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抚宋-第5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朝廷的禁军,战斗力低下,军官腐化坠落,作为禁军预备役的厢军,更是沦为了官员们的仆役,倒是豪绅们的私军,战斗力当真是杠杠的。
  这种情况在北边是不大可能的,北边是朝廷重点盯着的地方,你要敢蓄私兵,分分钟便给你戴上一顶谋反的帽子灭了你。
  别看有宋一朝,一直说不杀士大夫,但你要是戴上了谋反这顶帽子,那也得跟脑袋说再见了。
  而这,也正是萧诚只能和风细雨,与大家商量着来,新立朝廷之后,大量的位置,需得满足南方诸多大佬的原因所在。
  不是你举起了棋子,手里有筹码,大家便愿意跟着你干的。
  没有充足的利益、权利保障,人家为什么要支持你呢?
  哪怕现在萧诚手里拥有云、贵以及广南西路等强悍的军队。
  这些拿得出手的军队,在萧诚出云贵之后,立即便都分驻到了襄阳、徐州等战略要地以抗敌军,腹心之地,却是空虚。
  不跟这些地方实力派妥协,还能举起刀子喊一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吗?
  只怕先亡的,多半是萧诚自己了。
  “当初我率领贵州路军队进攻云南的时候,与你差不多,都是许以重赏,重赏之下有勇夫嘛!”萧诚笑道:“所以将来我们北伐的时候,这些从北边逃过来的人,是可以倚重的,他们比南边的人会更加有战斗的欲望,你知道为什么吗?”
  谢鸿沉思了片刻,用力地道:“首辅,我想是因为他们想回家!”
  “对!”萧诚用力地挥舞了一下拳头,道:“回家,这是我们汉人亘古以来便有的情结啊,不是万不得已,谁愿意背井离乡呢!在家处处好,出门事事难!所以,回家,便是他们的念想。这些人来得多了,便是我们将来北伐的主力。现在逃来的,还只是普通百姓,接下来,也许北方还有很多有影响力的人物也会往我们这里逃。我们还要想办法,把那些人往我们这里引。”
  谢鸿道:“如果来得是有本事,有影响力的人物,首辅还会大用他们,让他们在朝廷之中占据一席之地,以助我们声势!”
  “正是这个道理!”萧诚道:“现在朝廷之中,南方人占据了主要位置,他们的声音是主流,一看现在半壁江山形式稳固,便不思进取,不想再起战端。我一旦提起这个议题,朝野立马便是一片叫苦之声。”
  “首辅对他们太和气了!”谢鸿愤愤不平:“依我看……”
  “你能怎样,还能大开杀戒不成?”萧诚有些无奈:“那只怕真是亲者痛,仇者快了。慢慢来,一点一点的改变他们,或者让我们变得特别强大,击灭对手轻而易举,到了那时,他们也会很高兴建下丰功伟业的。”


第五百九十八章:示范
  谯县的县城看起来很清爽,至少现在萧诚看到的是这样。
  最让萧诚意外的是,一路行来,他已经至少看到了二个公共厕所,门楣之上东司二字笔力颇为不错,一问之下,果然是县令鲁宛亲笔。
  “鲁县令,你怎么想起建这个来了?”站在茅厕之前,萧诚饶有兴趣地问道。
  一群人衣冠楚楚地站在这里,自然是一件让别人看起来很奇怪的事情,街道拐角处有几个人探头探脑,似乎是想来茅厕,但一瞟之下,便又缩了回去,夹着双腿,似乎有些难耐了。
  “首辅,下官初来此地之上,城里当真是挺脏的,便溺遍地啊!那味,真得很冲!”鲁宛道:“不是所有人家里都建得起厕所的,所以乱倒米田共,便成为了常态,一来,这很脏,下官实在受不了,二来,如此肮脏自然也便容易传染疾病。所以下官便在城里修了四座东司,要求家中没有茅厕的人必须将秽物倒到这风景点来,要是再随意乱倒,抓住一个,便罚款或者服劳役。”
  萧诚哈哈大笑:“难怪你这里如此干净,比起罚钱和去服苦役,还是来这里出恭更简单。你是有人专门管理吗?要不然也不会这般干净,谢督,我们站在这门口,味也不是很大呢!”
