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5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名绿营将领凑在一起喝酒,看着雨越落越大,几人脸上都带着愁色。
  “雨这么大,明军要是一决堤,那济南真要被淹了。”
  “贝子还不肯撤吗?”
  副将杨捷冷哼了一声,“撤,他往哪撤,龟缩在这济南城里,好歹还有城池,起码还有些粮,这要是一撤,人马四散,他能跑多远?不出一日,脑袋就得被提回来,然后缝在不知猪狗还是马驴身上,他敢吗?”
  “那他就要拉咱们一起送死?”
  杨捷是山东绿营副将,他祖籍扬州,后来祖上在明初以军功授辽东后屯卫指挥使,世袭,遂定居辽东,杨捷在明末原只是关宁军禆将,后来降清入关,为山西巡抚马国柱的抚标中军,游击衔。随马国柱讨平了一些山西贼寇,很是卖力。
  马国柱随后升山西总督,他也跟着升为督标中军,参将衔。马国柱迁江南河南江西总督,杨捷留守宣大,升副将。
  老上司马国柱在江南败死,他倒算是躲过一劫,去年,他奉旨率宣化、大同三千绿营南下山东,加青州总兵,半个山东丢失后,被降为副总兵。
  此时城中绿营,倒有三千是他从宣化大同带来的。
  “博和托他们呆在满城里,还能吃香喝辣,咱们守在这外城,弟兄们却只能天天喝粥,说是援兵将到,援兵将到,什么时候援兵能到,我看根本到不了。”满口不满的是游击李琏。
  “明军兵多炮利,援兵来了,我估计也难解围,说不定反而要搭进来。”参将张韬也很是悲观。
  杨捷望向一直没说话的一个年轻人。
  众人都是武将批甲,唯这年轻人却是一袭袍儒。
  “姚兄以为?”
  身为副将的杨捷对这个书生却很客气。
  “某夜观天象,发现东南紫徽星芒大盛,紫气东聚,牛斗冲天狼,斗柄东指。某推测此乃紫气东来,圣君降临之象也。
  诸位觉得,对应如今天下形势,这指的是什么?”
  游击黄大来道,“这定是指南朝大帝也,看来大明气数未绝,还将在大帝带领下重振中兴,再启辉煌。
  咱们不能逆天而行啊!”
  杨捷世袭武官出身,书读的不多,但对于这套天命星象的玩意却信之不疑。
  而且他对眼前这年轻人也很信任,这位虽然年轻,但力大无比,能持十二力强弓,百步之外射穿札甲。
  不仅武艺了得,而且还是个读书人,家乡绍兴会稽,十三岁就中了秀才,如果不是意外,说不定如今也跟南朝里的郑遵谦、黄宗羲、顾炎武、华夏等这些有名的江南士子们一样成了南朝大臣了。
  清军南下,弘光弃南京而逃,在南京的他便避往通州暂住,结果当地的孙姓豪绅主动投降清军,狐假虎威,还欺迫到外乡人姚启圣的头上,想夺他的财产。
  姚启圣一怒之下,跑到清军大营,称愿以家财助军,并为大清效力,还自言十三岁中秀才,曾在南京坐监,原为大清效犬马之劳。此时清军刚南下,派招降使到处招降纳叛,对于这个年轻俊秀如此主动归附,还是个有名的才子,于是欣然接纳。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愿意献一大笔财产。
  于是便答应姚启圣请求,授他署通州知州,让他回去招抚通州官吏,并征收税赋钱粮供军。
  姚启圣于是带着清军的任务,还借了几个清军回到通州,直接把欺负他的那孙豪绅给抓了起来,说他密谋反抗,将他处死,并抄没其家产交给跟来的清兵上缴。
  做完这事后,姚启圣大仇得报,然后就半夜消失了。
  原来他并不是真要降清,只是恨那姓孙的豪强做了汉奸还优势欺人,于是跑去清军大营假称投降,并说自愿进献家财充军,又愿意联络通州官民归附等,成功骗得贪婪的清军信任,借了鞑子兵回去,以通州知州的官威,杀了那个汉奸,报完仇就挂冠而去了。
  姚启圣本来报了仇后准备南下回老家的。
