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宣甚至还是洪承畴的学生。
  老师的要求,他自然要全力满足。
  洪承畴除了要盐,还要钱、粮,以及兵。
  他从北京出来,就带了几十个家丁,要在沧州调一批绿营充做自己的标兵。张宣手底下有兵,他兼理北河,从通州到山东济宁的这千里北运河,都归他管,沿河的原卫所军丁、运丁,也都是在他管辖下。
  “那些盐商们都交待过了吧?一会可别当着洪阁老的面哭穷说没银子啊,那样可不光是丢你我的脸面。”
  “请大人放心,我已经找他们亲自交待过了,这些人也都清楚,要是不肯掏银了的后果,谁敢不掏银子,以后就休想从长芦拿到一粒银,不管他手里有多少盐引,都不管用。”
  张宣满意的点头。
  “时局艰难,大家要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如今两淮、两浙盐场落于明贼之手,这长芦盐场越发重要,这些盐商们想要继续赚银子,就得听话。”
  一名家丁进来。
  “大人,洪阁老的船从河上过来了。”
  张宣立马道,“赶紧出城迎接!”
  王文渊随他来到外面花厅,那里已经聚了一堆官员,外面的廊下,还聚着更多丝绸华服的盐商们。
  “诸位,洪相公的船到了,随本官一同前往迎接!”
  于是乎,沧州城里的一众文武官吏,以及受召而来的盐商、本地豪强士绅,都赶往沧州码头。
  大小官吏们挤满码头,翘首相盼。
  望着远远驶来的船队,所有人都对那位洪阁老充满敬畏和仰慕。
  能够纵横明清两朝,出将入相的传奇人物啊,特别是民间流传野史,说这位跟圣母皇太后还曾经嘴渡参汤,更是引的无数人惊叹好评。
  哪怕去年在湖广失利,遭受一段时间冷遇,可如今再次起复,还直接封侯。
  充分证明,洪阁老那是中流砥柱一般的人物啊。
  总督三省,连两辅政亲王都要受其节制,这权势已经无出其右,官场之上的人,谁不想好好巴结一下。
  就如站在人群前面的那位绿袍巡盐御史张宣,人家就是洪经略的门生,去年在湖广其幕下,还做了武昌县令,后来随洪一起返京。
  洪承畴一起复,这在京侯缺的张宣就得了巡盐一职,先一步出京到沧州打前站了。
  一个长芦巡盐御史兼理北河,那是一般巡抚都未必愿换的肥差啊,又是盐又是钞关又是漕运河道的,这里面过手的银子跟流水一样,随便弄点,都不得了。
  运河上的船队靠近。
  为首一条船上打着洪字旗。
  船越驶越近,王文渊已经招手让叫来的乐班开始吹弹迎接,虽然说他这三品官不如七品巡盐,但管着盐的总是肥差,所以他也还是很满足,可不敢得罪了洪承畴,万一把这肥差丢了,到哪再找补去?
  多少人盯着这肥差啊,特别是两淮两浙盐场为明军所控制后,他这差事就越发让人眼红了。
  船驶近码头。
  船上先跳下来一队甲兵。
  背着鸟铳、弓箭,提着刀枪,十分彪悍。
  王文渊还在那里拍着马屁,对张宣道,“洪阁老这标兵真是雄壮威武啊,这气势,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百战之兵,一个能顶寻常绿营十个啊。”
  说话间,从船上下来更多的甲兵,他们跑步过来,列队。
  迟迟不见洪承畴。
  而下船上码头的兵越来越多。
  “洪阁老带了这么多标兵吗?”王文渊有些疑惑。
  张宣也感觉到了一些不太对劲,他是拜在洪承畴名下的学生,关系是很近的,去年还随洪承畴南下安抚江南,再移镇经略湖广六省,之前还陪着洪承畴在北京坐冷板凳,他知道洪承畴身边有些老家丁,但没多少。
  出京时,朝廷肯定会拔些满人侍卫等,但不会有多少。
  现在怎么突然这么多威武甲兵?
