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6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说区别,就是复杂的环境,造就张安他们这些峒贼更加彪悍的性格,他们的心里可能就没什么律法、道义的约束。
  更加遵奉弱肉强食这一丛林法则。
  他们这几年不仅在赣北占有两个府地盘,而且之前万元吉他们遣散的其余峒贼,会到赣州、宁都、建昌、抚州等地,仍旧占据了不少地盘,仍以义勇自称,万元吉当时也无力整顿,也只是授予他们团练称号。
  张安反借着朝廷旗号,把许多峒贼都招募组织起来,立起营号,遍地开花。
  最开始时称四万人,现在却远远不止。
  朱定国是农民军出身,知道农民军虽然确实是被迫造反,但农民军的格局大多有限,目光短浅,没大局观,尤其是一旦造反,再想让他们乖乖解散归农,可就难了。
  况且这几年天下如此动荡,老百姓日子也难安稳,刀耕火种山中搭棚游耕的生活,哪及的占据府县来的爽?
  当初张献忠多少次山穷水尽,朝廷也数次招安,可哪次张献忠真正肯接受招降?既是对朝廷的不信任,也是做过贼匪造过反的人,很难再回去过那种苦日子了。
  朱以海切下一块烧鹿脯,叉入嘴中咀嚼着,鲜嫩多汁,十分美味,恰到好处。
  “你的意思,难道要朕把张安砍了,然后把他在城外的那五千龙武军都砍了?”
  朱定国倒是无法接话。
  朱以海摇头,“这样做是不行的,现在要杀张安容易,杀那五千龙武军也容易,但后果呢?南赣四省边地,多少畲猺,多少客家,多少流民?这一刀砍下去,倒下五千人,只怕要起来五十万反贼了。”
  “可是陛下就算能留张安在朝,但他这五千人回去,就是放虎归山啊,南赣还有不下十万峒贼!”
  “当年阳明先生在南赣做巡抚剿匪时总结了一番话,是很有道理的。
  人不是生来就是贼匪、反贼,都是活不下去被逼的,所以朝廷不能只想着如何围剿杀死那些贼匪反贼,而是想着为什么他们会做贼会造反,他们过不下去,为什么?是税赋太高,还是田地太少,还是天灾还是人祸?
  哪里出的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哪里,而不是把提出问题的人给解决了。
  朱以海放下刀叉。
  “你们打仗都是非常勇勐,是优秀的将领,但以后也要多学学治理地方民政等,南赣这些被称为贼的人,其实都是流民,大多本来不是流民,但不管是以前的移民,还是后来的流民,又或世代的土着,他们都缺少一个身份,一个朝廷的承认,
  他们没有身份,所以也没有保障。
  朕给龙武军,也给所有南赣的这些流民、客民、畲猺一道旨意。
  免除他们以前所有的苛捐杂税,他们在山上刀耕火种的话,不起科。若是愿意下山垦荒定居的,每丁可授十亩上田额,折中田二十亩,下田三十亩,一般山地四十亩,下等山林地五十亩,十年免征地丁银。
  他们到城镇一般交易,也要免收他们的入市税等。
  给他们编户齐民,编练保甲、团练,开设驿站,建立巡检、社学等,开设集市,对他们出售盐油布铁等,也向他们收购茶叶、稻米、甘蔗、山茶油、草药、桐油、皮毛、染料等,
  对有需要的山民,同样给他们发放无息或低息贷款。
  不论畲、猺、客、流,皆一视同仁,蛮夷通婚,生者为蛮,华夷通婚,生者为夏。
  朝廷在那些山区要设立县乡,编户齐民,也要派驻御营,建立屯镇,并派驻驿屯。
  也要鼓励商人、山民们开矿等,要发展工商,带动经济,只有当人们解决了温饱,才会懂得礼仪,遵守律令国法,才不会人人去偷盗、造反。
  解决南赣峒贼的关键不是剿,而是解决他们的温饱民生,让他们也能够重新安居乐业。
