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上升明帝-第4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业。”
“所以一定要有良好军纪。”
“等将来河南平定,归德团练也可以升格为御营河南行营的,好好干,到时你就是行营提督。”
皇帝对这位在江阴投军的年轻人很赏识,他毕竟也是御营出身,但也不是完全没条件的信任,这次御营重整,皇帝就直接从御营这边调了两千人去归德府,调去的自然也不仅是两千兵,还有许多军官,包括镇一级的各级将领。
甚至也还要按行营军制,给归德团练配齐这军令、参谋、监察、后勤、装备五处的。
朱忠义仍然是归德团练的主将,甚至赵老夫子也将成为小巡抚,但一下子增加了两千御营兵,以及大量御营军官后,这支军队,必然会不再是原来那支由红枪会为核心的人马了。
既能增加归德团练的战斗力,更能完全控制这支人马,御营北上,还能对许定国、李际遇、李化鲸、梁敏等加强制衡能力。
“成功和胜利都是朕收的义子,如今一个在湖广,一个在福建,带的行营都很不错,朕向来眼光准,你不比他们两人差,好好努力!”
皇帝拍了拍朱忠义的肩膀,拿朱成功朱胜利激励他,这让他心里也暗暗为自己鼓劲,那两位是多少御营将士羡慕的人,年纪轻轻,得皇帝青睐收为义子,功立的多,官更升的快,早早就独镇一方,甚至都已经晋封伯爵了。
他没想到,自己原来一个佃户,经常在港口码头扛包打短工的,曾经被赵老爷说不配跟他同个姓,现在却赐国姓,成皇帝义儿。
“儿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朱忠义走的时候,向皇帝磕头起誓,他会拿命来兑现这誓言。
用生命来守护大明。
“朕给你写幅字,你收好!”
皇帝提笔蘸墨,在宣纸上写下力透纸背的四个大字,忠孝节义。
朱忠义双手接过,高高捧过头顶,“臣谢陛下!”
“朕已经命内库给你准备了二十万两银子,你走的时候带上。好好干,就按你说的去做,一地地来,先平归德,再陈许二州,朕等候你的捷报!”
第532章 西军困虎
汉中。
西军与清军在汉中对峙,已经有好几个月了。
虽然明军没有对张献忠落井下石,与清军夹击西军,反而是给他们不少方便。比如御营陕甘行营提督张大鹏,力排众议,让开阴平桥,放张定国一支偏师绕路北上; 迂回到阳平关后方。
而御营川贵行营提督张世鹏在占据米仓道后,也还是给张献忠义子张可望让出了米仓道,让他们通过了琉璃关,翻越米仓山进入汉中西乡。
张可望张定国都成功侧面迂回绕道翻越入汉中,而恰逢大同姜瓖、陕北王永强、甘肃米喇丁等纷纷起兵,再加上多尔衮突然暴毙,以及河南山东局势的崩坏; 都让清廷北京无法再听信吴三桂的劝谏。
不肯再给他们时间继续以静制动。
而是调豪格、吴三桂等回师西安、大同,让他们先扫清后背之忧。
豪格不顾命令; 抛下大军独自奔回北京争夺皇位,吴三桂退守长安,着手应对南下的王永强兄弟。
他们的离开,确实给了张献忠很大机会。
明军给他们放开的路,更是让张定国、张可望成功的进入了汉中,阳平关被突破。
双方在汉中爆发大战,张定国和张可望义兄弟俩,合兵五万,屯定军山,意图复制当年刘备攻汉中之战的定军山大捷。
定军山对于阳平关来说,确实意义非凡; 就在阳平关后方不远,西军屯于此地; 那阳平关虽还在清军之手,已经是腹背受敌。
留守阳平关的李国翰; 急令驻汉中的汉中王马科、甘南王白广恩攻定军山,又急调勋阳王王光恩出兵来增援。
双方围绕定军山展开大战。
马科、白广恩调了几万人马,再加上清军大将鳌拜统领的部份满蒙八旗,反包围了定军山张定国兄弟俩。
那边李国翰率领八旗满蒙汉军,仍死守阳平关。
双方开始大规模战斗。
本来张献忠以为成功突破到汉中去了,豪格、吴三桂又带着不少兵撤回长安,那么这战肯定能赢。
但结果却让人意外,双方围绕定军山连番恶战,结果居然是西军反而不敌清军。
张献忠主力仍被挡在阳平关外,不管他怎么勐攻,死伤惨重也拿不下关,那边屯于定军山的兄弟俩虽然也立栅修营,但打不过来攻的清军,屡战屡败,好在有寨可依,有险可守,但伤亡很大。
而更麻烦的是,张定国兄弟俩一个走阴平道,一个走米仓道,都是绕远路翻山险而来; 没有携带多少粮草; 后续的通道也被清军堵住,他们困在定军山,粮草坚持不了多久。
西军拼命,却仍挣不脱清军围困。
战斗越打越无力,定军山上的西军甚至有许多已经开始偷偷的下山投降,拦都拦不住。
阳平关外金牛道上的西军情况更坏,太多的人堵在这里了,漫山遍野,结果缺粮少医,时间一长,既饥饿,又多病,随着战势不利,每天都有人在逃跑。
被张献忠裹胁着北上的军民,一开始多达七十多万。
可经过不到半年时间,此时阳平关外的西军大营,已经不到三十万了。
面对困局,张献忠也苍老了许多。
一边是难以打穿清军封锁,杀出川去,一边却是明军在他们身后虎视眈眈,哪怕明军一直没落井下石,甚至主动给他们让路,甚至明经略文安之不断给他写信,让张献忠接受整编,听从朝廷调派,甚至是换明军来做主力,让他们退下来打辅助,一起夺回汉中,杀回关中。
但张献忠却始终犹豫着,他并不相信明朝。
他以已度人,这些年纵横天下,发过很多誓许过很多诺,但从没有兑现过,尤其是对明朝,所以明朝经略的话,他不相信。
“陛下,文安之又派使者来了。”
张献忠最近头痛,经常头好像要裂开了一样。
“父皇,阳平关这样打是打不下的,儿臣愿意率军再翻米仓山入汉中。”张能奇请求。
张献忠揉着头。
米仓道的南端现在在明军手里,北端在清军手里,就算明军肯借路,但米仓道险要难走,难以携带多少粮草。
到时还要面对清军拦截。
更大的问题在于,就算突破重重阻碍能入汉中,可如果不能迅速取胜,那他们将得不到粮草接应。
定军山现面两支兵马还困在那里,马上就要断粮了。
再派一支军过,没粮的话,到时还是得一起饿死在那里。
“陛下,没有别的办法了,唯有拼死一战。吴三桂现在去了西安,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了,儿臣所部还有七万人马,愿意拼死一试,不成功便成仁,杀入汉中,解定军山之围,然后再从阳平关背后夹击,接父皇出关。”
张能奇原姓艾,张定国四大义子之一,他的七万人马,其实是连老营妇孺家卷都在里面的。
带七万人出征,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了。
“军中粮草还能撑多久?”张献忠问义子张文秀。
张文秀满脸苦涩。
“顶多还能撑一个月!”
