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6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边地想发展到可以威胁中央,估计得二三百年了,若是控制的好点,也许永远不可能。
  如果二三百年后真有强藩能够威胁中央,其实朱以海觉得也不全是坏事,毕竟中央统治这么久,也许腐朽不堪,没地方强藩,也会有农民起义,或是外族入侵推翻,如果能够边地宗藩入主中央,倒是好事,也许还能再建第二王朝呢。
  对朱以海来说,其实他要制订政策,能管百年的就已经很不错了,想到三五百年后,其实有些太远了。
  心情很好。
  看着这一群嫔妃、皇子公主们,朱以海觉得自己奋斗的动力更充足了。
  陈皇贵妃请安后带着妃嫔们去了交泰殿,一会勋戚大臣的母、妻诰命妇要入宫朝见,中宫缺位,便要由陈皇贵妃与阮贵妃代为接见。
  朱以海则去了养心殿的东暖阁,行开笔仪,给祖宗牌位行礼。
  这些礼仪完成后,朱以海回到寝宫,等待百官朝贺。
  “陛下,法驾卤簿已陈设于奉天殿和奉天门前,礼部官员在皇极门前广场也安设好了官员站位的品级山。”刘朝禀报。
  朱以海点头,忙碌一通,仍是午夜。
  这倒等于是守岁了。
  朱以海给刘朝递去一个红包,“来,朕赐你个压岁红包。”
  头发都花白的刘朝愣了一下,“这是朕的传统,收下。”
  年年朱以海都会给身边人发红包,也会给所有将士发贺岁赏,百官们也有,这是一笔挺大的开销,但都是由皇帝的内帑划拔,不动用国库一分银。
  年节发赏,既是恩赏,也是对官员将士的一点福利,虽然总有官员士绅认为现在将士的饷厚,可朱以海并不理会他们减饷的要求,当兵打仗,尤其是现在相当于重造大明,将士们功高劳苦,是绝不能疏忽的。
  况且朱以海可是全力打造一支武勋集团,他的基本盘本就是这些将士们,当然不可能忽视自己的核心力量。
  平时的饷银不可能减,逢年过节还得再另赏。
  虽然这样有可能走上宋朝冗兵冗费的老路,但朱以海现在御营数量控制在三四十万,并不算多,而且现在物价较贵,废两改元以后,有一定的通货膨胀,银元并没有以前那么值钱。
  提高和保证将士们的粮饷待遇,降低减轻农民的负担,这向来是朱以海的基本国策,他不会因为有人上书反对就会改变主意,这方面,朱以海倒是越来越显得独裁。
  但他并不在乎。
  你反对你的,我推行我的。
  历来雄主大帝,又有哪个不是见识超群,远见卓识之主,有哪个是被臣子们牵着走的?都得是有超前眼光,能够带领百官万民的才是雄主。
  刘朝收过红包,里面有皇家铸币局特制的纪念币压岁钱,也可以直接流通的,不过因为比较特殊流通少,这种钱还有收藏价值。
  红包里面有一个金币六个银币和八个铜钱,这在朱以海看来是合一路发的意思,不过刘朝明不明白他就不知道了。
  而宫里其它没品级的内侍等,获得的红包里面则是一个银元和六个小银角和八个铜元。
  皇帝内库充盈,赏赐起来自然也就大方。
  此举自然也是引的大家都很高兴。
  在宫里忙碌半天,天色将明,朱以海也吃了点早饭。
  刘朝禀报,说王公百官已经在午门外集合,由礼部官员引至奉天殿前立位等候了。
  奉天殿在明中期被烧毁后重建,后来改称皇极殿,不过在朱以海重返北京后,仍然恢复了其旧名奉天殿,连前面的宫门也仍恢复奉天门。
  自鸣钟响。
  钦天监官员也报时,礼部尚书张岱亲至乾清门。
  “启禀陛下,百官就位,请皇帝陛下赴奉天殿!”
