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抚宋-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说来,萧计相会更加没事了是不是?”张诚却是想到了另一种可能,倒是有些欢喜了。
  张超看着儿子,意味深长地道:“那倒不见得,物极必反,一体两面,就看这件事情,从哪一个角度来看了!”
  大庆殿上的朝会结束了。
  所有冠冕堂皇的话或者事情,在那里都已经被说完了,被安排得妥妥贴贴。
  当能够决定这个帝国最终走向的一些人,离开了大庆殿到了御书房之后,更多的能影响到这个国家的事情,才被摆到了台面之上。
  罗颂和李光虽然被放了出来,但现在却只能呆在家里。
  而另一位大人物萧禹,现在还被关在台狱之中没有放出来呢!
  今日御书房议事,说得就是萧禹之事。
  “该放萧计相出来了。”夏诫道:“三司使现在没了主官,乱成一团,而眼下汴梁不稳,三司使的稳定更是重中之重。”
  “不错不错!”陈规附和道:“官家,上四军这一次死伤颇众,光是抚恤都是一笔大数目啊,偏生这又是年尾,萧计相不出来,一时之间连钱都筹不出来,这事儿拖不得,一拖就容易出事。”
  张超低垂着头坐在一边,默不作声。这是他一贯的作风,虽然这种级别的议事,他总是会在场,但他向来就是只带了一个耳朵来,嘴巴一般都是缝上的,即便是官家问起来,他也是哼哼哈哈,啥也不说。
  这是他的生存之道。也是这么多年来,当政的文官们一直能容忍这样一个武将能存于他们中间。
  因为张超从来不争。
  崔昂看了看东西两府一个鼻孔出气的模样,再瞧瞧官家的神色,便知道该自己出马了。
  夏诫也好,陈规也好,做事不是先请示官家,反而是一副在指导官家做事的模样,官家心里要是痛快那就怪了。
  “官家,我认来不妥!萧禹不同于罗相公,李相公,不查个清楚明白,在这次事变之中死去的数万百姓士卒如何能心服?”崔昂站起来,慷慨激昂地道。
  “崔中丞,你这是什么意思?”夏诫勃然变色。
  “首辅,萧禹是逆王的铁杆心腹,您走到大街上随便抓一个人问问,只怕这人便能说出这件事情来。逆王造反,萧禹参与没参与,不查查怎么知道呢?”崔昂道。
  “胡闹!”陈规怒道:“崔中丞,萧禹是什么样人你不知道吗?他身上牵涉多大你不知道吗?逆王已死,陶大勇等一众附逆之人已经授首,秦敏等一干人也是插翅难逃,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了。官家,我与首辅的意思,便是现在当以安抚为主,绝不能再将这件事情扩大化了。”
  “因为萧定吗?”崔昂冷笑:“首辅,枢密,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的话,那我大宋朝廷颜面何存?这可是为后世立下一个标杆吗?如果因为萧禹有萧定这么一个儿子就不敢查,不能查,不想查,岂不是在向世人传递一个极其不好的信号?兵强马壮者,有之吗?”
  崔昂的声音骤然拔高。
  夏诫与陈规两人对视一眼,脸上都是恼火之极。
  兵强马壮者有之!
  事情本来就是这样啊!
  但这样的事情,却是不能说出来的。
  崔昂是一个麻烦制造者,但却不能成为一个麻烦解决者。
  “楚王是个什么意思?”上首,赵琐的眼光转向了一边低眉顺目的楚王赵敬。或者是二儿子造反,在内城一战,死得太过于惨烈,对赵琐的心境有了不小的影响,从那以后,这样级别的议事,楚王也可以列席其间了。
  “父王,儿臣的意思,便还请萧计相在台狱多住一些时日,不过好酒好饭地侍候着,也许他妻儿随时能进去探望。”赵敬抬头笑道:“萧计相的人品,儿臣是信得过的,但外头人可并不知道,所以查一查,还是必须的,查清楚了,也能还萧计相一个清白嘛!”
