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上升明帝-第5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中磁县、曲阜、邹县这三县的三个庄子五十四顷地,就都是在盘龙山等这一串山这里,也基本上都是原来他自己的庄田。
总共六个庄田,五千四百亩地,原来六个庄子不止这些地,比如白塔寺村就有一千一百亩地,朱以海的庄子就留了九百亩地,剩下二百亩地,是入官,然后变价卖给这里原来的佃户。
“这些都是咱们的佃户吗?”
“嗯,白塔寺现在重新安置落户二百户人,有一千多人口,朝廷给他们变价售地,每户是变价卖了六亩地,除了我们庄上拿出来的二百亩地,还从周边的官田中拿出一千亩变价卖给他们,上田才做价三两,中田二两,下田一两,许十年偿还,先偿本,最后付息。”
这种变价,相当于是零首付,十年分期,前十年还仅需要分期还本钱,到期才付息,利息也低,也就五个点,在这个时代,这样的购地方式和利息率,跟白送一样。
对于朱以海来说,这是生产资料的重新分配,打破明末以来的土地严重兼并问题,能极大的缓解社会矛盾。
表面上看朝廷把能收租的官田这般低价变卖,以后改收税,相差四五倍收入,但长远看是很划算的。
现在白塔寺村的这二百户村民,也还有一些是原来的老佃户,甚至他们也还认识朱以海,毕竟这里以前是朱以海父子的庄田,他们每年都会来住上一些时间。
皇帝把地变卖给他们,一户六亩,虽然还不够一家人温饱,可毕竟是有自己的六亩地,不足之处,皇帝也安排好了,皇庄的九百亩地,雇佣他们干活。
朱以海没有直接佃租给他们,而是用的另一个模式,皇帝招募庄稼把头,做为庄子的管理者,下面也还有一些管理者,他们一起管理着庄园里的奴隶以及雇佣的村民耕种,在农忙的时候,还可以再临时雇佣一些短工。
这样的雇佣模式,其实就是农场经营模式,比起招佃分包下去的模式,更容易发挥集体经营的一些优势。
尤其是朱以海的这庄子,也不仅是种粮食,九百亩地,只种了五百亩粮,还是分别种麦、谷、玉米、大豆等,剩下的四百亩地,则会种花生油菜以榨油,种棉花、种桑种麻还种烟,庄子里还办了小榨油坊、碾米磨面坊,烤烟坊、纺织坊等加工产业。
除了这九百亩地,盘龙山也附属庄园,是皇帝私产,所以山上又还种植了茶叶,以及多种果树和经济林。
虽然山东土壤气候等种不出高品质的茶,但是种中低品质的茶还是没问题的,把荒山种茶,也不是有不错收益的。
庄子里还养渔。
总的来说,这是完全不同于一般家庭农业的集体农场的农业模式,不仅是种粮,还会搞经济种植、加工,甚至还有养殖业。
养的牛、羊、猪、鸡、鸭、鹅,不仅能卖钱,而且重要的是粪肥能够肥田,增加粮食产量,而自家的山地荒坡种上红薯土豆玉米萝卜这些粗粮,又能很好的利用来养殖,进行经济最大化的转化。
养殖场甚至还能搞繁殖,卖猪崽卖鸡崽等。
相对来说,需要更多的技术和本钱,但很适合大地主,尤其适合皇庄的发展。
朱以海六个庄子集中一起,就有五千四百亩地,还有六座山,这里有河有水库有水塘,发展前景还不错。
