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6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丹汗兼并,一部份投科尔沁蒙古。
  后来不堪科尔沁的压迫,归附后金后被整编为札萨克旗。
  曾经赫赫威武的内喀尔喀五部,实力并不比外喀尔喀三部弱,但在明末,夹在几大势力之间,就因为看不清局势,没能站好队,最后乌齐叶特部和巴岳特和翁吉剌三部彻底消失,扎鲁特和巴林两部,也彻底残了。
  做为达延汗的子孙,黄金家族后裔,其实蒙古人一直都是在内斗之中。说到底就是蒙古的分封制度的原因,中央汗廷对各部领主们约束力很低。
  强者为尊,不服就打,所以永远都在打打打。
  众人中,年轻的察哈尔汗阿布奈或许比所有人更有体会,本来他父亲林丹汗那是正统大汗,结果谁也不服他,打了一辈子,最后还是死在内外交困之中。他堂堂大汗之子,结果年仅几岁就要被迫娶清帝之女,然后好不容易开始亲政,结果又遇到大明中兴,只能把妻子献给大明天子,然后又娶回来个大明公主,实为皇帝收的宫女为主女加封的公主。
  不过心中虽感慨,但阿布奈看着苏尼特的腾机思在地上都磕出血来了,心头却反而很畅快。
  当年林丹汗要一统蒙古,结果察哈尔本部八鄂托克,却有好几个叛离,苏尼特就是其中之一。
  这两年虽然他们一个在辽西,一个在坝北,没什么直接接触,但腾机思的嚣张狂妄他也是知道的。
  皇帝在数落苏尼特的罪行,一条又一条。
  腾机思兄弟在地上跪伏磕头不止。
  随着明臣不断的宣读苏尼特的罪行,越来越多的苏尼特王公跪伏磕头。
  昨日皇帝抵达多伦,一来就阅兵展示军威,虽然说铳炮齐鸣骑兵冲锋,十分威风,但这些都不及今天早上孙得胜提着乌班岱等人首级过来。
  一个新建的鄂托克,千户部众,几千号人呢,就这样被灭了,明军居然就伤亡十余。
  看着那堆成了一座小山的九百多个首级,还有跪了一大片的几千俘虏。
  达延汗的子孙们,那些以黄金家庭自豪的王公贵族们,心有戚戚。
  这恐怖的兵威和杀气,比任何头衔和旨意都要更有威力。
  “陛下,”
  察哈尔汗阿布奈站了出来,向皇帝跪伏,“苏尼特部残暴不仁,腾机思兄弟欺君犯上,嚣张狂妄,臣请求将苏尼特大小首领统统斩首,将其部众全都收编至皇家牧厂为奴,没收苏尼特所有的牲畜财产!”
  此话一出,腾机思直接昏了过去。


第780章 气氛上来了
  十六岁的察哈尔汗阿布奈跪地请求将苏尼特首领腾机思兄弟斩杀,将其部落人口没收为皇家奴隶,这话一出,腾机思直接吓昏死过去。
  这里面多少有几分公报私仇的味道。
  毕竟苏尼特曾经是察哈尔八鄂托克之一,但苏尼特在林丹汗想要一统蒙古诸部的时候,却叛逃北投漠北,现在还顶个苏尼特汗耀武扬威,对于曾经的旧主察哈尔更是毫无尊重。
  此次多伦会盟,皇帝到来前,各部王公们就已经奉旨先来,可腾机思面对林丹汗遗腹子阿布奈不仅没有半点尊重,甚至见面时公然怀疑阿布奈不是林丹汗的儿子,说他是林丹汗遗霜囊囊大福晋跟黄台吉生的。
  这般公然侮辱阿布奈,年轻气盛的阿布奈岂有不记仇之理。
  正所谓破鼓万人锤。
  这个时侯刚归附后首次来会盟拜见皇帝的巴林部左翼首领塞布腾,右翼首领满朱习礼也都站了出来,“不除苏尼特,难以服众,请陛下废除苏尼特,将其部份分拔各部为奴。”
  这兄弟俩不仅拿苏尼特做投名状,还起了点私意,也想趁机分一杯羹,分些苏尼特的人口部众。
