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上升明帝-第4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正为了捞钱,张集无比疯狂,胆大包天。
可上上下下都为他打通关节,一起分钱,自然一起掩饰。
不过贪婪的张集可不知道什么叫见好就收。
他暗地里还胆大包天的跟明军做起交易。
听说山里来了朋友,便亲自招待。
这山里来的朋友,其实就是从太行山里来的,是大明天津总督土国宝的外甥杨国海。
两人去年就偷偷的勾搭上了。
杨国海向张集贩卖私盐,张集向土国宝卖粮。
换来的盐,在山西等地出手,又赚一笔。
“这次杨兄带来多少盐来?”张集笑问。
“五千石盐,就在井陉娘子关外。”
“还是照先前老规矩,一石盐换一石粮?”张集问。
崇祯年间,盐价并不贵,在淮扬苏松这些盐产地,崇祯初一百斤甚至只要两钱银子,崇祯十六年,因大水原因,一百斤盐也不过涨到五钱。
盐比粮便宜好几倍。
当然,淮扬苏松属于盐产区,盐便宜。在内地,尤其是陕西盐就比较贵,华州盐最高时卖到百斤九两银。
山西因为有解池这么一个大盐池,所以盐价太平年间不贵,百斤不超过一两银。
盐比粮便宜。
不过现在明军控制着沿海的盐产区,鞑子控制的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盐供应不足,这盐价格很高。
去年张集与杨国海的盐粮交易,就是直接按一比一,双方在娘子关一带交易,一手交盐一手交粮。
土国宝和杨国海都不缺盐,但是缺粮,他们现在活动在太行、真定一带,山西义军张鼎也与他们会师,人马不少,粮食比较紧缺。
盐换粮还是比较划算的。
“五千石太少了点。”
“这只是第一批,只要张大人能够弄来粮,要多少盐我们也都能弄来。”
“好。”
“大人真能弄到更多的粮?”杨国海说他最近听到一些风声,是张集的征粮计划,觉得有些不敢相信,这样征法,能行吗?
“有什么不可以?”
“大人一亩地左折右折的,最后折出一亩征银五两二钱二,百姓缴的出来吗?何况这两年山西这情况?”
张集却只是抚须笑道,“现在北方这粮价是什么情况,其实杨兄你也知道的,北京都超过十两银子一石,所以就算再怎么折,一亩五两多,也还有余地。”
他才不管征不征的上来,反正先弄个高点的数字,这也是留有余地,到时那些刁民讨价还价,肯定也会有缴不上来欠缴的,这东缺西补,不也正好。
他才不会关心百姓的死活,不管是给百姓订一亩缴五两二钱二银子,还是向商人大户摊派买粮,每石只给一两九钱银,目的都只是为了赚银子。
他弄来粮食,八大皇商为首的晋商们能给他至少五六两一石,一两九买进,五六两卖出,能翻三倍。
前后就是六七倍的银子入手。
而他从杨国海这里弄来盐,转手同样能赚几倍利。
虽然说他也是二十年寒窗苦读考中进士,读了多年圣贤书,但这些年宦海沉浮,这官场他也是早混明白了,做官就为钱。
有钱就可以走门路,就可以跑官,跑到肥缺,又可以捞更多银子,到时就能打点关系,找到更大靠山,升更高的官,弄到更肥的缺,捞更多银子。
等捞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告老还乡,安心享受了。
至于其它,管那么些做什么。
有权不用,过期做废啊。
这督粮道可是个肥差,最多也就能干个三年,就得让位给别人,不赶紧捞银子,等下去了可就没机会了。
“张大人能不能弄来些马匹?下次我们还想用盐换些马。”杨国海直言。
张集瞧了瞧杨国海,他其实也知道对面这人的身份,大反贼土国宝的外甥,土国宝原是江宁巡抚,现在是南边的天津总督,这杨国海是真定总兵。
土国宝杨国海等活动在河北保定、真定、太行一带,虽然没有占据大城,但实力也不小,尤其是还能与沿海联络走私,朝廷几次围剿,都没围住。
张集也清楚,土国宝不过是一支偏师,能在河北这样闹,绝不是他有多厉害能打,就如自己这个山西督粮道跟他暗里做买卖一样,河北那些官员将领里,肯定也有许多跟土国宝暗里勾结往来的。
“马可不好弄。”
“我们拿盐换,市价好马不过二十余两,一般能充战马的也只要十二两就够了,我们两石盐换一匹马如何?”
