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鄂勒和达觉得有些不对劲,一时却又想不出个原因来。
  只好同意这种说法。
  “赶紧下关墙,把门打开,还有;举火发信号,让王爷赶紧入关。”
  众人都因几个稻草人而变得轻松了起来。
  他们甚至还有闲心搜索了一下这敌楼里的物资。
  那满把一杆长枪扔给了伊斯哈,他自己平时用的是虎枪,材质更好,瞧不上这把普通的小枪。
  伊斯哈接过说了声谢,然后递给了步步紧随其后的阿迪斯。
  “走!”
  他们顺着城梯往城下去打开城门,城墙上,还有旗兵源源不断的攀着梯子上城来。
  “没有人,明军已经弃关而逃了。”
  那满笑着对刚上来的很紧张的人喊道,举了举手里的灯。
  “这些明军真没用,居然跑了,我还想着能杀几人立功得赏呢,还想着扒件好些的盔甲给阿迪斯……”松鸭笑着说道,他们沿着城梯往下。
  “不急,这里不打,等到了青州也有仗打,要是明军青州也不守,那就打到莱州、登州,他们总不可能一城都不守……”那满一句话还没说完,突然咻的一声,一箭箭狠狠的射中了他。
  那满手里的灯笼掉地,烧了起来。
  中箭的那满脚步踉跄;从城梯上滚了下去。
  没等伊斯哈反应过来,阿迪斯已经从后面一把扑倒了他,“主子,小心箭……”无数的箭从黑暗中射来,城梯上是最先上城的那些精锐。
  分得拔什库、五名拔什库,以及三十多名巴牙喇、马甲等,结果那阵密集的箭雨突袭之下,大意的众人被射倒大半。
  伊斯哈摔在地上,下巴也磕碰伤了,眼冒金星。
  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结果听到了轰的炮响。
  一声炮响过后,更多的炮声响起,是那种小炮的声音,好像是轰的小铅弹。
  “我们中埋伏了,”压在他身上的阿迪斯对他喊道,一边说还一边把手里那面破盾给挡在了他们头顶。
  ……
  穆陵关城门忽然打开,参将孟宪亲自披甲矛,率领一队铁甲战士杀出,奔着那些简易的梯子就冲了过去。
  而城里,也从城墙上两侧,也涌来许多明军。
  埋伏。
  甚至在关外隐蔽处,也杀出许多事先埋伏在外的明军,杀了过来。
  到处都是明军。
  年轻的伊斯哈一直幻想过各种战斗场面,但从没有想到过这样的一种场景,“明军为什么不直接阻拦我们?”
  他不解。
  阿迪斯拉起他举着盾顶着箭雨往城上退,一边道,“他们肯定早就知晓我们会来偷关,故意放我们上来的。”
  “为什么?”伊斯哈不解,就不怕他们真的夺取关城。
  阿迪斯说出自己的猜测,“估计明军也知晓我们的战法,每次精锐先登在前,故意让我们先上城,这样就能把最精锐的旗兵歼灭……”
  五百满人突袭营,若是正面强攻,这样的险关是拿不下的,但如果采用偷袭的办法,夺关机率很大,以前他们也屡试不爽。
  就算真被发现,也不会有太大损失,及时撤退就行。
  可谁能料到,这次明军居然故意放开口子,然后等他们登了一半杀出来?