  此时,午门鸣响钟鼓,声音洪亮,满城皆闻。
  天色微明。
  今天是个晴朗的好天气。
  朱以海身穿礼服乘肩舆出宫,先至华盖殿升座,接受御前官员的跪拜,然后在乐声中到奉天殿升座。
  悠悠宫乐,隆重宏大。
  今年采用的还是秦王破阵乐。
  乐声停止。
  奉天殿外三台下,响起三声清脆鞭响。
  鸿胪寺卿高喊排班命令,王公百官各就其位。
  宣表官手捧表文,首辅大学士文安之、次辅大学士王之仁一起来到奉天殿下正中,北向而跪,宣读皇帝向上天和全国臣民表明心迹的表文。
  “接着奏乐!”
  奏的是新编宫乐万国来朝。
  群臣在大学士带领下,行三跪九叩礼。
  群臣拜过。
  朱以海抬手,“赐群臣入座饮茶。”
  不过奉天殿虽大,也不是所有大臣都可以进入的,只有王公勋爵可入殿坐饮,其余百官只能在殿外原位就座。
  一杯热茶饮毕,倒是让大臣百官们暖和了许多。
  好在天虽冷,但今日来朝贺的大臣,基本上都早提前得到了皇帝赐貂,当然,按传统惯例,这个赐貂跟赐服一样,并不是真的就直接赏赐你官服貂衣,只是赏赐你穿的资格。
  可以拿着这旨意,到皇家的专门皇店里去订制相应品级的服饰。
  比如貂皮,按品级使用,皇帝的赐貂相当于是给了一张貂票。
  正所谓一品玄狐二品貂,三品四品穿倭刀。
  玄狐也叫银狐,因其数量少,皮毛难获得,保暖性能好等,甚至只有一品以上大臣才能服用,而二品才能穿貂。
  三品四品穿倭刀,这倭刀不是日本刀,而是一种青狐的别称,它的皮毛也是十分珍贵的。
  至于说普通的貂皮,那也不是一般百姓能穿的,至于说海獭皮,也俗称海龙皮,更是珍贵。水獭皮俗称海虎,黄貂鱼称为海狗,都是比较贵重的,都得有相应品级,或赐服旨意。
  也就旱獭,土拔鼠皮、松鼠皮等相对便宜些,在处处都讲究品级的时候,穿皮草也不是有钱就能穿,得有相应的品阶才行。
  皇帝给大臣们赐貂,也可以让官员越级使用,但也只是给个资格,具体的还得他们自己掏银子去买。
  其实官员们平时的官服,也是如此,都需要自己去订做,朝廷是不免费发官服的,免费发的只有军服,是士兵们才能享受的,而以前明清两军吃兵血,士兵的铠甲军服甚至都得自己掏钱,连修铠甲都得自掏腰包。
  得到赐貂旨意,就能自己去订购,丰俭随人。
  同样的貂,不同部分的皮子,价格也是相差很大的,同一种貂,完整性不同,甚至捕捉的季节不同,皮子价格也是不同的。
  当然,就算再次点的貂皮,甚至是旱獭皮做的裘衣,在这大年初一的早上,站在广场上也能有极好的保暖效果。
  就算有些官员买不起最好的皮子,但在衣领袖口等处缘一圈上等貂皮,也还是有极好保暖效果的,其它部位可以用次点的皮毛。
  啪啪啪。
  又是三声鞭响。
  本来皇帝要回宫了,百官也要按次退下,朝贺典礼结束。
  但朱以海并没离开,而是站了起来。
  “今日元旦大朝,是个喜庆的日子,本来不该说些杀伐交兵之事。”
  “然,沙俄贼子野心,入侵我华夏固有藩属领地,偷窃抢掠我藩民皮毛粮草,甚至掳掠我大明属民为奴,在我华夏之领地上肆意建立据点,野蛮强行向我子民征收税赋,妄图永久侵占我华夏疆土,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今日,朕,太祖高皇帝十世孙,大明帝国第十七位天子,绍天天子朱以海,正式向天下诏告,向野蛮沙俄宣战,直到将沙俄赶回乌拉山脉以西为止!”
