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6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应当早南下襄阳的。”
  王光恩却只是苦笑,“去襄阳又有何用,左不过是多苛延残喘几天罢了,罢了罢了,是我目光短浅,当初为这封王所诱,倒是连累了兄弟们。”
  嘈杂之声由远及近,许多郧阳兵正往钟鼓楼来。
  兵变了。
  早有心里准备的王光恩也不以为意了,这些年,什么样的事没经历过。
  “当年的饥荒没饿死老子,老子造反多年,也混到崇祯朝的总兵,绍天朝的提督、侯爵,还有他大清朝的郧阳王,这辈子也不亏了吧,
  来吧,一剑砍下老子的脑袋,痛快点,一刀两断,然后提着下去,带那些兔崽子一起开城投降吧。
  跟明将说,老子辜负了皇帝的恩德,但这些弟兄们是无辜的,就不要牵连他们了。还有,我那两兄弟,他们与我也早大义灭亲,所以也不要连累他们。
  
  好汉一人做事一人当,人死债消。”
  说完,他摘下头盔,还拔刀把辫子先割掉了,然后弯腰低头。
  “来吧!”
  “王爷。”
  “来!”
  “柱子,动手,二十年后,爷又是一条好汉,下辈子还要当王爷!”
  家将柱子犹豫许久,终于还是拔刀。
  乱兵已经在往塔上冲,脚步声越来越近。
  当高士清带着兵终于冲到顶楼,却只看到王光恩的家将柱了提着主子的脑袋。
  “王爷有令,郧阳降!”
  城外。
  明军正在从船上卸炮,各营人马在做着攻城准备,有条不紊。
  城门突然打开。
  郧阳巡抚徐启元、参将高士清为首,带着一众文官武将出城。
  众人都摘了帽子,露出刚剪的头发,一个个还把鞑子的官袍脱了,光着膀子出城请降。
  贺珍、姚科、朱定国、孙可望等一群人看着这幕,有些意外,又觉得本该如此。
  “王光恩呢?”
  柱子上前,端着个托盘,掀开盖布,里面正是王兴恩的脑袋。
  王光泰、王昌兄弟俩扑了过去,看着大哥的脑袋忍不住落泪。
  柱子把王兴恩的遗言说出。
  朱鹏飞看着那个脑袋,良久才缓缓道,“太阳还未至中天,既然你们已经出城来降,那本都督也遵守承诺,所有城中士兵都不追究,唯军官送往洛阳御前发落。”
  徐启元等跪地接受。
  接下来便是受降。
  城中士兵一营营开出来,交出武器衣甲,登记名册,然后进入临时营地。
  朱鹏飞让给他们煮粥供饭,这些人吃的狼吞虎咽,他们早就限量供粮,有一顿没一顿许久了,一个个饿的面黄饥瘦。
  王光恩甚至为了维持自己的兵力,到处强拉壮丁,连乞丐都不放过。
  兵虽一万多,但真正打过仗的却只有几千人了。
  “这些人如何处置?”
  孙守法问朱鹏飞。
  “由孙可望将军暂代湖北郧襄道分巡兼郧阳知府,如何?”朱鹏飞转头问孙可望。
  这位西营四大义子之首,自投降后,其实在军中处处被排挤,跟义弟朱定国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先前西营残部虽整编一镇,但朝廷也不断的掺沙子。
  如今朱鹏飞要把他调出军队,孙可望愣了下,想了想却还是应了下来。西营已经没他位置,他呆在那里跟改姓朱的李定国也处不好,倒不如干脆离开。
  “孙分巡以为这些兵、民该如何处置?”
