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6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天听陆军讲那些闲言碎语也够了。
  大家都想狠狠的展示一下自己的强大。
  证明皇帝拔给海军的银钱,他们能够配的上。
  “陛下,朝廷若要发起辽沈战役,我们水师调拔一个舰队配合也足够了。我们有四大舰队,总不能一直耗费大量军费,却不能守卫海疆。如今海上倭人敢犯我大明天威,我们这些海疆卫士绝不能容忍。
  臣等请求陛下发旨,让我们组建一支征倭舰队,不需要太多兵马,有一万余人,不,要三五千人就足够了。”
  “我们计划是先拿下平户岛,这里曾是倭寇老巢,原来也是倭国最早对外通商的港口,后来倭国幕府为控制贸易,把对外贸易港口迁往了南边的长崎。
  但平户有许多我大明商人,臣也是在平户出生,之前倭国与我大明签订互商协议,就曾约定再次对明开放平户港,我大明也在平户设立了领事馆,许多华商在那里建立商会、会馆。”
  朱成功认为平户位置好,港口条件也好,甚至大明对那边也熟,那里也有不少华商,有一定基础,利于迅速占领和控制。
  然后以此为大本营,再次出兵贸易大港长崎。
  拿下长崎后,再顺势南下,把敢劫掠航道商船的鹿儿岛萨摩藩岛津家给灭了。
  海军有个很狂放的计划,打算先取平户岛为基地,再破长崎,然后灭萨摩,接着出兵京都,把天王给俘虏,若是有机会,再把江户的德川给破了。
  也不需要直接占领京都江户什么的,抢掠一番,回到平户,先以平户、长崎为据点,沿海慢慢的扩建港口据点,然后对九州岛征服殖民。
  若是能够攻破江户,还可以迫德川家割让九州。不行也没关系,慢慢吞食,修建棱堡,凭借海军和火炮、棱堡之威,慢慢蚕食。
  海军野心勃勃。
  胃口不是一般的大,他们居然想吞并日本。
  朱成功甚至还拿出了另一个计划,先向朝鲜租借济州岛一个港口,以此做为海军远征基地,在此储备武资,建立修船厂等。
  然后由济州岛向倭国的五岛进攻,夺取一个港口后,再进攻平户岛,实行跳岛战术。
  有理有据。
  计划祥实而又大胆。
  朱以海有几分心动的感觉。
  本来之前跟日本也有了两年短暂蜜月合作期,朱以海与日全面贸易后,光是铜这项宝贵资源,朱以海就一年进口千万斤倭铜,而明日贸易,更是让日本一半的新开采银,都流入了大明。
  特别是朱以海不断的提高金银比重后,金比银,达到了惊人的一比十六,而以前大明跟日本一样,金银比重长期是一比四,一比五左右,以前西班牙葡萄牙人等就大量用白银套取大明的黄金。
  而现在日本不仅铜、银大量通过贸易逆差流入大明,甚至黄金也被大量的流走了。日本的大名、商人们也不管那些什么长远的,只知道大明的金子贵,所以黄金开始奔涌向大明。
  结果就是日本的金银铜大量的外流,外流的速度和数量都非常惊人,甚至使的日本居然开始钱荒极度加重,各地大名甚至开始印发纸钞藩札,这些各个藩自发的纸币,虽然能解决地方钱荒问题,但却严重危及幕府统治,甚至因为许多藩的大名乱印藩札,于是导致通货膨胀,物价紊乱。
  幕府也想控制这种金银铜的大量外流,可控制不住,因为与明全面贸易后,日本产出了巨大的逆差,他们的货物根本无法与明朝的竞争,以物以物不够,大量逆差自然只能用金银铜抵扣。
