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7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的发展情况让他很满意,平定陕甘动乱后,这里是最早驻扎御营,并率先恢复工商的。
  八百里河湟谷地农区的大量粮食等物资,也是经此迅速的转入河西,甚至运往西域。
  “陛下,青海汗来了,正在峨堡前请求通关面圣。”
  青海汗达赉巴图尔现在有些焦头烂额,汗是当上了,可没能顺利做上和硕特汗,现在连青海都没能控制住,老五据东南河曲一带拒不听令,明显是跟在康巴自立的儿子罕都父子连心。
  达赉暂时忍了,想先率兵入卫藏,先除了达延汗再说,可现在皇帝一道旨意,说达延谋害固始汗这个事情证据有些瑕疵,达延汗提供了新的证据证明清白,皇帝需要派人详加调查,得出结果之前,令和硕特各部暂时休兵罢战。
  皇帝一道旨意,青海其它台吉们也立即带兵回自己部落了,而本就摇摆不定的喀什一带的诸侄子总管们也更是立即响应。
  这不是出尔反尔吗?
  达赉不服,可皇帝的使者告诉他这是大明天子的圣旨,他们是来宣旨的,不是来商量的。
  如果谁不服天子旨意,敢擅自出兵越过现在的实际控制界线,敢挑起和硕特内战的,那么大明将联合和硕特其它人马,共诛之。
  这话充满杀气。
  连达赉的儿子们都怕了。
  其它台吉们更是纷纷劝说他等候皇帝的调查结果,并说相信皇帝。
  可达赉被固始汗认为是最聪明的一个儿子,稍一思考,就能明白大明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系列的骚操作了,这就是要把和硕特汗国分裂啊。
  接下来的事情,就如他预料的一般。
  风云突变。
  达延汗在后藏跟吉雪巴等叛军作战,结果出了许多惊人意外,先是达延汗与甘丹颇章联军大败吉雪巴的叛军联军,可随便就发生了宁玛萨迦等花、红教半夜反戈的事,和硕特按兵不动见死不救,索南饶丹大败。
  然后吉雪巴居然跟达延汗一起在江孜堡下会面,然后在明使的调停下,一起前往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拜见四世上师,请这位八十多岁的大法会首座出面主持了两人的正式会盟。
  大明使者、四世首座共同出面,达延汗与吉雪第巴握手言和,实际上整个和谈早在来日喀则之前就已经达成,都是由大明一手居中主持的,主要的条件都是大明划定的。
  达延汗驻后藏日喀则,吉雪巴驻前藏喇萨,前后藏分治,且同时政教分离。
  江孜堡则由卫藏衙门的卫藏将军带明军驻防,居中维和。
  在日喀则的会盟后,才通知了喇萨那边,实际上就是生米煮成了熟饭,真的只是通知他们而已。
  大首座亲至喇萨,五世也得给面子,金圣叹也是邀请了达延、吉雪第巴,还有花、红、白几教,还有工布那边的第巴叛军,甚至还有拉达克、锡金、布鲁克巴等诸藩一起会盟。
  皇帝使者宣读皇帝的诏书,卫藏格局大变。
  五世虽不满,可他的大总管索南饶丹在江孜死的不明不白,说是遇袭死于乱军中,但五世得到消息说其实索南饶丹那晚没死,是后来被达延软禁,因为索南饶丹不肯同意前后藏的分治,然后被达延汗秘密交给了吉雪第巴处死了。
  达延汗与吉雪第巴一起谋杀了索南饶丹。
  失去了这位得力的代理人,五世也方寸大乱。
  最终在各方的咄咄逼迫之下,也只得奉旨同意。
  金圣叹已经私下跟他谈过,说青海汗达赉非常尊崇他,要在青海湖边建一座格鲁大寺,然后请他前去驻锡。
  当年五世还年少时,吉雪巴家族被藏巴汗击败赶去青海安多后,就曾跟却图汗谋划着要把五世强请去青海,索南饶丹带着五世赶紧跑到山南躲藏了许久。
  他非常清楚,一旦离开卫藏,那就是鱼离开了水,以后就完全受制于人了。
  在大明的多管齐下威逼利诱之下,没了左膀右臂索南饶丹这样强力助手的五世,最终也只能妥协。
