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5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缝完,一名家丁看着他那流着血的光脑袋,骂道,“他娘的狗汉奸,头上一根毛没了,咱们给他重新种上。”
  “取猪鬃毛来,老子给他种上。”这个家丁以前就是个做猪鬃毛刷子的小手艺人,后来活不下去了投了谢迁,也穿上白袍,当了义军。
  此时倒是想发挥下旧手艺,于是拿来锥子,要来猪鬃,开始在孙之獬的头上扎洞,再种上猪鬃。
  这位手艺那是几代家传,虽然好久没弄,但手艺不生。
  他越种越来了性子,于是越发专注起来。
  大家也看的热闹,纷纷叫好。
  被缝了嘴巴还五花大绑的孙之獬,却只能痛苦的挣扎着。
  从夜里植到早上,这位手艺人家丁,硬是给孙之獬生生的种出了一头细密的猪鬃头发,满头银鬃如毛刷,确实了得。
  大家纷纷来围观,大声叫好。
  “干脆给这老贼,全身都种上猪鬃,然后咱们押着去淄川县城,送给大帝的神策军,当是咱们给大帝的一份献礼好了。”
  有人提议。
  谢迁觉得很不错,“好,就有劳老弟了,给这老贼背上也都种上,既然好好的汉家子民不当,非要去给鞑子当狗,那咱们就给他头上种猪毛,背上种狗毛,让他猪狗不如!”
  “好,这个好,猪狗不如的东西!”
  “不是东西!”
  “混账东西!”
  “哈哈哈!”
  一夜的审讯、搜查,谢迁他们收获不小,搜出了许多金银首饰,还有地契借条等等,又有许多粮食。
  谢迁让山下的几营人马上山下,直接在山庄杀猪宰羊大块吃肉庆功,又把一些铜钱碎银拿来分赏给大家。
  大家一边吃肉喝酒,一边围观那位家丁的好手艺。
  孙之獬百般挣扎,却也只能被一点点的种上猪鬃狗毛,变成猪狗不如的东西。
  “这就是当汉奸的下场!”
  “这就是国贼的下场!”
  长白山归附的八个绿营兵,一人抓着块大狗头在那里嗦着骨髓,肉啃光了,里面还有骨髓,一手抓着棒骨,站在那里围观着这壮观的手艺。
  堂堂进士出身,曾经做过翰林侍读,甚至还充过顺天乡试正考官,这样的人,居然甘愿给鞑子做狗,别人大多是被迫归附,他却主动剃发,比头皮痒的钱谦益可恶心多了。
  毕竟钱谦益是鞑子下了剃发令后才说头皮痒去剃发,而孙之獬却是主动剃头,最后还非要上书献策提议全国剃发,这种人太恶心了。
  这种人连鞑子都觉得恶心,虽然也曾授他礼部侍郎,还让他出任过招抚江西总督,但很快也把他革除了。
  如今落的这个下场,也真是大快人心。
  看着他浑身血洞,上面植满猪狗毛发,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把这狗贼的儿孙等都带上来,统统当着这狗贼的面砍了,把他们的鼠尾连带头皮一起割下来,随这老贼献给神策军。”
  “孙贼家身高不过腰刀的,可饶一命,但要把他们阉了,一起进贡给大帝。”
  “孙贼家女卷,三十以上的老货都砍了,余下十四岁以上都进贡给大帝,以充宫掖,十四以下的卖给人牙子,送进青楼,将来为娼做妓!”
  谢迁的姐姐当年被孙家买走,后来因为打破一个茶壶,就被他们家叫来人牙子卖掉,人牙子就是卖进了青楼。
  “韩家的,也一样处置!”
  “所有粮食,皆分赏给弟兄们,铜钱碎银,一并分了!”