  真要有这么多精锐,也用不着让他在沧州给他调兵,河道上的那些兵,多是些原卫所军丁,非常一般。
  疑惑间,船上又下来了人,却是土国宝。
  “大家好呀!”
  土国宝跳下船,对着众人问好,然后一挥手,“拿下!”
  码头上列阵的甲兵迅速把迎接的官吏士绅们给包围了起来,所有人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而张宣望着那张熟悉的面孔,惊的说不出话来,好久才手指颤抖着指向他,“土国宝,你怎么来了?”
  “怎么?不欢迎我?”
  “张大人,又见面了,上次相见,还是在南京城时吧,听说你现在是长芦巡盐御史兼理北河,发达了啊。”
  张宣望着土国宝跟见了鬼一样。
  土国宝原也是洪承畴心腹,洪去年安抚江南时,保举他先任了江南按察使,再保他江宁巡抚,后来洪去了湖广没带他走,后来他听说土国宝数失苏州,最后叛清降明了。
  想不到再见,居然是在这里。
  “你这是?”
  “实不相瞒,我现在又是大明臣子了,这次是奉皇帝陛下旨意,北伐沧州。”
  “你把洪阁老怎么样了?”
  “洪阁老挺好,就是落水后有些着凉,现在船舱里休养呢,”土国宝挥动手中刀,“算了,先不说这些,咱们还是不要都站在码头,先进城再说吧。”
  码头上一片鸡飞狗跳。
  出来迎接洪阁老,结果遇到土国宝,被一锅端了。
  土国宝劫了众人,直接进沧州,此时沧州城上的守兵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在一头雾水中,就被土国宝部前锋抢入了城中。
  洪承畴是被用轿子抬进沧州城的,他坐在轿中一直黑着脸。
  实在是没脸露面。
  谁能想到他半生纵横,最后居然阴沟里翻船。
  沧州城中,土国宝劫了城中官吏士绅,突入城中,部下很快就控制了全城,沧州的守兵好多都没弄明白出了什么事,许多人糊里糊涂的就降了,也有些反抗的,被乱箭射死。
  “洪相公,大家都在外面花厅里等候呢,请出去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土国宝来到洪承畴面前。
  洪承畴低头垂坐,一言不发。
  “洪公,你对我土国宝有知遇之恩,以前对我多有照顾,我一直牢记在心。”
  “既然如此,那你还恩将仇报?”
  “洪公错矣,我这是帮你重归大明,是挽救你,回头是岸,犹未晚也,否则你在这错误的路上走下去,是没好结果的,不仅性命难保,将来还得上贰臣传的,现在悔悟反正,仍不失为从龙中兴之功臣也。”


第489章 拉人头
  洪承畴进了沧州城,开始绝食。
  他不再理会土国宝,不跟他再说一句话,也不再进食,一副要为大清殉节尽忠的样子,土国宝见状,也懒得多费口舌; 只是嘱咐亲兵看紧了。
  拿下洪承畴,是此次登陆后的第一大收获,但搂草打兔子闲着也是闲着,沧州城拿下也是意外之喜,这么一座大城,还是运河和芦盐重镇; 可不能白来。
  “阿舅; 洪承畴不肯降么?”
  土国宝摸了把胡了,“估计是没脸面吧; 或许一时间还转换不过来,先由着他,晾他几天再说。这趟收获如何?”
  “发了,发大财了,刚讯问了王文渊和张宣,洪承畴出京前就派旗牌官来传令,让这边准备盐粮,还特意让召来了那些长芦盐商,要他们捐银子呢,张宣又调了不少河道兵和运丁,要不是咱们打了洪承畴的旗号来,想拿下沧州城还真不太可能。”
  土国宝一听登时来了精神。
  “那赶紧的吧,此地不宜久留!”
