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4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咱们之前在芒砀山收获也不上,所以人马聚集起来,也可以扫荡那些贼匪,挖老鼠洞掏粮食嘛,甚至那些土寨也有些存粮的,我们可以找他们借,叫他们捐,若是愿意借粮捐助,以后可以好好相处,若是不肯借,那咱们就打,就抢!”老夫子说这些的时候,也是很坚决。
  “还可以在各城恢复工商,在道路渡口设卡征收厘金等,办法总比困难多,路虽远,只要走下去,总能走到!”
  “夫子说的对,那就请夫子来做归德知府如何?”
  “老夫当仁不让!”


第505章 谋杀摄政王
  北京。
  前线形势更加恶化,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吐血数次,病情严重。
  据坊间传闻,洪承畴和刘泽清反叛消息传回,多尔衮直接吐血数升,差点就一命呜呼,圣母皇太后日夜亲自照顾; 以口渡参汤,才救回条命。
  京城也开始戒严了。
  坏消息是一个接一个,洪承畴反于沧州,夺沧州、破河间,刘泽清在山东密谋造反,其心腹在曹州招降纳叛,起兵攻城夺县。
  从莱州败回辽东的耿仲明; 居然在海州叛乱; 攻下海州后; 还挥兵打辽阳,辽阳守住了,又调头联合明水师攻盖州,盖州守城的蒙古兵居然弃城而跑,盖州失守。
  西线在策反了马科、白广恩、王光恩,封了三王,又有吴三桂豪格两王统兵,如今五王齐聚,却仍没能打开局面,仍在跟张献忠对峙。
  不管豪格和吴三桂怎么不断上奏章说局势大好,献贼不日将亡,可问题是这么多兵马屯聚汉中,始终不得寸进,这让东线压力巨大。
  “报!”
  乾清宫。
  皇父摄政王最近直接就住在乾清宫里,大臣在乾清门外禀报,圣母皇太后也一直在乾清宫亲自照料小叔子。
  多尔衮仍卧躺床上休养。
  “禀报皇父摄政王、禀报圣母皇太后; 山西急报; 大同总兵姜瓖叛乱了!”
  正在喝参汤的多尔衮闻报; 眼睛发直,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
  “王爷?”
  布木布泰见状不对,赶紧呼叫御医。
  御医一直在偏殿侯着,闻声赶紧过来,可一看就吓了一跳,赶紧号脉查看,然后连忙施针,忙出了一身大汗,终究还是只能胆颤心惊的禀报,“皇父摄政王突发风疾!”
  “风疾?”
  多尔衮中风了。
  这位皇父摄政王虽然很年轻,才三十多岁,可向来体弱多病,豪格就曾指着这个比自己年纪小的老十四叔大骂他是病秧子,骂他连儿子都生不出。
  自入关后,多尔衮摄政,日夜操劳,确实十分辛苦,而这一年多来; 局势恶劣; 也让他身体越发差了。
  本来之前连受打击; 已经是吐血数次,现在又突然听闻大同总兵也反了,多尔衮惊惧之下,脑血栓血管破裂中风了。
  更多的御医赶来,全力抢救。
  但他们的医术,也只能缓解脑出血,甚至减轻脑水肿等情况,却没法让多尔衮直接恢复过来。
  布木布泰也慌了,在殿里哭哭啼啼,这个女人虽然也畏惧多尔衮,可更多的时候一直把他当成依靠。
  现在他突然倒下,这女人也感觉无依无靠了。
  代善、济尔哈朗两摄政王也闻讯赶到,一进来先去看了眼床上的多尔衮,只见他嘴歪眼斜,还不停的流着口水,见了他们,眼珠子努力在转,嘴张着,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代善两人眼中露出了复杂的神色。
  对着多尔衮胡乱安慰了几句,然后到一边叫来御医仔细询问,确认病情,听明白很严重后,两人心里甚至有种很轻松的感觉。
  这个年轻的摄政王一直压在他们头上,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如何终于倒下了。
  不过如今多事之秋,多尔衮的倒下,又让他们担忧起来。
  一时也不知道该说好还是坏。
  过去安慰了布木布泰几句,让她先回去照顾皇帝。
  多尔衮中风,确认瘫痪,御医们都说这个情况就算能够渡过半月危险期,但以如今的医术条件,加上摄政王向来的身体情况,也很难恢复。
  基本上可以确定不能再站起来的,甚至恢复说话都难,有可能以后只能瘫痪在床上,半边身子动都不能动。
  “国家多事之秋,睿亲王又倒下,这可如何是好啊。”代善叹息着,眼神里却明显有几分掩饰不住的兴奋。
  “姜瓖这个两面三刀的贼,居然敢背后捅刀子,必须得马上解决!”