  当初巴林部也是内喀尔喀五部之一,在万历年间也曾是一雄,但后来因反复横跳,喀尔喀五部被后金与察哈尔轮番攻击,最终苏巴海之孙色特尔等率领残部降后金。
  后来女真将残破的巴林部还一分为二,色特尔之子塞布腾封为郡王,主右翼,满朱习礼封为贝子,主左翼,两翼同游牧地,当潢水北岸,与阿噜科尔沁、翁牛特、克什克腾、乌珠穆沁等相邻交界。
  自那以后也算被后金彻底收服,此后忠心的当了满洲十六年忠犬,算是恢复了点元气,在之前明军北伐,巴林部也还一直跟着满洲,直到眼看着济尔哈朗带着满洲顺治小皇帝都一路跑过潢水,越跑越远了,最终才在明军和归附明军的蒙古诸部的威胁下投明。
  自知这次又没站好队,投的晚了,现在也是赶紧表现。
  他还拿出当年俺答汗攻破兀良哈万户后的处置为例,当年俺答汗攻灭了六万户之一的兀良哈后,可是直接就把这个万户的诸部人马,全都分拔至其余五万户为奴。
  而俺答汗统领的土默川万户,后来因为子孙无能,右翼诸部纷纷脱离顺义王的控制,虽与明朝达成封贡协议,但右翼迅速衰弱,顺义王甚至只能控制土默特十二部,到了后来十二部也不完全在顺义王控制下。
  因此后来土默特西征时,土默特无力抵抗,很快被攻灭,崇祯五年,皇太极西征察合尔,林丹汗渡河西走青海,清军占领归化城,土默特俄木布洪台吉与各部首领收集部众,投降后金。
  但后金并不放心曾经实力强大的蒙古右翼,于是镇守归化城的贝勒岳脱以有人告俄木布谋叛为由,将俄木布逮捕押送沉阳。
  后金改国号为清后,进一步对土默特打压,废俄木布为庶人,将土默特十二部编为左右翼两旗,设立都统副都统、参领、左领等官直接统辖。
  曾经强大的土默特由此沦尺地一民不能私为我有的满清内属旗,清廷废去其王爵,委任非贵族出身的古禄格、杭高为都统,仍不放心,对土默特一步步打压。
  先是缩小土默特两翼辖境,不承认他们是带地投诚,把土默特的牧地陆续分割,安插别部蒙古,如在土默特西境、西北境安设乌拉特三公旗,安插四子部落王旗、达尔汉贝勒旗、茂明安旗等。
  土默特部的辖场被缩小,迁来各部挤占,画地为牢。
  又派兵驻防,在呼和浩特派有重兵,设归化城将军驻守。
  土默特在满清中原失败后,两位非土默特王公出身的都统古禄格和杭高,也是死心踏地的带着不少土默特人随驻防清军北撤。
  居住在河套一带的又叫归化城土默特,而土默特还有一支因为降清较早,所以待遇稍好点,称为东土默特或喜峰口土默特。
  当年俺答汗与明达成封贡协议,其子辛爱黄台吉不满足父亲的决定,在嘉靖中带领自己的部众在宣府边外、独石、蓟州一带游牧,并建立各营,其中一营叫兀爱营,所在地满套儿(河北丰宁)。
  后来俺答汗病故,辛爱黄台吉从满套儿回归化城继承顺义王位,东部兀爱营由其子噶尔图统领。
  万历四十三年,噶尔图死后,其子鄂木布楚琥儿继位,到此时兀爱营已经成为土默特别部,林丹汗西迁,鄂木布楚琥儿也联合他部参加了抵抗,但战败赵城,据守兀爱营的东部土默特于是震骇东奔。
  同东土默特联合抵抗察哈尔的哈喇慎大营残部也投到了朵颜卫旧地,东土默特只能被迫继续往更东迁移,并在后来投奔了后金,归附皇太极,建立土默特两翼旗。
  鄂木布楚琥儿部建土默特右翼旗,游牧于辽西朝阳地区,而与鄂木楚琥儿一同东迁的蒙古勒津部被黄台吉建为土默特左翼旗,居于阜新一带。
  曾经的土默特别部,反而成了札萨克旗,而归化城土默特本部,却被分割肢解,成了内属蒙古,甚至本来不是土默特的勒津部却也成了土默特左翼。
