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抚宋-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诚叹了一口气,垂下了脑袋。
  果然,萧韩氏的斥责声旋即而至。
  “二郎,你一个读书人,不把心思用在研习四书五经之上,去花了偌大心思去看这些杂书,研习这些疱厨之道,传出去,是要笑死人的。也亏得就家里人知道,高家哪边也不是外人,要是传出去了,你说说是不是什么荣光事?”
  萧诚垂着脑袋,心里想着,您吃着冰糖肘子的时候,不也是说着好吃吗?这时候又拿这来训人了。
  以前萧家是没有人吃猪肉的,基本上是以羊肉为主。整个东京城里,像萧氏这样的大户人家,也是没有人吃猪肉的,所有人都认为猪肉是肮脏的,不洁的。因为猪没有阉割,这样的猪肉做出来有一股子臊味,自然是不好吃的。
  不过自从萧诚另外弄出了一套烹饪方法之后,却是让猪肉焕发出了别样的风采,现在萧家,猪肉倒也是经常上桌的,可不仅仅是冰糖肘子,另外还有七八种风味的猪肉制品,不过也就局限在萧家而已。
  也就是大嫂高氏让娘家的厨子来学了技术去。
  高氏一见自己解围不成,反而让二叔陷入到了更大的困境之中,顿时有些惶急了,看了一眼萧诚,满眼的歉然之意。
  萧诚苦笑着连接往自己的嘴巴里扒拉着饭粒,希望能借此转移一下萧韩氏的注意力。
  “二叔,你快点吃完,好给我接着讲那孙猴儿是怎么把那个假行者打败的?”身边传来了一个糯声糯气的声音。
  萧诚顿时呛咳出声。
  你娘刚刚吭了我一把,你这个小家伙要不要再来一次啊?
  果然对面传来了叮的一声响,那是萧韩氏将筷子放下的声音,耳边也不出意外地响起了她略带愠怒的声音。
  “还有你给敬儿讲的这个什么西游记,你说是你从书上看来的,我问了家里好几个西席,他们都说从来没有看过也没有听过,都猜是你编出来的。都夸二郎你好文采呢,拿出去直接可以当话本儿了!”
  这可不是夸奖!
  “整日价儿地不做正事,不好好地读书作文章,尽做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我看你读书也就用了四五分功夫,如果你拿出十二分的精神来,又岂是现在这个样子?”
  萧诚抬起头来,看着对面面带寒霜的萧韩氏,低声辩解道:“大嬢嬢,今日岑夫子还夸了孩儿呢,说明年孩儿一定能考中进士的。”
  “岑夫子是夸了你啊,拿板子夸的吧?”萧韩氏冷笑起来:“今儿个头晌挨的板子,天还没黑呢,这就忘了?”
  这是谁告了黑状呢!
  萧诚大怒,抬头看向对面的高氏,自己在高氏族学里上学,如果说谁的消息最灵通,那肯定是高家出身的大嫂啊。
  看到萧诚黑着脸,高氏连连摇头,示意不是自己,自己也不知道呢?
  “看你大嫂干什么?以为是你大嫂告的状吗?”萧韩氏怒道:“即便是,那大嫂也是为你好。”
  下首的萧旖转着眼珠子看了众人一眼,道:“二哥哥,今天后饷东华门那边的罗家大娘子过来了。”
  “住嘴,姑娘家的,哪里学来的一张告状的刁嘴!”被萧韩氏拿眼一瞪,萧旖顿时也垂下头去连连往嘴里扒着饭。
  萧诚心下大恨,东华门罗家大娘子,不是罗纲罗雨亭那厮的老娘吗?
  罗雨亭看起来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家伙,怎么也长了一张碎嘴?回去给自家老娘糟塌自己,然后那罗家大娘子还专门赶上门来告自己一状,自己得罪了她吗?
  见都没有见过好不好?
