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6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猺客家等中都很有名望。
  郭天才原是明将,后随左梦庚降清,再反正归明。
  他们虽出身不一,其实也都希望能够继续统兵,起码维持之前的局面,但当他们抬头看到皇帝那微微的笑容时,却都说不出口来。
  这位天子总是满脸微笑,但做事滴水不漏。
  张安的死,龙武军的覆没,可以说那真是皇帝翻手之间。
  郭天才也算多年死人堆里滚过来的,带头禀道,“臣等出身卑贱,治下无方,出了叛逆,深感惶恐,无脸再统带兵马,臣想去东京讲武堂好好学习几年,将来若是扫荡关外,也许臣还能出些力。”
  朱以海早知晓这个郭天才,年少时从军熊廷弼于辽东,十分骁勇善战,后来隶左良玉麾下,为副总兵。
  金声桓反正,鞑子派他率兵征讨,他却率六千麾下反正归明,一直驻防在福建邵武一带,跟建宁的宁文龙,武夷山对面的张安等都算是数年邻居。
  毕竟是正经官军里做到副总兵的,所以开口就以退为进,愿意解职去讲武堂进修。
  “有功当赏,有过则罚,你们平叛有功,自然得赏。
  朱以海沉吟一二,缓缓道,“赣南三府重建一个屯镇,于山里屯田镇守,剿匪安民,且耕且守,朕授你为赣南屯镇总兵官,朕从御营里调张大彪给你做副总兵,以御史姚奇胤为长史,宁文龙为司马。”
  “另建赣南团练一镇,萧升为团练总兵,御营军官赵得胜为团练副总兵,御史万发祥为长史,洪国玉为司马,罗亚福为左协副将。”
  ……
  赣南道三府,将驻有御营第八镇的一个协,然后还有屯镇一个镇,团练一个镇。
  不过这些人马中,只有御营的这个协是正规军,也是常备兵。
  屯镇是民兵性质的,分散山区屯田耕种,分番轮值守堡巡逻,农闲时集训。至于团练,那就更是普通乡勇,平时只保留军官等架子,每年两季农闲时会进行集训,遇打仗或剿匪时在本乡内协助,基本不出境。
  做屯镇和团练的军官,跟御营正规军完全不同了。
  不过对于朱以海来说,设立这屯镇和团练还是很有必要的,甚至他还特别下旨,地方上优先给屯镇兵和团练的乡勇,变价售地,不足一丁十亩上田,则要把官租田补齐租佃给他们耕种。
  这些屯兵、乡兵,加上驿卒,都是准武装力量,健全这些基层地方预备武装,能够协助御营加强对地方,尤其是偏远乡村、山里的控制,防盗剿缉贼,安定治安会有帮助。
  而且屯镇、团练、驿卒兵优先选用现在江西的这些各种兵马,也是釜底抽薪的办法,这些人安置妥了,那么整个南赣过去一直难以解决的匪乱,必然也会好转。
  甚至于,就算还有匪乱,但以这些人做向导甚至是辅助,再进山围剿匪乱,也会更容易。
  剩下的人马,可以择优编入其它军镇,或是屯镇、驿卒、胥役等,最后还剩下的,也要授地安置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解决动乱之源。
  “揭卿,朕会让户部给你拔一笔安民的银子,安民赈荒,分田授地,最重要的是要减免税赋,鼓励百姓垦荒落户,更要鼓励大家开矿等,得真正落实税赋减免,减轻负担,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元气。
  剿匪捕盗缉贼的事,以后就交给御营、屯镇、团练他们,你招抚流民、安抚矿工、棚民、畲猺,让大家安定下来。
  赣南若安定,则赣粤闽湘四省边境山区都能安定,四省也都将轻装前行,安稳发展。”
  刚当了没几天吏部郎中兼总理处侍读学士,这转头就由五品升为三品分巡,还是赣南道这样很考验能力的要地,揭重熙深感皇帝之信任,浑身升起股士为知遇者死的激昂。
  “赣南匪乱不靖,臣誓不还朝!”


