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抚宋-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些有心人煽动起来到我们家来闹事呢!”
“他们敢?王法容得下他们闹事吗?”
萧诚叹了一口气:“嬢嬢,大哥这一胜,咱们萧家的声望便又上了一层,岂有不遭人忌的道理?到时候如果来的人尽是些孤儿寡母,白发翁姑,官府能怎么办?不说别的,让这些人聚在咱们府前一番哭闹,只怕汴梁人便要恶上咱萧家几分。”
听到萧诚如此说,萧韩氏顿时沉默了下来。虽然没将这些人放在眼里,但名声,却一个家族来说,却是无比重要的。
“还有啊,经此一事,只怕上四军要去北地轮战的事情便会定下来。此事前因后果一旦传出,恨大哥,恨我们萧府的人,只怕会更多。毕竟在汴梁当兵,薪饷优厚,又无性命之忧,但到了边地,可就朝不保夕了。”萧诚接着道。
萧韩氏脸上变色,“二郎,这些事情,你为何不早跟你父亲,跟你大哥分说明白,这,这不是把萧家放在火上烤吗?”
“嬢嬢,父亲与大哥都是那种为国不计己身的人,我即便是说了又能起什么作用?”萧诚摇头道:“当今之计,却是要做些补救工作的。”
“怎么补救?”萧韩氏有些紧张地道。
“孩儿手里有这些马军的人员名单,让下人去打探一番,但凡是死伤了的,咱们萧府拿些钱出来补偿给人家吧,虽然说人家还是会恨我们,但至少在大义之上,我们是能交待得过去的,在士林清议之中,也是无可指摘的。”萧诚道。
“就如此办!”萧韩氏连连点头:“那咱们府也不庆祝了。”
“庆祝还是要庆祝的,不过咱们关起门来,一家人庆祝一番也是必须的,这十几天来,上上下下可都是绷得有些紧,总也要打赏一番,放松一下的。”
“说得有道理!”萧韩氏若有所思地道。
第七十章:去处
书房里笑声郎郎,萧禹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快活过了。
便是当初知道自己这个三司副使将要扶正的时候,他也没有多少开心的感觉。
因为他很清楚,从副到正,固然是跃上了一个大台阶,但他面临的问题,却只会是以前的十倍百倍。
事实上也证明了这一点。
正如萧诚当初给他分析的那般,他在三司使里,步履维艰,每走一步,都是小心翼翼,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人给他挖了几个坑。所幸都被他及时发现,小心化解,反而将这几个挖坑的家伙给处置了。
不过那几个微末小吏,显然不过是被推上来的刀手罢了,真正的幕后主使者,即便萧禹很清楚是谁,却也动不得。
好在当初自己在前三司使周廷最为艰难的时刻,伸出了援手。这让已经声名狼藉的前三司使大为感激,在最终离开京城的时候,给萧禹交了底儿。这才让萧禹终于在三司使内部,有了这么两个有实力的助手。
但正是因为这段时间的艰难,反而让萧禹更加重视当初萧诚的建议,最初的那份言辞激烈,步子迈得极大的整改三司使的折子,现在已经积满了灰尘,萧禹再也没有去看过他。
而官家呢,对萧禹的谨慎也是较为满意。
每一位官员履新,总是想要展现自己的能力的,这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赵琐可不想在三司使这样的部门,来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现在赵琐不想在财计之上有任何大的动荡,因为他正在谋划着在边境之上动一动呢!万一财计之上出了问题,所有的想法,不免又要打了水漂。
萧禹的稳重,颇让赵琐满意。
这才是有大局观的财相嘛。
“恭喜大哥了,本来说只是升为统制,但这一回,官家居然破格提升你为指挥使,这一来,大哥你可就成为皇宋立国以来,最为年轻的指挥使了。”萧诚道。“假以时日,大宋最年轻的太尉,指不定也就是大哥你了。”
萧定却没有多少欢颜,道:“升了官,固然是好事。但听官家的意思,只怕我会另有任命,回不去天门寨了。”
萧诚吃了一惊:“官家还有这个意思?他怎么说?”
“官家说,让我在汴梁好好地休息一段日子,接下来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去做。”萧定叹道。“如果是让我仍然回河北路,怎么会如此说?”
萧诚摩挲着下巴,揪着几根刚刚冒出头来的胡茬子,道:“莫非官家是想让你去陕西路?”
