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抚宋-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接管外头的那一摊子,局面便维持下来了。”
  “许爷爷的身子好着呢!”萧诚由衷地道:“府里可离不得许爷爷您。”
  许慎是许勿言的儿子,现在是负责萧府外头的管家。
  “不行了!”许勿言捶着双腿,“一天比一天不中用了,到了老奴这个年纪,指不定那一天一觉睡下去,就再也醒不过来了,有些事情,须得提前先作准备了。”
  “许爷爷咋说这样的丧气话?您可是尸山血海里闯出来的,不是寻常人可比。”扶着许勿言坐下,萧诚认真地道。
  “正是因为老奴见多了生死,所以啊才不讳言这些。比起当年那些在战场之上那么死无全尸的兄弟,老奴将来能寿终正寝在床榻之上,已经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了。”许勿言淡然地道:“以前啊,有许多事情一直放不下,这口气啊,便必须得提着,这几年,看到二郎你,很多事情便觉得有了着落,这口气儿啊,便渐渐地泄了。”
  “许爷爷,这我可就当不起了,您这么一说,不是我的过错了吗?”萧诚道。
  “萧氏后继有人,老头子心怀大慰啊!”许勿言嘿嘿一笑:“二郎虽然还只有十六岁,但已经有了将军当年的风采了。比老爷,大郎可要强多了。”
  许勿言口中的将军,却是萧诚的爷爷萧鼎了。
  “许爷爷这么说,我可当不起。父亲可是当朝大员,大哥也是威震边疆的悍将。我算个什么?”萧诚笑道。
  “老爷自然是好的,不过老爷终究是太平年节里长大的公子哥儿,虽然也在军中锤练过,终究差了一点意思。大郎的确是一员世上罕见的武将,于国有益,但于家就不见得就能做到一样好了。”许勿言叹道:“将军当年手段何等凌厉,皇宋立国三百年,以一个武将身份,一路做到同签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堂堂的两府相公,也只有将军这么一个。二郎,你不会以为将军当年就仅仅是靠了军功吧?”
  萧诚微微一笑,在其他人面前,他或者可以装得无比纯良,就像是一头人畜无害的小羊羔,但在眼前的这个老人面前,再多的伪装也会被其剥得赤条条的无所遁形。
  当然,如果不是平常朝夕相处,萧诚相信也能瞒过对方,但十几年来一直相处下来,自己以前又大意了一些,终究是让眼前这位老人将不少事情一一瞧在了眼中,等到自己一朝惊起的时候,却是啥都晚了。
  瞒不住人了。
  “有了二郎你,很多事情我便可以真正交托了。”许勿言低声道:“不然,我就只能交给许慎,可是二郎,许慎哪怕是我的儿子,我也不放心啊,要是出个什么其他事情,我死了,怎么去见将军?”


第六章:困局
  提起桌上的茶壶,给许勿言倒了一杯凉水,萧诚也坐到了老头儿的对面,看着对面的这个老苍头,想起三年之前,两人也是这样相对而坐的时候,这个在家里做了几十年事情,自己刚刚牙牙学语的时候,便被教着喊许爷爷的人,可是让自己吓了一大跳。
  萧诚从来不知道,自己家里的这个老管家,手里尽然还掌握着一支连自己父亲也不知道的力量,而这股子力量,却是自己的爷爷萧鼎老太爷留下来的。
  “老太爷临去的时候说了,这股子力量,不能交给老爷。老太爷说,以老爷的为人,只怕是不能善加利用这股力量,甚至还有可能为萧家带来祸殃。让老奴瞅着萧家第三代人有没有人能够接住这股力量。”
  当许勿言坐在萧诚的对面,脸色平静地向萧诚似乎在说着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的时候,萧诚看不到自己的表情,但脸上肌肉的抽搐,使他很清楚当时自己的模样一定很扭曲。
  “老太爷还说了,如果第三代也不成,那这股子力量,便可以散去了。必竟时间太久了,人心也就散了。”
  “老爷不成,他是一个太理想化的人,总是以己度人。大郎更是个直性子的人,一根肠子通到底,上阵杀敌,冲锋陷阵,那绝对是世所罕见,但要他做其它的事情,那是勉为其难了。”
  “说实话,二郎,有那么好几年,我是真的灰心意冷了,因为那个时候二郎您可也表现得很一般。”
  “如果不是老奴多留了几个心眼儿,可就真让二郎你给骗过去了。”
  说这些话的时候,许勿言的脸上终于是露出了笑容,也就是那一个晚上,萧诚才终于瞅见了萧府沉在水面之下的那些东西。
  只能说,自己的爷爷,还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难怪萧氏能起于微末,难怪老太爷能以一介武将,做到两府相公,不管什么事情,都是有因有果的。
  当初在自己的映象之中,他却总是那么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
  只可惜他去得早了一些,否则相信祖孙两人,一定是很谈得来的。
  现在这股子力量,正在一步一步地向着萧诚手中转移。
  岑夫子眼中的得意门生,世人眼中的读书种子,萧禹眼中保全门楣、更进一步的萧家二郎,私底下可远远不是大家所认为的那个单纯的少年郎。
  “许爷爷,您在家里身份不同,有些事情,您不能跟父亲分说分说吗?”萧诚揉着太阳穴,道:“我的话在父亲心里自然是没有分量的,但您可就不一样了啊?我们萧氏,与二大王的关系太近了,这时节,太早站队,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我怎么没有说?”许勿言叹了一口气:“可以是老奴的身份,却也是只能浅尝辄止罢了,说得深了,老爷是会不快的。二郎,萧氏必竟是将门出身,收复北地,一统天下,就算是老太爷,当年也是心中念念不忘的。”
  萧诚叹道:“谈何容易?大辽在财力之上,或者比不上我们皇宋,但军力之鼎盛,却远远超过我们,想要收复北地,需要我们皇宋先下定决心,定下国策,然后集全国之力来发展军事,十年生聚,或者有这么一些可能。”
  “是啊,谈何容易?”许勿言点头道:“就算从现在就开始,老奴我也是见不着了。”
  “许爷爷,您别忘了,现在在北疆统兵的,是二大王。”萧诚敲了敲桌子,“而官家,今年才不过四十出头,身体康健,春秋正盛。您觉得,这个国策,官家会定吗?”