  结果半路遇到乱兵抢掳民女,姚启圣的妻子也是个侠女,尤其是武艺了得,力能举起大石臼,她路见不平拔刀相救,姚启圣只好一起出手,杀死了那两个乱兵。
  事后发现这两兵是大将方国安部下,又听闻方国安马士英等到了绍兴,姚启圣于是只好又避往苏州。
  藏匿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也没人追捕,便转而开始做生意,只是世道乱,这买卖也不好做,最后倒是被杨捷征为了幕僚,当上了绍兴师爷。
  虽是私人幕僚,但杨捷对姚启圣是真不错,之前姚启圣肯接受杨捷的招募,其实也是因为他做买卖结果遇上当兵的抢劫,而杨捷出面帮了他,事后邀请他做幕僚,姚启圣也就答应了。
  杨捷手下有三千宣大兵,李琏、黄大来、张韬、陈洪谧等一群心腹将领也对他很是忠心,以他马首是瞻。
  杨捷对姚启圣很尊敬,以他为谋主,事事与他商议。
  “原以为这大明烂透了没的救了,天下要改朝换代,咱们这些当兵的也就顺应时势,可谁知道这如今是这个样子。”
  杨捷感慨着。
  “大哥,这世道如此,咱们不过是些当兵的,自然是顺应时势。”
  “博和托不识时务,那是因为他是鞑子,他没的选择,可咱们有的选择啊。”
  “姚兄?”杨捷问姚启圣。
  姚启圣很年轻,二十多岁,却是个胆大的人,看他在通州那一手就知道是个胆大心细之人。
  他打量着这些绿营将领。
  心中有数。
  “如今既是危机,却也是危中存生机,甚至存着富贵,且机会难得,就看大家能不能抓住了。”
  “请姚兄赐教。”
  “杨将军等手底下有三千宣大兵,眼下济南危在旦夕,相信这三千弟兄们也不愿意留在这跟博和托他们一起等死吧?
  而以将军带兵之威,将士们也向来听从,何不率此三千甲士,一举攻入满城,斩了博和托、佟养甲、张儒秀这些旗人,然后以济南城向绍天大帝请降归附?
  到时不仅无罪,还是大功一件。
  如今南明势振,要不了多久,肯定能还于北京旧都,那时不仅能再兴大明,甚至还必然会打到建州,再次犁庭扫穴的,所以越早归附,才越好。”
  “而且得快,眼下这济南城就如同是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城里满蒙汉等兵勇万余,想投降的估计不少,可别让人捷足先登了。”
  姚启圣的话,让杨捷心中有了决断。
  而李琏诸游击、参将等心腹部将们,也都赶紧劝说杨捷赶紧动手。
  “时间紧迫,还请大哥早下决断!”
  杨捷向姚启圣拱手,“还请姚兄给我们做个谋划,我等好依计而行,拜托了。”
  雨越下越大。
  距离明军最后通牒的时间也越来越近,整个济南城中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在明军放水淹城限期的前一个夜晚。
  半夜时,城中突然乱起。
  很快整个济南城乱作一团。
  副将杨捷带麾下宣大绿营兵突袭内城,姚启圣则带着一群人冒充其它绿营攻击北门把守满兵,并派人在城中各处大声呐喊,洪水来了。
  一时间,本就极为紧张的济南城中军民,瞬间慌乱,大家到处乱跑,试图逃离济南。
  都知道北门外没兵围着,大家都往北门来。
  而有姚启圣带头攻击北门把守清军后,其它赶来逃命的绿营、乡勇、百姓等见状,也是在雨夜里向着守军攻击。
  犹如积蓄已久的洪水,水位早已经极高。
  此时一个洪峰巨浪拍来,堤坝终于再也拦截不住。
  勇武的巴牙喇也挡不住这凶勐的围攻,一个接一个倒下。
  北门终于被打开,无数人逃出城去。
  而杨捷却带着宣大兵强攻满城,这些宣大兵原就是大明边军,战斗力还是可以的,之前抽调南下山东,也都抽的精锐。
  此时在杨捷等的鼓动下,大家也都拼死一战,求生、求富贵!
