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上升明帝-第7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也希望出外冒险的时候,自己城堡里的木屋里有个女人在带孩子照顾家里。
要不然,他们会觉得自己就是异乡的孤魂野鬼,永远的孤独常伴左右。
伊凡被派来当总管,只带了几名文书和二十多名军役过来,他很清楚自己的首要任务是能把皮毛税征上去,所以他跟之前刚来这里的维金等哥萨克不同,他不会去抢劫。
相反,他对各部落首领们很客气,因为他要通过他们来替他征收皮毛税,每个青壮男子,一年上缴十一张貂皮。
他直接让各部首领代为征收,还给发薪水。
还会雇佣那些首领子弟来城堡做事,按时发给他们薪水等等,逢年过节的,还会在城堡举办宴会,邀请他们来做客。
若是部落间有冲突,他甚至还会带兵去帮忙调解。
他还从他们子弟中招收一些人做为城堡军役人员,给他们发放薪水,但一般会将他们调到其它城堡去,从其它城堡换一些当地土著军役过来,以免他们威胁。
在还使用着石器、骨器的那些原始的部落土著人眼里,拥有雷霆之威火器的罗刹人,无法对抗,所以当他们在残暴的抢掠屠杀过后,再换一个人来怀柔统治时,虽然仍然要强加税赋,可他们却已经很满足了。
伊凡永远都是笑嬉嬉的,这个莫斯科来的破落贵族子弟,在西伯利亚已经呆了十几年,一步一步的做到如今鄂霍茨克总管的位置,也并不简单。
哪怕他的埃文人侍女做的面包太硬,他也并不会训斥半句,甚至他刚来到这里不久,就亲自娶了一位部落首领的女儿,虽然他在莫斯科还有妻子儿女,甚至在奥伊米亚康和雅库茨克等好几个任过职的城堡,都娶过土著老婆,但这些并不影响他。
嚼了两口硬梆梆的面包,伊凡端起茶喝了起来,这茶还是香。
这茶来之不易,也十分昂贵,是从贝加尔湖的伊尔库茨克跟蒙古人贸易得来的,然后沿勒拿河运到雅库茨克,再运到奥伊米亚康堡,然后再经五个星期运到这,一路可不容易。
一块茶砖,可是值一张貂皮。
“鄂霍塔河封冻住,那鄂霍次海也将封冻,看来阿穆尔河那边的明国军队不会来犯了,我们终于可以安心过一个冬了。”
文书马克西姆笑道,“这段时间咱们也是太紧张了,自己吓自己了,要不咱们举办一场宴会吧,邀请各部落首领带上他们的妻子儿女前来,到时一起喝酒跳舞,咱们城堡里过冬的人也多,要是能够撮合一些人联姻结婚,那咱们鄂霍茨克堡可又壮大几分力量,等明年解冻后,就能增添许多新一代了。”
“也好,之前为防明国来袭,咱们也没怎么去催各部落交税,现在可以催一催了。”
“派人去乌利亚堡看一看,若是他们也没发现敌人踪影,就叫他们也来参加宴会,时间就定在一星期后吧。”
乌利亚堡,是当年维金从雅库茨克南来,抵达海边建立的第一个据点,位于乌利亚河边,后来因为鄂霍特河路线更便捷,所以新的中心便在这边。
但那边仍然留了些人,不过在冬季的时候,基本上都会撤过来。
当年维金还曾沿海岸南下,一直走到乌第湾,到达了尚塔尔群岛,不过他们在那时没了粮食,最终在冬季到来前返回,差一步就找到了他们苦苦寻找的阿穆尔河口。
这几年,许多哥萨克南下,已经从土著人口中知晓了阿穆河位置,之前瓦西里·丹尼洛维奇·波雅尔科夫就翻越大山南下,沿精奇里江进入黑龙江,最后因为抢掠索伦人,被索伦人围攻,一南路下到了河口,结果冬天被困在那里,断粮后吃索伦人,最后吃掉了一半同伴,才熬到海水解冻,赶紧乘船跑到了鄂霍茨克,在那里休整后逃回。