去年才拿下兖州,设立庄子,招派庄头、把式,招募长工短工,到现在庄子也已经是一片欣欣向荣,虽然距离皇帝规划的那种农场兴盛场面还有很大差距,但现在地里刚收过夏麦,又种下了玉米、大豆、红薯这些,那边春播的小麦和土豆也长势良好。
山上新开荒种的小片茶叶、果树、林木也都长的不错。
榨油坊碾坊纺织坊等也建起来了,如纺织坊,就招募了不少附近村民家的年轻女子来做工,也会把一些货分发给村民妇女在家中自己纺织加工。
那些年轻女子每天早上来坊里上工,傍晚下工回家,计件拿钱,月底结账,虽说工钱不是很高,但对于附近村民们来说,这是非常满意的事情,能够在土地外有额外的产出,只需干活就好,又不用有其它担忧。
而要照顾家庭的妇女,没法离家来做工,可也能够在家里加工,也有收益。
男人们种好自家几亩地外,也会在庄上干活,不管是干农活还是在作坊里或山上做事,都是按日给工钱,重活工钱还能增加一些。
“庄子年后开始经营,到现在投入不小。”庄头面对皇帝时,有些惶恐,这个庄子有这么多地,还有山林,结果现在经营大半年,一文利润没见到,净是往里投钱了,已经投了很大一笔了。
可皇帝却不以为然。
“咱们这庄子不是光种地,所以前期投入肯定大,但不要紧,有投入才会有产出,长远上是很划算的,钱该用就用。”
皇帝各庄都有委任庄头副庄头管理,另外在每个省府也设有办事处,专门负责规划和审计的,他们会定期明察或暗访,各种具体的账目也会专门审计。
甚至少府监那边也会定期审计。
农场经营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招佃承包,这是自营模式,所以产业模式上也得多样化经营,不仅要种地还要养殖,甚至还要搞些农产品初加工。
比如那些作坊,不仅是加工自家的农产品,也是要加工周边农民的初级农产品,以赚取更多的附加价值。
这其实才是农场自营模式的发展方向,光靠种地收入微薄,而且靠天吃饭,很不稳定,且上限有限。
一般普通百姓很难搞这种模式,一是土地山林等资源有限,二是本钱有限,所以他们顶多是男耕女织,勉强湖口,最多养两头猪再养几只鸡鸭罢了。
而让农民们联合起来搞合作社,又太过超前,所以这时代,基本上也就大地主、官僚、皇帝宗藩、勋戚们才有可能搞这种农场。
山东现在也是划分为三个分巡道,登来青道(鲁东)、武济泰东道(鲁北)、兖曹徐沂道(鲁南)。
少府监在山东有一百个皇庄,也在山东设有总庄头,有办事处,三个府也各设办事处,设有管事。他们不仅负有审计监察之权,也负责总体规划,如白塔寺村要多少地种什么,多少山林种什么,修水库、沟渠,或修碾房等作坊,都是要白塔寺庄头,向上面的道办事处打报告,上面派人来实地考察再做出审核,还得再报省办事处。
审批好后,再拔下相关的钱款,这钱拔下来,庄头还得做好支出账目等,总之朱以海就是用朝廷办事的那套流程,来发展他的皇庄。
各地庄子不仅种地,也搞养殖,甚至农产品家工产业,同时也能成为皇帝最重要的情报耳目,定期把各地底下的实情,诸如物价、天时灾害,甚至地方官员的风评,以及百姓实际负担这些,收集报告。
现在前期多投入一些,朱以海觉得是完全应当的。
“盘龙山下发现了矿?”
“嗯,发现了煤,还有铜,打了报告上去,派人来看了,铜矿是小矿,煤是大矿。上面办事处好像打算来开矿!”