  “按朝廷惯例,打散各地安置落户吧。”孙可望直言。
  这也是朝廷现在惯例,每收复一地,就要清理田地、户籍,招聚流民等,变价售地给百姓,或是迁移一些去他地。
  “郧阳山多地少,但交通重要,水路运输发达,这里向来就有许多船工、纤夫,而且这里的木材、药材,矿产也很丰富,我看可以先以工代赈,搞运输、采矿,也可以招商开矿等,以恢复经济。”
  新取的郧阳三县,朱鹏飞则分兵驻守。
  王光恩的自尽,换来了郧阳城的不战而下,一万多饥兵也定好安置,在郧阳休息一夜,兵马顺江而下。
  抵达均州时,高必正刘体纯郝摇旗他们已经把均州拿下了。他们拿炮轰城,没轰几炮,城头就举起白旗投降了。
  拿下均州后,留下一些兵守城,他们迫不及待的就顺江去打谷城了。
  于是朱鹏飞他们也就没在均州上岸停留,继续沿江而下,等到了谷城,高必正他们又已经把谷城和光化也给逼降,又顺江直奔襄阳而去了。
  “太快了,这样不行。”
  朱鹏飞站在船头,连连摇头,“陛下旨意,得让鞑子湖北的军队退入关中,让他们跟吴三桂狗咬狗,现在就围襄阳,那荆州武昌那边的鞑子还没撤离,赶紧传令,让他们退回谷城来,不能乱了陛下的部署。”
  明军占了谷城,其实已经是进入了一马平川的南阳盆地了,不管是下襄樊,还是上南阳,又或是前往淅川商洛,其实都是毫无阻拦。
  “咱们拿下襄阳,堵住鞑子,来个一锅端岂不更好?怎么能让他们跑了?”朱定国提出反对意见。
  朱鹏飞对这位结拜兄弟却是不客气道,“这是陛下旨意,必须遵守。”


第701章 挥泪斩将
  鲁阳关,守护鲁山最重要的隘口关城,当洛阳与南阳盆地交通要冲,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听说当年乌鸦在此三次为刘秀引路,故民间称此为三鸦路?”
  “确实有此传说。”
  朱以海站在鲁阳关上,感受着这处天下闻名的关隘的历史韵味,这里曾是楚长城的重要关口,一千六百里的楚长城西起郧阳竹山,东至鲁山、南召等县。
  李白都曾写诗,胡风依代马,雪拥鲁阳关。
  鲁阳关是险要的,两山壁立,中有流水,连山插汉,秀木干云。
  如今这处险要,为明军所据,皇帝还刚从洛阳抵达此处。
  “陛下,徐启元到了。”
  朱以海听到这个名字不由的感叹,“请文先生和高工部来,”
  又叫了大学士朱大典和协办大学士堵胤锡,这几位都是湖广来的,与徐启元也算是共事一场。
  徐启元是合肥人,举人出身,崇祯年间,官至郧阳知府,当时湖广郧阳混乱,王永祚、左良玉等先后败走,徐启元却坚守郧阳,多次与张献忠李自成等贼众激战,还与高斗勋一起招降了王光恩,收拢了不少败兵。
  最危急时,湖南湖北十三府皆陷,独郧阳坚守。
  郧阳能存,都因徐启元能守,而王光恩善战。
  而如今,王光恩让家将砍下他脑袋投降,徐启元更是提着他脑袋来请罪。
  文安之、朱大典、堵胤锡、高斗勋还有何腾蛟、王永祚都来了。
  “陛下打算如何处置郧阳一众人?”
  王永祚先提问,他曾任过郧阳巡抚,徐启元也算他的老部下了,当初王永祚因移镇襄阳,结果左良玉弃城而逃,襄阳失守,藩王被杀,王永祚也因此革阳下狱,差点被杀。后来革职回昆山老家,与顾炎武等一起举旗起兵,响应鲁监国,却也得立从龙之功,如今也是仕途不错,官至左谏议大夫。
  他对徐启元印象是不错的,这人挺有本事。
  跟高斗枢都对守郧阳立下大功,可如今却是这般处境,不免让人唏嘘。
  “陛下,臣以为徐启元也是被王光恩所挟迫,论罪追究,也当考虑实情。”
  在座众人中,高斗枢是跟徐启元并肩过几年的老战友,当年守郧,高斗勋其实也有大功,如今看到老伙计这般下场,也有些不忍。
  “文先生?”朱以海问首辅。
  文安之叹道,“臣先前奉旨往郧阳,虽然与徐启元相处时间不长,但此人确实也是个难得的官员,与高公坚守郧阳数年,表现可圈可点,后来失节,也确实当受了王光恩之挟迫,但是臣以为,也不全是被挟迫的。
  他降虏后,先是授右副都御史,留任郧阳巡抚,后来又加右都御史,再加太子太保,再加兵部尚书,还封了南阳侯,若仅是被挟迫的,鞑子也不可能给他一升再升。
  而且他降虏以后,也从没有给朝廷联系过,只言片语都没有。
  他是有很大问题的,当初王光恩等人叛变,他有不可推卸责任,甚至也是主谋之一。如今势穷投降,绝不能轻易原谅,他与一般曾降虏的文臣武将不同。”
  徐启元是朱以海授任的郧阳巡抚,他也不是被围城粮绝等情况下投降,更不是被俘的,是主动谋反的。
  “必须严惩,最好是处死,明正典型,否则国法何在,朝廷威严何在?”