“我手里也没马。”
“晋商手里还会缺马吗?”
张集笑笑,“我试试看,若是能弄来马,普通马三石盐换一匹,好马六石盐换一匹?”
杨国海暗骂这张集真是巨贪,雁过拔毛啊,这明显就是他过手就要收五成的手续费了。
“普通马两石半盐,好马五石盐,一匹普通马大人过下手,起码就能赚半石盐,现在价格,这半石盐可是值好几两啊,不少了。”
张集哈哈一笑,“我也需要上下打点的,好了,就先这么说定。”
杨国海却又道,“还有个事想跟张大人商量一下,你看咱们合作的这么好,大人在山西这边,若是知晓些对我们不利的消息,比如说山西兵要过井陉进河北,能不能提前通知下我们?”
“这个……”
“张大人,咱们这买卖可是很赚钱的,我们还希望能够长久合作呢,对吧?”
张集捋捋胡子,微微点头,这样的合作伙伴还是很难得的,他还希望通过他们弄来更多的盐呢,何况现在还又有个贩马的大买卖。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第583章 进军
青州。
凤凰山下,孝妇河畔,博古县城,颜神古镇。
赵小楼肩扛鸟铳,背着行军背包,腿上打着绑腿,跟随着队伍从城里出发,沿孝妇河往北而行。
秋高气爽,河畔的田间地头,青纱帐不见。
秋分已过,夏玉米大片收获,凡是山坳与斜坡,一片片的玉米地都披上了层黄衣。农民们正高兴的在地里收获着玉米,一个个玉米棒子瓣下,装满柳筐草袋。
男人们高兴的挑着沉甸甸的玉米,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在山里呆久了,难得来到山下,赵小楼一行都感觉很兴奋,看着这丰收的喜悦,也莫名觉得高兴。
“今年的玉米收成挺好呢!”
“这玉米棒子好大一个。”
“看来蝗虫影响不大。”
刘队副道,“这茬晚玉米收了,正好种小麦。”
这么多玉米丰收,连过路的神策军将士们都觉得喜悦。
他们此行要前往百里外张店镇。
张店和金岭、颜神镇,是此时淄川一带三大重镇,此时三镇有两个在大明控制的青州府,只有一个张店镇却是在济南府清军控制下。
眼下秋收季节,一直在青石关苦苦训练的神策镇,也终于获得了出兵任务,一路进攻泰安府内,一路则进入济南府内。
赵小楼他们部就是进济南,前往张店。
玉米丰收之时,明军要开始收粮了,向百姓买粮,打击下乡收粮的清军,甚至要夺取一些乡集据点,进一步挤压清军的空间。
“这河为啥叫孝妇河啊,以前出过什么有名孝妇吗?”张铁柱问。
“以前刘队副不是讲过吗,你不好好听,”
“刘队副,你再讲讲。”
此时队伍刚离开青石关经颜神镇向北而行,虽已经踏入济南府境内,但这一片地区,其实反而一直是明军势力范围,附近乡绅百姓等也受明军庇护,清军都不敢来,所以百姓们有事都找明军,大家也比较放松。
连甲都是打包背在身上,轻装前进的。
“好,说起这孝妇河啊,那是有个流传久远的神话传说了,这也跟咱们博山县以前叫颜神镇有关的,说以前齐地有个妇人叫颜文姜,年轻守寡,依然孝敬公婆,精心侍奉,远道挑来甜水,不以三九严寒、盛夏酷暑而中断,最后感动了上天,于是将灵泉生于颜文姜室内。
