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抚宋-第4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刘公本身就让他们汗颜了?”江映雪不无讽刺地道。
  “正是如此!”萧诚道:“所以,我认为,刘公即便现在还在犹豫,但他走上一趟汴梁之后,必然会有所改变。因为这几年,他在我们这里已经过习惯了,回到汴梁,必然看那里处处都不顺眼。”
  “刘公在皇城司可是有年头了,走南闯北,处处都有他提拔起来的人手,他真要能倒向我们,对于我们来说可是一件大好事。知秋院这两年虽然发展很快,但在北方,还是实力太弱了,以前的我们,在官场之上军队之中没有下功夫,现在便看出问题来了。”
  端起茶杯,将杯中水一饮而尽,萧诚的眼中却是露出了些痛苦的神色。
  当年,他还是太幼稚了。
  他还是小看了这天下的英雄。
  他的计划,原本不是这样的。
  改变这个世界,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便立下的宏愿。
  很早,他就在落子。
  所以,有了天工、天香这些敛财的手段,也有了控制地下世界来获取一些必要的情报的手段。
  当然,更有了后来巧妙操作,让大哥由河北路调任西北,抚平横山的筹划。
  要是大哥一直在河北的话,只怕永远难以有出头之日,即便做到一路都钤辖,也不过是安抚使麾下而已,在大宋文臣永远高过武将一头的氛围之下,成不了什么大事。
  而到了西北,大哥终于是一飞冲天。
  这是他算计好的。
  而他自己,则准备着按部就班,先考中进士,然后再用上十年时间,一步一步地走到朝堂之中,走到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到了那个时候,才是自己大展身手,纵横捭阖的最佳时机。
  而这,也被萧诚认为,是一种伤害最小的方式。
  一种从上而下的改良,能把对这个世界的伤害降到最低。
  那时候的萧诚,并不认可自下而上的革命。
  因为那样的变化将会是颠覆性的,所有的一切,全都被摧毁,所有的一切,全都要被推倒重来。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最受伤的,无疑还是那些处于最底层的老百姓。
  所以萧诚,想来一场温和的改良。
  虽然在此之前,曾经有一位才具过人的勇者,尝试过了一回,并且以失败告终了。
  但萧诚自信的认为,有了这位勇者的前者之鉴,再加上自己远超他人的知识与认知,自己一定能成功。
  但是,这个世界给了他重重的一击。
  并不是有人能窥破他的局,而是有人在一片混沌之中发现了一些异样,然后他们便因势利导,巧妙地在这个局中嵌进去了他们的局。
  后来,萧诚还是查出了这些人到底是谁。
  赵援赵子玉!
  林平林平之!
  一个是楚王的首席谋士,如今已经快要成为都堂一员了。
  一个却是辽国汉人,如今已是辽国重臣。
  自己太小瞧了这个世界的聪明才智之士,自己在布局之时,也忘掉了在官场之上多多落子,以致于事发这时,自己竟然无能为力。
  以往所倚仗的那些的地下世界的武力,在朝廷的暴力机器面前,不值一提。
  顷刻之间,便死得死,散得散,叛得叛。
  自己的轻敌,自己错误的判断,导致了在汴梁的一败涂地。
  而代价,便是亲人的离去。
  所以,还是需要一场彻底的革命啊!