  “就是如此?”赵琐微微皱眉。
  “不管怎么说,萧计相陷入到了这件大事中去,总是要知会萧总管一声的,萧总管是家中长子,碰到了这样的事情,总也该回来尽尽孝心,处理一下家务,再者萧总管自从上次别圣西去之后,屡立大功,却也一直没有回业夸功述职,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一举两得嘛!”赵敬笑吟吟地道。
  一听这话,夏诫与陈规两人都是目光闪动,看着赵敬的眼神都有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意思。
  赵敬这是要挟萧禹以及萧氏家人来要胁萧定,要萧定返京述职。
  毫无疑问,萧定一回汴梁,就再敢不可能离开了。
  如果萧定回来,萧禹必然无事,萧氏也仍然会富贵下去。
  不管朝廷怎么想,都还需要用这个态度来安抚西军。
  当然,等到朝廷完全接手了西军之后,再怎么对付萧家,那就是后话了。
  只是这样的计策,当真是赵敬想出来的吗?
  看着众人的神色,赵敬颇为得意。
  这样的计策,他当然想不出来,不过他有个好幕僚,来之前,赵援便为他计划好了一切。


第三百零一章:做茧自缚
  萧定会回来吗?
  但凡长着个脑袋的人都很清楚,只要萧定一回来,就再也别想返回西北去。
  那么问题就来了,要是萧定拒绝回来,朝廷要怎么办?
  当真办萧禹一个附逆的罪行吗?
  只怕也是行不通的。
  真敢这样做,那就等于是撕破脸皮了,形成了僵持之局,朝廷反而是下不了台了。
  赵琐很清楚这样做的后果,自然犹豫不绝。
  “这件事情,当然是不能明发诏旨的。”夏诫心念电转,霎那之间已是有了主意,“官家,这件事情,只能找一个妥贴的人亲自跑一趟西北,与萧定关说清楚这里头的利害关系。”
  说白了,就是一场私下交易。
  想要萧定回来,那就得打消萧定心头的疑虑。
  萧定担心什么?
  自然是担心朝廷卸磨杀驴啊!
  那么只要萧定肯回来,朝廷这头便先对他进行大肆封赏,等到他回到汴梁,再释放萧禹好了。萧定这样的悍将,自然是好好地养起来。
  如此猛虎,时间合适便可以放出去咬人。
  只要萧定肯放弃西北的军权,那么朝廷高官厚禄地养着他,又算什么呢?
  与萧定现在的势力比起来,萧禹掌握大宋的财权,反而不够看了。
  因为萧禹是随时可以被替换掉的。
  最多也不过是工作效率不如他那样明显罢了。
  赵琐不由连连点头,这个法子好。派个人去私下了说说,就算是萧定不答应,也不会损了脸面,还可以另想办法来转寰,不至于把双方都逼进死胡同里去。
  “首辅觉得派谁去更合适呢?”赵琐问道:“地位低了万万不行,搞不好就又在横山被狼叼走了。”
  赵琐似乎是在开着玩笑,但内心深处极实是相当恼火的。
  所谓的被狼叼走了,只不过是萧定跋扈嚣张的一个佐证罢了。
  横山似乎就是一个魔障,只要跨过了这座大山,便都一个个的变得不听话了。
  李续是如此。
  萧定也是如此。
  现在的萧定,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规规矩矩,日常奏章,年节贡礼啥都不缺,但实际上,与李续并没有什么两样。
  只要一触及到他们的核心利益,立时便会惹来他们凌厉的反击。
  而且萧定现在的势头,可比李续猛多了。
  握有横山党项的萧定,真想反叛的话,随时都有可能出兵陕西路。
  好在眼下萧定似乎还是对大宋忠心的,在大西北,他在不停地向西用兵,将一个个的西域城市拿下,一本本的人口黄册,疆域地图都被使节送回了汴梁,倒也是满足了赵琐开疆拓土的雄心。
  另一头,萧定也频频对辽国的西京道用兵,打得西京道总督耶律环苦不堪言,听说这一次耶律俊进京,谈判的其中一项,就是萧定不得再对大辽西京道滋扰。
  从这些方面来讲,萧定似乎并没有反叛大宋之心。
  如果他真想学李续那样造反,那就不可能得罪辽国了。
  想当初,李续想要自立为王,那对辽国可是极尽奴颜卑躬之能事,只差跪着叫爹了,最终从辽国那里弄来了一个平夏王的称号。
  萧定如果真有这样的想法,就断然不会对辽国大打出手,同时得罪两个超级大国,他的脑袋还没有这样铁,就算萧定的脑袋里面都是浆糊,他手下的那些谋士,也绝不会如此糊涂的。
  细细论起来,似乎一切又皆有可能呢!
