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5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林曾经是天下名望,是士林代表,是正义的化身!”
  冒辟疆坐在那里,听到曾经二字,心中一震。
  他敏锐的感觉到了几分不好。
  曾经是天下名望,曾经是士林代表,曾经是正义化身,那就意味着现在已经不是了?
  这几年,四公子确实是仕途、名望俱增,从最早的复兴报,到如今谏报等,四公子一人主编一份大报,还编了不少书刊,更别说执掌六科大印。
  可今天皇帝突然这么公开的谈东林,还用上这样的词,他感觉不妙。
  “朕以前看唐传奇,里面有屠龙少年终成恶龙故事,读来令人唏嘘!”
  “顾宪成那个时代,东林人何等上进,他们虽处江湖之远,却心怀庙堂之高。风雨读书声里,也关怀着家国天下事。
  可后来随着他们的努力,迅速发展,吸纳了无数士人,越来越多的东林人进入朝堂,变成了东林党,他们在朝中党争,形成了权倾朝野的政治势力,左右着朝堂政局的发展,
  曾经的意气风发锐意进取,却也摆脱不了名利束缚,逃不出朋党狭隘,他们开始党同伐异,任用私人,
  最终在与阉党的斗争中逐渐没落,甚至连东林书院都被烧了!
  让人嗟叹!”
  会场的气氛慢慢变化。
  变的安静,变的凝重。
  绍天大帝起兵监国以来,不止一遍的强调停止党争,同仇敌忾,共同对外。甚至取消了万历以来的这些什么这党那党桉。
  不仅重用阮大铖马士英等奸党,也一样重用钱谦益、高弘图、姜曰广等人。
  不论党,不论过去,不计出身,甚至都不论是否投过顺降过虏,连曾经大顺的丞相牛金星,张献忠的义子都一样重用。
  “当年顾宪成重建东林,估计也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东林书院会变成东林党,更不会接受这个名字,他还在世时,他的反对者,攻击他们为东林党,顾宪成可不接受。
  但到了后来,许多人却公然以东林党人自称,这是为何?
  何谓党?朋党小人也!
  自万历以来,历经数朝,当年顾东林所倡议的那个东林书院,那个东林人,早变样了。沦为了党同伐异的,政争的工具,成了争权夺名,甚至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
  他们反对宦官专政,反对皇帝派遣矿监,反对派人税使到各地征税,他们要求重视工商业,要求惠商减税,他们为了反对而反对。”
  “诸位学生们可还记得顾东林当年提出的两大东林主张是什么吗?”
  “还有谁记得?”
  山东总督兼巡抚的黄宗羲站了起来,“回陛下,东林先生当年有两大主张,一反对空幻虚无、谈空说玄。二提倡求真务实、实学实用。”
  “黄卿说的没错,顾东林当年也还提出开放言路,反对宦官干政,反对矿税这三项具体主张。”
  “朕今日再问问诸位天之骄子。”
  “朕起兵到如今,虽天下尚未尽复,但也总算恢复半壁江山,朕也一直在努力恢复国家,整顿朝纲,朕所为,是否合的上东林先生的那两大主张?”
  “他的三个具体政治诉求,朕做的也不错吧,如今也禁止宦官领兵、监军、干政,裁判宫廷内侍人员,减少宫外办事宦官数量。
  开放言路这块,朕自认为也做的不错。
  至于说征矿税,朕征了,但不是派太监去征的,如今都是由朝廷衙门负责征收,税制税率合理,并不扰民害民。
  朕说的可对?”
  国子监里这无数的官员、学生们听到这一声声问,思索过后也都点头。
  皇帝说的没错。
  当年东林反对宦官,反对矿税,其实一是宦官干政,二是征矿税进的都是皇帝私库,二来皇帝是派太监征税,太监在地方征税确实也有扰民害民情况,另外也是因为工商矿税征收,影响到了士绅利益。
  而如今绍天朝这几年来,虽说不算时间长,但行的是另一条路,有实践有证明,皇帝的税赋,于百姓确实大为减轻负担。
  “朕的税赋,不论正税的田赋丁银,还是其余工商厘金,设立时都充分调查考虑过,征收也很正规,总体来看,百姓们都比较支持,这没错吧?”