  不仅奉行大明皇帝圣旨,同时也承认前后藏的分治,让吉雪第巴接任第二任甘丹颇章第巴,也由他接管了甘丹颇章,前藏各宗的民政税赋等由他管理,各宗本等地方官员,由他提名然后经卫藏衙门转呈朝廷,由皇帝审核批准。
  连格鲁派班两大系,也前后藏彻底分家,后藏的格鲁派寺庙、僧侣、庄园、僧兵,以及寺属的属民、农奴全都交给班系。班系在前藏的寺、僧、庄园、农奴等也交给达赉系。
  但明显前藏亏大了。
  甘丹赤巴这名义上的黄教教宗,也不再直接由达赉选任,而是两人共同提名,然后经大明天子册授,五年一任。
  皇帝有意提高这位名义教宗。
  工布等地方叛乱的那些第巴家族,这次也被朝廷安抚,不仅恢复了他们的地位,保留了他们世袭的庄园财富,还给了他们正式的册封授命诏书,将他们的庄园领地,设立为县乡保甲等,给予他们和寺院一样的自治特权。
  皇帝保证和强化了他们的领主权,甚至予以他们免除税赋之权,他们可以管理领地上的土地和属民。
  皇帝甚至还给他们授予大明外藩各级爵位。
  他们对大明皇帝有臣属效忠的义务,且需要向大明皇帝定期朝贡,根据领土封地大小进贡。
  实际上就相当于一种变相的定额包税制,皇帝不向他们征税,但要纳贡,数量固定的,根据各领主贵族们的地盘大小和经济实力来定,定下就不再轻易变动。
  这些大大小小的地方贵族豪强,就直接成了大明皇帝的封臣领主,前后藏的和硕特汗廷与甘丹颇章两个地方政府,名义上统领他们,但实际上只能直接统治非贵族领主私地、寺庙庄园的宗地,相当于是卫藏版的郡国并行制。
  贵族领主、寺院庄园,然后是前后藏两个地方政府,三分卫藏。
  皇帝这个旨意一出,之前早就忍受和硕特汗和索南饶丹这日与月许久的地方贵族们,无不欢欣鼓舞,许多第巴家族,那都是传承上千年了,谁愿意把自家领地交出去?
  和硕特在卫藏的改土归流本来并不彻底,但也触及了旧贵族们的根本利益,索南饶丹这样的强人都推行的非常艰难,现在大明跑过来,一道圣旨颁下,这下贵族们有了强力后台,自然双手双举赞成。
  只要能够保住自己的世袭庄园领地、属民,和自治权,哪怕需要向皇帝进贡,他们也愿意,毕竟之前和硕特甘丹颇章的新政,相比起给皇帝进贡,那可狠多了。
  和硕特是要扒他们祖坟,大明皇帝顶多只是要拿点粮。
  况且,大明天子也是拿出真东西来换的,是给予他们封爵授衔,封官荫赠的,有银印铜章、官诰官服。
  是有大明朝廷和大明天子背书保证的。
  有了这些东西,他们的世袭领主地位就能更加稳固,就不用再担心什么和硕特汗抢他们庄园,甘丹颇章要收他们属民,向他们征收税赋派差役这些事情了。
  这样子搞,当年固始汗和索南饶丹想整合卫藏,搞一个统一的卫藏朝廷是不可能实现了,大明皇帝给他们开了倒车,以后前后藏达延汗与吉雪巴分治,也无法真正统合两部。
  但这对大明是最有利的,对卫藏贵族豪强们也是有利的,甚至对其它各派的寺庙僧侣也有利。
  毕竟维持了他们的特权,不纳税赋,不服差役,甚至继续占有庞大的庄园、属民和农奴,还能继续拥有僧兵武装,拥有自己庄园领地上的治权。
  今后的卫藏,还是几大势力阶层的联盟,而不可能成为一个统一集权的汗廷。最亏的其实就是达延汗,还有五世。
  但他们跌倒,一群人吃饱,甚至都能吃撑,有那么多人支持大明天子的旨意,他们俩个就算不满,也寡不敌众了。
  这就是对敌斗争的高阶技法,分化拉拢,离弱合强,短短八个字,却是所向披靡。
  大明把卫藏青康阿里南疆这几大块肥肉,拿在手上左割右划,倒来倒去,最后看似全分出去了,可实际上早就满手油了,况且在这次的谋划里,达延汗可是实实在在的把叶尔羌、于阗、和田、且末诸地交给大明了。
  大明把这些地方仍暂时交给固始汗的孙子们管理,但他们已经脱离和硕特汗国达延汗的统治,又不归属于青海汗或赛音汗管。
  “达赉巴图尔还是不死心吗,有些贪心了,朕以为他这么聪明的人,早就应当心知肚明,既然要借助朕之力坐上汗位,那就必然要有相应付出交换的,现在的结果,他得接受,也只能接受。”
  “现在跑来,想干什么?还没吃干呢就想抹净嘴不认了?”