第710章 南阳
  南阳。
  王府山上,此山险峻秀拔,玲珑怪奇,除主峰外,还有四个支峰,王峰并峙,四峰拱朝。
  支峰下有奇巧洞窟,洞窟之间,崎区贯通,一步一景。穿洞走穴,登爬台阶,螺旋而上,直达顶峰。
  山顶有亭,凭栏鸟瞰全城,也可远眺九架孤山,南阳的紫山塔山独山蒲山等皆历历在目。
  “此景甚好,可听说以前无此山?”
  朱以海领着皇子、大臣、大将们登王府山,登上好顶,远眺前方,忍不住感慨。
  “是的,陛下。”南阳王答道。
  曾经此山的主人前唐王朱聿键、朱聿鐭,还有聿觨、聿锷也陪侍在侧,大宗令、南阳王朱聿键站在山上,不胜感慨。他回答皇帝道,“先祖唐帝王封唐王,就藩南阳,此山是唐王府城后花园的一部份,其中有些石头是从两千多里外的太湖运来,人抬牛拉,历时数年。”
  朱以海凭栏而立,要说这王府山其实还真只是座小假山,山下到山上也不过六十步台阶,高不过八丈。
  只是南阳城中并没有什么高的建筑物,所以这八丈高的王府山居然也就独秀南阳。
  初代唐王朱桱,是朱元章较小儿子,二十六兄弟中排行二十三。洪武十九年,李美人为朱元章生下这个儿子,六岁时封唐王,其母也母以子贵,封贤妃。
  朱桱封王后,虽未就藩,南阳的唐王府城却已经开始动工,但他十三岁时,朱元章就驾崩,其母亲被逼殉葬,而大侄儿建文削藩,逼反了四哥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夺了侄儿天下。
  四哥夺位后,诸藩反而倒安全了,不仅不削藩了,年轻的唐王还得了赏赐,永乐二年娶妃黔国公吴复孙女吴氏。不过成亲之后,朱棣却没让小兄弟去南阳就藩,一直留在京城,不过南阳的唐王府城却一直在修建中,直到后来唐王府长史犯夜禁,朱棣处置完才让他前往就藩。
  可他到南阳仅几年便病逝,才三十岁,其嫡长子继位,二十一岁去世,无子,由其同母弟袭爵。
  明唐藩历九世十一王,但没什么值得特别称道的,甚至民间对唐王没什么好感。
  据说历代唐王都喜欢站在王府山主峰上俯瞰全城,有几位唐王甚至发现城中谁家娶亲,还有时会直接下令把新娘抢来,先睡上三晚再放还,不从者,直接扔入虎圈喂老虎,所以后来南阳人为了怕被唐王抢亲,于是白天不敢娶亲,都改到夜里偷偷迎亲。
  不放鞭炮不吹锁呐,偷偷进行。
  直到如今,这习俗还沿袭着。
  朱聿键的祖父老唐王也是个很昏庸荒唐的王爷,唐端王朱硕熿一生荒唐,还宠爱妾侍,爱乌及乌宠爱小妾所生儿子,憎嫌世子,于是居然听宠妾枕边风,暗里把朱聿键父子囚禁在奉承司,想饿死他们,当时朱聿键才十二岁,一关就是十六年,要不是有个小官一直暗里送些糙米饭,早饿死了。
  最后世子还被妾生子所毒杀。
  最后还是河南参政陈奇瑜在吊唁世子时,警告了想立妾生子的唐端王,才让唐端王不得不放了朱聿键出来,立其为世孙。
  同年,荒唐的老唐王去世,朝廷谥端,朱聿键继位,袭爵后,这位年轻的唐王却积极上书评议时政,甚至在几年后杖杀了两位郡王叔父,并在清军入寨后,不顾祖制,招募兵马北上勤王,结果惹的崇祯大怒,派锦衣卫将他贬为庶人,并押往凤阳高墙监狱关押,看守太监索贿不得用墩锁法折磨了七年,差点弄死牢中。
  朱聿键废为庶人后,其弟朱聿镆袭唐王,崇祯十四年,李自成攻陷南阳,朱聿镆被俘后,被杀于唐王府中。
  南阳的唐王府和九座郡王府,也被李自成抢掠一空后焚毁,被烧的片瓦无存,仅剩下了这座烧不掉的王府山,孤伶伶的立在那里,如今再回来,这山上的许多奇石也早被人搬去,仅剩下了那些土堆废石还有那六十步台阶,以及无人打理后乱长的荒草杂树。
