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6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银不足结算贸易款时,开始转以铜条结算。
  幕府想要在长崎铸造专用贸易结算的铜钱,和用于减少贸易逆差的瓷器,但不管是他们铸钱,还是烧瓷器,都面临着量不足和质不好的问题,根本不足以解决贸易结算的问题。
  幕府关闭其它港口,只留长崎贸易,还把贸易权垄断在自己手里,可是面对着外商运来的货物,他们却拿不出有价值的东西交换,却又不肯把金银铜拿出来结算,只能不断的削减来日的商船和货物量。
  却还不许别的领主走私贸易。
  这种强压政策,明显是难以持久的。
  不仅大名们非常不满,而且日本的那些大矿主们更加不满,特别是那些铜矿主们,他们本来也都是些领主豪强,本来拼命开采,对外贸易,能卖个好价钱,再换成各种进口货物,倒手就又赚一大笔。
  可就因为幕府的禁令,导致日本自己采的铜在国内却又供大于求,价格不断下跌,还卖不掉,砸在手里了。
  采矿炼铜那也是要很大开支成本的,这样搞那些矿主铜商也是承受不住,幕府不让卖铜,自己想留着铸钱,可他们铸钱的能力又不行,消化不了这么多铜。
  两头堵,于是矿主、铜商们,只能联合一些沿海的大名甚至是一些海贼,开始大力走私贸易了。
  幕府的威信在不断的下降,如平户藩这样的地方大名,势力则在不断的膨胀着。
  “现在各地散居的浪人,已经超过了五十万人,这些人无法获得出仕的机会,早就躁动不安,犹如星星之火,随时可以燎原,席卷日本。”
  浪人大多是因为幕府削藩导致的,大量领主被削藩,依附于他们的武士无所归依,于只就只能成为浪人。当年大坂之役中,光是丰臣一方就聚集了超过十万浪人。
  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后,又实行数次削藩,产生了一波又一波的浪人,没有战争,浪人也没有出仕出头的机会。
  有人选择去当农民,有人在城下町做买卖,但仍然还有很多人不甘心的流浪着。
  “我觉得这些浪人可以利用,这些浪人现在过的相当穷困,如果我们拿钱招募他们,并做出一些承诺,大有可为。”
  朱成功问一母同胞的兄弟,“具体讲讲?”
  “我们可以号召浪人起来推翻德川幕府,或者干脆暗里扶持江户藩主松浦重信,许诺支持他推翻德川家后拥他开府立幕,担任征夷大将军。
  我们可以打着松浦重信的旗号,招募那些浪人武士,向他们许诺,等推翻江户幕府后,给这些浪人授封领地,给予俸禄等等,同时加入讨伐德川家的义军,还可以领取军饷俸禄,穷困潦倒的这些浪人武士绝对会愿意的。”
  松辅重信是平户藩第四代藩主,平户藩户高六万多,算是个小藩,领地包括肥前国松浦郡和彼杵郡的一部份和壹岐国的全部,藩厅就在平户城。
  要说平户藩,就得先说松浦党,在日本平安时代到战国时代的九州肥前松浦地区,以松浦氏为核心,由大小四十八个家族组成了松浦党。
  到战国时,松浦党中的平户松浦氏兴盛起来,超过了本家和其它分家,成为松浦党的首领,后来平户松浦的松浦隆信统合松浦党,成了战国大名。