  大量物美价廉的大明商货进入,还冲击了倭国的许多行业,如纺织业、造纸业、冶铁业以及瓷器、造船等等,许多行业因为竞争不过大明,纷纷破产倒闭。
  市面上到处都是明货,海量的金银铜流出,甚至倭国的铁矿、生丝、棉麻等原料流出,大明商人运回去,经过加工后又运回倭国销售。
  幕府也慌了。
  整个社会都开始乱套,甚至一些藩的大名,通过贸易,凭借着资源或港口优势等,获得大量的收益,其势力膨胀,渐有不受幕府控制之势。
  在这种情况下,德川幕府许多家臣纷纷上书请求恢复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大明赴日贸易的商船数量,甚至要限制所有明船只得在长崎港交易等。
  倭国的这种转变,受伤的自然是大明。
  仅倭铜进口一项,原来一年能达到千万斤的新高,这些铜料运回去后大多是用来铸钱,倭铜进口成本很低,远低于大明国内自己采的铜,拿来铸成铜钱、铜元后,有很大的铸币利润。
  既赚了铸币税,还能增加货币流通量,有助于工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朝廷还能把一部份倭铜拿到市面出售,用以生产一些铜镜香炉等铜器,也能获利良多。
  现在倭国禁减铜出口量,一下十成减了九成,大明仅这一项,直接损失就非常巨大,让人恼火。
  还有银也是这样,大明朝从日本历年贸易流入的银,超过一亿两,可以说大明的银子有三分之一来自日本。
  中明以来,白银就成了大明的主要货币。如今废两改元,铸造银币后,更是奠定银本位制,而美洲输入的银在减少,日本流入的银就更加重要。
  现在日本人要闭关锁国,要停止输入白银和铜,这怎么能行呢?
  这严重危害了大明的货币安全,和损坏了大明的经济利益啊。
  而且十分严重。
  至于说萨摩和平户的倭贼,倒都是小打小闹的,但却也是个正大光明的出兵理由嘛。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海军花费了这么多军费,总不能每天下海打渔吧。
  朱以海这几年一直坚持给海军下饺子造舰,也是知道海军的战力提升周期较长,不比步兵,削根木棍就能当枪,一群农夫端起长枪,也就能有一战之力。
  这个时代的海军,要想大海争雄,那必须有巨舰和大炮的,缺一不可,尤其还得有经验丰富的舰长和水手们,否则也就是去大海喂鱼的。
  朱以海计划将来收复天下,然后再下南洋争雄。
  想不到,现在第一个海上目标,居然是日本。
  沉吟良久。
  朱以海对朱成功道,“谋定而后动,一步步来。朕支持教训言而无信的日本,但不能急,这样。朝廷先派使者分赴朝鲜和日本,一边跟朝鲜商量租借济州岛或济州一个港口的事,一边去见日本幕府,警告他们纵容大名为海贼抢掠威胁航线商船一事,并让他们遵守通商协议,继续开放贸易。”
  “你们呢,也做好准备,先拟一个远征舰队的名单,把船和人整合一起,先进行演习训练,等准备好了,到时再移驻济州岛准备攻日。
  你们也要做好全面计划,狮子搏兔亦须全力,绝不能大意,不鸣则已,一鸣必须惊人。
  首战就是终战,明白朕的意思吗?”
