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6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鞑子携带的满洲家卷,不论老少,这时被围起来,拖到河边砍头。
  一名关宁军拖着一名满洲妇人的头发就往前拖,拖到河边,不顾她的挣扎反抗,上去就是两脚,将她喘的在地上干呕,紧接着又是几拳砸在脸上,打的她口吐鲜血,女人被打的半昏,那关宁军直接就去扯衣服,也顾不得到处是人,直接就开始发泄兽欲。
  到处都在杀人、奸淫。
  吴三桂就在那里看着这一切。
  “何进忠!”
  “末将在。”
  “你马上带兵去武关,要快!”
  “末将领命。”何进忠接了军令,翻身上马,返回本营,开始召集人马,准备趁明军还未到来之际,迅速接管商洛,进驻武关,将御营挡在关外。
  持续的杀戮。
  两万清军,战死者数千,其余数千建虏,连同他们的家卷一个也没逃过,连高不过刀把的都统统被杀死。
  还有许多汉军、蒙古兵也被杀死,最后仅剩下不到五千汉蒙军投降,被吴三桂收编。
  血腥冲天。
  ……
  牧护关上。
  吴三桂麾下大将何进忠率领前军一万人马赶到关下时,关上已经竖起了日月旗。
  一声鼓响。
  一支明军出关,第十八镇提督朱忠义策马上前。
  “本镇收到情报,鞑子连夜弃关西进,连夜率兵来援。”
  何进忠看着对面这支精锐的御营禁军,也不由的满脸苦涩,本以为御营还没反应过来,可谁想,人家居然早就已经尾随清军西进,不仅占了武关,甚至现在连牧护关都占了。
  一想到他们之前在青泥沟大战,而明军居然就在青泥关上,要是他们趁他们大战时来个背后突袭,那可就危险了。
  “末将陕甘前军提督何进忠拜见国姓爷。”
  何进忠上前打了个招呼,然后提出商洛隶属陕西,按皇帝旨意,牧护关以及商州、武关等都该由他们驻防。
  “有劳国姓爷来援,现在战事已经结束,鞑子被剿灭,牧护关就不劳十八镇的兄弟们帮忙驻防了。”
  朱忠义笑笑。
  “奉陛下旨意,商洛暂归本镇接管。”
  何进忠看着对面那个年轻的许忠义,他也听说过这个皇帝义儿的一些事迹,据说只是江南一佃户出身,在河南搞红枪会当大师兄,后来还拜许定国为义父,如今倒也成一镇提督,还是天子义儿。
  想他何进忠那也是久经沙场半生戎马的大将,他当年做副总兵的时候,这朱忠义还在江南当佃户打短工呢。
  “国姓爷,末将接到的旨意是进驻牧护关、武关等。”
  朱忠义盯着他看了一会,然后扭头对副提督刘进忠道,“他们不奉旨意啊。”
  刘进忠冷笑几声,“不奉旨意,那就是乱臣贼子,就是叛军,用不着客气。”
  “点炮!”
  身后城头砰砰砰的几声炮声,很快远处也传来炮声回应。
  何进忠大感不安。
  忽然身后的两侧山沟里杀出滚滚兵马,红旗高举飘扬。
  迅速将他们的后路截断了。
  “国姓爷,这是何意?”
  刘进忠上前,“敢不奉旨,便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弃械跪地投降者免死,否则,格杀勿论!”