  九州征伐时,隆信与儿子镇信加入了丰臣秀吉一方,战后保留了所有领地。
  在关原之战爆发后,执掌家族大权的镇信先是加入了东军,后来又加入西军,两头下注,战后保全了松浦家六万三千二百石的领地,由此开创了江户幕府的平户藩,成为初代藩主。
  一直到如今的重信,是第四代藩主了。
  松浦家向来是首鼠两端左右骑墙,但松浦家却也非常能打,关原、岛原等大战,松浦家最终都站到了胜利者一方,且还立下不小战功。
  松浦家能打是出名的,在平安时代,日本嵯峨天皇的后裔嵯峨源氏的源赖光出任肥前守,就任后把族人也迁到肥前,任满后他回到京都,族人却就此留在肥前。
  这些留下来的人和源氏分家,直接以当地松浦郡名为氏,改姓松浦,到了镰仓幕府时代,松浦氏成为割据肥前国的庞大武士集团,麾下有强大的水军部队。
  松浦氏此时也繁衍成大氏族,仅在松浦就有四十八个分支家族,但他们跟其它日本家族不一样,平时各家分治,但一遇战争就会抱成一团作战,所以被称为松浦党。
  松浦党凭其水军优势,不满足正常通商,开始抢掠朝鲜人,被朝鲜人称为三岛倭寇,当时日本南北朝时期,对地方约束不力,松浦党召集了许多浪人等抢掠朝鲜,后来还抢到辽东一带。
  后来北朝足利家统一了日本,大量南朝败兵涌入海上,跟着松浦家继续抢掠海上,而中原朱元章建立大明朝,朱元章朱棣父子两朝都要求足利幕府搜剿海盗,然后才肯跟幕府贸易。
  由于松浦党太过猖狂,他们不仅抢朝鲜,也抢大明,甚至还抢掠日本各地,日本国内把所有海贼,干脆都称为松浦党,日本幕府抓到松浦党海贼就斩杀。
  后来足利幕府势微,进入战国时代,各藩镇征伐不休,在大明嘉靖年间,松浦党再次崛起,他一边搞海上贸易,一边重操旧业兼职海盗,还跟大明的汪直等海贼联手,王直把平户当成他的根据地,松浦家造船造炮,招募浪人、流民等,跟着汪直等劫掠中国沿海,搞出了嘉靖大倭乱。
  在嘉靖在倭乱里,大明海盗得占七成,但倭人也得占三成,尤其是松浦家的海贼更都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领主武装。
  从以前的松浦党海贼,到如今的平户藩主,其实还是那群人。
  骨子里就是一群海贼。
  “松浦重信此人也是个有野心的,只要我们支持他,他绝对愿意冒险一试,到时这五十万浪人加以利用,还不搅他倭国一个天翻地覆?
  现在家光就要死了,他一死,新任将军才十岁,只能由家老们主持,幕府没人领头羊,这大乱一起,必将燎原。咱们在后面扇风点火,等把整个倭国都搞乱了,到时再顺势出兵,打着帮助松浦家的名头,出动战舰水师,那不是火上添油,甚至是乱中取胜吗?”
  朱成功有些意外的看着这位才二十几岁的弟弟,想不到他居然有这样的惊人谋略,如果强攻,现在德川幕府毕竟才第三代,威望还是挺高的,虽然朱成功认为巨舰大炮可以轰开倭国任何一个港口任何一座城。
  但如果全倭抵抗,也非上策。
  可现在弟弟这番计谋,倒真是个狠字,推出松浦重信,把几十万倭国浪人召集起来,打着推翻德川家幕府的旗号,来个倒幕开放,先让他们自己内讧咬起来。
  两虎相争,必要一伤。
  “你一会把你的计划详细的写份奏折,我替你呈报陛下。”
  “好,要不我请外祖先试探下重信的意思,若是他有意,我安排他来见你面谈?”