  那个年轻的将领,其实在赵琐的心中,映象着实不错。
  而且他还是自己一手简拔起来的,从区区一个统制,二年之内连升数级成为大宋一路行军总管,这样的升官速度,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官家说得是,这个人要有足够的地位,不至于在横山之中被狼叼了去,又要有足够的权威,能够压得住萧定的气焰,还要对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能够让萧定没有什么疑虑,臣思来想去,也就只有崔中丞最合适了!”夏诫转头看着崔昂,毫不掩饰他心中满满的恶意。
  陈规在一边一听之下倒是乐了。
  妙极啊!
  你崔昂不是一力坚持不能就这样放了萧禹吗?
  很好,谁提出问题,那就让谁去解决问题吧!
  当下笑吟吟地拱手道:“官家,说起来呢,本还有一个比崔中丞更合适的人选,那就是罗逢辰罗相公,不过罗相公现在尚在家中闭门听参,不能出来视事。那也就只能辛苦崔中丞一趟了。”
  崔昂顿时傻眼了。
  主意好出,但真要办事情可就难了。
  萧定到底是怎么想的谁知道?
  不过从前期此人的凶横便可以看出来,他压根儿就没把朝廷放在心里,要不然陕西路安抚使兰四新安排的那些官员,咋就一个个的在横山被狼叼走了呢?
  此去,祸福难料。
  一个搞不好,就要把小命葬送在哪里啊。
  他心中顿时把首辅夏诫和枢密陈规给恨到了骨头里,这是生怕自己不死吗?
  把求援的目光看向楚王赵敬。
  自己这一年多来辛辛苦苦,最后得利最大的可是你楚王啊,而且你私下里不也是向我表达了感激拉拢之意吗?这个时候你只要开口为我说上几句话,我就能找到借口推托了啊!
  他满怀希翼地看着赵敬。
  赵敬却是有意无意地避开了他的目光,转过头去,一副极其崇敬的模样,看着坐在上首的官家。
  崔昂心头又是一阵大骂。
  岂料此时赵敬心中也是恼火之极。
  看我干嘛?
  一个首辅,一个枢密,你是让我和他们两个唱反调吗?
  得罪了他们,我有什么好处呢?
  而且你崔中丞已经把老二拉下了马,如今老二的魂魄只怕已经到了奈何桥,喝下了孟婆汤,我还要你崔昂有何用呢?后期案子的审理,那些虾兵蟹将的死活对于赵敬来说,已经毫无意义。
  他不由得想起了今天进宫来之前赵援对他所说的话。
  现在该是要着力拉拢夏诫、陈规、罗颂这些人的时候了。
  因为治国,还得看这些人的啊!
  以前他们对赵敬不冷不热是因为他们有着很多的选择,自然就不肯表态,但现在荆王一去,剩下的那些王爷又有那一个是成气候的呢?要不就是声色犬马之辈,要不就是年龄太小不值一提。
  楚王,已经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了。
  所以,现在对这些人一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