  何进忠觉得他在开玩笑。
  他这可是一万人啊。
  这不宽的沟谷里,到处都是兵马,而且几十里外,就是吴三桂的几万大军啊。
  刘进忠却只是对着城头举起手,然后握成拳。
  顿时,城头上火炮再次轰鸣。
  烟火中,数门大炮齐发,直接轰在了吴军的边军,就十来步之遥,吴军被这顿炮吓的连连后退,惶恐不安。
  “国姓爷,有话好说。”
  朱忠义却道,“本镇一直跟你好好说话,可你不听,军中无戏言,军令更无戏言,圣人旨意更无戏言。
  你们抗旨不遵,就得承担严重的后果,现在,你们立即放下武器投降,否则,后果自负。”
  何进忠被说的脸色紫胀,怎么也没料到会这样。
  他瞧了瞧前后的禁军,仍然强装镇定。
  “国姓爷,我这可是一万关宁精锐,就在我后面二十里,还有国公的五万大军,你们可不要乱来,否则就算官司打到御前,就算你是国姓爷,也未必就能赢,挑起这么大事端,后果你负的起吗?”
  朱忠义扭头对义兄刘进忠道,“看来跟他们也是说不清了,动手吧。”
  刘进忠悄声问,“真要动手?吴三桂确实就在前面,随时就能过来。”
  朱忠义却道,“吴三桂就算在近前,他也不敢来。真要敢来,我也介意在这里连他一起收拾了。陛下给了吴三桂一次又一次机会,可他不珍惜。”
  “动手吧!”
  朱忠义对何进忠的这一万人马非常不屑,对吴三桂更是十分瞧不起。吴三桂真要硬气,也不会一直拖到现在。
  到了如今,吴三桂已经没有了半分本钱敢跟朝廷对抗,现在还幻想着拥兵关中割据。
  不给他一棒子狠的,他就不会清醒的认识到现实。
  大炮再响。
  两面的明军也开始向中间推进。
  火炮不断轰鸣,禁军步兵们端着鸟铳排着整齐队列前进,山沟两面的山坡上,还早已经架设了不少炮,也开始轰响。
  青泥沟并不宽。
  关上、两面坡上的炮都能直接轰击沟中密集的吴军。
  顷刻间,伤亡惨重。
  何进忠脸色大变,怎么也没料到明军真敢动手。
  这怎么可能。
  无数吴军也都懵住了。
  这支由关宁军为骨干,以晋陕等地招募新兵,招降旧明军、土寨、贼匪组成的前军,确实有一万,但战兵六千,辅兵四千,不论装备还是士气都远不如禁军。
  更别说到了此时,就算何进忠这样的将领,其实也都很迷茫。局势一天天变化,他们随吴三桂降明,可现在明军却对他们下手。
  吴三桂也曾给他们许诺了许多好处,画了许多饼,但当大炮一响,明军四面围过来后,他们慌了。
  就在何进忠还在茫然之时,已经有不少吴军直接就阵前倒戈,纷纷向明军投降。
  甚至还有那聪明的,反戈相向,想要立功赎罪。
  战场上的吴军,就跟被瘟疫传染了一样,迅速的崩溃,快到何进忠都没反应过来,他已经失去了这一万人的指挥权。
  当他反应过来大事不妙,想要调头跑路时,突然不远处许多部下围了过来。
  何进忠的家丁拼命拦截,但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人高喊生擒何进忠的口号。
  眼见亲信家丁一个个倒下,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何进忠绝望了。
  “投降,我们投降,我们投降了!”
  这员关宁老将,直接把长枪抛下,大喊投降。
  犹如巨浪拍过,一万人的前军,转眼间就已经降了无数。
  刘进忠看着这场面,也不由的对朱忠义赞叹不已,“还是提督看的透彻,这些人还真是空有其名,什么关宁军,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赶紧收拾,得防着吴三桂过来。”
  “吴三桂要来怎么办,不来又怎么办?”
  “他来,就战。他不来,我们就挺进关中找他去!”


第736章 雪拥蓝关马不前
  到底什么样的终点,才能配的上这一路的颠沛流离。
  吴三桂喷出一口血,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大帅!”
  “大帅!”