  如果朝廷能做到这些,仍然还有些人要抢掠要造反,那个时候再强力剿之,则能得到百姓拥护,是仁政义举,而不是暴政。”
  “那五千龙武军,或调去其它军镇,或转为屯镇、团练,但要给他们补一笔赏银,最好是能够立即在他们家乡落实三十亩军田待遇,还可以帮他们娶妻等。军官也要妥善安置,就算能力不够的,也需要妥善安排。
  龙武军虽是峒贼出身,但在朕中兴大明的大业里,也是出过一份力的,对江西安定,也立有功劳,甚至在平定湖广叛乱,征剿云南土司叛乱里,也都出兵立过功劳的。
  不能简单粗暴的处置,朝廷做事,就得大气,得让大家心服口服。
  如果我们做的仁至义尽了,他们还有人不知好歹的做乱造反,那就休怪我们了。朕也相信,这种不知好歹的人,也不会多。”
  皇帝的这个处置,是朱定国都没想到的,他以前跟着张献忠,对待那些敢于反叛自己的人,不管是老兄弟还是其它人,张献忠是绝对都不会客气的。张献忠可不止四个义子,他有许多义子,曾经有许多深受器重的义子大将,都是死在他的手里的。
  可皇帝虽是要收兵权,但处置方式却完全不同。
  “陛下仁厚圣明。”好半天,朱定国也由衷的说道,其它四义子也一起称颂。
  朱以海笑了笑,对朱弘甲兄弟俩道,“刚才朕的话你们都听明白吗?好好领悟学习,将来你们封建开藩镇守一方,也需要有这种思想。”
  “还有你们五个,待将来中兴大业完成,朕也会给你们封藩一地镇守,为朝廷屏藩,世袭相承,代代镇永,与国休戚!”


第707章 忠诚社
  “攘外必先安内!”
  在稍后的行在总理处会上,皇帝旗帜鲜明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守关进取,决不可无兵,有兵,决不可无饷。
  而饷出于民,有民而后有饷,安民方得裕饷。
  “诸卿,汉唐中兴,各有成资,朕本庸质,惧羞烈祖。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起兵以来,亲提六师,北伐中原,虽有小成,然天下依然动荡。
  卿等劝朕挥师直取北京,然后方不稳,百姓未安,如此用兵,百姓水火,朕不安也。”
  朱以海话说的很透,别看现在不战而取湖广,但对于大明来说,表面上形势大好,可实际上却也已经支撑到了极限。
  尤其是朝廷真正掌控较强的也就东南几省,其它新收复的山东河北的一半,河南湖北,以及云贵桂甘,这些地方都基本上还没有真正的收取治权。
  没有真正的控制,那就不叫真正的收复。
  没有兵权就没有治权,就没有财税,没有安定。正德时武宗对蒙古征战,结果南赣、郧阳、偏沅等地到处贼乱,辽东女真也开始坐大。万历三大征就更不用提,掏空了国本,明实亡于万历。
  崇祯朝与女真战于辽东,结果内地农民起义蜂起,更是内外夹击。
  中明以来,内地特设了三个跨省的巡抚,便是南赣,郧阳和偏沅,南赣辖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四省交界府县,驻赣州,缉盗抚民,安抚流民。
  郧阳巡抚为治理郧襄流民所设,管川鄂豫陕四省五道八府军民事务。
  偏沅巡抚最开始专为播州之役而设,协理军事物资运输,后来兼提督军务征剿苗乱。
  这些地方都是明后社会动荡后,大量民众逃离家乡,成为流民,涌入地广人稀的偏僻山区,尤其是几省交界缺管之处垦荒耕种、采矿等,并带来严重的匪乱,所以朝廷不得不特设巡抚,以方便跨省剿匪、安民等。
  民中的流民问题严重,然后演变成匪乱,再然后便是明末的农民大起义了,这是一个越来越失控,且朝廷始终没能解决控制根本问题的必然结果。
