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抚宋-第7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冤枉了,就算没有性命之忧,吃些苦头也划不来啊!”
  “这你倒说得不错!”孙聚财恍然大悟:“真是要莫名其妙地栽在那些小混混手里,那可真是没处喊冤去,还会被人笑话,更重要的是会坏了太后的事情!不错啊,二郎,你这些年长进不少啊。快要赶上你哥哥了!”
  孙朴翻了一个白眼:“你二儿子是统兵上万的大将,不说身经百战,大大小小也打了数十场仗了,而且一直都是太后的亲卫统领,也就是你一直看不起武将,总认为读书人高人一等,才会认为大哥比我强。”
  “你就说你大哥是不是比你强?”孙聚财反问道。
  孙朴仰头想了一会儿,有些懊恼地低下头。
  老头子说不定还有些偏心,但太后那里可一直是公平公正的,大哥的确比自己要更得到重用,太后也更为倚重他。
  很多事情,太后都会与大哥商量,但到了自己这里,却只剩下执行命令了。
  “其实太后只要一句话,我马上就可以控制整个析津府城!那些社鼠皂狗岂能翻得起来浪花?”孙朴有些恼怒:“便是上京那边,又有什么不能控制的?”
  “太后决定的事情,你罗里罗嗦干什么!”孙聚财一瞪眼睛。
  “我知道啦!刚刚阿爷也不是想不通吗?”孙朴叹一口气,伸出手,却是接住了一片飘飞的雪花。“今年的雪下得好早啊!比往年早了足足二十天。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呢!”
  风越来越大,呜呜犹如鬼嚎一般的啸叫,让大帐之内的耶律贤心中一阵悸然,外头传来了护卫的惊呼和奔跑之声,让他更是有些坐立不安。
  “皇帝,你心乱了!”身后,一个躺在软榻之上,将自己整个人都埋进了皮毛之中老人,喘着粗气道。
  “太爷,心怎么能不乱?”耶律贤转回身来,挨着软榻跌坐下来,伸手握住了榻上老人青筋毕露骨头嶙峋的大手。“太后一向算无遗策,这些年,可是从来没有输过。”
  “怎么没有输过,这一次,不就输了吗?”老人笑道:“这世上,从来没有百战百胜的将军,也没有真正的算无遗策之人。”
  “太爷,萧定好像还真就没有输过!”耶律贤道。
  “只不过是时候未到罢了!”老人伸手敲了敲耶律贤的脑袋:“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不单单是惧怕皇后,你对他,还有着深厚的亲情,你是真把她当成自己的亲娘了!”
  耶律贤点了点头:“太后对我一直很好,十几年来,说是视若己出,也毫不为过。而且在教导我的时候,也从来没有藏过私,太爷一直说我很有智慧,很聪颖,不输我爹,其实这都是在太后教导之功。太爷,这些年来,我也读过不少史书,如果太后想把我弄成一个傻子或者别的什么样子的人,她是能办到的。就像南边宋国的那个皇帝,听说就只会在农田里伺候庄稼还乐此不疲,那个萧二郎手段可真毒辣!”
  “是啊,这一点,我的确要承她的情,她把你教得的很好,可现在该是她归政的时候了!”老人有些费尽地坐了起来:“这些年,她在大辽的威望太高了,使得大辽上下,只知有太后,不知有皇帝。这对你是很不利的。现在呢,他失败了,正好是你自然而然拿回权力的时候。拿回了权力,然后领着大辽走出现在的低谷,那么你的威信,也就建立起来了。这是我们大辽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可要是太后不愿意呢?”耶律贤有些忧愁:“太爷,耶律隆绪他们,可还在河北那边,太后要是生起气来怎么办?”
  “我们是去商量,又不是去逼宫!”老人笑了起来:“瞧,她养了十几年的听话的好儿子,亲自到析津府来安慰失败的母后,一个快要进棺材的老人,不远千里跑来替她撑场面,说不定就要病死在析津府了,她怎么能生气呢?咱们的姿态放得越低,她呀,便越是好说话!”
  “据我所知,太后可不是一个能为外界因素所左右的人,只要是她拿定了主意的事情,那便必然会成为定局!”
  “所有的事情,都会有第一次!”老人微笑道:“你不做,怎么知道呢?”
  “如果太后生气了,隆绪将军他们,真会强行越过归义城吗?”耶律贤道。
  “也许吧!年轻人嘛,总是比我们有冲劲一些,不过这跟皇帝又有什么关系呢?等拿回了权力,你可以处罚耶律隆绪他们,替太后出气嘛!”
  “啊?”
  “处罚是处罚,但以后还是可以再重用的嘛!”老人道:“太后没教你这些!”
  耶律贤不好意思地道:“倒是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将这些东西用到太后身上!”
  “皇帝啊,皇家无亲情!”老人的脸色严肃起来:“更别说,太后与你,本就没有血亲,现在如果还让太后执政,大辽必然要起内乱,而且这场大败,伤了大辽的根基,也需要有人负责,不是太后,就是你。不然怎么向天下交待呢?”
  “所以必须是太后!”
  “自然!这样才会使得权力自然地得到过渡,我们前来,只是想让做一个和平的交接!我相信,她能明白这一点!”老人轻轻地道。“不然,我这把老骨头,也只好与她拼上一拼了!”