  一阵慌乱,一群关宁将领连忙去扶吴三桂。牧护关的消息传来,惊呆了所有人。吴三桂询问再三,仍不敢相信这个消息,又派了亲信家丁赶往牧护关查看,结果家丁却带回来了心腹大将何进忠的首级。
  装在一个很精致的漆盒里。
  看着那个再熟悉不过的老兄弟,半天前还是他前军提督,现在却已经尸首分离,简直是不敢相信。
  吴三桂浑身颤抖着,不停喊着欺人太甚,可环顾四周,一众将领们却都沉默着,尤其是刚被他招降的徐勇、赵良栋、王辅臣等人,更是目光游离神色不定。
  他立马明白,大势已去。
  气急交加,怒火攻心,直接就吐血晕倒。
  前军一万人马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连前军大将都被砍了。
  说他们抗旨不遵,说他们叛乱。
  吴三桂悠悠醒来。
  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蓝田关上。
  一群关宁军将领围着在他身边,杨坤、孙文焕、吴朝忠、李可植一众将领见他醒来,都赶紧上来称呼。
  “大帅。”
  “现在什么情况了?”
  御营第十八镇提督朱忠义,其前锋已经抵达蓝田关下,兵屯蓝桥镇。
  蓝武关最险要的门户是武关,然后是青泥关,现在的蓝田关,论险要其实不如青泥关,特别是蓝桥镇也失守后,现如今关中门户已经洞开。
  当年刘邦偏师西征,便是绕道南阳,攻破武关,然后先入关中。大唐中期,吐蕃破长安,郭子仪也是据守武关,收拢残军,最终蓄势北上,收复关中,驱逐蕃贼。
  先前吴三桂把尼堪等残兵堵在商洛山中,也相当于是以他们做缓冲,把御营拒于关外。
  他怎么也想不到,朝廷之前一直挺和气的,怎么突然就动手了。而且时机选的还是这么的巧,他诱尼堪西进,然后青泥沟伏击尼堪,刚获得大胜,结果明军尾随清军之后,夺取商洛,甚至现在直接把他前军一万人吞了。
  特别是他们斩杀何进忠,让他极受震动。
  他怎么都不会想到朝廷会突然这般下狠手。
  “哎!”
  “大帅,还有一事。”
  “徐勇赵良栋王辅臣那些狗贼,一见势头不对,便立马作乱,他们趁我们退兵回蓝田,发动哗变,还裹胁诱走了不少兵马一同脱离,”
  吴三桂似乎苍老了许多。
  “有多少人马没退进来?”
  “有一万多。”
  “大帅请下令,末将愿带兵去把那些狗贼全都砍了。”
  吴三桂却没吭声,徐勇赵良栋他们既然能阵前倒戈捅鞑子一刀,那现在转头又倒向朝廷,这一点不稀奇。
  如果他们没看到何进忠的首级,也许就归附于他麾下,可现在朝廷和吴三桂中间选边,谁也不会选他。
  此时,那些人,估计已经在牧护关请降了。
  “大帅,天子言而无信,咱们不能服他!”
  “大帅,不论到哪,咱们都跟着大帅。”
  吴三桂听着这些话并没太过感动,因为众多将领环绕,但说这些的不过七八人而已。
  其它人大多沉默着,甚至有人劝说别冲动的。
  这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山海关时。
  有人劝他回西安,有人劝他坚守蓝田,但吴三桂知道,大势已去了,他不相信这事情是朱忠义一人所为,这绝对是天子授意。
  当天子有了这个决定,他又如何对抗。
  要是早个一年,清廷还占据北方,他或许还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但现在,四面环绕的都是明军。
  “拿纸笔来,我要向朝廷上表请罪,是某驭下无方,才导致牧护关的误会冲突。”
  “大帅!”
  有几个心腹觉得很悲凉,可吴三桂终于不再犹豫了,他没了本钱了,麾下还有三万余人,关中也还有一些兵马,但他很清楚,真要敢竖旗,他下场会跟何进忠一样。
  他在关中时间也不长,没有半点基础,如何举旗。
  他请来了自己兄弟吴三辅,让他代表自己去牧护关送请罪书。
  “请朝廷能够善待这些将士们,”
  “我愿交出兵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