  大家都点头称是。
  朱以海脸上的笑容渐渐散去,变的严肃起来。
  “朕起兵之初,就要大家摒弃门户之见,更禁止结党争斗,都要团结对外,共救时艰,拯救社稷。
  可仍然有人还总想着结党营私,打着东林的旗号,做的却是攻击陷害的勾当,完全枉顾事实,也无视大局!”
  “如今之安定局面来之不易,东林这块招牌,虽然在此前也已经被毁的差不多了,但朕还是希望不要辜负了东林先生当年的一片初心。
  朕也绝不允许有小部份人,打着东林的旗号,自号清流,却影响舆论,不思保家卫国,却想着谋取私名私利。
  诸位,天下还未恢复,北京还在虏手。
  难道你们真就暖风吹的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了吗?
  最近,有许多人借着东林的名头旗号,又开始浮动,他们反对向工商业者收税,想要取消海外贸易税,还想取消矿税、盐税、茶税、厘金。
  更想要士绅不纳粮不交税,还想要维护他们趁乱侵占的那无数的军屯田、皇庄藩田、官田牧场等,想继续隐占垦荒地,想要继续趁灾放高利贷,想继续投受投献寄名,甚至想要完全掌握朝堂政治,还有人甚至想着要跟鞑子议和,想要裁撤、削减御营军……”
  “这些人,朕知道只是一小部份,但如今却有大抬头的意思,朕今天当着无数士子们的面,要对大家说,这些人不是真正的东林,他们不过是一群墙头草投机客更是一群蛀虫败类!”
  “要改变的不是朝廷,而是这些人。”
  “这些国之蛀虫,必须清洗!”
  皇帝的话引人震动,甚至让许多在场人都不由的变色惶恐。
  因为今天皇帝的话太过惊人,还是直接点东林的名,虽说的是一些假东林,但这话里之意,也就还是指东林。
  难道皇帝羽翼已丰,要开始清洗东林了?
  冒辟疆、侯方域等更是面如土色,他们终于明白皇帝绝对是冲着他们来的,而缘由就是他们控制的几大报纸,之前的顾咸受桉,这次的王之仁弹劾桉,估计已经触及皇帝底线了。


第650章 求饶
  “鞑酋顺治和摄政王代善、济尔哈朗再遣使叩拜,进贡物并请和亲罢兵。虏使送来黄金千两,另人参百斤,貂皮百张。”
  “还送来三个金碗,乃是用多尔衮、阿济格、多铎三兄弟头盖骨镶金制成。”
  “并送来多尔衮三人之妻妾美婢百人,并三兄弟之女十二人皆送来。”
  “还有烈皇遗留之女坤兴公主也送来了,其夫周显是此次虏团副使,公主有孕三月。”
  ……
  从国子监回来,御书房里还没休息,刘朝进来,再次提起鞑虏使团来求和的事情。对于鞑子求和一事,朱以海是不屑理会的。
  早两年,他还愿意跟他们周旋一下,也算是缓兵之计,可如今根本用不着。
  不过这次鞑子居然也非常下血本了,居然还拿出了这么多有诚意的条件。
  黄金人参貂皮倒算不得什么,加起来不过两三万两银子东西而已,倒是他们居然把多尔衮三兄弟的头盖骨做成金碗送来了。
  “奴婢把金碗都带来了,请圣人过目。”
  刘朝说着真就拿来一个盒子,打开,里面摆着三个碗,一眼看去就让人震惊。
  碗由碗盖、碗体、碗托三部份组成,碗盖纽镶嵌硕大宝石,还錾有四个缠枝金莲,包围在盖钮周围,盖上还錾有吉祥八宝纹。
  碗托上部是圆形台座,束腰处錾金并嵌有一圈宝石,三面还分别饰黄金人头,四周及碗托底座表面饰缠枝链纹,莲花鎏金,底板刻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一长段经文。
  “这是鞑子皇帝让黄教高僧制作,据说是一种藏传法器。”
  朱以海瞧着,也没伸手去拿。
  “当年妖僧杨琏真珈私掘宋室皇陵,大肆盗取陵中财物,还把宋理宗头骨做成人骨碗,是不是就这样的?”
