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上升明帝-第7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是大明皇帝,而是蒙古共主大汗,这个身份很重要。
现在朱以海在蒙古人这里,具体的身份其实是大明帝国皇帝兼蒙古大汗,大明跟蒙古之前都还属于联盟关系,蒙古内部的许多事务,大明皇帝这个身份并不能直接插手干涉,但蒙古大汗这个身份可以。
朱以海用双重身份,重新平衡了和硕特各部,尤其是把本来已经分崩离兮几乎被准噶尔吞并的杜尔伯特与辉特两部,重新聚拢起来,并扶持他们联合建立一个汗国,给他们重新调整划地,当初朱以海是以乌、吐、哈做为诱饵,让准噶尔同意了这个安排。
而彻辰汗以和硕特本部也再建一汗国,让和硕特分立两国,也让本来分裂削弱的和硕特,特别是西域部份又稳住了地位。
准噶尔其实在之前的盟约里,看似拿到了不少地盘,但实际上被框住了,打断了他们积极的扩张势头,尤其是本来再努力一把,就能彻底的把杜尔伯特、辉特吞并,甚至让和硕特本部让出盟主之位的。
可惜差了一步。
到现在,准噶尔虽然也建立汗国,巴图尔由珲台吉升为汗,但他却仍然只是统领准噶尔一部,他在卫拉特也只是个副盟主。
更别说盟主之上,还有朱以海这个蒙古共主大汗。
各部一起出兵帮他打下来的北庭三地,结果转头又丢了,可谓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现在再回来打,结果迟迟不下。
“明格部的爱里木已经在费尔干纳正式举旗,建立大宛汗国,自称可汗,正在加大对和卓们的打击,他派了使者前来进贡,献上黄金和汗血宝马,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正式承认册封,并采购火器。”
“布哈拉汗派使者来抗议,希瓦也反对,哈萨克也抗议,希望大明不要承认更不要册封爱里木。”
朱以海又是哈哈一笑。
引的远处的缠回俘虏劳工都不由的望过来,结果侍卫僧格直接一鞭子抽了过去,大声斥骂。
准噶尔跟缠回在玛纳斯汗屡战不力,僧格最近也有些无精打彩,他牵挂着父兄以及部族,关心汗国的战事,但他身为皇帝的侍卫,却不能离开,无法参加战斗,只能拿这些白帽撒气。
皇帝摆摆手,“不用理会布哈拉、希瓦与哈萨克,明发旨意,承认并册封爱里木为大宛可汗,加封其为忠顺王,封怀化大将军……
至于他想买火器,跟吐鲁番汗一样价格给他,黄金、白银、玉石、牛羊马匹、粮食、皮毛,见钱给货,一手交钱一手货。”
反正卖的也都不是最新式的火器,其实朱以海本身都不介意卖点新式火器给他们,火器这玩意如果不能自己造,靠买就得受制于人,买的越多,越受制于人。
起码十倍之利,别说朱以海愿意卖,现在朝廷里也没人反对,这玩意太暴利了。尤其是直接拿火器换粮食马匹等,非常划算啊。
布哈拉与希瓦都是昔班尼王朝里传下来的,而哈萨克原也属于乌兹别克一支,瓦剌太师也先在北京城下兵败后,调转方向西征,派其子西征乌兹别克汗国,阿不海汗兵败,汗国两个术赤后裔,带着一部份部众出走,在东察合台汗国的支持下,建立了哈萨克汗国,他们被称为哈萨克…乌兹别克人。
阿不海汗的孙子昔班尼后来也是借助东察合台汗马合木的支持下,卷土重来,重整部落,灭掉了帖木儿帝国,建立起昔班尼汗国,后来迁都布拉合,于是改称布哈拉汗国,因后来绝嗣,由女婿札尼继位,也因此改称札尼王朝。
昔班尼一位后裔在花喇子模击败波斯人,建立了希瓦汗国。
中亚这百余年来,都是乌兹别克人占据着,察合台汗国也早退出河中。
现如今布哈拉衰弱,哈萨克反而崛起,希瓦也还算不错,这个时候朱以海有意扶持明格部提前在费尔干纳立国,本就是要把水搅更浑,也是要牵制哈萨克汗国。
要是他们反对抗议,大明就顺从他们意见,那怎么可能。
这不符合大明利益啊。
“诺盖人还没动静吗?”