兖州虽然大多数是平原,但也有些山,只是山不多。
但如今报上来不少发现煤矿的报告,甚至储量还很大,另外也发现了一些小型金矿、铁矿和铜矿,还有不少砖瓦粘土,适合建砖瓦、陶瓷窑。
开矿的收益自然是很高的,除非是特别不好开采的。
现如今朝廷对矿产资源的政策是所有矿产归国有,但允许百姓开采。不过需要提前办部贴执照,这执照要交笔执照税,然后不同大小储量的矿,对开采也是有要求的,必须得达到一定的开采量,否则只想占着矿是不行的,因此要先交一笔保证金。
开采后,要交矿课。
不同的矿不同的税。
比如金银矿,需要把开采的四成缴税,铜铁铅锡煤则是两成。
除了矿课外,开矿后所得矿产,在交完矿课后,剩下的矿也不许自由出售的,必须统购统销,也就是由朝廷统一收购。
尤其是金银铜铁,朝廷允许你开矿获取一定的利益,但这些矿产开采后得由朝廷收购控制在手,尤其是那几项重要的资源。
这意味着朝廷要垄断这些重要的资源,利润也要占大头。
开矿只能占小头。
不过今年皇帝下旨,矿产统购跟粮食统购一样,现在是完税后,剩下的七成需统购,三成则许自由上市,也算是刺激下积极性,提高活力。
但大头还是在朝廷手里,比如金银,开采出来先交四成的矿税,剩下六成,朝廷再统购七成,实际等于朝廷拿走了八成二,矿主也只剩下一成八而已。
其它矿交税两成,能剩下八成,再统购五成六,实际上缴上七成六,剩下二成四。
这剩下的二成四,还得交部贴执照费,交营业税,虽说不高,但终究也还是有开支。当然,开矿利润很高,而皇帝对统购价格也是仔细核算过的,比如铜,虽然比市价要压的低,但仍还有不少利润,对于手里握着很多钱的官僚地主们来说,投钱开矿其实也是个很不错的买卖,总比埋在猪圈里强。
第691章 白塔
盘龙山上发现了煤和铜,而周边几座山也基本上都有煤铁等。
煤的储量很大,也比较好开采,其实以前这里就有许多私采矿,大多还都是鲁王府的,这些朱以海也是知道一些的。
或者说以前的矿基本上都是私采,因为不交矿税。而能开矿的,都是一方豪强,无不是官商勾结,甚至背后站着勋戚高官的。
万历收矿税,闹的那么大,也正是因为侵犯了他们私采的利益,谁愿意交税?尤其是东林党人,把废矿税当成他们的一大政治主张,却不想想,矿产属于国有,这是古来惯例,朝廷收矿税,那是天经地义。
可东林党却硬是能黑白颠倒,不说他们私采国有矿产资源不交税的事,反而说皇帝派太监收矿税扰民害民,还扇动矿工暴动造反。
说到底都是利益熏心,眼里哪还有国家。
朱以海称帝之初,便已经颁诏,所有矿产国有,许民开矿,但要交税。
他才不理会什么东林士大夫们的反对,在皇帝刀枪铳炮的支持下,矿税征的还是很顺利的,也有些人试图扇动矿工暴动,想玩套路挟迫朝廷,朱以海可不惯他们。
派兵围剿,正规兵打矿工那是碾压,一触即溃,他们也就是想吓吓朝廷,玩真格的他们就不行了。
皇帝搞了个专桉,镇压了几处暴动的矿场,然后把幕后的矿主等连根拔起,抄了一些家族,砍了些脑袋,再流放了一群人后,后来这种矿工暴动的事情就再没有了。
也很少再有人敢公然跟皇帝唱反调说不该征矿课了。
毕竟嘴硬,却也硬不过钢刀啊。
以前皇帝被他们拿捏,他们顶撞皇帝,顶多打顿廷杖,打完了还成刚直诤臣英雄,但现在可不一样了。
皇帝手里不仅有刀枪铳炮,手里还握着许多报纸,发动舆论攻势,一点不落下风,皇帝还能利用掌握的厂卫等情报机构,把这些家伙的底裤都扒掉,把他们所有的底细挖的清清楚楚,然后把他们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全都展示在报纸上,传给天下人看,让他们声败名裂。
这一招,对付那些自诩清流正派的家伙,杀伤力最大。
用魔法打败魔法嘛。
皇帝不仅能够把征矿税的理由列个几十条出来,还能顺便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