  朱以海敢这样谋划,除了对整个局势的洞悉了解外,就是胸中的格局,当然,也还有大明如今如日中天的强大实力做支撑的。
  “让他从哪来回哪去,好好在青海统领左右翼,安心放牧,别得寸进尺,朕已有明旨颁发,勿谓言之不预也。”
  朱以海根本不介意适当的对达赉汗表示下自己的强硬,甚至是霸道。
  实力强大,那就是霸道威胁,实力弱小,就只是嘴炮哔哔了。
  大明要的是削弱和平衡,可不会去一心帮扶达赉巴图尔统一和硕特汗国,就算他是朱以海便宜女婿也不行。


第867章 奉旨
  祁连山南麓。
  峨堡关城下,金露梅漫山遍野的绽放着,金灿灿的一片,与远处祁连山雪线上的雪峰遥相响应。
  达赉巴图尔汗跪接圣旨,旨意宣读完,他便知晓自己触怒了皇帝。那个似乎永远看起来温和亲切的皇帝,此时就如冷龙岭一样高高在上且冷冰冰。
  “回吧,汗王。”
  达赉怔怔的还跪伏地地。
  宣旨的使者是一名行人司的行人,从九品下,最低级的官员,身着浅青袍子,但站在那里面对和硕特的青海汗时,却是居高临下语带威严。
  “怎么着,汗王这是不想奉旨?”
  达赉回过神来,不敢对这位从九品下的行人有半点不敬,他也知道行人品级很低,行人司的司正也才正九品上,左右司副是从九品上。在他们之下还设有三百六十名行人,皆只有最低的从九品下。
  但这些人并不简单,因为他们全是两榜进士正途出身,行人品级虽低,但那些行人前途无量。
  这些年轻的行人,职如其名,负责对外行走,凡颁行诏敕,册封宗室、抚谕四方、征聘贤才,及赏赐、慰问、赈济、军务、祭祀,则遣行人出使。
  特别是绍天朝如今削减中官,禁止太监干政后,也很少再派阉人传旨,这些年轻进士出身的行人,就代表着大明朝廷奔走各地。
  站在他面前的,不是个从九品下的芝麻小官,而是大明天使。
  甚至他现在说话,都可以视为代表着大明皇帝。
  “臣不敢!”
  达赉赶紧解释。
  “那就接旨,然后跪安,回去吧,不要呆在这里。这里不是青海,是甘肃省,还是军事要地,外藩不可无旨逗留。”
  达赉血直往脑门冲,可还是紧咬牙关,跪拜谢恩接旨。
  远处传来一阵铳响。
  达赉望去,一队峨堡驻防御营士兵,正在关外不远训练,有军乐队敲打着军鼓吹着军号,明军踩着鼓点排着整齐的队列前进,一丝不乱。
  他们随着军官的命令停下脚步,步伐整齐,然后在喝令声中端起火枪,开始一排排的射击。
  那大约是一个哨的士兵,一百多人,分成三段射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