沙俄现在早有了黑龙江的详细情报,知道其上游、下游,甚至中间的一些支流,他们从几个方向往黑龙江征服,只是相比起大兴安岭以北土著部落稀少,部落实力极弱不同,黑龙江流域,有许多部落实力不弱,这些罗刹人一不小心就被打的抱头鼠窜。
鄂霍茨克堡这边,也派人沿海岸南下征服,但进展也很缓慢,他们又不敢轻易的直接乘船到黑龙江河口登陆,因为听土著说那边来了大明皇帝的军队,巨舰、大炮、火铳,兵马众多。
乌利亚堡在霍茨克西南,距离三昼夜,伊凡将之当为前哨站,在那里派了一批哥萨克驻守,还征召了一些土著子弟。
喝着茶,啃着硬面包,嚼着煎糊的鱼块,总管伊凡看着窗外。
天空纷纷洒洒落下雪花。
“下雪了。”
以前他讨厌雪,讨厌冬天,讨厌冰封期,那意味着几个月的时间,无法与后方联络,可现在,他看到这雪,看到那冰,却觉得心中松口气,觉得很安全。
“中国皇帝真的能派出巨舰大炮的舰队来到阿穆尔河吗?你说他们会不会北上来攻打我们?”
马克西姆不以为然,“我觉得定是那些土著夸大事实,他们只是群不洗澡的臭原始人,而且既然中国以前都从没有对斯塔诺夫山脉(外兴安岭、北山)以北地区有过什么真正的统治,甚至连阿穆河以北都没有什么真正统治,那么他们最远也顶多是到达阿穆尔河口,对那些土著征收些贡税而已,”
伊凡品着这来自中国的茶,“我收到一些消息,中国原来的皇帝早几年前被他们关外东北的辫子蛮族女真人击败,但中国太大,他们被打的剩下一半国土的时候,出了一位非常了得的年轻皇族王爷,带领部下成功恢复,甚至把女真大汗博格达汗给打的一路北逃了,现在连他们北边的蒙古各部落都争相称臣纳贡,
听说那位中国皇帝很年轻也很智慧,他发展贸易,还曾经在海上击败了荷兰与葡萄牙,甚至还让西班牙与英国等都向他妥协,达成海上贸易协定,莫斯科那边消息,这位皇帝在新年时向我们的使者公然宣战了,还说要把我们全赶出乌拉尔山以西去。
我觉得这位皇帝如此强势,那他的军队早晚会来的,就算今年河海封冻,可明年也肯定会来,明年不来,后年也会来,他们早晚会来的,我们必须得早做准备。”
马克西姆依然不以为然,“我们有城堡,有火炮,有火铳,还有强悍的哥萨克,他今年不来,我们明年还可以调来更多的炮和军队,如果几年后再来,这里更不是他们能够攻占的了的。
来多少,我们击败多少便是了,总管你又何必如此担忧呢,还是想想宴会吧,漫漫冬季太过无聊,希望这次能多些干净漂亮的通古斯女人,如果有办法能够买来几个中国的女奴就好了,也让我瞧瞧她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听说她们一个个都非常白皙而且干净,还温温柔柔的。”
伊凡哈哈一笑,“我倒是听说中国的女人个个厨艺了得,我现在最想要有一个好厨娘。”
“等明年鄂霍茨克海解封后,我一定要亲自去奴儿干一趟,抢她一船中国女人回来!”
“哈哈哈,到时分我两个!”
“一定!”
第797章 枪火交加
鄂霍塔河面已经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层。
大雪纷飞,天寒地冻。
鄂霍茨克堡的总管伊凡也彻底放下心来,这样的天气契丹军队不可能再从奴儿干城来到这里。
当初波雅尔科夫从黑龙江口逃出海,在海上可是漂了一个多月才到了鄂霍茨克,就算中国人船大,但现在河海结冰他们除非乘雪撬来,但那可不容易,几无可能。
“来,一起举杯,祝大君主安康!”