  朱成功兴奋起身,“请陛下放心,我们水师绝不辜负陛下信任。”


第740章 海参崴
  奉天港。
  朱以海亲自到此送皇太子北上,一众东宫官员随同前往北京,新组建的东京六率、太子四卫护卫北上,水师提督阮进亲自率领水师护卫。
  “到了北京,多听堵胤锡张名振几位大臣的话,这次你做前锋,也是一次锻炼。”
  北来朱以海应当留太子在奉天监国,自己去北京。
  不过他还是打算让太子先行,御营几镇人马已经先过去,长城防线已经接防,倒不用担忧鞑子,不过北京经历了这几年的混乱,尤其是鞑子北逃时,几乎把北京能带走的一切都带走了。
  现在要恢复北京,准备迎接皇帝在秋季还都,担子也并不轻。
  “整理各路兵马,恢复燕北长城防线,清理田地,安顿百姓,这些都是当务之急。”
  江南的粮食和盐已经一船船的北上,这些是安定京津最要紧的保障。
  皇太子认真聆听。
  “你到了北京,要多看多走多听,但也不是说完全听别人的,得有自己的看法见解,也可以有自己的声音,大胆些,不要怕出错,错了还可以改。”
  鞑子北逃后,现在京津虽然还很混乱,但大的威胁已经没有了,主要就是处理安在燕晋的那些兵马,然后就是清理田地,招抚百姓。
  燕晋这几年损失的人口太多,原来鞑子入关,迁来大量满蒙鞑子,到处跑马圈地,王公贵族们也是趁机圈占无数田地,把大量百姓地主都逼近投充为奴。
  他们北逃时,又裹挟走了几十万人口。
  现在燕晋,尤其是京津一带,十分空虚,好多地方都成了空城,百里无人烟十里无鸡鸣。
  土地鞑子带不走,人和牲畜、财产都带走了。
  这曾是大明二百多年以来最精华的地方,土地绝大多数都是皇庄、王庄以及勋戚官员的产业,后来被顺军抄了一波,又被清军跑马圈地,现在则成了空地。
  好在朝廷这几年一路北伐,光复无数地方,也早有了经验,皇帝也特别做了指示,原来的皇庄宫田,勋戚田庄等,皇家宗藩的都收归朝廷所有,勋戚官僚等田庄,有主的可以清理退回,但要先清出侵占的军屯田、官田等。
  原主在战乱中已经没了的,也一样要入官。
  入官后的田,首先拿出一些来低价变卖给京营、御营、省巡防警备营的将士,然后是屯营、驿营、河工等做公租田,剩下的划一些给学校做学田,还要设置一些漏泽园、养济院等的公租田。
  这些安排好,再划一些给其它一些官署做公租田。
  剩下的再拿出些给官员认购,然后再是变价售给百姓。
  这些田地,基本上是要再重新分配下去,最后若还有剩下,则先充做官田,出租或是自己使用奴隶、雇工等耕种。
  燕晋人口大量流失,尽量多让一些百姓成为自耕农或半自耕农。
  至于说如此一来,地主们缺少佃户、雇工这些,不是朝廷优秀考虑的事情,这个得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朕听说鞑子北逃时,在北京搞破坏,还放了火,造成很大损坏。你们过去后,简单的修葺一些。尤其是宫殿不要大兴土木,现在不是讲究这个的时候。
  倒是北京城原来到崇祯末的时候,人口大增,导致不少违规乱建,可以清理一下。”
  “战后尤其要注意休养民力,恢复民生,非必要的工程不要做,如果要做,也要以工代赈,不能随便役使百姓。”
  “还有一个问题,原来北地士绅降顺、降虏,也多是不得已。你们要仔细调查审核,只要不是那种带路卖国汉奸,那种投降后反过来迫害汉人同胞的,宽容些对待,
  对原来燕晋的地方官吏,也要甄别后选择任用。
  不可随意牵连、扩大,但对于某一些民怨极大的汉奸国贼,该镇压就镇压,不能手软。有一些投虏附贼,狐假虎威,但没怎么做恶的,从轻处置,将他们迁往南疆边地。”
  朱以海对太子交待的很仔细。
  太子此次北巡,要面临的事务还是很多的。
  “好了,多的话我就不说了,上船吧!”
  太子向皇帝拜别。
  朱以海对几位大臣倒是交待简单,“文事交给堵卿,武事交给张卿,你们好好辅佐太子,朕过几月便来。”
  送别太子,几天后,接到太子已经抵达北京的消息后,朱以海再次来到码头送人,这次却是送朱成功出海。
  皇帝已经同意了辽东总督张国维的奏请,决定对辽沈发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