  历代唐王死后都埋在城外几十里的紫山,陵园占地千里,但也早被农民军破坏挖掘,王公尸骨与野狗骨头一样被扔的到处都是。
  据说鞑子来后,甚至还又派人去挖了一次。
  鞑子后来加固南阳、襄阳城,组织了数县壮丁用牛车拉王府和王陵扒出的青砖、条石,据说拉了一个月之久。
  曾经南阳半城都姓朱。
  有几位荒唐的唐王,收了无数浮浪子弟,闲杂混混等做义子,让他们改姓朱,更加败坏了唐王府的名头。
  朱聿键算是历代唐王里难得的一个,他少年时被祖父囚禁十几年,袭爵后也是雷霆手段整顿王府,甚至最后把两个曾经毒害他父亲,并败坏王府名头的两位郡王叔父,直接就给杖杀了。
  面对鞑虏入侵,甚至敢募兵北上勤王,只可惜换来的是又七年的囚禁折磨。
  弘光朝释放他并授他南阳王爵位,他南下福建,郑家想拥他监国称帝,但朱聿键却并没有因为那个位置就听由郑家摆布,在得到鲁王朱以海已经起兵监国的消息后,更是主动的上表拥立,避免内斗。
  而朱以海也不是崇祯,不仅对这位皇叔没有猜忌打压,甚至还让他招兵买马重建护卫,甚至让他镇守衢州,此后他入朝,也一直都参与中枢决策。
  离开南阳十三年了,再次回来,南阳城比他离开时更加萧条,曾经的唐王府和九座郡王府,连块砖都见不到了,唐王陵也没了。
  只剩下这座王府山,杂草丛生的还立在这里。
  没有了太湖奇山,这山也就成了个土堆。
  “陛下,臣有一个请求。”
  朱聿键向皇帝请求。
  “皇叔请说。”
  “臣请陛下许臣自费重新修理历代唐王陵墓,重新安葬历代唐王、郡王等,让他们能够安息地下。”
  “其次,臣请求把原唐王陵地拿出一半来,设为义冢,臣愿意捐私财,收捡荒野遗骸安葬义冢。于义冢旁再请购地若干顷,招募一些守坟百姓,让他们耕种坟田,以守坟维护替免佃租。
  并于义冢修一道观一寺庙超度,再建一所孔庙立一社学,招收附近乡民子弟入学教授文化。
  再建一个养济院,若有残疾孤寡无所依者,可收养其中。”
  朱聿键提出的就是建一个公共墓地,把因战争抛尸荒野无人收敛的骸骨收敛,甚至不仅划地建墓地,还要置一块坟田,招民佃种,让他们收尸、守墓、修坟,免其部份田租。
  剩下所得田租,则用来维护坟墓,甚至收养孤寡残疾等等。
  这是办慈善。
  其实古代也早有官办的公共墓地,叫漏泽园,战乱中无人认领安葬的尸体,或因家贫而无力丧葬者,官府收敛,集中埋葬。
  不过这种官办漏泽园经费有限,尤其是如今刚经历这般大乱后,朝廷也向来鼓励民间乡绅富户建义冢。
  漏泽园、义冢也还能防止瘟疫。
  对这善举,朱以海大力支持。
  他也当众表示,让河南省府拔出专款,在各地划地建漏泽园,收敛因战乱、饥荒等无人收敛的荒野遗骸安葬。
  “皇家内库也会专门拔一笔钱到各地,专款资助漏泽园。”
  “陛下仁慈,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臣请在南阳城举办一场大型集体婚礼,为御营新娶妻之将士们庆贺。”
  南阳城白天不娶亲的习俗由来已久了,也一直说是唐王抢亲导致的,朱聿键在南阳当过五年唐王,虽然他从没做过这种荒唐事,而且如今南阳也不再是他的封地,
  但他毕竟曾经是唐王,他如今的封号也是南阳,所以还是想要做点什么改变一下。
  他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