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开局灌醉长乐公主-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回去以后我能跟乡里乡亲出去,自己在翼国公的手下干过,还一起冲击前线,那真的是光宗耀祖……”
  “今天是几月几号来着?这天,一定是我这一辈子最辉煌的一天,我一定要将这天好好的记住。”
  士兵们跟着秦琼渐渐远离之后,小声的议论起来,但他们口中的全都是秦琼的认可,乃至于敬仰。
  他们嘴里说的这些话秦琼当然听不到,秦琼身边的其他将领也听不到,
  可是士兵们看着秦琼的目光,他们是看得到的,
  当秦琼在这些将士的身边走过,所有的将士士气如虹,更是他们想要看不到都不行。
  “这就是顶级名将的威力吗?”侯君集羡慕又嫉妒的看着这一幕。
  明明这些天,带着这些士兵巡逻的是自己,带着这些士兵操练的也是自己,带着这些士兵布置城防的更是自己……
  可秦琼才一露面,就获得了所有士兵对自己都没有过的崇敬和信服。
  这就是人和人的不同吗?
  “不,我不相信!”
  “总有一天我也要像他一样那么厉害。”侯君集在心里想道。
  与此同时,他想到了另外一个,也在大唐的将士心里拥有崇高地位的将军。
  甚至是比秦琼的地位更高……
  那个人就是自己即将跟着学习的李靖。
  “等我学成归来……”
  侯君集怎么想,秦琼不知道,也没有兴趣知道,
  他巡视了一遍城防之后,
  又回到城主府和其他的将领最后沟通一次,就解散队伍。
  今天是他到前线的第一天,
  按理说,只是和属下会面以及做一下交接即可,
  只不过军情紧急,所以才马不停蹄去看城防。
  但更多的,不适宜在今天做。


第216章 侯君集背后的人?
  太阳已经彻底下山,半圆的月亮也高高的挂在空中,而人世间,点点滴滴的灯笼,开始照亮大地。
  侯君集就着一顶灯笼,往自己的家里方向走去。
  如果,短暂住的宅院可以称之为家的话。
  “侯大人,请稍后。”一个突兀的声音从侯君集的右侧面响起。
  侯君集转头望去,只见一个长得有一点点眼熟的人,冷冷的看着自己。
  “你是……”侯君集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疑惑的表情。
  他对男来人的身份有些猜测,
  可他后半句话侯君集还没有说出口,那个人已经从怀里取出一封信,递给了侯君集。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是有人拜托我们家老爷,送给侯大人的。”那个人说完这句话,转身离开。
  干净利落,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
  侯君集看着这个人背影,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目光,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
  自己之所以觉得这个人眼熟又陌生,是因为他仅仅只见过此人一面,恰恰就在今天下午,而且就是在秦琼的身边。
  “所以这封信是秦琼要交给我的吗?”侯君集翻弄着这封信,心里想的。
  但马上,
  他笑了笑,
  没有把事情放在心上,
  而是看似漫不经心的将这份信,放进了自己的怀中,并且不紧不慢的往府邸走去。
  等到他回到自己家的时候,为他看门的士兵叫住了他。
  “侯大人……”
  侯君集转过头看着这个士兵,没有说话。
  这个士兵露出了憨厚的笑容:“之前拜访你的那两个年轻人,叫我把这个东西给你。”
  说着,
  这个士兵,又递给了侯君集一封信。
  “又是一封信?”
  “有趣……”
  侯君集接过信:“就是自称清河崔氏的人?”
  “是的,好像是叫崔什么的。”
  士兵点点头:“我都觉得他们有点奇怪。之前明明侯大人你说没时间招待他们,他们也都走了,可不知怎么的,不久之前他们要过来,并且让我转交这东西给您。”
  清河崔氏一封信,
  翼国公秦琼又一封信……
  而且,
  清河崔氏的人,
  还是去而复返。
  侯君集眯了眯眼睛,他有点感到山雨欲来的感觉。
  “行了,你好好的守卫吧。”侯君集留下这句话,就转身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一夜无眠。
  ……
  第二天,
  由崔卢郑王四大家族牵头,
  向昨日才刚刚来到前线的统帅翼国公秦琼提议:坚壁清野!