  谢鸿一笑:“首辅不说,我倒还没有在意呢,仔细闻闻,还是有的。”
  “有人专门管理。”鲁宛道:“让一些衣食无着困苦,又没有什么劳作能力的人来打扫,这些人倒也勤快。而且这些米田共还可以卖了赚些银钱,除了支付管理者的薪饷外,竟也有些盈余。”
  “用来堆肥?”萧诚问道。
  “是!田力不时时维护,不免会日渐贫瘠。”
  萧诚冲着鲁宛竖起了大拇指。
  “谢督,回头你得抓紧,先让你两江的官员,到这里来看一看,学一学,回头我回江宁之后,再正式行文,要求各地都派人到这里来学一学。不管是难民营的管理,还是这公共茅厕,都是善政,可以推而广之。”
  “下官一定抓紧时间办理!”谢鸿高兴地道。
  “光这两年事,便值得为鲁县令升爵两级!”萧诚笑着迈步而行,“鲁县令,回头便有公文下来,你现在的爵位是文林郎吧,连升两级便是承德郎了,我在这里先恭喜了!”
  “多谢首辅,都是首辅栽培!”鲁宛大喜,文林郎是正七品,承德郎却是正六品,虽然还是县令,但却意味着自己向上的通道已经打开,离五品京官,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是你先把事情做得很好。”萧诚摇头道。“愿做事,能做事,做得好事情的官员,我们便要让他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来,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愿意负责,想要苟且的家伙,迟早在我们的体系之中,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
  这话里透露出来的杀气腾腾的整顿吏治的意思,却是一篇大文章了。史上但凡有当权者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都会引起轩然大波。
  因为整顿吏治,打击的是既得利益者,砍掉的是当权者的羽翼,不引起反弹才怪?
  所有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
  至少在谢鸿看来,现在江宁府的朝廷以及南方的许多地区,动乱比比皆是。萧首辅上台之后,第一把刀砍得是中央政府的两套班子模式,直接削去了其中的一套光拿钱不干事的体系,要求在其位,谋其政,坐着这个位子,就必须要负这个责。
  这事儿并不难。因为以前朝廷拿钱养着的那一班闲人,现在大体上都在辽国放羊牧马去了。
  但接下来想要动基层,裁撤冗官冗吏,麻烦就大多了,一个搞不好,就会引起地方动荡的。
  所以,到目前为止,首辅萧诚压根儿就没有动弹的意思。
  在谢鸿看来,萧诚这是引而不发,想要整顿吏治,只怕最先要完成的就是军队的整顿。
  一旦军队的改编完成之后,刀把子在手,再来做这儿事,便容易多了。
  萧诚做事,有条不紊,先后顺序极其清楚。
  正如温水煮青蛙,等某些人发现疼的时候,却是已经晚了。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从萧诚以往的经历来看,他绝对是那种先落字布局,待得大势已成之时,这才骤下杀手,让人根本就无处可逃,无处可躲。
  跟着这样的人,方才有前途。
  如果不是认真地研究了萧诚这个人,看到了他这些年来的一举一动,谢鸿怎么会如此孤独一掷地冒险而行呢?