  许勿言默然无语。
  如果定下这个国策的话,举全国之力向军事倾斜,那么在军中影响力极深的二大王,实力必然会飞速增长,如此一来,官家自然会觉得那张椅子摇摇晃晃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不仅是皇宋的最高统治者不愿意这样做,而大王爷也绝不会看到二大王的实力进一步的增长。
  而朝臣之中,或者想要北伐的官员不少,但却绝没有几个人愿意让二大王来承这个头,如果让二大王的实力再度上升,那离东宫的位子就会更进一步,如果再在北伐之中建下功业,则那张位子就舍他其谁了!便是官家再不愿意,捏着鼻子也须得让二大王坐上东宫之位。
  二大王以军功立足,真要成了东宫甚至在未来登上了宝座,做了官家,只怕更会一力北伐力图克尽全功,以二大王的经历,只怕武将的地位便会飞速上升,势必影响到文臣们的地位。
  这在满朝进士出身的文官眼中,更是不能容忍的。
  在这些人看来,由文官们来运筹帷幄,坐镇指挥,武将们只管冲锋陷阵,洒热血抛性命就好了。这样立下了功勋,自然也是决胜千里的文官们的功劳占大头。
  但现在文官们之所以还做不到这一点,便是因为二大王坐镇北疆,将文官们的触角拒之在指挥系统之外。
  其实相对于这一点来说,萧诚还是挺赞同的。
  术业有专攻,要说这世上会打仗的文人不是没有,但绝对不多。如果说让那些文官们决定什么时候打,打哪里,倒也没有太大问题,但一旦想要插手具体的战事指挥,那多半便要出大问题。
  天时、地理,抑或是什么一点突然出现的变化,都需要前线指挥者们随机应变来改变战术,适应新的战场需要,这可不是坐镇后方的文臣指挥者们能感受到的。地图上表现出来的东西,与实际当中遇到的东西,大相径庭。更何况这时节的地图,精准度之上,只能说大而划之,有时候,只要不南辕北辙就不错了。
  如果不给一线的将领们绝对的指挥权,事事都要请示汇报,失了战机劳而无功那还是小事,一个不慎,便会损兵折将甚至于全军覆灭。
  也正是因为二大王这几年坐镇北疆,强硬地拒绝文臣们插手北疆事务,给了前线将领们充分的自主权,这才将北疆的局势给稳定了下来。
  这两年来,北疆虽然战事不断,但北辽找不到多大的空隙,小规模的进攻虽然不断,也给皇宋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皇宋边军却也不时便有斩获。
  一来二去,双方的冲突反而愈来愈小,渐渐地平静了下来,必竟亏本的生意谁也不肯做。特别是北辽这种本质上还算是部落联盟制的国家,每每出兵抢回来的东西,不能弥补他们出兵的损失的话,自然也就没有兴趣了。
  这让二大王在国内的威望一日比一日高,特别是在北地,贤王的称呼,可是深入人心。
  但二大王的威望,却成了官家的心头刺。
  而二大王的作派,也让京城里的文官们如哽在喉。
  在他们看来,如果不是二大王而是由一个文臣坐镇的话,北疆说不定还能取得更大的战果。
  这使使得在京的文臣们,绝大部分都偏向了大王爷,与大王爷结成了隐形的联盟,又有了官家有意无意的纵容,使得二大王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艰难了起来。
  而在京城之中,支持二大王的人不是没有,像萧氏便是如此,但却绝对是少数派。
  “二大王的威望越高,便越有可能把大王爷推上东宫的宝座。”萧诚郁闷地道:“一旦大王爷真的上位,只怕就会正大光明地对付二大王了,父亲如此早的站队,只怕到时候,整个萧氏都没个好。”
  卷入了什么立储之争,皇位之争这种事情绝对不是好事,成功了自然好,但失败了呢?只怕便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以萧氏如今的地位,需要这么早站队吗?
  萧诚实在是想不清自己的父亲脑子里再想些什么?也难怪老太爷不看好他。
  “二郎,你是真的一点都不看好二大王吗?”
  “一点也儿不看好!”萧诚肯定地道:“现在官家对二大王有了戒心,官家身体还好的时候,必然不肯让二大王坐上东宫之主的位子从而能与他分庭抗礼,许爷爷,你想想,一旦二大王成了东宫之主,便能在京城里成立一支专属于自己的班子,而那个时候,只怕会有更多的朝臣投到东宫哪边去,一个在朝廷里有了巨大的力量,又在军队之中拥有强悍实力的东宫太子,官家睡得着觉吗?”
  听着萧诚的分析,许勿言点了点头。
  “可是不立东宫,理论上大王爷与二大王都有机会,但二大王的机会会更大吗?恰恰相反。说句不该说的话,一旦官家出了什么事情,有了什么意外,二大王远在北疆,鞭长莫及,到时候京城里这边拥了大王爷上位,二大王能怎么边?起兵造反?”
  “不可能!”许勿言摇头否定。
  “是啊,不可能。”萧诚道:“北疆军队会跟着二大王造反吗?北疆百姓会跟着二大王造反吗?北疆各地的亲民官们,那些知县、知府、知州、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