  一边突袭勐攻,一边大声呐喊,大水入城了,北门破了。
  大雨磅礴。
  暗夜更增添了混乱。
  满城其实是以原德王府为基础扩建的,里面住着许多满人家卷,却是由八旗蒙古人为主把守着。
  在混乱中,一些八旗蒙古兵明显也动摇了。
  越来越多的蒙古兵开始弃防逃跑,他们早想离开了,只是博和托不许,现在乱起,便再无犹豫。
  杨捷手持大刀,终于冲入了内城。
  “杀一个鞑子,赏银十两,擒杀博和托、佟养甲、张儒秀者,官升三级,赏银千两!”
  “杀啊!”
  城外,明军发现城中乱起,却只是全军戒备,并没有靠近济南城,连网开一面的北城,也仍然放开着那面缺口。
  思路客
  雨下了一夜。
  济南也乱了一夜。
  天明,雨歇,济南城也终于静了下来。
  姚启圣一袭白袍,单人匹马手举一面白旗,出城来到明营前请降。
  那面白旗有些特别,上面绑着三个首级,分别是和硕贝子、德州八旗驻防副都统博和托,山东提督、兵部侍郎佟养甲,以及山东巡抚、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张儒秀。
  三人脑后的金钱尾鼠系在白旗杆上,双目圆睁,死不瞑目。


第620章 华山召见
  华不注山。
  绍天帝朱以海特别召见杨捷、姚启圣等人。
  山下。
  近卫侍从军官张大彪按着千牛刀将二人带到一处偏房“给你们准备了热汤请沐浴更衣。”
  大彪让两人当他面脱光在这洗澡洗头。
  杨捷有些犹豫姚启圣倒是直接就宽衣解带赤条条的进了热水桶“水温正好不凉不烫; 多谢了。”
  杨捷见状也便哈哈一笑脱光了去洗。
  等二人洗完有侍卫捧来两套衣服。
  绯袍银鱼。
  姚启圣看了也不免意外。
  “陛下特旨赏赐你二人绯袍银鱼入见”
  “谢圣恩。”
  山上华阳宫殿里朱以海听陈潜夫等给他汇报情况。
  “已经确认杨捷所献首级; 确实是博和托、佟养甲、张儒秀的; ”
  杨捷所率三千绿营起义反正; 他们打开了北门又攻进了内城把守内城的蒙古八旗大多逃跑。
  内城里的满人家眷被宣大兵屠光了。
  “除了趁乱逃出城的内城里的一个都没逃过全被屠了清点了下死了数千。”
  鞑子在山东原设有青州、德州驻防八旗后来又在兖州驻防再后来博洛南下又带八旗南下驻防济南。
  山东成为最前线北京也把这些南下八旗常驻山东并将他们的家眷陆续移来又让他们跑马圈地逼迫土地上的百姓为他们的庄丁奴才。
  甚至连一些蒙古八旗、汉军八旗驻防山东也把家眷给迁来; 意图让他们安心驻防。
  博洛出战章丘; 带走了几乎济南城中所有的满旗青壮包括他们的包衣奴才壮丁; 剩下的是六十以上十五六岁以下的老弱男子以及妇女。
  德州驻防八旗的家眷、奴才还在德州兖州八旗也仍困在兖州。
  但博洛之前把济南周边的满人庄田里的旗人、包衣奴才等全撤进来除去战死在外的旗丁、余丁、包衣、奴才外仍然还有大约三千多旗丁、包衣的家小另外还有许多庄丁家奴有少部份带进内城其余在外城。
  在内城的上千奴隶也基本上被屠了虽然他们其实都是汉人可杨捷他们半夜里攻入满城后逢人就杀见东西就抢可不管你是正身旗丁还是内旗包衣还是什么庄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