  皇帝在这个喜庆的正旦大朝上向沙俄突然宣战,是让许多人都措手不及的。甚至朝贺的人中,还正好有沙俄的使者。
  这沙俄的使者是沙皇从莫斯科派来的,因为之前雅库茨克督军上报发现黑龙江流域的肥沃土地还有优良港口等,而那里的土著居民向中原朝贡交税。而在西边,伏尔加河的土尔扈特人,西伯利亚平原南面的哈萨克人,以及卫拉特蒙古人,据说都已经在大明皇帝的号召下联合起来反俄。
  沙皇自然十分愤怒,对此极为不满,他派来使者要向大明皇帝施威,让大明能够收敛点。使者甚至提出要与大明签订协议,把黑龙江流域全划归沙俄,同时不允许大明插手土尔扈特、哈萨克、蒙古等事务。
  可惜他递交的国书,根本没有回应。
  他还以为大明皇帝和朝廷怕了,谁知道今天一大早被叫来参加这元旦朝会,最后竟然听到了这样的结果。
  当翻译告诉他皇帝向沙俄正式宣战的时候,他几乎不敢相信。
  “你是不是翻译错了?”他怀疑的问手下翻译官。
  “没错,千真万确,大明皇帝宣布乌拉山脉以东,所有土地都是大明领土!”


第767章 寸土不让
  长兴侯府。
  大雪银装素裹,却也压不住新年喜庆气象,侯府今日也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喜庆对联处处贴。
  内阁大学士吴易和妻子一品诰命郑国夫人沈氏前后脚回府,公子们也都去拜年回来。
  “阿爹,我们刚在外面听到皇帝对沙俄和叶尔羌宣战,这叶尔羌我知道是在西域天山南,这沙俄在哪,怎么说他侵略我大明奴儿干地区,劫掠伤害索伦、达斡儿等部百姓?”
  吴易的小儿子吴瑞一边迎接父亲,替他拿斗篷,一边问道。
  “让你平时有空多读书、看报,你却偏整日骑马射箭玩鸟铳,这沙俄虽远在万里之外,但近年报纸上也有提及过的。”
  吴瑞笑着摇动父亲手臂,“那些十万八千里远的蛮夷,我哪里记的住嘛,父亲你跟我讲讲嘛。”
  “大哥说沙俄在极西之地,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土尔扈特西迁到那啥子里海北岸的伏尔加河畔,而这沙俄好像就在他们北边,但二哥又说喀尔喀漠北蒙古也在跟沙俄打仗,沙俄在他们北边。”
  “现以皇上又说沙俄跑到奴儿干来了,他们怎么一会东一会西的,到底在哪?”
  吴易很疼受这小儿子,拉着他进屋坐下,在火炉子上烤了烤手,然后道,“给我倒杯热茶来先。”
  夫人沈氏替丈夫倒了茶,也没急着回房,一起坐下。
  “回来了?”
  吴易父亲吴承绪穿着一件御赐貂裘进来,老爷子举人出身,未曾出仕,北京亡后儿子在太湖举义兵,也跟着散家财招兵水上,之后被朱以海赐进士出身,授以官职,一直都是随驾御前,几年下来,也是劳苦功高,如今也是三品官职,还有个终身的忠义伯爵爵位。
  “嗯,大朝会后陛下留儿子与内阁、总理处等聊了会。”
  老爷子点点头,也不去细问,爷俩都是朝廷重臣,平时却绝不会互相探究对方的职事。
  “阿爷,我正请我阿爹跟我讲沙俄人在哪呢。”
  老爷子笑笑。
  吴易于是便一边让妻子给父亲端茶,一边继续讲。
  “其实这沙俄啊,要从基辅罗斯讲起,在西域还要往西的极西之地,有一片叫东欧平原的地方,那里有一群东斯拉夫人,他们是个善于流动的民族。
  一开始,他们是一个个分散着的部落,后来北方的瓦良格人,在北方建立起了一个国家,叫罗斯。当时的东斯拉夫人各部落间互相攻伐不断,罗斯人留里克受斯拉夫人邀请,来东欧平原解决斯拉夫人内乱,他率兵在诺夫哥罗德建立罗斯王国,登上王公宝座,即留里克王朝,
  刚开始罗斯,地盘也只是北方那一小块,后来他的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