  底下义军欢声如雷。
  谢迁交待,“别让这孙贼死了,一定得活着送到神策军手里。”
  “再取五百两黄金,三千两银子,一千石细粮,给我备好,我带上与老贼一起送到神策军营。”


第591章 白袍谢迁
  谢迁带着百余白袍会的马队,与丁可泽一起押着孙之獬等,还有金银粮食一起来到淄川县城。
  对于这支马队,神策镇也早有发现。
  他们昨天打三台山,距离二十余里的淄川县城驻军,便已经得到夜不收的报告,甚至一早就已经知晓了这支人马的身份,知道是谢迁率领的白袍会。
  “白袍会谢迁,拜见神策军上官。”
  在城门口,谢迁姿态很低,先奉上礼物。
  神策镇左协参将温虎打量着这个自称白袍会谢迁的家伙,长的高大魁梧,十足的山东大汉,一双手跟蒲扇似的,浓眉大眼,一看就很忠厚模样。
  但看他送的这礼。
  五百两黄金,三千两白银,一千石米麦,这些已经非常豪爽了,特别是这乱世。
  当然,后面几样礼物更让他惊讶。
  三十几个刚阉割的小男孩,二十多个未婚少女。
  然后还有个猪狗不如狗汉奸,这是什么玩意。
  温虎对这名单上的这最后一样,有些不解。
  “将军,这猪狗不如的狗汉奸叫孙之獬,是淄川本地产的大汉奸,当初他率先剃发,还上书让鞑子限令全国十日内剃发,逼死了多少士民百姓,十恶不赦的大汉奸大罪人。我等在三台山寻到他,将他鼠尾割了,然后给他头上植猪鬃,身上植狗毛,特送来献给王师。”
  温虎一听这人就是孙之獬,也来了精神。
  “我们正遍寻此贼而不得,没想到他是躲到三台山上去了,倒是多谢你们将他逮拿送来了!”
  谢迁又说那些小阉人和未婚少女,都是淄川孙韩两大汉奸家的人,进贡给绍天大帝。
  “那猪狗不如的东西在哪呢?”
  谢迁领温虎过去观看,被他们拿辆马车载着,还特意安排了两个兽医陪着,怕他给死了。
  温虎那也是当初在穆陵关一战成名,得天子钦赞赏赐的悍将,如今官至神策左协参将,穆陵关一战,可是斩杀鞑子上千。
  但是当他掀开马车帘子,看到里面的那个猪狗不如的东西时,还是有些惊讶。
  甚至有点受惊了。
  这是个什么玩意啊。
  人不人,鬼不鬼的。
  谢迁他们可把这狗汉奸折腾惨了,不仅割掉了他头皮,还把这老汉奸下面给割了,然后头上种了白色猪鬃毛,背上种满了狗毛。
  两条手臂上还种了鸡毛,腿上又种了鸭毛。
  胸口又种了羊毛。
  反正吧,基本上都看不出人样来,要多怪异有多怪异。
  一张嘴还给缝起来了。
  要不是他眼睛还在眨巴着,都很难相信这是个人。
  就很像拼接的一个怪物。
  “这就是孙之獬?”