  “王光恩就算自尽了,但郧阳那些参与谋乱的军官,如李茂春、胡廷骋、杨明启、余启凡等营官以上,皆当斩首,明示天下。
  军官之家丁老卒,可免一死,但得发配台湾、云南或海南等地拓荒。其余士兵,也最好不要就地安置,而当尽数迁往台湾广西等地落户安置,垦荒守边。”
  文安之态度很明确,得区别对待。
  郧阳的王光恩徐光启等叛乱,是绍天朝内的叛变,跟李成栋、土国宝甚至吴三桂等的又不同,那些是在崇祯朝或是之后叛乱的,都不是在绍天朝中叛出去的。而郧阳这伙人是在已经上表尊奉绍天天子,甚至成为一镇之后,后面又叛出去的。
  甚至跟当初湖广的忠武几镇叛乱又不同,那些是兵败之后溃逃,有的趁机劫掠地方,有的叛投清军。
  对他们,朝廷也没有半点手软心慈。
  而郧阳的这些人,比当初忠武等有过之无不及。
  必须严惩。
  否则朝廷威严何在?
  以后地方上的这些军头们岂不是更能随心所欲,更可以随便朝秦暮楚?
  在座的六位大臣,都是从湖广郧阳过来的,跟徐启元都有旧,可文安之一席话,大家也无法再为他求情了。
  朱以海目光在几位大臣身上扫过,“首辅所说,很有道理。国家从乱世走向治世,制度、律法是必不可少的。”
  “召徐启元进来吧。”
  徐启元一袭白袍觐见,十分惶恐。
  朱以海对他也没半分客气,其实两人还是头一次见面,当初朱以海在浙东起兵之初,授封湖广一众官员,也加封了郧阳的高斗枢徐启元等。之后徐启元一直在郧阳,直到如今。
  君臣两个头次见面。
  徐启元惊讶于皇帝的年轻威武,比绍天金银币上的头像更显威严。
  “罪臣……”徐启元刚要跪拜,朱以海不客气的冷哼一声,“朕授你郧阳巡抚,可你不稀的做大明的臣子,非要去做鞑子的巡抚,王光恩降虏,还有个王爵,你降虏,不过是换个留任,值吗?”
  “罪臣一时湖涂!”
  “湖涂?好一个湖涂,说的轻巧,可你对的起自己的良心吗?”
  “不用说了,朕不可能饶过你,朕当初对郧阳的人马也不薄,那几千残兵,一座残城,朕给你们加官晋爵,王光恩封侯,授封提督,许你们自成一镇,你也授为巡抚,加阶晋衔。但你们却只想着把郧阳当成自己私人地盘,甚至为了对抗整编,不惜降虏,这已经彻底越过了朕的底线!”
  “来人,把徐启元等全都军前正法,斩立决。”
  “满门抄家入公,流放云贵!”
  徐启元本还怀着一丝丝的侥幸,以为天子向来仁慈,连洪承畴钱谦益等都肯接纳,吴三桂都愿意招降,甚至顺营西营都招,连张献忠、郑芝龙的儿子都收为义了,他也是朝廷重臣,顶多革职。
  谁料却是这般严厉下场,当时吓的跌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