  “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吧!”代善直接道。
  两人对视一眼,许多意思已经不言而明。
  趁这机会,必须得将多尔衮踢出权力核心,还得清洗一波多尔衮的势力,当然,还得面对姜瓖、洪承畴、刘泽清等叛乱带来的影响,想办法解决。
  “斩草必须除根啊。”代善提醒济尔哈朗,这对堂兄弟说要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却没急着离开,反而到了偏殿里单独坐下密谈。
  “老十四这情况,也未必就不会好转,若是万一到时好转?”
  “确实!”
  济尔哈朗也直言,“自入关后,睿亲王行事越发跋扈放肆,毫无顾忌礼法,最重要的还是他这一年多来重大决策颇多失误,导致如今局势败坏,严我公、洪承畴等也都是他所重用汉人,结果如今纷纷背刺朝廷,”
  多尔衮中风倒下,有可能以后只能瘫痪在床上,可以说政治生命基本上终结,他们不需要再动他,只要趁势清洗一波多尔衮的心腹就行了。
  可两个老家伙并不放心,万一多尔衮又恢复了呢?
  打蛇不死,后患无穷。
  两人明显都想趁他病要他命。
  如今大清朝廷表面上达成了一个平衡的局面,三王摄政八王辅政,但这其实是非常不正常的情况,也是非常脆弱的平衡,早晚会被打破。
  可谁打破谁,不好说。
  或者说,多尔衮才三十来岁,而他们已经老了,未来是多尔衮的。
  济尔哈朗瞧瞧左右,伸出右手,化掌为刀,斜劈了一下。
  代善郑重的点头。
  “得做的干净利索,最好就是现在。”
  两个老家伙也是从努尔哈赤时代,一直到如今顺治的三朝元老,经历了满人内部无数次明争暗斗,比如济尔哈朗是始尔哈赤的侄子,他父亲当年跟努尔哈赤争雄失败被幽禁,后来他哥哥阿敏他们又被卷入内斗被杀,
  代善一样曾经在内斗中倒下,被皇太极抢了皇位。
  能活到现在,每一个都不是善茬。
  如今面临这突发的情况,难得的机会,两个老家伙一个眼神,就已经明白对方心意,都想趁机杀了多尔衮。
  两人对视,一起点头。
  ……
  布木布泰回到坤宁宫没多久,结果内侍太监赶来。
  “禀圣母皇太后,皇父摄政王突然病情加剧,已经薨了!”
  布木布泰一下子愣在那,手里的杯子也摔落地上。
  回过神来的皇太后感觉此事有太多问题,但还是强打起精神,赶紧去接上年轻的皇帝儿子,赶回乾清宫。
  等他们赶到时,发现这里气氛紧张,大批侍卫守着,殿中的内侍、御医等一个不见了。
  济尔哈朗、代善两摄政王还在。
  “怎么回事,刚才不是还稳定了吗?”
  “御医说突然又加剧然后回天乏术……”
  太后牵着皇帝走到近前,那个男人就那样躺在那里,眼歪嘴斜的死不瞑目。
  却是已经没了半点呼吸。
  “现在怎么办?”
