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上升明帝-第5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鄂齐尔图汗也很上道,这次还特意带来个草原明珠前来,把小女儿阿奴送来和亲,固始汗也把孙女萨仁送来。
两个和硕特的公主,一个是天山明珠,一个是青海明月。
除了公主,这次和硕特的两位汗王,九位台吉前来,还带来了大量的天山、青海牛马,以及羊群、皮毛等,其中的战马可是如今绍天朝廷紧缺的。
朝廷则回赐以茶叶铁锅布匹糖人参甚至是一些火枪等。
双方都非常满意的交易,对外则称朝贡回赐。
巴图尔珲台吉是卫拉特四部之一准噶尔部的首领,也是一个出色的领袖。
卫拉特,其实就是元朝时期的斡亦剌、明代的瓦剌。
卫特蒙古内部又分成四部: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和土尔扈特。在漠南蒙古察哈尔林丹汗兵败远走青海病逝后,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个首领都臣服于后金,而沙俄此时也已经逼近漠西漠北,偏偏漠西和漠北之间还经常冲突战争。
形势紧迫,最终在固始汗等的努力下,漠西漠北诸部会盟,制订卫拉特法典,随后固始汗率部前往青藏。
而漠北也得以专心对漠南蒙古发动进攻。
准噶尔部的巴图尔珲台吉,也在三年前的冬天,对哈萨克汗国发起进攻,相跟固始汗一样向外扩张,但这次进攻并不顺利,哈萨克杨吉儿汗击溃了巴图尔珲台吉的军队。
卫拉特内部数个部落并没有响应他的号召,这激怒了巴图尔珲,他一开始是派人去俄国买武器,从吉尔吉斯人那里买马,开始转头收拾不服从他的部落首领。
在去年秋,巴图尔珲台吉被盟主鄂齐尔图车臣汗召见,他的主要对手昆都仑也一起会晤,车臣汗调停他们的斗争,希望大家能够一致对外。
这次会盟,车臣汗还向他们引见了由其叔父和硕特固始汗派人带来的大明使者,双方经过会盟谈判后,巴图尔珲台吉同意向大明绍天帝称臣进贡,甚至还达成了采购大明火枪火炮铠甲等协议,用牛马皮毛以及金银等交换。
甚至各方还达成对哈萨克下一次联合进攻的计划,和硕特固始汗和车臣汗等都会出兵支持巴图尔珲台吉,要一起灭掉哈萨克杨吉儿汗。
会盟谈成后,立碑铭文。
然后车臣汗便与巴图尔珲台吉等四部首领一起前来大明朝贡,送牛马羊毛等前来,也来采买枪炮铠甲等回去。
朱以海虽然记得历史上准噶尔汗好像也就是在这个巴图尔珲台吉开始迅速崛起,最后还逼走了扈尔特部,甚至后来入藏把和硕特汗国灭了,成了中原最大的敌人,一度把满清都打的京城满人家家带孝,但现在他还顾及不了那么远。
现阶段主要敌人还是后金,一切都得先等灭了后金再谈。
第646章 扶桑郡王
卫拉特四部愿意归附进贡,他非常高兴,大方的封了巴图尔珲台吉为北庭郡王,甚至也给他册封为汗王,这比台吉更高一档。
让他和车臣汗在天山并立,也算相互牵制。
现阶段双方相距太远,虽然甘肃河西走廊现在大明手里,但那是在外镇手中,朱以海也还没多大实际控制,所以跟漠西四部,主要还是以贸易为主。
双方不要打仗,做做买卖,互惠互利挺好,若是能够联合起来,一起敌对后金,自然更好。
不管怎么说,总比他们跟后金鞑子搅和一起来对付大明强啊。
巴图尔珲还带来了好几个儿子,也送来一个女儿和亲。
朱以海对他的诸子皆册封为郡公,并封台吉,巴图尔珲也表示要留下庶长子车臣台吉和六子噶尔丹在明侍卫绍天大帝。