  付出了偌大的代价,只是让萧诚明白了这样的一件事,这让他痛苦不堪。
  原本,是不用这个试错成本的。
  是自己的天真导致了这一切。
  “前两天,我又收到了礼物。”江映雪道:“禄合盛送来的,转了好几个弯,到了我面前,经手的人都已经弄不明白这礼物所谓何来了。每年都送,每年都走的不一样的路子。二郎,我觉得,小妹的势力似乎是越来越大,而且,有意在你面前遮掩。”
  萧诚沉着脸,手上却是青筋毕露,将一枚松子捏得啪啪作响。
  “从我收集到的情报上来看,小妹的性子,与过往似乎大不一样了。”
  “还能一样吗?”萧诚叹口气,将手里的松子狠狠地扔进了不远处的池塘之中,那松子却不沉,而是漂浮在水面之上,随风荡漾。“我不也变了吗?经历了这许多事,谁还能跟过去一样。”
  “只是小妹……”江映雪有些吞吞吐吐。
  “我知道!”萧诚道:“一来,她是想复仇,现在看起来,她是准备提马南下了,只怕也就在这两年的功夫了。那个耶律敏不是已经到了南京道了吗?整整一万属珊军到了南京道,想干什么一清二楚。恐怕敢只有朝廷的那帮人,还在相信那个林平之的胡扯蛋吧?”
  “除了报仇,小妹只怕还有些别的想法!”
  “她把天下大事当成了一场游戏,当成了一副棋盘,她想与她的几个哥哥,好好地下下这盘棋呢!”萧诚恼火地道。
  “还真有这种可能。”江映雪道:“一饮一啄,许是真有天定。当年耶律俊在去汴梁的路上遇刺,杀手使用的却是大哥提供的火药,当年的暗伤现在渐渐发作,耶律俊的身体已是一年不如一年,却又还勉力地游走四方,四时捺钵从未停下,虽然镇压了四方,让辽国国势蒸蒸日上,但他本人,只怕不是一个长寿的相,什么时候折了也说不定。”
  “真到了那个时候,以小妹现在的手段和心性,只怕辽国就会完全落在她的手中。”萧诚用力揉着自己的脸郏,似乎很不想承认这个可能。
  江遇雪也是哭笑不得,“到时候大哥和你,该怎么办?”
  “能怎么办呢?”萧诚叹道:“必然是兵戎相见,互相厮杀,拼个你死我活。小妹她必然会享受这个过程,你不知道,当年还在家里的时候,她就经常与我争论,或者说讨论也可,她的见地,她的一些治国方略,用人手腕,嘿嘿,也不见得就比我差了。”
  “你恐怕也没有想到,会为自己培养了一个如此强悍的对手吧?”江映雪道。“到时候,西北有大哥,南方有你,北方有小妹,这天下,当真是你们萧家三兄弟来角逐定鼎了吗?到了那时候,你们就没有和解的可能?”
  萧诚看了江映雪一眼,摇了摇头:“怎么和解?要她投降,还是让我屈膝?对于小妹来说,这或许是一场有趣的游戏,对于我来说,却是中华文明生死攸关的存亡。除了全力以赴,别无他途。而且到时候,必然也不是三兄妹的互相厮杀,而会是大哥二哥联手,郡殴小妹!”
  江映雪眨巴着眼睛看着萧诚,想笑,却终是没有想出来,再深想一下,脸上的苦涩意味却是更浓了一些。
  本来,就是辽国最强。
  现在耶律俊与萧绰这一公一母配合默契,辽地汉人与契丹人之间的分歧至少在表面之上得到了弥合,辽国的国力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提升。
  反观大宋这边,这些年却是内耗不断,朝堂之上,勾心斗角之风大盛,国力较之以前不说是降了,但至少也没有提升。说起来萧诚在南方是在开疆拓土,但偏生他与朝廷又是离心离德,互不信任。
  现在要是说辽人打过来了,萧诚上书说自己提兵前去勤王,朝廷必然是不许他动弹地方。
  谁知道你是来勤王,还是趁乱来杀王呢?
  而在西北,萧定虽然雄踞一方,但无奈底子太弱,这几年来虽然将回鹘、黄头回纥、黑汗人给强行镇压了下去,但那么庞大的区域,处处都需要军队坐镇,一个不小心,这些家伙就会死灰复燃。看起来强悍,其实萧诚也知道,也就是一个外强中干,强行维持而已。想要真正的稳定下来,没有个几十年的消化吸收压根就不可能。
  这可不像自己刚刚打下来的大理,这个国度受大宋影响太深,治理起来难度并不大。
  “所以她改名萧绰,而且也不认你的原因所在?”江映雪道:“朝廷知道不知道这位萧绰究竟是何人呢?”