  皇太后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
  济尔哈朗道,“睿亲王对国家劳苦功高,对陛下也有拥立之功,如今突然薨逝,当大礼安葬。臣建议,以皇帝之礼下葬,陛下率诸王、贝勒、文武百官身穿缟服为睿亲王吊唁。”
  皇太后感觉浑身无力,已经只能听任两位叔王建议。
  “国家大事,今后就都交由两位摄政叔王了!”
  “请太后放心,老臣等定会稳定朝局,”
  一番简短的交谈后,布木布泰也迅速的承认了眼前的现实,并没有半点追究查探多尔衮死因,这个聪明的女人虽然心乱如麻,但也知道这个时候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那个男人已经死了。
  永远的躺下了,不会再起来,也无法再主持朝政,更不能保护他们娘俩了。
  代善二人提议马上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并请太后和天子亲临。
  甚至在简单的谈话中,还迅速的达成了诸如要追封多尔衮为帝一事,谁都知道接下来是要清洗多尔衮势力了,但是清洗之前,还得先安抚一下他们。
  皇父摄政王追封为皇帝,就是暂时稳住他们,等部署好了就可以动手了。
  以后就将由济尔哈朗与代善共同摄政,八辅政王要不了多久,肯定也要清洗掉几个的,比如多尔衮同母兄弟多铎、阿济格。
  甚至现在多尔衮掌握的两白旗,多铎掌握的正蓝旗,也得重新分配的。
  相比起这些,大同总兵姜瓖反叛,反倒是没那么重要了,代善二人心里,甚至还暗暗感激姜瓖叛乱呢,要不是他突然反了,把多尔衮惊的中风,他们也未必就有这机会啊。
  多尔衮因姜瓖叛乱而惊的中风,这可是大家都看到的,中风后病情加重抢救无效去逝,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要不是这机会,代善他们想直接对多尔衮下手,都没机会,总不能直接火并吧,真火并,也未必能赢,况且他们真要火并,诸王、贝勒也不会同意,但现在,一切水到渠成。
  紧急举行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上,年少的顺治皇帝有些懵懂的站在那里,按教好的话给多尔衮做出了至德丰功、千古无二的褒奖词。
  但这些不过是代善教他说的。
  紧接着,顺治帝又追封多尔衮为大清成宗,附于太庙,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
  庙号和谥号,都是由两摄政叔王和圣母皇太后授旨,大学士范文程等紧急商议后选定的。
  一切都是这么的匆忙。
  早上急报大同总兵姜瓖叛乱,然后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中风,不到午间就已经不幸暴毙,下午就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会上皇帝便追封多尔衮为皇帝,大学士们就已经定好了庙号、谥号。
  一切都迫不急待。
  会后就让多尔衮的心腹大学士刚林收缴皇父摄政王印,又让多尔衮的心腹近侍苏克萨哈为议政大臣,令其护卫睿亲王府。
  在这次重要的议政王会议上,甚至都没有人提一句造成这一切的姜瓖!
  也没有人仔细问一下摄政王怎么就暴毙了。


第506章 大同姜瓖
  “我姜家世代皆为明将,世食君禄,岂甘为满虏鹰犬!”
  大同。
  总兵姜瓖提着宣大总督耿焞的人头拜见兵部给事中董志宁,很慷慨激昂。董志宁瞧着那颗血肉模糊的脑袋,仔细打量了会,并没有畏惧或厌恶。
  “我到大同后,在街上见过耿总督出行; 仪仗威武,耿骑高头大马,很是威风,确实是这模样,就是现在显得很狼狈了。”
  “这贼厮本是辽东人,原还是我大明秀才,后流寓湖广; 阿济格下湖广,投诚; 后来随金声桓收江西,委署布政使,寻署巡抚,后因事夺职,金声桓举荐,清廷授其两广巡抚,但未上任,后回京任顺天巡抚,因在北直搞跑马圈地而让多尔衮甚为称心,升其宣大总督。”
  “此贼自来宣大,耀武扬威,某本来还想拉他反正,结果此贼对鞑子死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