  心里暗恨罗家大娘子,但对正责骂自己的大嬢嬢萧韩氏,萧诚却是一点儿也恨不起来的。真要说起来,倒是感激更多一些。
  说起来自己可不是她肚子里掉下来的肉,真要不管自己,任自己自生自灭,只要吃喝之上不短了自己,任谁也不能说了她什么不是。毕竟自己只是一个庶子。
  萧韩氏一视同仁,从小便对没了亲娘的自己严加管教,不怕人背后说嫌话,是实实在在有担当,也是真的爱护萧诚的。
  所谓恨铁不成钢罢了。
  跟父亲一样,萧韩氏也希望萧诚明年能一鸣惊人,考上进士呢!要是考上了,自己可就是萧家第一个进士。
  虽然相对于萧韩氏的娘家信阳韩氏而言,一个进士真是不值什么,人家都能一打一打的往外拿,但对于萧氏来说,却是三代以来第一人。作为当家主母的萧韩氏来说,自然也是脸上有光,回娘家腰板也能更直一些,说话气儿也能更粗一些。
  谁让这时代进士就这么值钱呢?
  三年一考,每一科才取三百人左右而已啊。
  每一个考中的人,真真正正的可以算是人中之龙了。
  而大宋的高官显贵们,也基本上便是从这三百进士之中鳞选而出了,没有进士出身的人能走到高处的,不是没有,而是极其稀少。
  “大嬢嬢,孩儿记下了,以后的日子,一定专注读书,明年一定考中进士。”萧诚放下筷子,站起身来,躬身认真地道。
  看到萧诚一副沉痛悔改的模样,萧韩氏满意地点了点头,今天把他叫进来,就是要好好地敲打敲打一番,眼下看起来,效果还是达到了的。
  “好了,吃饭吧!你们岑夫子不是给你们布置了一篇文章吗?吃完了饭去写出来,明日拿来给我看!”
  “是。”
  萧诚点头道,自家这位大嬢嬢,可是出身名门,自己不见得能作出好文章,但鉴赏水平,却是一流的,想在她眼前打马虎眼,根本不可能。倒是自己的老子萧禹,在这方面就差了许多了。
  今儿这关,算是过了,不过想想还要连夜写文章,脑壳不仅又隐隐作痛。


第十章:三喜
  今天真不能算是一个太平日子。
  早上挨了岑夫子的板子,晚饭又被嫡母捉去训了一番,一顿饭也吃得没滋没味的。回到自己的书房,准备完成作业。刚刚破了一个题,老管家许勿言又匆匆地跑了过来,说是老爷回府了,叫二郎过去说话。
  “大人心情可好?”放下笔,萧诚有些担心。连宅在家里的嫡母都知道自己今天挨了板子,那晚上去高府吃了酒席的父亲没理由不知道。
  高府之中嫉恨自己的人多着呢,逮着这个大好的告状理由,岂有不落井下石的道理?
  “老爷心情很不错。满面红光,情绪饱满。”许勿言笑道:“二郎尽管放心。”
  萧诚一点儿也不放心,谁喝了酒之后,都会满面红光,至于情绪饱满嘛,这可得两说。也许此时的情绪饱满,正是憋着劲儿想要教训自己的亢奋呢?