  “如假包换,正是这老贼。”
  温虎长呼口气,走到一边深呼吸了好一会,才算压下那股子极恶心的感觉。
  太恶心了。
  身为大将,再惨烈的战场景象他都见过,但一个人弄成这样,还真他娘的有创意。
  “把这汉奸换到牢笼里,拉到城里好好展示宣传一下,让那些汉奸们知道,自甘坠落,甘当汉奸,可没好下场!”温虎交待。
  “谢义士,请入城。”
  孙之獬是淄川人,还是个名人,毕竟淄川在明朝虽出了几十个进士,但近三百年呢,平均也有好几科才能出一个进士的。
  而进士里还能当到大学士的就一个,当到尚书侍郎的也没几个。
  孙之獬在天启年间已经是当到了翰林侍读学士了,还做过应天府主考,可以说确实不易,入清后,又做过礼部侍郎、江西招抚总督,当然更不得了。
  所以在鞑子占据淄川的这两年,孙之獬就算是罢职归家了,一样都是地方上得仰视的存在。
  孙家不是什么贫家士子,靠科举出头的,他们家本就是这里的士族名门,跟韩家一样,都是地方高门。
  可如今这般下场。
  那是轰动全城。
  特别是城里的那些士绅地主豪强大户们,看到孙之獬的样子,好多都吐了,不是恶心,而是害怕的。
  他们看了被游街示众的孙之獬后,赶紧就回家,让拿出钱粮来助饷犒军。
  特别是跟孙之獬有亲戚关系的。
  小小县城,其实这些大家族基本上都是互相联姻的,毕竟大族也就这些。
  淄川能称的上名门的,其实就六大家族,孙温王张毕高六族。
  温虎跟谢迁在县衙里聊天,结果亲兵不断来报,说县里士绅大族都来求见,还纷纷送来厚礼助饷。
  
  神策军刚来时,本地大户倒是也送了钱粮助饷,但也就意识意识一下,而神策军也并没有去骚扰百姓,稍后会有官员派驻前来,接管民政等这些。
  钱粮什么的,有文官们负责。
  送多送少,都无所谓,送再多,也不进他温虎口袋。
  但是现在这些人送来的礼单,一看能吓一跳。
  好多都直接送来黄金。
  也有送粮的。
  之前都只是送点银子,或是其它雅物。
  谢迁在旁边笑道,“都是些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家伙,这些人之前可没少给鞑子交粮送银子。”
  温虎笑笑,把玩了单子一会。
  “既然他们诚心要送,那就收下,请咱们协总监去接见一下这些人,礼收下,给他们开张收据,让总监转告下这些人,王师北上,恢复淄川,以后大家也不用再受鞑虏压迫了,大家呢好好安份守已,从今往后,都要遵纪守法,按绍天朝律令做事做人。”
  谢迁见温虎这样,心里居然有些小失意。
  神策军居然这么友好,并不打算清算这些大户豪强。
  “谢兄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呢?”温虎问他。
  神策军既然来了,还占了淄川县城,那么淄川以后就是大明的地盘,也是他神策军的地盘,境内不可能再容纳白袍会这样的人马。
  “我们接下来准备去章丘,立足长白山,对济南外围的鞑子发动攻击,把那些狗汉奸豪强地主给再扫荡灭掉。”
  温虎倒是挺佩服这个谢迁的。
  “谢兄这般洒脱倒是让某佩服,不过我呢也提点建议,其实豪强地主也不是人人都孙之獬那样的狗汉奸,好些人也是迫于形势,畏于鞑子淫威,无可奈何罢了。所以圣人也早有明诏颁发天下,对于鞑子侵占地区的百姓,不能只以剃发还是留发论忠奸。
  要仔细甄别判断,既不能放过一个汉奸走狗,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
  要把他们分为良民、顺民和难民等。
  我们是大明王师,是要北上恢复地方,要解救百姓的,而不是要让许多百姓受二次伤害的。
  就算是曾做过鞑子伪官,降过鞑虏的士绅等,甚至是鞑子的兵将等,只要能够及时反正,都应当给他们机会,除非那些极恶之徒,如孙之獬这种当惩戒外,还是要慎之又慎的。”
  谢迁没说话。
  他是白袍会的,白袍会是白莲教的分支,跟天理教等差不多,以秘密会社的方式传播发展,吸引的都是些穷苦百姓,所以他们想发展,也别无他路,只能是打土豪分钱粮壮大自己。
  “谢兄有没有想过,接受朝廷的安排?”
  “我们这些粗鄙之人,朝廷也看不上。”谢迁笑道。
  温虎是个打仗的勐将,从江南湖州一路走来,也已经不再是那个只知打打杀杀的义军了,“谢兄,我老家湖州的,鞑子南下后,我跟着金攻玉、伯襄甫、孟宪几位将军一起举义起兵,后来投当今圣上,成为御营一员,
  这几年南征北战,久历战阵,杀了不少鞑子,也悟出不少道理。
  这天下啊,也只有当今圣人才能解救中兴。
  所以我等这些武夫,最好的选择就是听圣人的话,咱们就是圣人的剑,指哪砍哪。动脑子的事情咱们可以不用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