再加上年节时还一般会有赏赐。
  加上各种物资的福利。
  京官们待遇提高许多,养家那是绰绰有余,还能很富余,就算不贪污,灰色收入少弄点,也一样过的滋润。
  而如陈潜夫这样的重臣,身兼数职,他的收入更多。
  甚至因为现在朝廷把许多原先官员的幕僚,增设了一些正式的吏编,改由朝廷来发薪俸,这也减少了官员们的开支,实际提高了收入。
  五百两银子,对陈潜夫来说,那真是看不上眼的。
  当然,给一般官员随从门子的门包啊见面礼之类的一点小礼物,只要不多,朱以海也不会怎么太上纲上线。
  “让杜凤和把那些银子都收回去,把心思都用在如何安定登州府,恢复民生经济上面,到处都是灾民饥民,他这父母官得让治下百姓能填饱肚子,能有屋住,能有希望。”
  “登州到处都是荒地,到处是饥民,想办法组织饥民们把地耕起来,这样等到收获季节,才有粮收,而不是一直游荡逃荒,必须得自食其力。欠缺种子,我们可以想办法弄来,但人必自救先。”
  登州地方民政恢复,这是当务之急,用杜凤和这种地方官员,也是较实用的权宜之法。
  当然,御营这边也会抽调一些官吏充入地方,甚至会从地方上在选拔一些地方的乡老士绅们任命为官,一起管理地方。
  “莱州那边还没有结果吗?”
  转眼已经过去好些天了,但并没有好消息回来。
  陈潜夫兼职御营总参军,手里情报信息比较灵通,“我们也没有料到耿贼居然这般小心谨慎,朝鲜粮船这次没能骗到他。”
  “骗不到也是正常,骗到了才算意外。”
  朱以海对此倒较淡然,金尚宪献策故伎重施,朱以海也抱有期望,御营水陆急驰莱州,但这次不顺。
  打着朝鲜粮船旗号的水师,重施夺取登州港故计,但莱州并不是港城,而是距离莱州湾还有约二十里,虽有一条河连接莱州城和莱州湾。
  可毕竟不临海。
  而且耿仲明比较谨慎,朝鲜船在海湾河口就被耿部拦截检查,他们要求上船检查,朝鲜粮船里装的全是御营甲兵,哪有粮食,让他们上船肯定漏馅。
  于是最后诈城变成了突袭。
  明军在河口向检查的耿部一个营发起突然进攻,虽然明军突然动手,占得先机,并且利用船上的火炮轰击岸上耿部清军,很快将他们击溃取得胜利。
  可诈城计划也就失败。
  溃败的耿部骑马逃回莱州城,耿仲明听闻明军来袭,立马就吹响号角,全城戒备,同时他立马派人去把刚经过莱州不久往高唐去平乱的孔有德部将孙龙三千步骑,以及他自己派出去的两千人,都赶紧召回守城。
  等明军诈取失败,报告后方,只能由诈取变成硬攻。
  明军在河口登陆,立营。
  汇聚各部,然后杀向莱州。
  明军围城,莱州城里耿仲明却有耿孔有部八千,外加上地方团练、民壮等数千,兵力不弱。
  面对已有防备的孔有德,明军也只能是展开常规围城战。
  他们先是试图用炮轰,但火炮轰击下,清军仍然坚守城头,缺乏攻城器械,明军并无法仅凭火炮掩护,就杀进城。
  明军最后不得不停止炮轰,开始在城外挖壕立垒,同时去伐木打造攻城器械。
  当天晚上,城中的兄弟会等一些明军情报部门暗里扶持的一些会社,发动袭击,试图从城中接应。
  可耿仲明经验丰富,早有防备城中内应,虽然城里的这些人很勇敢,可始终没能接近城门,喧嚣一夜,最终被尽数剿灭。
  第二天,耿仲明更是再次清理全城,到处搜捕捉拿,杀了许多义绅士民,城中反清力量殆尽。
  失去内应后,也就彻底变成了普通的围城战。
  “耿仲明的表现很正常,孔有德、尚可喜二伪王之前的败亡,才是轻敌所致的意外。”朱以海现在也知道莱州之战不好打了。
  “能知道莱州城里还有多少粮食吗?”
  “据先前掌握的情报,莱州城里并没多少粮食,现在城中几万军民,估计维持不了一个月。”
  陈潜夫认为莱州缺粮,所以不怕耿仲明坚守。
  朱以海却不这么认为,就算只有一个月粮食,可山东并不是没清军了,济南、兖州、徐州、淮安都有清军。
  徐州有鞑子的辅政端重亲王博洛,淮安有谭泰,另外何洛会、图赖诸八旗悍将也都在山东,他们加起来还有满汉起码四万人马。
  其中精锐参战的八旗也有近两万人。
  这支力量是不能小觑的。
  “让莱州那边挖壕到城下,多用穴攻爆破之术,不能拖太久了。”
  “还得盯着西面方向,随时提防鞑子来援之兵。”
  陈潜夫提议,“能不能来个围城打援?”