  从满清鞑皇帝对蒙古各部的手段,就可以看出,其实一有机会,不管是林丹汗,还是黄台吉,都是想要削弱甚至吞并蒙古各部的。
  如今大明天子北巡,直接历数苏尼特的种种罪行,甚至还直接派兵把他们新建的一个鄂托克给灭了,察哈尔阿布奈和巴林塞布腾自然也是顺从圣意,站出来声讨。
  甚至还想趁机分杯羹,也瓜分苏尼特的人口部众,若是灭掉了苏尼特,或许到时还能再分一些苏尼特的地盘,他们现在占据的位置,紧邻大明,还处于通往漠北要道上,这可是个好地方。
  察哈尔、内喀尔喀、土默特,甚至是兀良哈等这些部落被分割、肢解甚至灭亡的例子,让不少王公们都认为,今天皇帝可能要借此机会把苏尼特灭了。
  否则也不会搞的这么兴师动众。
  气氛已经上来了。
  有年轻的阿布奈打头阵,巴林部的塞布腾跟着冲锋,其它部王公们都面临着站队的问题。
  但很明显,并没有人愿意这个时候站出来帮苏尼特腾机思兄弟俩,哪怕当初曾经挑起腾机思反叛女真的漠北车臣汗硕垒也没吭声。
  所有人这个时候才明白过来,这次的多伦会盟,那绝不是什么简单的汉蒙联合,更不是什么欢庆大会。
  刀光剑影,十面埋伏。
  鄂尔多斯汗额磷臣也站了出来,表示当严惩苏尼特部。
  所有人都知道,今天可能是蒙古诸部的再一次大洗牌。
  当初后金击败林丹汗,漠南蒙古诸部也经历了几轮清洗,后来才有二十五部四十九旗内札萨克,以及察哈尔、归化城土默特等部格局。
  但现在,大明卷土重来,满清败走,自顾不暇,蒙古面临再一次的重新洗牌。
  苏尼特攻伐其它部落,不过是个理由,有没有这事,到了如今,大明都会找理由来重整蒙古诸部的。
  所有人都看向皇帝,听侯这位圣可汗的处置。
  朱以海看着昏死过去的腾机思,还有仍在磕头如捣蒜的腾机特等苏尼特首领们。
  他对于腾机思兄弟这对便宜女婿,并没有什么亲情感情而已,互相联姻也不过是政治手段,当初扶持重赏苏尼特,也只是因为他们最早反清,大明可以利用苏尼特和外喀尔喧打压附清的漠南蒙古各部。
  但现在漠南二十五部,倒是有十八部来归附称臣,局面自然又不一样了。
  朱以海目光一一扫过诸王公,却没急着开口,他心中沉吟。
  其实对现在的局面,是有些意外的。
  这次出关北巡,多伦会盟,本就早有要拿腾机思开刀,杀鸡儆猴之意,但是这刀怎么砍,却也并没有事先就决定好,一切要看局势,看各部反应。
  本来也只是打算先敲打敲打苏尼特,罚些驼马牛羊,削减些领地,甚至让原右翼的叟塞回来分苏尼特部众,两翼变三部甚至四部的。
  但现在气氛这么好,朱以海不得不考虑,或许可以动作更大一点。
  达延汗所建的蒙古六万户,兀良哈被俺达汗攻灭,永谢布在林丹汗时分为两部,一部远走青海,亦被林丹汗所灭,另一部剩下喀喇沁等东走,后来归附后金,如今在辽西一带,设立了喀喇沁三旗,却已经不再是黄金家族掌握,而是异姓统领,跟土默特左翼旗一样,属于满清所立的诸旗里的特别四旗,由非黄金家族后裔统领,首领不称台吉,而保留塔布囊爵。
  土默特万户本部也被拆分控制的差不多,东部土默特却是异族同牧,共同建旗。
  察哈尔经历林丹汗的折腾后,也被清军搞的差不多了。
  喀尔喀早年分为内外喀尔喀,但内喀尔喀被林丹汗和后金祸祸完了,就剩下巴林和扎鲁特两残部。
  外喀尔喀因为占据漠北之地,倒是偏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