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上升明帝-第6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各窝集类似于山林地,也指居住于此窝集山林里的部落,清廷把居住于窝集和平原的各部落,再按路划分。
各设路长等以统领。
“请大萨满再看看,指引明路!”努尔哈赤家族曾经那么厉害,不仅统一建州女真三部,还征服了本来更强的海西女真四部,甚至后来还征服了许多野人女真部落,最后还征服漠南蒙古人,并征服朝鲜,还打进了关中,差一点征服了中原。
“建州女真还会回来旧地吗?汉人会来抢夺这里吗,我们诸部该怎么办?”爱新觉罗家创建了满洲,把女真各部都拉入满洲族,不过对于野人女真各部来说,他们对这个满洲认同感不高,以前松散的他们被建州各个击破征服,甚至半被迫的南迁。
好不容易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可现在形势又变了。图们江这一带比他们以前生活的三江平原要强的多,因为这里更温暖一些,甚至贸易等也方便。
此时已经是盛夏。中原如火如荼,可在这里却十分清凉,河畔平原到处都是沼泽水泡子,对于中原汉人来说,这里也许不是人间之地,到处是虎豹犲狼,而且遍地茂密丛林,沿河平地则到处是沼泽,一不小心就被吞没。
一年有大半时间是冬天,冬天冻死人。可这样的地方,对于迁居到此的野人女真来说,这真是好地方,比他们以前呆的那些窝集、泡子强多了。
三江平原虽是大平原,但在后世他还曾有个名字,北大荒,虽是大平原,但三江聚集的一个大盆地,未经开发,淤积严重,到处都是那种大沼泽地。
不说三江平原,就是辽河平原,这块先秦时代汉人就开始经营的土地,其最核心的辽河平原地带,其实也是恶地,号称几百里辽泽,连马车都难通行,更别说什么粮仓。
杨广和李世民征高句丽时,甚至都被这辽泽困顿。到了明末之时,辽东真正的产粮地,也不是辽河平原,而是辽南四卫,也就是辽东半岛的西南沿海处。
汉人眼里的地狱之地,在野人女真眼里,那是个宝。捧在手里,哪愿意再放弃。
首领们的心思,大萨满全部收在眼中。他闭上眼睛,开始摇铃打鼓,继续跳神。
这次仪式,七十多岁的老萨满居然跳了整整三天三夜,日夜不停,所有首领们都恭敬的围着,没有一个敢怠慢离开。
当老萨满精疲力尽的倒下,众人赶紧围住。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老萨满喃喃道。首领赶紧把一支百年老山参放在老萨满的嘴里,让他含着。
许久。老萨满眼里又恢复了光泽。
“我看到了,重重迷雾中,我窥探到了一线玄机。”
“天神腾格里指引我穿越了迷雾,我看到了日月旗帜在这片土地上飘扬,我看到了巨大的帆船,还有许多汉人骑着大马提着火枪到来。”首领们大惊失色。
老萨满又道,
“我看到他们在这里修建城堡集市,带来了大量汉地商货,向我们交易人参、貂皮和药材等,我看到了两族太平……”首领们惊住。
大家神色复杂,表情各异。他们还想再问,可老萨满已经摆手,
“我累了,需要休息,你们回去。天神腾格里指引我们,要迎接汉人到来,要与他们友好相处,天神腾格里还告诉我,汉人不会抢夺我们的窝集和平地,这里仍将归属我们。”说完,他不再理会众人,闭上了眼睛。
穿着虎皮的穆陵路长将那支老参留下,然后拜辞,各首领跟着离去。当所有人都离开后,老萨满却睁开了眼睛。