  但是朱以海却并没有马上赞同,关键还是面对八旗精锐,围城打援这可不是个简单活,弄不好,就成了野战对决,而明军野战未必是八旗对手。
  “快讯通知中路和西路两支北伐军,盯紧徐淮,庐凤的清军,他们若是出城北上来救援莱州,那就想办法阻击拖滞,牵制他们。”
  “拖不住就让他们走,打城。”
  “实在不行,我们大不了先撤,还可以守登州,登州要是守不住,还可以先退到长岛上,咱们有水师优势,还是立于不败之地的。”
  朱以海之前就已经把北伐军的粮草往长岛囤积,并不运到登州城来,就是预防万一,一旦陆上不好守,那就退岛上先,只要粮草不失,那占有水上优势的明军,仍然是始终掌握战争主动权的。
  一城一池暂不急着争夺,主要还是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每干掉一个鞑子兵,清军就损失一份力量。
  积小胜为大胜,零敲碎打的跟之前一样,一仗仗下来,灭他个万八千的,他就元气大伤。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还要费力安定登莱半岛,还要拔军粮去救济百姓吗?”
  “还是得救济灾民,重新恢复农耕生产的,就算我们现在守不住,但这些事也还是要做的,现在我们可以从海上转运粮食过来,粮食并不需要就地征集,虽然这转运耗费不少,但起码也还是能保证粮草供应和安全的。”
  放弃登莱,只是最坏的准备,也未必就会到那一步。
  现在种,也不是为了现在就收,这要为长远考虑,收拾人心,恢复生产,这长远来说都是对大明有利的。
  “咱们现在三路北伐军,是进攻的一方,占据主动权。鞑子在黄淮虽有四五万人,但真正精锐的也就两万左右,这些人聚起来挺强,但他若来山东,我们就攻淮西,若守淮,我们就攻齐,若是分守,我们就蚕食,”
  而往更大的战局来看,黄淮地区也不过是整个战场的一隅,这里五万清军被明军牵制住,则西线川陕战场上,压力会小很多。
  甚至湖广那边,也能减轻压力。
  “拖住他们,寻找机会,鞑子总会露出破绽来的。就如这次,咱们不就首战告捷,直接夺了登州,杀了鞑子一个王吗?”
  本来还对战局有些焦虑的陈潜夫听皇帝这么一番分析,顿时觉得优势完全在我啊。


第445章 不服
  四川,蓬州凤凰山。
  马乾一袭白衣正在下山,山下,送行的人很多。
  曾公子曾英夫妇,带着麾下的于大海李茂春等将领,还特意搞了个很隆重的欢送仪式。马乾是被经略文安之夺去职位,送去南京的; 可曾英等却非要大张旗鼓,明显不合时宜。
  “你啊,莽撞了。”
  马乾拉着曾英的手,虽然心中感动,却也为这位老部下而感到担忧,“你这样搞,完全不给文安之脸面啊。”
  曾英很不客气的道; “马抚院你守川有功; 谁人不知; 如今却借机把你赶去南京,这又岂把我们放在眼中?”
  “哎,这两天我也有所反省,如今川中乱局,再这么下去,也是不行的,文安之行事虽跋扈了些,但若真能整合好川中文武,也是好事。”
  曾英却黑脸道,“他文安之来之前,我们就在这川中跟张献忠跟摇黄贼等打了多年,那个时候文安之还在国子监教书呢,如今这川中大好局面可不是他文安之打下来的; 是我们这些人拼命打出来的,他现在坐享其成不说,还捧着鸡毛当令箭,耀武扬威。
  弟兄们不服!
  凭什么川中物资紧着御营先?
  凭什么他文安之数千经标,凭什么连秦良玉的侄儿、孙儿都是一镇总兵; 甚至是提督衔,咱们这些真正立下大功流血的人,却是这般受排挤?
  你看他这次的整编方案,这是要彻底夺我们的兵权啊。”
  马乾心里其实也憋着很大一股火气,可文安之是经略,有十八副王命旗牌,两把尚方宝剑,同时来自皇帝身边的太监赵靖也完全支持文安之,还有七十多岁的秦良玉也支持他。
  再加上张岱的支持。
  这让马乾虽不服,却没办法反抗,除非他造反。
  “这次我去南京,会向陛下讨要一个说法的。”
  曾英却道,“等抚院到了南京,也未必告的赢这御状的。”
  马乾也叹息一声。
  “小不忍则乱大谋,先忍一忍,相忍为国,你不是还有三千人马兵额吗,先把这三千兵练好,他们越是瞧不起咱们川人,咱们就越要雄起,不是我瞧不起御营,那些个勋戚高官子弟一个比一个年轻,剿几个匪很了不得吗,只有真正打硬仗,才能证明他们,现在还早呢!”马乾拍了拍曾英手臂,“先忍一忍,到了南京我定会向陛下请求公正的。”
  “切莫乱来,否则就上了当了。”马乾压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