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4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代善他们也听说,朱以海在南方也这样搞,还搞的很成功,那他们为什么不这样搞?虽然北京朝廷有许多汉官反对,可此时代善他们对汉臣已经没什么主任了,连范文程、宁完我这样的人都已经不被他们信任,甚至被夺去了议政大臣头衔。
  出了这么多反复无常的汉降臣,又失去了皇太极、多尔衮这样比较重视收降汉人重用汉臣的当权者,代善等王公,都很仇视汉官。
  北京朝堂已经清洗了好几波汉人降官,各地降将都有许多被调离主将位置,还能得到信任重用的,已经很少了。
  “济尔哈朗已经放话,不论积欠多少,一律追缴,如今抗缴,哪怕只欠一厘,也要革除功名,甚至抄家问罪!”
  老宋听了不由的摇头,“先前鞑子在山东好像就追缴过,有位探花被诬欠了一文钱,而被抄家问斩,如今鞑子要全面这样搞,看来真是昏头了。”
  刘二呵呵笑着。
  反正他们这种胥吏阶层,跟这种事情也没什么影响。
  再说了,他心里其实觉得不管谁当权其实都一样,就好比南边那位如今被称为大帝的明天子,他在江南不也一度是搞追缴清欠,还追缴十年欠税吗?
  鞑子刚入关时,一切顺利,所以对投降的文官武将,甚至那些士绅地主们还是不错的,可现在局势越来越坏,也就越发不择手段了。
  现在鞑子搞起这般严厉的清欠,其实不仅仅是要抢钱抢粮,也是对汉人士绅豪强进行打击,所谓先下手为强,以对摇摇欲坠的统治,进行抢救,威慑反抗者。
  “有功名的士绅,侵占的田地,通过诡寄、飞洒等名头逃避的税赋,往前追缴十年,限期缴清,如倚势不缴清,革除功名,责四十板,枷号两个月,抄家补税,抗缴数量大,态度恶劣者,还可处以下狱、流放、充军、斩首等。
  另外,士绅的兄弟、亲戚、宗族如有拖欠抗缴者,一样要枷送刑部,士绅负连带责任,必须帮缴。”
  这是报复,也是震慑。
  更是借此削弱占领区士绅们的实力。
  刚入关时,他们还想以文明自居,想安坐中原之主的龙椅,所以态度温和。可当反抗激烈,尤其是局势不稳的时候,他们就露出了狰狞的本来面目,开始大搞屠杀,希望以武力和残暴震慑,尤其是这些士绅们。
  “现在北京的旗人都欠饷七八个月了,各地的八旗驻军,以及绿营,也都断饷起码一年了,都靠自筹,可许多地方兵马也只能是抢百姓,但好多地方抢都抢不到了,不少地方甚至去抢人吃。”
  “再这样下去,北京都坚持不了多久了。”
  “老宋,你说大帝什么时候打回北京来?”
  老宋抚着胡须,“应当快了,你回去后多弄些可靠消息出来。”
  鞑子现在一边到处屠城杀戮,一边又这样搞奏销清缴,连士绅都不放过,看来确实是山穷水尽了。
  他能确定,鞑子朝廷这命令一下,到时地方上那些官吏兵将,还不立马捧着鸡毛当令箭,趁机再大肆贪污抢掠,这样搞,别说士绅豪强受不了,就是普通百姓也受不了啊。
  鞑子这是要逼所有汉人都起来反他们了。


第588章 金大帝
  太行山。
  太行八陉之一的井陉,沟通山西、河北的重要通道,在娘子关下的桃河边,大明真定总兵杨国海带着一队人马押着许多盐前来交易。
  山西督粮道张集也带着自己的道标,押着许多车马前出关来交易。
  远处娘子关上,绿旗飘飘,驻扎着清军却对此视而不见。
  明清两军,在这军事重镇下公然交易。
  “张大人,一万石盐,都在这了。”
  张集派家丁过去查看。
  扎开几包盐,从里面弄出些盐。
  “大人,都是上好的芦盐,质量很好。”
  张集很满意。
  “杨将军果然守信。”
  “那是自然,我杨国海做买卖多年,向来是童叟无欺,张大人,你的粮和马呢?”