  他们只有五百人从海边登陆,这段时间东奔西窜,招徕了不少盐贩贼匪以及义军、饥民等,说是几千号人了; 可实际上真要遇到八旗精锐,甚至是强一点的绿营,都有可能被包围歼灭。
  土国宝这趟出来,为向绍天皇帝表忠心是第一,但前提也得保证自己性命,可不是来送死的。
  衙门花厅。
  一众半天前还冠冕堂皇的沧州文武官吏、士绅豪强、盐商大贾,此时却都十分狼狈而惶恐的挤在里头,一个个甚至连帽子都被摘去。
  土国宝杀人诛心,直接就把他们的辫子给剪了,此时一个个披头散发,如丧考妣,身上的禽兽补子官袍也被脱掉,只穿着个白色中衣,倒是跟在厅里哭丧守灵一样。
  门口站着提枪执刀的甲兵,虎视眈眈。
  厅里的人惶恐,也不敢胡乱说话,都在等待着茫然的未知。
  “皇明总督天津加兵部侍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土大人到!”
  亲兵突然在外高声喊道。
  厅里死气沉沉的一众人立即跟被火烧了尾巴一样纷纷站起,不安的望向门口。
  门打开。
  土国宝带着麾下将领、亲兵们进来。
  “各位好,坐,坐!”
  众人惶恐的看着土国宝; 这里面还有些以前是认识土国宝的,比如巡盐张宣,以及洪的几个幕僚。
  看着这个以前私盐贩起家,后来太湖做水寇,被洪承畴招安后,从军入伍,一路做到副将,后又受洪招降投清,随军南征做到了江宁巡抚的家伙。
  此时一身绵甲,腰悬大刀,得意洋洋。
  “在座的各位,有些认识土某,也有些不认识,我呢就做个正式的自我介绍吧,本人土国宝,山西人,贩过盐,也落过草,受过招安,入过军伍,也跟大家一样走过一段弯路,降过满人,但后来迷途知返,回头是岸,重新反正归明,也幸得万岁爷不计前嫌,圣明仁厚,仍委以重任,此次率部为北伐先遣,也是特来接应老恩公洪公祖的。”
  “诸位或许不知,其实洪公祖当初辽东松锦兵败被俘后,一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从没有真正降过鞑子,只不过是暂时委身事贼而已。”
  “去年洪公祖安抚江南,接着经略湖广,你们道为何恰好去年江南、湖广先后糜烂,彻底败坏?”
  “实不相瞒,皆因不仅江南出了个严我公,还因为洪公祖也早就暗里通明,所以鞑子在江南、湖广的部署全盘落入万岁爷手里,才会处处落败,棋差一着啊。”
  “你们以为我为何能这么恰好出现在沧州,你们以为你们为何在这,那都是洪公祖传书召我来的。”
  众人目瞪口呆。
  “洪公祖早已被万岁爷密授直隶总督,总督直隶、山东、河南三省也。加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兼顺天巡抚,兼理河道兼管长芦盐政,提督军务兼理粮饷也。”
  周遇吉等洪承畴的幕僚们,望着土国宝,心中半分不信。
  但其它人却半信半疑,甚至有些人已经对此深信不疑了,要不然,土国宝怎么就恰好出现,还是乘着洪承畴的船诈了沧州?
  “各位,这是某自登州行在北上时,圣人亲自召见,按洪公祖保举名单,给某的一道嘉奖封赏名单,诸位都听好了。”
  “钦授张宣为右副都御史,总理长芦、两淮、山东三盐运司,兼理北河道。”
  “钦授王文渊为保定巡抚!”
  ……
  土国宝念了一通长长的加封名单,原是七品巡盐的张宣,直接升为巡盐部院,为三品大员了,且管三个盐区。
  而原是三品盐运使的王文渊,更是直接升为保定巡抚。
  厅中其它人,这个升布政使,那个授按察使,这几个授分巡,那几个授知府,总之好不热闹,甚至有点见者有份的感觉。
  连许多乡绅、盐商,居然也都被授官给职。
  洪承畴的那支幕僚团队,更是人人起码五品官职。
  被念到名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