卫拉特其它两部首领这次也是带着儿女,赶着牛羊来的,绍天大帝那也是来者不拒,虽然他也派刘朝去看了,说蒙古汗王们送来的女儿,其实长的并不是多好看,有些过于粗壮了,皮肤也不太好,红脸蛋,身上甚至有膻味。
不过朱以海倒也不是太在意这些,和亲联姻嘛。
从草原上来的,就算是汗王之女,也终究是草原部落上来的,生活环境生活的习性,都与中原不同的。
但现在联姻也确实有益于双方。
而且因为后金喜欢搞和亲联姻,故此蒙古各部也都是主动提议和亲联姻的,朱以海是拒绝把宗室女儿嫁到部落的,可就算如此,几位汗王也愿意送女儿来,哪怕大明天子不送公主去也没关系。
漠北三部,也来了。
连漠南蒙古叛清的苏尼特左翼的腾机思兄弟,也都亲自来了。
漠西漠北,一共送来了九位草原女儿。
朱以海也大方的册封了九位郡王,汗王。
连苏尼特左翼的腾机思,都封了汗王,他们的儿子兄弟等,还多封了郡公、县公、县侯等。
在西域还设立了安西和北庭两省,漠北设立了瀚海、单于、安北三省,算是给这些汗王们划地分统,也是正式把这些地方纳入绍天朝的统治疆域,尽管只是名义上的。
大明册封了九位郡王,新增了八个行省。
青海、西康、卫藏、安西、北庭、瀚海、单于、安北,统交由漠北漠北的蒙古八部统辖。
还正式确立了官方边市茶马贸易机制,双方都挺满意。
朝鲜国王今年带着世子和宰相亲自来朝贡,不仅带了人参、耕牛、布匹、粮食,还带来了公主、秀女。
这是他们送来的第二位入宫的公主。
做为大明最忠心的小弟,朱以海对朝鲜也算非常优厚,去年已经帮朝鲜建立起了一支北衙卫军,拥有步骑炮水各部,总计一万二千战兵,加八千辅兵,整整两万人,装备全都是由大明舟山宁波上海杭州烟台等军工厂生产,朝鲜用人参大米金银牛马等交换。
这支朝鲜禁卫新军,去年还已经部份开拔过鸭绿江,在沉廷扬的指挥下,与耿仲明、李成栋、张国柱等一起在鸭绿江上游,连续扫荡了鞑子几十个屯子,报斩首千余级。
这次来,他们想再组建一个新军,同时也希望增加些贸易,多进口些大明商货。甚至还希望大明帮助他们铸造朝鲜的银元铜钱,他们出银铜料,请大明加工铸造,以便于国内流通使用。
日本幕府也来朝贡。
日本在大明开国之初,也曾来朝贡,但却被明太祖拒绝,因为认为幕府足利家不能代表日本,所谓人臣无外交,不认可他们的身份地位。
后来到了永乐为帝的时候,明朝接受了室町足利义满的请求,派使册封其为日本国王,后来足利义满就经常用这块大明给的金字招牌,对外称日本国王,比如派使去朝鲜,都是称日本国王。
当时的足义利满也算是大乱后重新统一日本,但他毕竟也只是个幕府将军,这块招牌对他还挺有用,只是以前朱元章不承认他而已。
足利义满对大明的表文中称臣,却在国内引起不满。
而在万历年间,明朝曾册封丰臣秀吉为国王,此事发生在第一次朝鲜战争后,在明日和谈后,大明册封丰臣秀臣为日本国王。
丰臣派使者到大明,提出和平七条,迎娶大明公主为天皇后妃,恢复勘合贸易,大明要和日本通好、割让南方四道,。朝鲜以王子为质、朝鲜的宗室和重臣要发誓永不与日本为敌。
据说负责出使的小西行长知道这七条会被明朝拒绝,所以串通明使,伪造了关白降表,收到降表后的大明,对于日本请求册封这事,仔细讨论后,主和派占了上风,最后达成许封不许贡的结果,册封日本为藩国,同时册封秀吉为日本国王。
明朝册封使到达日本,授予金印,赐予朝服。
秀吉郊迎册使,受封,行五拜,三叩头,山呼礼。
当然,日本史料则称秀吉是被骗了,说秀吉本以为明朝是战败投降,结果却以宗主口吻警告训斥日本,所以秀吉反悔。