“你怎么猜是陕西路?”萧禹问道。
“大人,大哥的折子上所说的伐辽大略,可是三路并举,而现在唯一一个有问题的,就是陕西路那边了。定难军反意昭昭,党项诸蕃据横山敌友难辩,陕西安抚使章廓碌碌无为而被去职,一力主战的原转运使马兴接任,这些都说明了接下来官家想要经营的重点,并非是河北路,而是陕西路了。”萧诚道。
“如此说来也有道理!”萧禹道:“官家既然欣赏你大哥的骁勇,必然会想着利用你大哥的才能,去制服党项,击败李续,克服横山,从而啃掉三路并举大略的最后一根硬骨头。”
“真要去陕西路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可惜了我练了多年的广锐军!”萧定有些苦恼。
“大哥到时候不妨求官家让你带着广锐军一起移防陕西路嘛!”萧诚道:“如今上四军要去河北轮战戍边,广锐军这样久经战事的精锐,正好拿来用在陕西路之上,也好给上四军腾地方。”
“你说得倒是轻巧!”萧定不满地看了一眼二弟:“你以为广锐军就只有那两千五百军士吗?他们的家眷呢?大部人可都是拖家带口。到时候,有些人不愿意走怎么办?没有家眷跟随,这些士卒的战意还能如此高昂?在河北路,他们是保卫家园,保卫乡梓,到了陕西路,那可就是客军。不说水土的问题,单是这思乡之情,就能让战力锐减。”
“大哥,如果你单枪兵马到陕西路,只怕短时间内是很难有所作为的。那些本地将领,可不见得买你的帐。所以,还是要想办法带着广锐军一起走。有广锐军在,大哥你就有底气。现在你是指挥使,广锐军便可以扩充到大约五千人。有这五千人在,即便陕西路那边的本地兵不济事,但只要他们不扯后腿,也是能成事的。毕竟,官家是要尽快看到效果的。咱们这位官家,可不是一个有长性儿的人,万一时间一长而一事无成,他失望之余,不免便又起了懈怠之心。”
萧定微微点头:“如此大规模地移镇,需要钱啊。如果钱粮充足,事情倒还好办一些。”
萧诚笑道:“大哥莫非忘了大人是什么职位吗?这样的事情,又有官家支持,大人尽可以光明正大地拨出一笔专款来用于此事。而河北路那边,大哥不是说夏府尊对你一向还不错吗?此人虽然是一个主和派,但对于大哥这样炙手可热的当红炸子鸡必然是不愿得罪的,他是大名知府,又是河北路转运使,只要愿意,给大哥一笔开拔费,又值几何?再则,这些年大哥带着广锐军在天门寨附近开垦了上千顷良田,这些可都是广锐军士卒的私产,大哥也不妨找人将他卖出去,这又得一笔钱。”
萧禹频频点头。
“诚儿说得极是,为了早立功勋,这广锐军,你还真得必须带走。如果陛下真有意让你去陕西路,我去联络陈相公以及罗逢辰,到时候在一边说上几句话,兴许就能促成。”
今日看了广锐军这些士卒的战斗力,便是萧禹,也舍不得让儿子丢下这支劲旅了。有这支部队在,儿子再立功勋,不过是翻掌之间,要是没有了,再想练出这样一支部队来,又得好几年的功夫,谁耽误得起这几年?
“只不过这事儿,就怕崔怀远为难你啊!”萧禹却又是皱起了眉头:“他去河北,是切切地想去立功的,你这样的悍将,他都没有捂热乎就让你跑了,心里自然是不乐意的。到时候只怕要扯后腿。”
“只要官家心意已决,崔相公的意见,就不足为虑了。远离了中枢,他对官家的影响,可就大大降低了。”萧诚道。
“二郎说得是!”
“父亲,我建议您现在啊,最好是派出家里有经验的人先去陕西路那边看一看,瞧一瞧,为大哥到时候移镇摸摸底,毕竟是上万人的移镇,军卒好说,家眷的安排却是至关重要的。只要将这些家眷安排得好了,军心自然就安定!”萧诚又建议道。
“二郎所虑极是,未雨绸谬嘛!”萧禹现在看这个二儿子是越看越满意了,考虑事情,基本上是滴水不漏,方方面面想得极为周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广锐军这边一动身,哪边就已经把田地,房屋这些东西都安置好了,于军心士气自然就毫无影响。这事儿,回头我来安排。”
“多谢大人,也多谢二弟!”萧定也是大大地舒了一口气,这些事情,他是远远赶不上自家父亲与二弟的。
萧诚笑看着自己的大哥,他还有一件事情没有告诉萧定呢!江映雪打着他的名义在好几个关扑场里下了两万贯的赌注,按照当时的赔率,至少得有近二十万贯的收益。如果大哥真要移镇陕西路的话,那这笔钱,却是可以帮上不少的忙的。
不过这事儿,只能私下跟大哥说,在父亲面前一透露,那说不定就露了底儿,毕竟父亲不像大哥那么爽真,这几万贯的赌注自己不好糊弄过去,以萧老大人的本事,想查这笔钱的来历,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如此一来,自己藏着的天香阁可就要露馅了。
大哥平白地得了这么一笔巨款,该会怎么感谢自己呢?
萧家这边是喜气洋洋,但汴梁之中今日却也还有许多人彻夜难眠。
楚王赵敬,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自己二弟赵哲的心腹悍将萧定,他是怎么看也怎么不顺眼。
“怎么就弄不死他呢?还让他平白得了如此大的好处?”愤怒的赵敬一把便掀翻了桌子,桌子上的杯儿盏儿顿时便落了满地,这些珍贵的瓷器有不少当场便化成了碎片。
萧定不但赢了,还得到了父皇的接见,本来只是一个统制,也当场升为了指挥使,怎么都让赵敬憋气不已。
“殿下息怒!”一名青袍文士上前一步,道:“殿下,这事儿,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说不定是一件好事。”
“那里好来?”赵敬怒道:“我那二弟,很快就要从河北路回来了,他以知兵而闻名,这一次父皇既然起心要让上四军去河北轮战,必然又会让他负责此事。子玉,你跟我说,哪里就是好事了?”
被称为子玉的,却是赵敬家中的一个清客,姓赵名援,虽有才学却是屡试不第,便投在了楚王府中作一个清客,慢慢地倒是成了赵敬最为重要的幕僚。
第七十一章:楚王的盘算
赵援笑着挥手让屋子里的使女收拾了残局之后退了下去,又请了赵敬坐下,这才缓缓地道:“殿下,萧定今天的表现实在是太好了。好到只怕陛下心里也在犯嘀咕了。”
赵敬身子微微一震,看着对方:“你这是什么意思?”
赵援呵呵一笑,缓缓地道:“殿下,你说说,假如河北路上,如果萧定统率的战斗力如此强悍的军队,有个十万,不不不,只要有个五万人,陛下会不会很担心呢?”
“强军愈多,父皇只怕会越高兴,父皇现在可是有了北伐的心思了。”赵敬脱口而出,但看着赵援脸上意义不明的笑容,突然之间就明白了过来:“但这些军队,可都是老二一手打造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