  秦琼听了他们的建议,还是挺心动的。
  来到前线之前,
  他去有间客栈见了程修文,从程修文那边得到了此战的一些精髓。
  知道这一次突厥即便是来势汹汹,但大唐胜多败少,根本不用怕突厥人。
  只要把这些突厥人打怕了,他们就会自行离去。
  如果实行了坚壁清野的政策,
  这些突厥人不但会被打怕了,他们在大唐境内的每一天,都将是热锅上的蚂蚁,让他们的身心饱受无穷的折磨。
  “可是迁徙百姓,说服百姓是非常沉重的一项工作。”
  “他们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心中的不安将会与日俱增。”
  “如果再出什么事情,到时候城中必将大乱。”
  城不能乱,
  乱了就可能自己把自己作死。
  而且……
  “更何况那么多百姓从城外迁进城内,城内哪有那么多的房屋可以给他们住?”这也是秦琼考虑的一点。
  秦琼提出来的意见,在场的其他人也确实深有体会,并且觉得非常有道理。
  所以坚壁清野这项政策即便是好,大家还是没能下定决心。
  也正在大家仍然举棋不定的时候,
  侯君集站了出来,
  “我倒是觉得这些世家大族的这个想法非常好,坚壁清野,绝对有其可行之处。”侯君集如此说道。
  “你是怎么想的?”秦琼问道。
  侯君集回答道:“很简单,反正咱们都是要赈灾百姓的。城池之内不是没有地方,只不过是没有足够多的房屋而已,不如就让百姓自行建房自行入住,并且可以让他们给守城的将领做后勤工作……”
  “让咱们这一次赈灾不是白白的,送百姓粮食或者钱财,而是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
  这四个字一出,在场的所有人一片哗然。
  别看这些人都是只会打仗的,但是在大唐会打仗的将军一定都是有相应丰富的学识。
  就连民间普遍以为没什么知识文化的程咬金,实际上也都是官宦世家。
  只不过谈不上是世家子弟而已。
  祖祖辈辈都是当过官的,见识就是比普通人高上不少。
  这毕竟是识字率特别低的封建社会。
  空有武力而没有眼见和学识的人,当不了将军,最多只能当当杀手,或者是炮灰。
  所以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出侯君集那句话背后的含义。
  即便是听不出来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只要在脑子里转个弯儿也都能想得到。
  “这还是侯君集吗?怎么感觉他突然之间变得厉害起来了。”有熟悉侯君集为人处事的人在心中想道。
  那种挥舞着小长鞭,逼着附近的百姓,到城里来……似乎才应该是侯君集的风格。
  现在这个……非常具有政治智慧,并且说话之间也带着些许沉稳的人,真的就是侯君集吗?
  众人惊讶中迷惑了。
  侯君集看出这些人,望着自己的目光都发生了质的改变。
  就算是守军元帅秦琼,也不例外。
  这极大满足了他心中的虚荣心,让他不禁抬了抬自己的胸膛,
  连他的下巴,都有一定程度的往上抬的趋势。
  “没错,这么一个不会隐藏自己心中想法的人才是侯君集吧?”
  从侯君集身上重新看到了以往的模样,一些熟悉侯君集的人心中不禁想道。
  秦琼则深深看了侯君集一眼,他从这个办法当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影子。
  自己似乎才刚刚为那个人做了一件事情,而且这件事和侯君集有关。
  “那就这么办。”秦琼淡淡说道。
  侯君集心中大喜,想道:“真没想到……原来这个方法真的有用。”


第217章 第二位天宫十二臣
  当程修文的暗手,一个个被实现以后,空荡的天宫,一个人影闪现,却不是崔劲。
  这个人身材高大、魁梧有力,在天宫看不清脸,但想必是凶神恶煞吧。
  紧随这个人而来的崔劲,心里这般想着。
  就恭恭敬敬对程修文的位置,行礼道:“参见大帝。”
  人影看了看崔劲,又看了看对面不平凡的椅子,有些怀疑人生。
  “那是把椅子吧?你对一把椅子,行礼了又称呼它为大帝?”
  哪家的大帝这般有趣,居然是一把椅子。
  “你知道什么?我对大帝的椅子行礼,是为了表示对大帝的尊重。难道普通人因为皇帝没有坐在龙椅上,自己就能去坐一坐吗?”崔劲觑了一眼人影。
  “那你这么有孝心,所谓的大帝能知道?”
  “大帝无处不在。”
  崔劲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以后,又说道:“为了防止你不小心触怒大帝,所以我来接待你,告诉你一些关于天宫的常识。”
  “天宫?”
  “没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
  “那大帝又是谁?”
  “大帝是天宫之主,万劫不灭的仙人。也是我们效忠的对象……”
  一番对话谈论下来,即便是他人影心生警惕,
  可在现实面前,似乎之前那些怀疑显得非常的可笑,
  “这个世界上竟然真的有如神仙一般的伟大存在?”
  这不得不让他惊骇莫名。
  反而今天所说的效忠对象,他倒不是特别放在心上。
  效忠朝廷是效忠,
  效忠皇帝陛下是效忠,
  效忠这个非常厉害的神仙人物,也是效忠。
  有什么区别吗?
  “那你是谁?”人影问崔劲。
  崔劲有些不太舒坦的皱了皱眉头,
  这个人影虽然看上去对天宫有几分敬畏之心,对自己嘴里提到的天宫之主,也非常的恭敬,
  但是面对自己的时候,反而有几分轻视。
  自己可是堂堂清河崔氏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居然被这个不是明星的家伙,这么看不起?
  不管怎么说,先来后到。
  自己可是天宫十二臣层第一位归位的。
  这个新加入的家伙,也太不把别人当一回事了吧?
  “我是天宫十二臣之首,是你的前辈。”崔劲沉声说道。
  前辈?
  人影不屑的撇撇嘴,以后不放在心上的模样。
  这也难怪,
  如今竟然是太平盛世,但是仍有突厥外地在侧。
  武将的地位并不弱。
  而且李世民非常知道自己相比这些世家大族的优势在哪里,就是在于兵权。
  在于跟自己一起打天下的那些老兄弟们,和他们一起培养出来的贵勋阶层。
  李靖打仗是最厉害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这一辈子无论是年轻力壮,还是老态龙钟,都能把那些外族人是打的嗷嗷叫。
  但李靖至今也不过是兵部尚书。
  要知道李靖在平定南梁的时候,就已经获封上柱国。
  后来更是安抚岭南,平定辅公袥,被李渊授任为行台兵部尚书。
  那个时候还是武德七年三月的事情。
  现在……
  贞观年间了。
  中间经历武德八年抗击突厥颉利可汗的十余万人大举进犯太原。
  和灵州道行军总管等职。
  等李世民上台,李靖不是在做刑部尚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