  张集挥手。
  “也都带来了,五千石谷子,还有两千匹口外好马。”
  杨国海也派人过去检查,粟谷确实都是今年的新粮,马也都还不错,很精神。
  双方都很满意,于是最终一手交粮马一手交盐,交换了物资,然后拱手告别。
  “下一批什么时候交易?仍是这个价和这个数目如何?”
  张集惊讶于这些人胃口大本事强,刚拿了两千匹马,居然还要这么多。
  “杨将军莫不是准备打真定府城不成?你们要这么多马,养的起吗?”
  “这个就不劳张大人操心了,咱们做买卖,互惠互利,你不亏我有赚,至于其它的,概不过问,不过你既然问起,我便也不瞒你,我们准备把井陉县城拿了,这天眼看着越来越凉,也总得找个地方避风过冬不是,张大人不会来打我们吧?”
  张集嘿嘿一笑。
  “杨将军莫开玩笑,我是山西粮道,井陉县是北直隶的城,我哪管的了,再说我也不是带兵打仗的将军,那些不关我的事。”
  “杨将军,我给你介绍几个朋友,都是我们山西晋商,这次的马匹也都是他们弄来的,大家交个朋友,以后多来往。”
  杨国海跟土国宝也都是代北人,对这些晋商也是很知晓的,这就是群有奶便是娘,只要有银子赚,就是阎王爷他们都肯合作,绝不会管什么官还是匪,异族还是贼宼。他们以前跟蒙古人跟后金做买卖,赚发了。
  尤其是崇祯那些年,鞑子抢了无数金银,结果自家却缺粮饥荒,这些晋商就给后金运去粮食、铁料,甚至战争用的筋角等等,换取后金手里的金银首饰以及牛马、貂皮人参等物,交易一趟,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后金当年全民皆兵,粮草军资这些可以说都是晋商给他们提供的。
  对于这些人,杨国海反倒觉得可以相信,他们眼里只有银子,所以不用担心会跟清廷告密什么的。
  如今明军控制着盐,鞑子就靠山西解池的盐和宁夏的一些盐池,那是完全不够的,就算从他这里走私,价格高点,都要远比解池等盐成本低,何况量还大呢。
  杨国海跟那几个晋商的掌柜的聊了一会,又达成了几个订单,不仅拿盐换马,还可以拿银元换军械。
  晋商保证能提供杨国海想要的军械,不管是棉甲还是火枪,又或大炮、火药、弓箭盾牌等都可以。
  只要价格到位,他们就能提供所需。
  至于来源,他们只是笑着说自有来路。
  他们甚至还想卖给杨国海辽东人参,说要多少就有多少。
  那些军械,杨国海能猜到一些,不外乎是诸如军中管军需的直接偷出来卖掉,或是将领们把领到的补给偷偷卖掉,甚至是那些士兵直接把自己的装备卖了的,现在山西的许多兵连饭都吃不上,一年多没发过饷了。
  之前有些兵败溃入五台山等山区的义军,被那些鞑子们围住俘虏后,甚至都直接被他们给分食了。
  饿的都吃人了,不仅吃俘虏,甚至有时还会偷偷的去捕百姓,当成两脚羊吃。
  人饿急了,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百姓都会易子而食,这当兵的有刀有枪的,还会客气吗。
  碰上张集这种官员,当兵的更倒八辈子霉,本来就因战乱、天灾等导致粮食产量不足,结果这些人还把粮食弄去卖掉。
  士兵百姓都饥肠辘辘,可他们却还变卖粮食,甚至卖给清军的敌人大明军队。
  “下次什么时候交易,你们还能弄来粮食吗?”杨国海虽然也很乐意多交易几单,但怀疑张集弄不来粮食。
  “这个你尽管放心,这次朝廷也有旨意要清缴追查,正好可以把粮食都征上来,虽然山西先前大乱,可如今也是次第平定,山西士绅豪强还是有不少塞子的,手里存粮还是有些的,这些老鼠洞挖一挖,粮食还是有的。”
  张集说这些的时候,丝毫不觉得羞愧。
  当官的要什么羞耻心?