  朱成功点了点头,“可以,也得小心提防松浦家,这些都是白眼狼,喂不熟的。”


第790章 飞剪开拓
  “老林你这个字是写的真好,平时看你握刀拿枪虎虎生威,想不到拿起笔却也能飞龙走蛇,厉害啊。”
  “一般一般,我三岁开始沙盘学字,也写了快四十年的字了,随便一个进士老爷都比我这字强多了。”
  王朝相站在海参崴半岛,看着海上帆船点点,码头一片热闹,也不由的感叹着,短短一年多时间,这里大变了样。
  去年他们来时,是先在西面摩阔崴落脚,在那边建了摩阔崴西港营,后来与海东女真部落首领会面后,才又来海参崴立营建栅。
  岳武穆庙,关帝庙,孔庙,甚至还有天师道在这里新建的道观。
  林学舞是先锋船队的三位首领之一,也是举人出身,他的字还是下过很多功夫的,他题写了一篇碑文,纪录着中国自古对海参崴地区的统治,然后写去年他们来此重新开港筑城,招抚女真,赎回被掳汉民,在此安置编户,如今海参崴城建立,朝廷在此正式设立海参崴府,府县镇同治一城。
  这里还是先锋船队的母港驻地,也是海参崴驿站、边市。
  “谁能想到,这里居然有好几万人了。”
  “确实。”
  那块海参崴碑就立在港口,一进港登上码头就能看到了。
  海参崴原只是个小渔村,并没多少人。
  崴子,是用来形容山水弯曲高低不平的常用地名,海参崴自然就是盛产海参的水湾。
  这里确实盛产海参,只是个头不大,但不大归不大,可因为这里水温低,所产的海参生长缓慢,可味道却绝佳。
  沿海的大山脉前伸入海,在此形成了海参崴半岛和勒富岛群岛,先锋船队看中这个天然良港,在半岛顶端筑城建码头。
  港城东、南、西三面都是海湾环绕。
  这里气温较舒适,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小,虽然在远东,可因为有大山脉隔绝内陆,所以这里气候跟山北边却相差很大。
  春天来的早,夏天凉爽,雨量也适中,秋天明朗,冬天也相对湿润。
  因为大明击败满清,招抚野人女真,不仅册封官爵,还互市贸易,给予赏赐,又用货物银钱赎回各部落中的汉人奴隶,皇帝这些友善的举动,女真人也挺给面子,反正这奴隶也不白送还,能换回他们想要的好东西。
  大量的汉人奴隶被送回来。
  大明也是说话算数,送多少来就掏多少银子,换成物资商货也行,皆大欢喜的场面。
  当初许多野人女真被后金征服,南迁西进,也受征召在辽东、关内做战,自然也分到、抢到许多人口牲畜钱财等,他们把这些汉人带回部落做奴隶,数量不少。
  一年多的时间,渤海的明军已经赎回了好几万人,大多安置在各个据点,其中又以海参崴安置的最多,因为这里是大明皇帝钦定的未来发展要地,所以有大半往这边安置。
  也是因为这是海港,可以从内地海运粮食衣物等各种物资过来,要不然这么多人口,若在内地,也无法供应维持。
  有人就有一切。
  一批批汉人到来,让这里日益生机勃勃,而开春后商船也是不断驶来,带来各种物资,然后运回许多女真货物回去。
  有些商人随船到来,在这里开设商铺、作坊,甚至深入女真部落去交易。
  朝廷也派来了官吏、驻军等。
  赎回的这些汉人,择其青壮编为驿卒、屯兵,划给驿田、屯田,垦荒开垦,又设立渔厂,捕捞打鱼,加工海产。
  少府监也派了管事、工匠过来,在这边建立起造船厂、修船厂等。
  如今一座新城拔地而起,城池修在南面的金角湾,这个海湾十分优良,长约十五里,宽约四里,水深七八丈。
  就算寒冬季节,寒风凛冽,但金角湾的海水仍然荡漾,外湾三个月的结冰期里,金角湾内大多数冰都是小型和零散的,只要派船定期清理,就能不受影响的通航。
  而如此神奇的关键一是北面高大山脉阻拦了寒流,其次就是这半岛深入大海,周边又没有淡水河流入,所以海水盐度高。
  特别神奇的是在半岛的东西两面,两个更大的海湾在进入隆冬后,却会封冻住,只有南面狭长的金角湾才保持这份特别。
  不过在最冷的那段时间,金角湾虽不冻,但要进入外海却受限制,有一段时间是被封冻的。
  可对于如此东北的海港,其不能通航的时间比渤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