  “知道又如何?谁也不会承认这件事情的。”萧诚道:“这对于大宋来说,是一件极其丢脸的事情,而对于辽人来说,只怕也无法接受他们的皇后是一个汉人。”
  “所以,他们就更不会相信你了。”
  “已经不重要了!”萧诚冷笑:“河北路上,王俊被捉回了汴梁问罪,只剩了一个郑雄,独木难支。张诚算是一个能打的,他们却又把他放在了陕西路上对抗大哥,到时候辽人一旦南下,只怕河北路上,立时便要土崩瓦解。”
  “可惜了张诚,你们本来是好兄弟,现在却成了仇敌!”


第四百七十三章:最后的努力
  汴梁城又嗨了!
  而且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有一段时间了。
  而原因,则是贵州路、广南西路联合露布报捷。
  灭大理。
  那个一直酣睡在大宋身侧几百年,时不时还来骚扰一下的家伙,被大宋两位边臣联手便给灭国了。
  这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大宋的强大。
  这怎么能不让汴梁城百万百生为之欢腾鼓舞呢!
  说起来这些年来,大家听到的,似乎都是坏消息。
  现在,有了这么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自然便要好生的庆祝一番。
  这段时间,坊间的酒水是不够卖的,以致于不少商家趁机发了一把小财。
  往酒坛子里多加几瓢水,然后再加价卖出去,也是不愁没有买的。
  只要有一点酒味,那就可以了。
  这个胜利的消息,便足以让所有人熏熏然了。
  只是这个立下大功的边臣萧诚,让大家觉得有些怪怪的。
  这家伙的老子,可是跟着逆王造反最后死在诏狱中的啊!
  而他的大哥,现在可是实打实的西北王,正儿八经举旗造反干翻了朝廷十数万大军,连太尉张超都被阵斩的奢拦人物啊!
  当然,大家更加记忧犹新的是这位叫萧长卿的家伙,带着十名护卫,就击败了百名上四军的骑兵。
  没有以一挡百的本事,也不可能后来让朝廷吃这么大的亏吧?
  不过老百姓也只是觉得有点怪。
  朝廷那么多的御用文人,当然也是有办法,把不好的舆论给引导过来的。
  在几年以前,在朝廷被迫不得不任命萧诚为贵州路安抚使的时候,这些高级文人们便在都堂的布置之下开始行动了起来。
  诗文也好,故事也罢,说书亦可,话本也无妨,便是坊间传闻、小道消息那也是绝不放过的。总之,所有的这些事情,只在讲一件事情,那就是当今陛下龙恩浩荡,虽然萧禹与萧定两人犯下大错,但官家仍然念着萧鼎的好,对于萧家的小儿子萧诚,一直是宽容有加。
  即便在这样足以诛九族的情况之下,仍然给予了当年这位新科进士足够的信任,让他在边疆带罪立功。
  而萧诚萧崇文感念皇帝的恩情,在边地兢兢业业,不辞艰险,先是为朝廷将那些羁縻州纳入到了正式的管辖之中,现在更是为大宋开疆拓土了。
  这是百姓最为喜闻乐见的段子。
  所以,很快的就在汴梁百万百姓之中传开了,而作为大宋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这里所有的一切,自然会迅速地向外辐射。
  而眼下的大宋,也太需要用一场大胜来抚慰受伤的心灵和躯体了。
  朝廷有了一场盛大的典礼还迎接前大理皇帝段瑞的进京。
  接下来自然便是要对段瑞大加封赏,以示朝廷恩德,这会让这件事情的热度再保持上好一阵子。
  当然,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