  “也许这就是半渡而击一样吧。”阿迪斯做为一个王府阉人,是读过些书的。
  伊斯哈感觉脑子浑浑噩噩。
  杀出城的孟宪很快就冲到城下,把那些梯子推倒,然后砍杀起还没来的及上城的那一半人马。
  而已经上城的一半人,也陷入了四面埋伏之中。
  黑暗里,只感觉到处都是明军,到处都是冷枪冷箭,甚至还不时有火炮喷射铅弹,因为是突袭,所以这五百人装备上要偏轻一些。
  没有双层甲,更没战马,甚至连骁骑长枪、大矛这些装备也没携带,更没有大盾,盾车等,他们携带的只有长刀、小盾,普遍是一件甲。
  甚至这五百人里,有不少是阿迪斯这样的随征包衣,真正的披甲兵其实就一半。
  很多包衣奴才连甲都不齐。
  一片乱战。
  带队的分得拔什库和几名拔什库都在第一波袭击中被杀死,其余的巴牙喇精锐们,也被围住。
  有人高喊快放信号,请博洛大王带兵来救。
  可此时他们已经成了被伏待宰的羔羊了,除了面对无穷无尽的攻击,什么也做不了,不断有人倒下。
  对面的明军出乎意料的强悍,尤其是他们的火器极多,一排又一排的火枪打过来,就算披着绵甲也顶不住。
  八旗虽然凶悍,但在这种场合,他们难以发挥。
  阵阵火铳间杂着一两下炮轰,还到处是横飞的箭矢,加上那盾墙和排枪挤压过来,伊斯哈绝望万分。
  温虎一手盾牌,一手长枪,带着自己的夜不收小队从关外冲过来,三三一组,相互支援,他一枪就将一个想要往山下跑的鞑子刺倒,战友举盾上前,对着倒地的鞑子就补了一刀。
  后面一人又上来补一刀,砍认已死后,都没去砍脑袋,就冲着下一个目标杀过去了。
  “过瘾,再来!”温虎狂声大叫。
  远处,孟宪带领麾下全部披甲的两营战士,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横扫关外城墙下的清军,那里的二百来个清军,如何是一千甲兵的对手?
  地形限制下,也摆不开什么阵形,可火铳排枪开路,盾牌为墙,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很快,他们头顶上的关城上,还有明军开始放箭攻击。
  关城上下,开始燃起了一堆又一堆的火。
  照亮了战场。
  神策军就如同是地狱里杀出,极度凶狠。
  孟宪杀成了血人,他带着他的亲兵队冲在最前,没有人挡的住这把刀尖。
  都说江东子弟善战,这支起家于湖州的神策军,骨子里流着金攻玉、柏襄甫、孟宪这些主将们的血性,他们敢战能战,虽然曾经历过一场场失败,但他们从不曾气馁过,一次次失利,一次次爬起。
  不断的补充新鲜血液,依旧维持着老湖州营的敢战传统,在不断得到盔甲、火铳等好装备的补充后,战斗力越来越强。
  这一战,就是孟宪亲自拟定的作战计划。
  没有常规的凭城拒守,而是在判断出鞑子极可能要来夜袭后,根据关前的地形,制定了这么一出大胆的作战计划,放他们上城,然后来个突然出击,将他们截成两半,分头歼灭。
  这计划很大胆,因为有可能翻船,一旦不能迅速的剿灭这些鞑子,则可能鞑子大军赶来,到时就搞砸了。
  可孟宪却认为机会难得,得想办法吃掉鞑子的一支人马,这样既能挫敌实力,还能大涨自己军威。
  关前地形狭窄,对他们是有利的。
  当然,他也制订了几个其它预案,以备万一。
  好在进展如计划一般。
  一切顺利。
  孟宪再砍翻一人,看着已经溃散的鞑子残兵,喘着粗气喊道,“赶紧收拾这些残兵败将,准备回城,鞑子大部随时可能杀到,盯紧了。”
  各部奋起余威,加紧围猎。
  “将军,山下火起,鞑子大部来了!”
  城头,明军发现了山下埋伏的夜不收发回的信号,赶紧吹起号角提醒,亲兵拉住孟宪。
  孟宪扭头看去,果然远处山间,有火光升起。
  “撤!”