  有羞耻心,还如何当官!
  张集这次还跟杨国海提出几个要求,就是除了盐换粮马外,他还打算拿铜钱、银子换些黄金。
  对于这个要求,杨国海没拒绝,之前张集就提了此事,他说要回去商量。
  报告到东京后,上面回复说可以。
  铜钱铜料,还有银子,那也都是值钱的东西,换成黄金当然没问题,甚至具体如何兑换,他们还是可以赚一笔的。
  张集等想换黄金,其实目的也很好猜,不过是黄金贵重好携带更保值罢了。
  张集现在跟明军交易,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起码山西的这些督抚、将军等也都是知道的,甚至,张集就是他们推出来的一个交易代表,万一真出事,到时也不过是个替罪羊而已。
  交易赚的银子,大家都有一份。
  万一将来出事,他就是那个替死鬼顶罪羊罢了。
  张集其实也知道自己的风险,但是又想赚银子又不想担风险,哪有这种好事,他冒些险出来,辛苦两年,到时金盆洗手离开,带着兑换的黄金,也是功成名就,甚至能攒下几世都赚不到的财富。
  “黄金我们手里头也没多少,但能想办法兑换一些过来,只是也比较麻烦,而且乱世黄金,银换黄金别人也不太愿意,这里面成本不少,”说着,杨国海拿出一张单子,上面详细罗列着金银、金铜兑换的具体比例。
  不同的银子,升水降水。
  一两黄金,得兑换十六两足银。不是九三五的纹银,也不是九四银,而得是百分百的足银。当然,实际足银很难得,所以张集要银换金,他的银子到时就得按成色,升水。
  比如成色九四,那一百两,还得额外再加六两。
  一两黄金,换十六两足银,这个比例极高了。
  张集却只是犹豫了下便同意了。
  至于铜钱或铜料,各种不同的铜钱,也有不同的兑换比例,先折兑成足银,再兑黄金。不同的铜钱,含铜量不一,所以只按铜来兑银,而不按面值。
  铜料则直接以铜价计算。
  最后还要被杨国海扣一笔兑换手续费,张集也同意了。
  “我们就一个要求,希望兑换的黄金,能是南边的龙凋纹的金币。”
  大明绍天朝户部铸币局发行铸造的龙纹银元,凭借着精美的工艺,良好的防伪技术,加上凭面额便于使用等,现在很受商家百姓喜欢。
  而皇家铸币厂还铸造发行了金龙元,纯金金币,足一两,正面还是朱以海的头像,背面是金龙浮凋,边上还有齿纹防刮削等,这些金币铸造的也很精美。
  尤其是足金一两整,使用时比较方便,不用再鉴定成色、兑换升水等,比大小黄鱼还好。毕竟一根小黄金,更容易造价,而这种一两的一枚金币,有这些浮凋齿纹图桉,想造假可没那么容易。
  “可以,一枚金大帝,换十六两足银。”
  如今南边金银兑换比率,大约是一金换十三银,在北方则大约是一金换十四或多点,一金换十六银,这里面利润已经很高了。
  至于铜钱铜料兑换成金子,其实杨国海也不会亏。
  大明其实一直挺缺铜的,尤其是如今战乱,大明主要铜产地的云南深受影响,加之日本之前对明铜料贸易交少,都使的缺铜的大明,铜料价格大涨。
  而铜又是铸钱,甚至铸炮的重要原料。
  要不是现在绍天朝实行的是银本位制度,铸造银元为主要货币,若还跟唐宋一样用铜钱为主的话,那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