不过实际上当然不会这么简单,要不也不会那么痛快的跪拜接受册封了。
毕竟日本自己记载,也是说秀吉当日是愉快的接受了册封,并叩拜敬礼的。
只不过因为后来因为明朝在处置日朝的关系时,让秀吉非常不满,于是便又不承认之前接受的册封,撕毁协方,继续出兵朝鲜,引发第二次战争,只不过最终也没能达成野心。
当然,丰田秀吉被小西行长骗了,也是事实。
他是很愿意接受大明册封的日本国王的,也愿意让日本做为大明的藩属,不过前提是大明承认日朝战争中是兵败一方,要对日本退让,尤其是在处置朝日关系时,得听日本的,这是他们愿意称臣纳贡的前提条件。
小西行长把他的和平七条,换成关白降表,换来大明以宗主口吻训斥日本和秀吉,他当然恼怒。
到公元1600年,德川家康取得关原合作的胜利,建立起德川幕府,取得了日本实际控制权,他其实是一直致立于与大明建立外交关系的,也想恢复堪合贸易。
甚至可以说是费尽心思,可惜明朝直到崇祯自缢,也没有人理会德川家。
德川家甚至还让琉求王尚宁帮忙斡旋。
后来德川萨摩藩大名率兵攻破琉求,并俘虏国王尚宁,实际控制琉求后,派人混入琉求朝贡队伍,借琉求名义与大名朝贡贸易。
当时的德川刚统一日本,但因为入侵朝鲜等原因,被周边孤立。
德川出于稳固统治需要,也想化解跟朝鲜、大明等邻居的关系,日本两千多万人口,手工业不发达,中国商品向来深受日本喜欢,尤其是贵族所需要的奢侈品,更大多来自明朝进口,与大明恢复贸易,也是迫切所需。
特别是日本向来崇洋媚外,当时最崇大明商货,尤其是贵族们,根本看不上其国内所产,每年要消耗几十万斤大明进口的生丝,断了贸易,日本贵族们最受不了。
之前鞑子征服朝鲜,也曾派使者去日本,但日本人却根本不理会后金,认为他们是夷狄。
等他们入关占了北京,日本人依然拒绝清人的主动示好,拒不承认清朝的正统性,日本锁国令下,也仅保留了几处港口,仅对中国商人和荷兰商人前往贸易,却禁止大船出海。
不过自朱以海北伐打到山东,迁都登州,特别是给朝鲜带来的巨大改变,连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都向大明退让妥协后,日本幕府也是十分惊讶的。
看到大明这位绍天大帝,放开海上贸易,与日本锁国令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线,却能这么迅速富强,其实对幕府震惊不小。
之前日本对外放开贸易,但葡萄牙人等在日本传教,搞的乌烟瘴气,引发教乱,最终迫使幕府下锁国令。
可如今看着大明这般迅速翻身,什么红毛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人全被干趴下,他们也不免心动。
这两年唐船赴日越来越多,商货也大增,幕府也免不了开始派船来明,在大明对朝鲜、琉求册封支持后,其实日本很担忧。
毕竟日本以前打过朝鲜,有世仇。
萨摩藩还出兵攻打琉求,实际控制着琉求王国。
以前日本当然也在朝鲜跟大明较量过,并没占到便宜,万一到时大明找借口来找日本麻烦呢?
幕府内部争了两年,最终如今决定跟大明释放善意,既加大贸易,也主动朝贡。
幕府甚至干脆提出当年足利义满、丰臣秀臣这两位受大明册封国王旧例,不如也向大明称臣。
德川幕府将军向日本天皇和大明皇帝皆称臣。
朱以海对日本人的主动称臣进贡是愿意的,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