  “确实如此,这种法器叫嘎巴拉碗。”
  朱以海瞧着三个碗,那黄金宝石镶嵌头骨,那可曾是鞑子有名三王啊。尤其是中间这头骨,曾经是大清皇父摄政王,现在鞑子居然把他做成碗送给朱以海求和。
  “多尔衮好像有个女儿?”
  “是,原封东我格格,这次也被一起送来了,她是多尔衮独女。”
  多尔衮死后,以皇帝之礼下葬,还追封义皇帝,结果没多久就被挖坟,开棺戮尸,谁能想到不仅如此,还会把头骨做成酒器甚至送给了大明天子?
  代善、济尔哈朗这两老家伙,也太不尊重自己兄弟了。
  尤其代善,还是他们异母同父亲哥哥呢。
  看来鞑子是真急了,撑不住了。
  去年济南和兖州两场战败,被屠了几万人,博洛、谭泰、图赖这样的名王大将都倒下许多个,如今颍州的勒克德浑和褒城镇的李国翰、鳌拜也是随时可能撑不住。
  湖广荆襄也是在死撑。
  整个局势危如累卵。
  鞑子急了,真急了。
  “鞑子使者说他们愿意以黄河为界,新黄河道为界。愿主动撤回河南颍城、南阳,以及湖广、汉中的兵马过黄河。”
  “就这?”朱以海不屑。
  “他们还说愿意向大明纳贡,只要大明承认满清,两国平等交往,愿以黄河为界,河南山东归我大明,陕西山西河北辽东归满清,休兵罢战,则满清愿意每岁馈黄金万两、白金百万两、人参千斤、貂皮千张,
  双方互市贸易,彼此护送逃人,互不再犯。”
  “哼,”朱以海非常不屑。
  虽然鞑子这条件已经是非常委屈求全了,甚至半点脸面都不要了,先前还是他们拿人参貂皮来换朱以海的黄金白银,甚至还要求粮食,现在则是变成他们进贡。
  年年岁贡,割让黄河以南,只求大明放他们一马。
  主动开出的条件都这样有诚意,如果朱以海真要谈和,再讲讲价,估计不仅岁币能再增加些,就是把关中收回来,估计他们可能都会让步。
  可问题是,既然他们已经这般没实力跟大明讲条件,那朱以海又为何还要谈判议和?
  直接打不就行了。
  或者说,鞑子为什么相信大明?
  他们就不怕大明收了岁贡,然后接收了湖广等地后,再撕毁协议出兵?
  鞑子也不可能这么傻。
  必也还是有所图的。
  “鞑子估计是想救颍州勒克德浑、汉中李国翰、鳌拜等兵马,并趁此机会调兵回援保北京。”
  “所谓议和估计也是真真假假,借议和之后,把兵撤回去集结保卫北京,若是我大明真愿意,他们估计更求之不得,可得喘息之机。”朱以海一眼识破。
  刘朝之前还真没想到这些,闻言也不由的感叹,“这些鞑子还真是奸诈。”
  “鞑子倒还挺舍的下本钱。”朱以海看了眼那三个碗。
  “就是不知道这玩意是不是真的了,他们送来的多尔衮三兄弟妻妾女儿你去看过没?”
  “奴婢特意找了洪承畴钱谦益等曾在北虏那降过虏的官员们过看过,他们认出其中几个正是多尔衮三兄弟的福晋和侧福晋,曾是拜见过的。
  多尔衮三兄弟妻妾很多,比如多尔衮有七位福晋四位妾侍,还有许多婢妾,福晋中蒙古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