他起身把那支掐了节须的老参拿布包好,然后转入里屋。木屋里间,有位年轻人,鱼皮衣草鞋,头上裹着头巾,他是位汉人,名字赵士俊,大明锦衣卫密探,早在三年前就以皮草商人身份进入海东地区,很早就开始接触各部落首领。
甚至与一些有影响力的萨满也接触联系。萨满龙格他拉,就是他结交了三年的一位老朋友。
“这支人参不错。”龙格他拉把那支刚才穆棱路长乌鲁喀送他的老参拿给赵士俊。
“极品长白参,在中原起码值几百两。”龙格他拉笑笑,
“在海东,这样的人参也是极品,起码也值十副甲。”
“大萨满要是愿意忍痛割爱,我愿意用二十支鸟铳交换,如何?”大萨满笑着把极品老参递过去,他郑重的问年轻人,
“咱们相识也有三年了,三年前你刚来的时候,跟我说建州女真人要败,当时我是不信的,没想到如今真的败了。”
“大明天子真愿意把海东交给各部继续居住吗?”赵世俊点头,
“当然,只要各部接受大明天子的册封,则大明将在海东设立都护府、都督府,委任各部首领为都护、都督,俾仍旧俗,各统其属。朝廷授官给职,允世袭相替。并设关、市、码头、驿站,许朝贡互市,以马匹、人参、貂皮、松子等土产,换取内地布料、粮谷、铁锅,以及盐茶烟酒,瓷器药材,并农具兵器等。”大概还是当年明朝对东北女真各部的那套制度,设立卫所,委任各部首领,互市贸易,羁縻统治,名义上女真各部效忠大明天子,实际上仍然各领其部,朝廷册封、子孙世袭。
当然,朝廷也将在东北恢复驿站,重建关市,甚至要在沿海修港口码头,一切为了便于首领们进京朝贡,和方便贸易。
赵世俊甚至拿出了一张诰敕,朝廷赐封他为海东大萨满,加封珲春伯爵等。
“大萨满若还有要求,尽管提。”龙格他拉却捋着胡须问,
“船队什么时候能到?”
“大萨满这里准备好了,船队随时可以前来,他们已经在摩阔崴海湾外的岛上了。”
第742章 海东
“真凉快啊!”没卵子的冒险舰队首领王朝相光着膀子,在阳光下提着斧头削树桩,这位曾经也在圣人身边近侍的宦官,沉重的斧头在他手里十分轻便,三两下便把一根树桩削成尖桩。
秀才出身的林学舞却清楚的知道,这王太监平时看着很斯文,其实很暴力,据说当初跟在皇帝身边,也经常提刀冲锋,还擅使两把板斧,死在他那对板斧下很多人。
这太监不能喝酒,一旦喝酒,那就跟变了个人一样。他原本是辽人,家人都死在鞑虏之手,对鞑虏十分仇恨。
少只眼的林学舞不知道这个勐太监为什么会在先锋舰队,但知道平时笑呵呵的王朝相是不能随便惹的。
“这地方感觉真挺不错的。”他扶着根木桩,长身黑面的王祁抡着把大锤奋力锤打木桩,把尖桩打进地底。
摩阔崴海边,先锋冒险队正在修建一道栅栏,粗大的树桩打进地里,一墙栅墙正在成形。
王祁身材高大,面色黝黑,他曾经是江南太仓士绅家的家奴出身,后来却考了秀才,清军南下,江南遍地奴变,王祁单枪匹马说服了一支奴变军,让他们随着自己举旗反清。
他与王公哲、朱峰、陈文达、冯生舜等联合起来,袭击江南清军,还夺取了一座城池,清军围攻,王祁每日率敢死队出战,每战都斩首甚多,连战十四日。
后来被流弹击中,遍身焦烂,却仍坚持战斗,眼看败亡,幸好鲁监国率兵出现击败清军,救下王祁。
王祁被救下,但却失了一只左臂,后来装上了一支铁钩,加入御营。三位身有残疾的船长,都有着惊人的过往,王朝相原是辽东难民,后来成为鲁王府太监,却是能挥两把板斧在战场乱砍的勐人。
林学舞也是秀才出身,却也是个神射手,王祁农奴出身的秀才,还曾是义军首领。
热火朝天的营地,一面日月大旗在迎风飘扬。海湾里停着三条大船。
“你们说这海东女真能接受册封招抚吗?”