而她凶恶的婆婆见她不再挑水,却天天有水,心生怀疑,找借口将儿媳打发出门,进颜文姜房间挑去灵泉上的笼盖,泉水喷涌而出,于是流成孝妇河。”
后来那里就成了灵泉镇,到了唐代时,有人在镇上建起一座颜文姜庙,唐人统称孝妇庙。到了宋代时,更有人说她是颜回后代,从此又沾圣裔的光,被朝廷封为顺德夫人,颜文姜庙也被题额为灵泉庙了。
久而久之,灵泉镇后来渐渐又被称为颜神镇,越来越热闹,吾皇又特设为博山县了。
博山虽然设县,但四面环山,地寡土瘠,上下四等地也不过七万多亩,其中上中两等地只有一万七,农业收入连百姓口粮都难满足,但是这里山多也矿多,煤铁铅等矿产多,在明代时,因处山区偏僻,所以私采矿产业很发达,几户人家,三五条镐,几盏灯,数条绳,一架轱辘,就能开采煤,所以这里有大量的私产小矿和大量的矿工。
私矿业发达,还带动这里的陶瓷窑业,靠近煤层的黏土是重要的烧瓷材料,而煤又是烧瓷良好的燃料。
颜神瓷器价格便宜,质地坚硬,在山东很有市场。
神策军进驻颜神镇、青石关后,这里很快恢复往日热闹,甚至因为迁都登州,还使的这里越发的兴盛了,朝廷对矿业、瓷窑等工商业的支持,更是让这里达到一个新高度。
大量的山东难民涌入后,朝廷又在这边招聚流民屯垦,推广种植玉米、土豆、红薯、高粱等,漫山遍坡也到处种上了杂粮,又有从青岛、来州、海州等地不断运来的粮食,极大的让这里兴盛起来。
所以不仅颜神镇,就是相邻济南边境上的这些乡村,都非常拥护大明。
今年两度起蝗虫,夏季还涨过次大水,黄泛区一片泽国,百姓受灾不小。
而大明积极救灾,尤其是还发布命令,鼓励百姓捕蝻灭蝗挖虫卵,运粮过来向灾民们收购蝗虫蝻、蝗虫卵。
以粮易蝗,也可以换钱。
蝗蝻三斤,给粮一斤。蝗卵一斤,给粮三斤。
还到处派人去传播捕蝗灭蝗的办法,如在淹过水的河滩地挖开土找虫卵,在蝗虫刚出卵的蝻虫阶段,利有他们趋光、不会飞等特殊,挖沟、烧火等方式引诱,然后用网捕捉,拿水浸死,再晒干,拿去换粮。
绍天朝不仅在清占区边境上设立收蝗点,还派人深入清占区的山东河南各地收蝗。
蝗虫能换粮,对于那些百姓来说,谁不高兴,在这刺激下,本来动荡混乱的中原,是很难有效组织灭蝗的,但最终却硬生生的在绍天朝的这种蝗粮交换下给控制住了,虽各地零星起蝗,却没形成席卷中原的特大蝗灾。
要不然,孝妇河连接这些玉米哪还有收获,蝗虫最喜欢吃这些青了。
路边采玉米的农民看到赵小楼他们经过,还特意跟他们笑着打招呼,要他们去摘些玉米。
李宝泉摆手。
天天训练,不仅练武艺,也总是强调军纪,可没人敢随便拿百姓的东西。
那农民见他们不去摘,直接就背了筐过来,直接往他们怀里塞,搞的他们连连推辞,你推我让的。
“怒发冲冠,唱!”刘队副带着大家唱起歌,继续行军。
秋日里,孝妇河边山道上,红色戎服的明军御营神策军犹如火龙蜿蜒而行,在这金黄的深秋里添了一抹重彩。
赵小楼他们抵达西村时,上面传来命令,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