  还有一些鞑虏在山间逃窜,孟宪下达收兵令。
  一队队明军开始迅速打扫战场,斩首,剥衣甲,收武器,然后鱼贯退回城中。
  关门紧紧的闭合。
  而城里,战斗也已经基本结束。
  上城的鞑子无路可退,在第一波突袭中就损失了最精锐的军官和马甲,基本上陷入了无指挥的乱战状态,在狭小的空间,很快就被围剿灭了。
  少部份失去战斗力后被俘,甚至还有一些直接就投降了。
  阿迪斯扶着受伤的伊斯哈在明军刀枪下跪地投降。
  伊斯哈脸色灰败,满眼绝望,他心心念念的入关打仗,就这么失败了,而且自己还成了俘虏,还受了重伤。
  曾经他以为自己能够随军入关,大杀四方,建功立业,等回去时还能满载几驮马的银子丝绸,甚至后面拉着好几个汉人奴隶的。
  一想到也许再回不去关外老家,才十八岁的伊斯哈流下了绝望的泪水。


第473章 升级
  沂山,大岘山岭上。
  穆陵关上,浑身是血的神策军左协参将孟宪登上关楼,眺望远处。
  一条火龙自山间蜿蜒而来。
  “这得有万人了,来的好快!”
  孟宪呵呵一笑,“可惜还是来迟了,这头道菜老子刚吃完; 吃饱了。”
  五百鞑子突袭营,几乎被全歼,这仗打的出人意料,收获极大,左协损失却不大。
  这仗有心算无心,占据地利,以众击寡; 特别是火炮火铳发威。
  左协参谋长金敬玉告诉孟宪,“此战阵斩鞑虏三百七十八级; 俘虏八十三人,缴获甲胄四百多套,我协参战者两千战兵,七百二辅兵,外加乡勇民兵从战者三千余,阵亡一百三十七人……”
  这个战损在孟宪接受范围之内,这次战斗,辅兵其实没怎么出力,随征来的民兵,其实就是帮助运送粮食器械的,也没参战。
  两千战兵对五百鞑虏,居然有这战果,已经很不错了。
  “老子一向就说,鞑子也不过如此。”
  “把战死的兄弟都好好擦拭收敛; 天气热了,等明天火化; 然后把骨灰和遗物送回莱州,将来要带回他们故乡安葬的。”
  “受伤的弟兄赶紧医治,都是国之功臣。”
  面对着正在急急赶来的博洛大军主力,孟宪毫不畏惧。
  穆陵关可是一夫当关,万夫莫险的山东第一险关。
  当年齐国修建的穆陵关,城墙坚固,以山石垒就,却还嫌不足,在穆陵关以北十里,又构筑了第二道长城防线,二道防线从泰薄顶东侧北去,经草山、太平山、城顶山、摘月山、卧牛山等,在临朐境内转了一个大弯,在莒县和沂水边境与第一道长城汇合,两道长城围成了一个以穆陵关为核心的方圆五十里的,长城之城。
  二道长城的关口名大关,大关以北不远是小关。
  大关、小关、穆陵关,三重防线三道关,构筑了一套完整的纵深防御体系。
  城墙关隘都建在山岭之上,依山蜿蜒,与关外辽东的那些山城其实非常类似,但历史更早; 虽历经千年,但基本上没什么大变化。
  孟宪有非常强的自信,凭这三道关,可以把博洛的一万人马挡在前面不得过。
  他非要强攻,那就让他碰个头破血流。
  “把那些乡勇编一编,充做预备队,分到各个战兵营下,协同作战。空闲的时候,还可以开点荒,在山上种点玉米土豆番薯高粱啥的嘛,咱们要做好长期坚守的打算。”
  其实那三千乡勇,不久前还都是些饥民,明军御营神策镇攻入青州府后,也沿途赈济,挑选了一些年轻壮丁编为乡勇,既维持地方秩序,也协助运输等,而本身的辅兵,因为受的训练较多,所以随时还可以充当战营补充兵或预备队。
  穆陵关仅是这三道关围出来的这五十里方圆,其实也有许多山谷地的,开荒种地当然没问题,甚至是有些现成的山地可耕种。
  一边备战防御,一边还能垦荒种地,孟宪明显是做长期坚守准备的。
  神策镇的总兵官金攻玉,此时还在攻打青州府城,孟宪率领的左协其实是直接过来抢占穆陵关的,他们甚至连临朐城都没打,交给了后方部队。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