“没理由不接受啊。”
“假如不接受呢?”
“干他!”摩阔崴是个小渔村,位于图们江的入海口旁,邻东海,海湾有两个天然良港,来到此处的先锋舰队地图上称为东港和西港。
小渔村在东港,而现在他们所在处便是西港。西港的西面不到十里,有一个女真人村落六道泡子村。
泡子是东北山林草地间的小湖泊,称为泡子,大小皆有。东港与图们江之间,老龙岭下,便分散着许多泡子,从二道泡子到九道泡子,如同一串项链一般,一面江一面山,隔山便是摩阔崴湾。
六道泡子上游不远,便是位于图们江不远支流珲春江边的珲春城了。唐代时的海东盛国渤海国,设立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其中东京龙泉府、庆州龙源县的治所,就在珲春。
女真人称珲蠢,汉语珲春,明朝在此设珲春卫,向来边塞重地。明末时为舒穆禄氏所据。
舒穆禄,后金语珊瑚之意,据说源出契丹,后金八大臣之一的扬古利,就是世居珲春的虎尔喀部部长郎柱后人。
舒穆禄氏归附努尔哈赤,后随迁辽东,再从龙入关,成就驻京八旗。珲蠢水畔有渤海时的八连城,还有高句丽时的温赫部栅城,珲春一带还设有卡伦哨所八座。
在建州女真迁走,野人女真南迁来后,这里新来的窝集部相对落后一些,所谓的城,其实也就是些栅城,立栅为城,茅草为屋。
以射猎捕鱼为主,也兼采参,少量养殖种植。五百人的先锋舰队,人不算多,但要说战斗力,不说一个比一个勐的三位船长,就是那五百船员,也没一个吃素的,不管是在舰队担任水手还是厨子的,那都是曾经御营退下来的,别看大多不是残疾就是四五十岁半死,但却绝对彪悍无比。
更别说三条大船上那一百多门大炮,虽在西港下锚,但分散停泊,就是三个海上炮台,他们又在珲春岭、老龙山上构架了炮台,部署了火炮,设立了侦察点。
以这等战力,随便来个一两千的野人女真,那都是送。就算来一万,都不怕,只要他们把栅立起来,都能安稳。
要是再给点时间,让他们沿海依河在这块三角洲上设起简易棱堡,那更不是女真能可以拿下的。
简易的棱堡其实也不难修,关键是火炮和火铳以及充足的弹药、粮食。
“要我说,咱们用不着这么担忧野人女真,就凭咱这坚船利炮,直接就能震慑住他们了,应当直接把船驶入图们江,到珲春立营,召见各部首领,宣旨册封,立碑刻石,然后与他们贸易。”舰队是皇家少府监名下的商队,辽东的人参、皮毛也是他们的目标。
对于这第一站,不少人还是比较乐观的,不过那三位船长却都坚持要先在这西港立营,选在这较偏僻之处,而不是在珲春江入图们江口那个各部习惯的交易之地。
几天后,栅寨已经有了雏形,一个简单的棱堡出现,几十门炮从船上卸下,装备到各个棱角炮台。
堡前,也打下了许多尖桩。暂时来不及挖壕,但已经有了很强的战斗力,驻五百人绰绰有余。
赵士俊第一个光顾这座棱堡。
“当年努尔哈赤将许多野人女真南迁至建州、毛伶,并将他们编设牛录。他对海西女真等部编设牛录,基本上都是把被征服的扈伦四那拉诸部打散编入各牛录,但对南迁野人女真却比较宽松,基本保持了原部族形态,在这边的海东女真,编有镶黄旗第四参领第十四左领,宁古塔地方人丁组成,那木都鲁(双城子)地方人丁组成正白旗第一参领第十三左领,以穆棱河一带瓦尔喀人组成镶白旗第三参领第十七左领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