这还是逃散了大量人马后的结果,否则最撑不住了。
西军上下现在天天喝粥,老营的妇孺的粥更稀,但就算粥一天比一天稀,也撑不了多久的。
“父皇,要不跟文安之的使者谈谈?”
张献忠沉默。
文安之不仅一次派人找西军了,一次又一次。
最近一次,文安之提出,让阳平关的西军退到龙安府平武县去休整,把保宁府交给明军来守清军,甚至已经在汉中的张定国、张可望兄弟俩,由明军负责接应回大巴山休整,将他们安置到南江的大坝。
当然,文安之也不是没有条件的。
条件还很多。
主要的几条,一是张献忠要去帝号,奉绍天为正朔,对内也不可以再自称西皇了。
其次,西军要进行整编,张献忠裹胁的那些百姓,都要交给明军安置。
张献忠仍做他的云南王,文安之将给西军整编为四镇,也就各五千,总共两万人,外加辅兵八千。
就这么多。
其余的要裁撤遣散,交由明军负责安置。
文安之还承诺,等西军整编完后,还可以把整个龙安府一直交给他们镇守,税赋也给他们养兵。等他们休整好了,愿意南下云南时,再移镇云南。
在龙安期间,明军还给他们借粮呢。
条件不能说不好,但张献忠不信。
这世上落井下石的人多,雪中送炭的有几个?能锦上添花都已经不错了,你还想他雪中送炭?
若是自己是文安之,现在都没动手,不过是怕西军做困兽之争,造成伤亡。而且清军还在,所以让他们西军顶在前面,替他们挡着清军呢。
若没清军,他们早被明军进攻了。
“把文安之的使者叫来,听听他这次又有什么条件!”
文安之的使者被叫进来。
“文经略又有什么新提议?”
“回大王,我家经略相公说现在形势已经越来越危急了,还望大王能够早下决断。我军已经侦知,定军山形势十分危急,随时有覆没之忧。”
张献忠不吭声。
“我家经略说,若大王要派兵借道米仓山,尽管说,我们必全力配合。还有,若是大王缺粮,我家经略也愿意先借助一些,都是为了打鞑子!”
张献忠勐的睁大眼睛。
“此话当真?”
“当真。”
使者送上一封信。
张献忠让丞相女婿汪兆麟念给他听。
文安之说为了打鞑子,所以当团结对外,知道西营缺粮,虽然川军也缺粮,但还是愿意挤一些给西军。
甚至提出,为西军代买粮食。
代买?
脑袋转的很快的张献忠几个马上听出意思,难不成文安之居然愿意卖粮给西军?
这世上还有这种事情,大明官军卖粮给他张献忠?
所谓代买,不就是直接卖给他们吗?
文安之这是想趁机贪污?
但他的名声,不至于此啊。
难不成真是拿朝廷的粮卖给他张献忠?
可文安之派人使者来,还亲自写了信,甚至上面还详细的罗列了代买粮价的报价。
“麦子十三两一石,老米十二两一石,小米十一两一石,高粱六两一石,黑豆七两一石,玉米七两一石……”
看到这价格,张献忠还以为是手抖写错了,应当是麦子一两三一石才对。
“大王,如今连鱼米之乡的太湖周边,刚秋收后都不敢说一两二一石米啊,何况咱们这里,现在有银子都买不到粮,这些粮,还是朝廷从江南、岭南等各地调集,用船运送入川,沿途还要突破湖广清军拦截,再运到这里来,几千里路途,何其辛苦,好多地方都是背纤拉船,甚至用骡马背运,肩挑背扛的翻山越岭来的。
我们也缺粮,但文经略还是愿意咬牙挤出一些来供给西营将士们,若是你们不愿意,那没了没关系的。”
张献忠气的胸膛都要炸了。
可是细想想,乱世不就这样吗?
当年他们在陕西活不下去造反时,那个时候斗小米八钱银子,一石小米要八两。而当初后金在关外严重饥荒的时候,甚至一斗米八两银,一石就是八十两银子,更加夸张。
而围城的时候,往往有钱都没用了,斗金易斗米,同等重量的黄金才能换到同等重量的米,这种时候,任何一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