  看着萧诚疑惑而又忐忑的模样,许勿言道:“二郎,老爷是真的高兴,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事,但肯定是好事儿。”
  “但愿吧!”萧诚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物,又用力地揉了揉面郏,在脸上堆叠出一些笑容来,这才往外走去。
  萧老爷子在家里最大的乐趣,就是管教自己这个老二。
  踏进萧禹的小书房,一阵子浓烈的酒气便扑面而来,外头天气极是燥热,屋里头因为放置了冰块,倒是显得一股阴凉之气。萧诚不喜欢在夏天使用冰块,觉得这对身体不好,他情愿少穿一点,多流点儿汗。
  当今的三司副使,龙图阁学士萧禹,果然如老管家许勿言所说的那样,红光满面,精神亢奋,正立在桌案之前,挥毫疾书,写的却是唐人王瀚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摧。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歌言情,诗咏志,此时此刻,萧禹写下这首诗,只怕今日这酒宴便与此事有不小的关系。父亲平素的书法,只能算是过得去,并不出彩,今日看起来,却是龙飞凤舞,笔触几欲破空而去,远超平常的水平,的的确确是超水平发挥了。
  而写完之后,萧禹仔细端详,看起来也是满意之极。
  “大人!”萧诚上前躬身行礼。
  掷笔于大案之上,萧禹回过头来,看着自己的次子。
  萧禹体魄魁梧,身高七尺有余,从小习练武艺的他,虽然当了一辈子的文官,但与一般文人的羸弱比起来,却完全是天上地下了。
  用文武双全来形容萧禹,其实并不过份。
  虽然真要论起来,是武不拔尖,文不出众。但在武人群里头,他绝对是文才最佳的那一个,而在文人堆里,论起功夫,他一只手就能掐死好几个的那一种。
  现在的皇宋,文人势力极是庞大,开国皇帝一句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使得士大夫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当朝的文官们,扯着官家袖子不让走,口水喷得官家一脸的情况也不是没有,而官员之间当廷斗嘴甚至于斗殴,也时有发生。
  但从来没有人敢跟萧禹动手,与萧禹这位三司副使相争的时候,大家都是绝对保持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优良传统的,当然,换一个人,这个传统便又会当成渣滓扔到九宵云外去。
  “坐!”指了指前面的一把椅子,萧禹笑容满面。
  这让萧诚心里有些发毛,赶紧歉让道:“大人面前,哪里有孩儿的座位?”
  萧禹哈哈一笑:“让你坐就坐,长者赐,不敢辞,你哪来这么多的毛病?”
  看着萧禹不像是在说反话,而的确是很开心,萧诚这才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大人今日去高府那边赴宴,不知是有什么喜事?”
  “当然有,不止一件,而是二件,不不不,是三件!”萧禹也是坐了下来,从许勿言手中接过了醒酒汤,喝了一口,摇头晃脑地道。
  “三件?”萧诚倒是有些讶异了,能让萧禹高兴的事本来就不多了,还是三件,还真是让他有些猜不到。
  “第一件,今日宴上,岑夫子可是跟我说了。”萧禹又喝了一口醒酒汤。萧诚却是立马就站了起来,岑夫子果然不是告状了吗?亏我白日里还赞了你一番。
  萧禹看了一眼突然站起来的萧诚,却是脸色不变,继续道:“岑夫子跟为父拍了胸口,说明年的举人试,进士试,以你的水平,不敢说前十,但身在一榜之中却是笃定无疑的,要是说错了,让为父抠了他的眼珠子去。”
  萧诚长舒一口气,岑夫子果然是好人啊,不但没有告状,还赞了自己一通,立马他对自己的小人之心很是有了一些惭愧之意。
  “你说这是不是一喜呢?”萧禹看着萧诚道:“嗯,也难怪岑夫子喜欢你,你这尊师重道还是做得不错的。坐,坐!”
  萧诚尴尬地坐了下来:“夫子谬赞了,许是喝多了酒来着。”
  “岑夫子何许人也?没有七八分把握,岂会说这话?为父也知道考进士的艰难,能有七八分把握,已经是很了不得了。”萧禹很是遗憾地道:“想当年,为父我也是数进试场,却每每铩羽而归,最终不得不靠着你爷爷的荫补做了官,最后勉强考了一个明经科,哎!”
  “大人现在可是三司副使,眼见着便又要更进一步了,当年那些中了进士的人,又有几个能与大人您相比呢?”萧诚一方面是拍父亲的马屁,一方面也的确是这么认为,进士只是敲门砖,进了这个大门,终究还是要看做事的水准的。
  “话是这么说啊,可没有一个进士出身,你父亲再往上走一步,也就到头了。这一辈子,是别想进东西两府了,你爷爷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萧禹叹道:“真要论起能力来,你父亲又比现在的东西两府的诸位相公,差了哪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