伊凡举杯,总管府里,被邀请来的各部首领头人们,还有城堡里的军役贵族、哥萨克头领,以及秘书官等纷纷举杯。
火炉烧的很旺,室内很温暖。
各乌卢斯(土著村寨)受邀前来,也带来了许多貂皮,虽然今年的税还没缴齐,但收上来的税也不少了,这让伊凡很满意。
他身为军役贵族,来到遥远的西伯利亚,这么努力辛苦不就是想赚钱吗。好不容易成为了城堡总管,他看中的可就是这身为一堡军政长官背后的好处,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沙皇征税,而身为总管,他能够在收到的税收里,拿到分成奖励。
具体的辛苦差事,交给哥萨克去干,他们分包税收,也能分一杯羹。
为了能够尽量把税收齐,伊凡跟其它西伯利亚的长官一样,一手刀一手酒,刀便是哥萨克为主的军役人员,酒则是积极纳税有赏。
哥萨克会去那些不肯积极纳税的乌卢斯抓人,把头人妻女或是子弟抓到城堡关押,等交完税就放回去,甚至轮流关押为质,一年换一批,不老实交税就惩罚人质。
而伊凡会出来做好人,经常给人质赏点鱼干什么的。对纳税的头领,甚至会介绍他们改信东正教,甚至让他们受洗,受洗后招募他们为军役人员,直接发薪水,每次缴皮毛税后,还要给他们办个宴会感谢。
觥筹交错。
一边喝着酒,伊凡甚至已经在心里默默计算今年能够赚到多少了,在他的手段下,税收征的很不错,雅库茨克督军府的皮毛税,是结婚了的十六岁到五十岁的土著男子,一年十张貂皮,没结婚的交五张,十六以下的不交。
但伊凡却让所有十六以上的每个男子交十一张,十六以下的也要交五张,为了防止有人抗拒不缴或逃跑,直接按乡分配,每个乌卢斯寨子,把统计到的人口和应缴皮毛都算到一起,由头人负责代为征收并上缴,有人不缴,就其它村民代缴补齐。
他甚至还要各卢乌斯土著人送礼给他,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加征,每人一张貂皮,不分男女老弱。
交不齐,那就带走一个家人到城堡做人质,做人质期间还要帮忙做劳役,修城堡种田地等等。
另一边,对交税积极的他却又跟他们联姻,招募他们做军役人员,给他们发薪水等等。
看着那些部落首领们那小心讨好的态度,伊凡很得意,这总管收益非常不错。
再干几年,就可以回莫斯科享受了,或者在远东获得一块封地。
……
海上,浮冰流动。
开拓者船队驶近鄂霍茨克堡。
船上,战士们在做准备。
炮手在检查火炮,铳手在检查火枪。
随征的部落战士也在做战前准备。
费雅喀人取出一件熊皮摆在甲板上,然后他们拿出一个小熊皮袋子,从里面挖出熊油,往脸上涂抹,对着熊皮左跳右蹦,还念念有词,最后把熊皮披到身上。
王朝相一边检查火铳一边打量这些人。
“这些是费雅喀熊战士,这些熊都是他们从小养大的,然后在成人的时候,在杀熊节上亲自死手的。”
没卵子的王朝相很猛,手里的斧头和火铳都不知道打死过多少敌人,但是他可没养过熊更没杀过熊,他也是来北海后,才知道原来黑龙江口的费雅喀人居然养熊,还有个杀熊节。
黑龙江一带很多部族都崇拜熊,跟草原上部落大多崇拜狼一样,他们崇拜那些猛兽。
但崇拜熊,居然要从小抢一只熊崽养大,然后却又杀掉,这让人有些觉得不可思议。
另一边,赫哲人也在做战前动员。
他们拿出的是鱼皮衣。
赫哲人是渔猎民族,他们大多数都是捕渔为生的,养狗、做桦皮划子,捕渔,吃鱼,似乎就是他们的全部了,他们善于捕鱼,一两千斤的鲟鳇也是他们的食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