  要知道,当时拿下徐州之后,要是南方的援军不能及时赶来,依靠他与刘俊的力量,终是守不住徐州的,一旦败亡,丢的可不仅仅是徐州,而是连他的老窝都要被刘豫给收拾了,当真要成为丧家之犬了。
  而萧诚的表现也没有让他失望。
  高迎祥带领的西南联军,用最快的速度让他转危为安。
  屋子里并不是很暖和。
  鲁宛办事的公厅,并没有火龙,只是烧起了炭盆,一时之间,自然也是找不到上好的银炭的,所以公厅里总是有一层氤氲飘来飘去,烟火气倒是挺浓的。
  谢鸿眨巴着眼睛,他有些难受,可看到坐在对面的萧诚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还拿着火钳在那里将柴炭搬来挪去,也只能强忍着。
  他自然不知道,萧诚早年之间出河北,赴横山,后来又奔赴黔州,什么样的苦日子没有过过?这点烟火气对于萧诚来说,早就习已为常。
  “这次到你这里来,一呢,是要去看看徐州的东部行辕的军备如何,二来呢,也是想看看你们这里的难民安置情况。”萧诚道。
  谢鸿正襟危坐,仔细倾听。
  “鲁宛的做法,倒是暂时缓解了逃难而来的百姓与本地人的矛盾,但重要的,还是在后头的安置工作,毕竟这些人是要吃饭的,也不可能一直由官府养着。官府只能让他们不至于饿死,但想要把日子过好,过安稳,还是要有一个长久之计的。”萧诚接着道。
  “首辅,总督府里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准备把这些逃难而来的人编成厢军,一来可以维持地方基本治安,二来也可以用不屯田。”谢鸿道。
  萧诚淡淡一笑:“过去的老路子!一旦有了难民,就编成厢军,拿朝廷的钱养着。过去朝廷有这个闲钱,现在我们有吗?即便有,我也想拿来装备我们的禁军,而不是养他们。至于屯田,谢督,你就是本地人,你觉得本地还有多少可以让官府屯田的地方?”
  谢鸿不由默然。
  宿州也好,亳州也罢,都是较为富庶的地方,上好的田地,都是有主的,即便是一些贫田、山林,河滩,只怕也不是无主之物。
  屯田,去那些根本无法生产的地方搞吗?
  那些地方长不出庄稼,即便长,只怕收成还没有撒下去的种子多,只不过有一桩好处,让这些难民不至于没事情干去作乱生事。
  “首辅,您准备藉田吗?”谢鸿震惊不已。
  萧诚缓缓摇头,虽然他心里着实想这么干。
  江南很多地方,土地兼并已经相当严重了,因为各种各样失地的农民要么沦为了流民,要么便变得赤贫,不管是因为那一种,都是不稳定因素。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便是江南丝织业发达,很多耕地被毁,用来种桑养蚕,好织就丝绸向外贩卖,特别是走海贸的,更是利润极高。
  这也让很多豪绅想法设法地从百姓手中夺田,这些田地即便被查出来又能怎么样呢?砍了桑树来种粮吗?
  这会导致新的社会问题。
  不说别处,光是江宁府一地,从事与纺织相关的人数便高达二十万人,从种树养蚕到缫丝织绸最后贩卖出去,涉及到的面之光,让下令调查此事的萧诚为之震惊。
  一旦丝织行业萎靡,照样有大批的人生计受到威胁。
  所以不但不能禁,还得想办法帮着扩大生产,提高效益,让同样的人,能够产出更多的收益来,如此,朝廷才能收到更多的税赋。
  “其一,便从你两江开始,查实被撂荒的田亩!”萧诚道:“拥有土地却不耕作,这是浪费,一旦查实,可以予以没败,而没收得来的田亩,便可用其让逃难者屯田之用。其二,不少人与北方勾勾搭搭,一脚踏两船,这样的人,也不必姑息了,大力查证,一旦查实,人,抓,财产,没收!其三,还是要开荒,鼓励这些难民去开荒,官府提供牲畜、工具等,不管能开多少田,反正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不是?”
  说到这里,萧诚不禁怀念起在西南的日子。
  那边的土地还真是肥沃呢!一把火下去,烧光了那些树木,野草,下面的土被梨铧翻起来,都是黑黝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