  说到底,百姓活不下去了。
  不管是明前中期对蒙古的连年用兵,还是后来的万历三大征,又或是晚明以来的对女真的战争,加上吏治的腐败,以及国家财税制度根本上的巨大漏洞,导致了内忧外患的崩溃,穷老百姓是最先倒下的。
  他们被逼的背井离乡成了饥民,然后成了流民,再成了盗匪,最后成了叛军。
  驱除鞑虏,中兴大明是必须的。
  但攘外也得安内,否则就可能出现崇祯那样的情况,朝廷官军在关外跟女真拼命,结果后院起火,辽饷、饥荒等让百姓纷纷揭竿起义。
  这种事情历史上层出不穷。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然后山东人王簿在长白山起义,高唱辽东浪死歌,掀起隋末大起义,唱起了隋朝的葬歌。
  后来杨广表侄子李世民雄才大略,被草原都称为天可汗,但他也一直憋到晚年才敢出兵辽东,还只敢出兵十万。
  “朕需要山东、河南、河北、河南、江北、湖北、湖南、四川、陕西、甘肃、云南、贵州、广西诸省,向朝廷提供税赋,朕希望诸省能够安定,以能够裁减现在过多的军队,以节省军费开支。
  朕还需要地方安靖,百姓乐业,这样才能减少赈济钱粮。”
  文安之、阮大铖这些大学士们听了皇帝的话,也不由的理解的点头。
  确实,别看现在朝廷收复了大半天下,但到如今,真正能给朝廷上缴财税,不需要朝廷往里补贴的省份,也就江东、福建、广东、江北,山东、辽东基本上收支平衡,四川之前一直打仗,仍然是持续补贴状态。
  要不是朱以海搞海贸,收工商税,把盐茶酒矿等税给切实控制在手,还能征厘金,加上没收罪产,变卖官产,以及官营、皇家经营等收入的补贴,哪能支持的住这般不断的扩军、发饷、装备。
  可这两年地盘扩张的有些快,好多地方始终没能扭亏为盈,一直是补贴状态,这让朱以海也没办法。
  他想趁热打铁杀进关中,干了尼堪,砍了吴三桂,然后进军山西,与河北的军队会师,一举收复北京。
  可首辅文安之,分票户部的大学士阮大铖,还有新户部尚书马士英都在向皇帝提出警告,国库没银子,也没有么多粮草可供应的了这么多大军进军关中做战,更别说一口气打到山西北京去。
  钱粮支撑不了。
  给中央和地方官吏发饷,给越来越多的御营、外镇、屯镇、团练等发饷,给驿馆递铺的驿卒发饷,给各地学校发薪、补贴,给各地百姓赈济救灾,招聚流民恢复耕种,甚至是边地移民屯耕费用。
  还有修理黄河、运河,疏浚水利的专项资金。
  甚至是要给百姓恢复生产的无息低息的贷款。
  偏偏新收复的这些地方,因为战后,朝廷还得免除地丁银,甚至工商这块都还要有优惠减免。
  到处都是吸金黑洞。
  朝廷也发行了不少的专项国债,如黄河国债,如淮河治理国债,如长江国债,如驿站国债等等,钱借了不少,本还没到期,可年年也是要付利息的。
  税收不增,开支暴涨。
  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皇帝也不得不暂停军事进攻的脚步,开始回头来整编军队,缩减军费开支,整理地方,希望能够早日恢复生产,增加财税收入。
  解决财政问题不外乎两个手段,开源和节流。
  朱以海还有第三个手段,就是举债,发行国债,崇祯以来,大量底层百姓破产,都还等着救济,连税赋都交不起,也别提买债券,所以这债券主要还是向官僚富人们借。
  崇祯在亡国前找大臣勋戚们借钱,结果借不到银子,朱以海借钱,搞的是债券,但本质也是借钱,只不过有一套完整的票据规则,利息为百分之十。
  而且朱以海在军中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