“听说各部落争吵的厉害,他们对于脱离哈萨克,再建诺盖汗国倒是很积极,可是各个部落的首领却为新汗国的利益分配争吵不休。”
哈萨克有三个玉兹,大中小玉兹,玉兹也是地区、部落的意思,小玉兹是其西部,主要就是由被征服的诺盖人部落组成,诺盖人曾经很彪悍,但很早就迁移分散的厉害,最终被哈萨克征服。
不过哈萨克本身也就是一个游牧汗国,是由三个玉兹组成,而每个玉兹又有许多个部落,这是一个部落联盟,就算克烈汗时,征服了各部,也只是让各部承认其是共主。
各部落依然有很大的自治权,特别是游牧国家的特性,部落、牧民、士兵都是一体的,一切都是以部落为载体。
诺盖人得到大明皇帝的授意和支持,当然愿意自立,可诺盖人内部也不团结,争的厉害。
“那就派人过去,直接册封一位实力最强的诺盖部落首领为汗,授都护,其它的大部划设都督府,授都督,封王公台吉。”
小玉兹紧邻里海,那就直接设立里海都护府。
河中四战之地,又是必须控制的地盘,控制了河中,帝国的西疆才能真正安稳。
而要控制,那首先就要削弱这里的乌兹别克人,现如今哈萨克势力最强,布哈拉潜力很大,通过大宛汗国与诺盖汗国来进一步削弱布哈拉与哈萨克,让河中由三国,变成五国,无疑更符合大明利益。
就如同扶持吐鲁番汗自立一样,既可扶持他为代理人,跟准噶尔拼命消耗,还能削弱叶尔羌。
这仗才打了没多久,吐鲁番汗阿木伦已经彻底的离不开大明支持了,不仅拼命的掏钱、拿牲畜钱粮买装备,甚至已经不得不主动邀请大明来到吐鲁番驻扎协防。
还划出了大片土地,让大明在此建立高昌新城驻防,并建立高昌、尹吾、敦煌的驿站丝路。
照现在的趋势打下去,不出三年,吐鲁番汗阿木伦就会彻底沦为大明的傀儡,当他手中的力量打光,就只能完全依附于大明,甚至最终东疆被大明实控。
“再给阿木伦一批炮,让他们部署到玛纳斯城上去加强防御,暂时咱们还不能直接出兵跟准噶尔打,但暗里卖些火器还是没问题的。”
文安之笑着道,“明白,咱们又让阿木伦儿子阿不都拉带吉利吉斯人‘抢了’。”
“哈哈哈~”
第830章 不介意再俘虏一个大明天子
“玛纳斯,我们蒙古语里是巡逻者的意思,以前玛纳斯河沿岸有巡逻士兵,意寓英雄。”也先后裔,准噶尔汗国大汗巴图尔骑马伫立玛纳斯河畔,抬手以马鞭指着面前的河流对身边的明使道。
他身边的明使身着绯袍,还系了条红带子,带上还配了两支燧发火铳,他手举着千里镜打量着玛纳斯河,对巴图尔的话却只是澹澹的回应道,
“在蒙古人来到这里之前,汉人早就来了。”
“西汉时,其东属乌贪訾离国,其西为乌孙国,后为汉西域都护府之地。三国,为乌孙地,北魏属高车,北周属突厥,隋朝属铁勒,唐朝时先为西突厥处密部,后来唐**密,设有乌宰守捉。宋属西辽,元属高车回鹘,到了本朝,瓦剌西进,才从叶尔羌手里夺取,这些年一直是你们准噶尔部的呼拉玛部在此游牧,对吧?”红带着的大明皇族是朱识锛,这位现如今是北庭都护府的长史,头衔不低,还有个延长侯的终身爵。
不过这位在西域名气不小,他是兰州末代肃王的兄弟,末代肃王降张献忠被杀,后来米喇印丁国栋等在甘肃起兵反清,就把逃亡在肃州的朱识锛给找出来拥立,拥延长王朱识锛监国。