第七百四十九章:我不给,你不能抢
  大辽皇帝耶律贤从上京来了。
  陪同他一起来的,是曾经的大辽最为位高权重的军事统帅耶律洪真。
  耶律洪真已经很老了,近二十年没有出来理事,但并不代表着他的影响力便降低了。
  不管是在皇族,还是在军队,抑或是贵族元老之间,
  他的影响力,仍然极其强大。
  只要他不死,便没有一个人敢忽视他的存在。
  可即便是如此,也没有人认为这一次与太后的争斗,他们一定会获得最后的胜利。
  这十几年来,承天皇太后将自己的影响力渗透到了大辽的方方面面,威信无与伦比。
  哪怕现在耶律隆绪耶律辩机等人掌握了军权,
  哪怕耶律环耶律升这些权臣都闭上了嘴巴准备作壁上观,
  哪怕耶律珍已经死了,
  哪怕耶律洪真拖着快要进棺材的身躯,吊着最后一口气来到了析津府,
  在很多人看来,最多也就是平分秋色。
  不说别的,单说现在驻扎在析津府的由孙朴率领的一万属珊军,便足以震慑所有人。
  更不用说,还有驻扎在中京的郭解率领的五千重骑,
  慕容冲慕容冲兄弟主管的匠师大营。
  不要认为匠师大营由匠师两个字便轻视他们,
  在大辽,匠师营一向便是军管,所有的匠师以及他们的亲人,都被编为了军户,他们既是匠人,又是军人,而他们的主将,便是慕容冲与慕容超兄弟。
  而火炮、火药这些东西,便是由他们生产的。
  而这两样东西,一向便是太后的禁脔,外人根本就插不进手去。
  风依然很大,地上的积雪已经掩过了脚踝,屋檐之下,已经垂下了长长的冰棱,
  析津府的气氛,却比这寒冷的天气,更要凝重几分。
  所有人都知道皇帝耶律贤已经到了析津府外,而且正准备上山去晋见太后,可是析津府的官员们,却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出城去拜见皇帝。
  皇帝在山下驻扎了一夜,析津府城之中所有的衙门灯火也都亮了一夜,但却没有一个官员敢出城。
  而守城的官兵们,没有得到上司的任何指示的情况之下,也只能战战兢兢地到点便关上了城门。
  这等于是将他们们的皇帝关在了城外。
  让析津府中所有的人都舒了一口长气的是,皇帝似乎也忘记了他们,并没有派人来召见人附着,这让他们避免了抗旨不遵的罪名。
  在这一点上,皇帝也是极其聪明的。
  给了双方珍上都很体面的台阶,
  将来见面,也不会太尴尬。
  智慧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忘了今天的事情,
  那么大家还都是明君与贤臣。
  真要是捅破了这张纸,以后还怎么相处呢?
  心里都会有疙瘩的。
  皇帝上山了。
  耶律洪真也上山了。
  皇帝孤身一人。
  耶律洪真也只有八个抬着暖轿的轿夫。
  皇帝和耶律洪真不像是去与太后讨价还价的,反而像是去请罪的。
  这反倒是让析津府上上下下松了一口气。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飘杵,这可真不是说着玩的。
  太后从来都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
  这些年来,灭亡在她手里的部族、家族数以百计,而人,则要以万为单位了。
  耶律隆绪他们的行为,很显然已经触碰到了太后的禁忌。
  当萧若水单人独骑逃回析津府的时候,这里的所有人,都认为要爆发内战了。
  前方大败之余,又内战爆发的话,大辽只怕来日无多,析津府这里有不少人已经开始与宋人联络了。
  南京道,本来就是大辽经济最为繁荣的所在,也是汉人世家最多的地方,当然,这里也是与大宋联系最为紧密的地方。
  谁家在对面,还没有一点小勾当呢!
  不过当皇帝表现出这样的态度的时候,大家又都觉得,内战似乎是打不起来了。
  所有人都翘首以盼。
  只要皇帝从山上平安下来了,那这场凶险,自然就会化解与无形了。
  所有人都不想多年以前的一幕重演。
  那一次太后与林平的争斗,死的人太多了。
  耶律贤站到了那幢木屋的外头,
  他看到了孙淳站在门外,看那模样,似乎是在等着他。
  不等孙淳说话,耶律贤已经是一撩袍子,卟嗵一声便跪倒在雪地里。
  这一举动,倒是让举步上前正要恭迎圣驾抵达的孙淳给看呆了,眨巴着眼睛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赶紧侧走几步,避开了正面,这才叉手齐眉,深深躬下了身子:“陛下,您这是干什么?”
  “还请孙侍郎回禀母后,就说儿臣前来请罪了!”耶律贤看着孙淳,郎声说完这句话,便伏下了身子,双手交叠,放在雪地之上,额头触地。
  孙淳手足无措,就算他智计百出,但委实也没有想到面对的会是这样的一副场景。
  他只能转身,一手撩着袍子,快步向内里跑去。
  萧绰正在看一个小册子,
  那是孙淳给他弄回来的,据说是宋朝那边的科学院正在编写的天工开物的一些内容。
  与早先公开印刷刊行天下的农政全书不一样的是,这本天工开物就要神秘得多了,孙淳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找到了一些据说是从科学院里弄出来的残稿。
  听到了孙淳的回禀,萧绰笑了起来,收起书本,道:“皇帝从小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走吧,去迎迎。”
  “太后,安排到若愚堂吗?”孙淳问道。
  “不,去守拙堂吧!”萧绰微笑道:“皇帝以为今天他会面临一场艰苦的谈判,那么我们就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吧!”
  孙淳冷笑道:“太后的深谋远虑岂是他们所能猜度的,太后,我现在最想要看的,就是他们在与您交谈过后,脸上那种不敢置信却又欣喜若狂的表情。我还想看看,没有了太后这枚宁海神针,他们如何拾掇眼下的困局,我还想看看,等到宋军越过黄河,越过归义城,一路杀过来的时候,他们又会是一副什么样的模样!”
  “他们与我当年一般的自信,都认为自己绝对能力挽狂澜,能战胜最为强大的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