不过朱识锛并没有什么野心,而米喇印等其实也并不是真心拥他为主,当朱以海派人联络上他们后,朱识锛也是识趣而又主动的退位归藩,米喇印等也立即归附朱以海朝廷,皆大欢喜。
朱识锛退位后一度被保留了延长郡王爵位,甚至还一直留在甘肃,直到后来贺弘器等西进,打通了与内地连接后,朱识锛再三上表请求去除爵位,之后又主动请求入朝。
进京的朱识锛得到朱以海的隆重接待,朱以海与他的一番会面后,对这位皇叔印象不错,于是让他到宗人府给朱聿键帮忙,还特恩赐爵延长侯。
在京一年,又被皇帝派到陕甘,奉旨钦差巡视,米丁叛乱后,更是成为洪承畴、吴三桂先锋军的长史,监察军纪督理粮饷。
平定叛乱后,又被皇帝授为北庭都护府长史。而北庭都护府的都护正是准噶尔汗巴图尔,两人名义上那是搭档。
不过看着玛纳斯河,巴图尔很恼怒,这条河以前鱼很肥美,而现在却没有人再敢捞河里的鱼吃了。
河里死了太多人,河里现在捞上来的鱼剖开,里面都还有许多尸肉。鱼肚里子的,绝大多数都是准噶尔战士。
彪悍的准噶尔战士,在这里兵败数次,刚刚结束的又一次玛纳斯河之战,准噶尔又死了三千。
不是准噶尔战士不勇勐,而是吐鲁番汗火器犀利,这一次战斗,巴图尔又增调了许多部落战士,补充休整一番后,率领三万人发动战事,准备一举拿下玛纳斯城,可他们却连河都没过去。
阿木伦汗倚城临河列阵,立起营垒,暗藏火炮,当准噶尔勇士冲锋过河,半渡之时,阿木伦率军阻击。
半渡而击。火炮轰击,鸟铳拦截,等半渡人马被铳炮打的散乱的时候,阿木伦亲率吉利吉斯骑兵从两翼杀出。
三千人。足足阵亡了三千人,尸体把河水染红,把河都堵了。巴图尔亲自上阵冲锋都没能反败为胜,打了一整天,战死三千,伤无数,最后只得退回西岸立营。
要不是巴图尔兄弟父子齐心防守住营地,只怕准噶尔已经大败而归。他们不是输在数量、勇勐等上,而是输在了武器上。
甚至巴图尔有足够的理由怀疑,这场战斗明军也下场了,阿木伦率领的吉利吉斯骑兵中,有一支骑兵非常的精锐勇勐,尤其是装备极其了得,骑士和战马全部身披重甲,兵器除了弓箭外,还全部配有钩镰长枪,此外他们居然还装备了火枪。
这支武器到牙齿的重骑兵,非常犀利勇勐,犹如一把尖刀一样,在战场上直插准噶尔军两翼,几乎是不可阻拦的撕开了准噶尔侧翼的口子,一直杀了进去。
这支骑兵数量有三千。巴图尔绝不相信这是吐鲁番汗的吉利吉斯骑兵,在战败后他也迅速的派人探查这支人马,甚至从抓到的俘虏里严刑逼供审问这支人马的实情。
他得到一些模湖甚至混乱的情报,但其中有几条让他惊惧而又愤怒。那三千重骑兵,不全是吉利吉斯人,虽然里面没有明军汉兵,但据说这是一支新军,由明军秘密武装的一支新军,名义上仍是隶属吐鲁番汗,实际上却是由明军组织、训练、装备的一支新军。
他们名叫静塞军。教官都是大明帝都皇家骑兵学院的,兵员有吉利吉斯人,有辉特人有杜尔伯特人还有唐古特人,甚至有部份回鹘人、乌兹别克人等。
名义上是阿木伦汗的军队,实际是由大明指挥控制的。虽然还没有确切的证据,可巴图尔却对此坚信不疑。
“我们是盟友,对吧?”他问朱识锛。朱识锛看着河对岸的玛纳斯城,还有沿河巡逻的静塞军,点了点头。
静塞军这个名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