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王令我来巡山-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她说的那样坚定,林宁一下明白过来,笑道:“你总不会担心我贪慕公主权势,想换个大腿抱,去当驸马爷吧?”
    田五娘不语,林宁愈发大笑,道:“虽说我胃不好,只能吃软饭,却也是贞洁烈夫,岂能水性杨花,改换门庭?”
    “噗!”
    听他这番胡言乱语,田五娘不禁失笑,凤眸微横,轻声道:“我非疑你,只是看得出,这个稷下学宫的博士不似皇鸿儿别有所图,博士是真的放你在心上。皇鸿儿之妖娆不可怕,可怕的却是博士这样心中真意为你好的。美人恩重,她若不计回报的为你付出,总有一日你会动心。可她的身份贵重,怎能为妾?到那时,你纵不弃我,心中也将她与我并重。”
    并重,对田五娘而言,已经是一种背弃了……
    林宁闻言,缓缓敛起了脸上的笑容,看着田五娘道:“若非你提醒,这种事说不得真有可能发生。非我凉薄,实未想到此中深意。但现在我已知娘子之心,又如何会犯这等错?”他握住田五娘微微清凉的手,温声道:“你放心吧,你是我的结发妻子,这一生一世都不会变。纵会有不可辜负之红颜,亦必在你之下。因为我此生,最不可辜负者,便是你。”
    ……
    大王令我来巡山

第一百四十七章 替天行道
    翌日清晨,聚义堂。
    青云寨数位当家人俱在,田五娘正襟危坐于主位,林宁居其右。
    堂正中,法克大师跪在其位。
    这般大礼,法克大师却满面虔诚,一脸忠肝义胆。
    无他,盖因今日得地级功法于此间。
    抛开三大圣地,天下宗师满打满算也就那么几十个。
    听起来不少,可散在亿万黎庶间,却是十万里挑一。
    不是因为习武根骨、悟性好的人少,而是因为功法所限。
    以法克大师的根骨悟性,若有功法,哪怕没有龙髓米,哪怕没有师门长者指点,他都能硬生生突破至宗师境,成为陆地真仙。
    然而就因为缺一部功法,使得他困于一流高手巅峰多年,不得寸进,十分郁闷。
    却不想,今日在这青云寨中,先得神医救女,再得山寨器重,愿以功法相赠。
    法克大师没读过许多书,认得那些字,也是当年在金刚寺中被戒律院的师傅拿戒刀逼着认的。
    春秋大义圣贤文章他屁都不懂,也不想懂。
    可他却知道,做人当以义字当先。
    行走江湖,无非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这也是他两次不顾生死,为龙门客栈出头的原因。
    林宁救他女,更为他保住妙秋师太腹内二胎,他便愿用命来报答。
    如今青云寨更是以地级功法相赠,这就不是简单的恩情了,还牵扯到一个“信”字。
    若非信任他是知恩图报的忠义之人,谁会以这等绝世秘籍相赠?
    如此信任,倒比恩情更高一筹。
    所以哪怕青云寨让他闯刀山游火海,法克大师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便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也!
    田五娘不是个多话的人,将那本《玉剑心经》摹本送给法克大师后,只与他微微颔首,微微沙质的声音道了句:“勤勉修练,莫要辜负。”便就此作罢。
    而林宁也只笑道:“这功法连三叔四叔他们都没得到,倒不是我们吝啬,实是他们已经失去了纯粹上进的武道之心,得之亦无用。从今而后,大师却是真正的自家人了。”法克大师闻言愈发动容,感激不已。
    被当众揭短,方林面色一沉,胡大山也气骂道:“混小子,什么叫失去了上进的武道心?你四叔和你三叔是年纪大了,原本根骨能练到一流高手,已经差不离儿了,再往上却是强求……你笑个屁。”
    林宁其实并未说错,此二人早已丧失在武道上一往无前的进取心了。
    方林常年耽于山寨杂务,哪有心思练功?
    胡大山也要训练青刀卫,军务繁忙。
    当然,他二人之所以懈怠武备,主要还是因为从前连想都没想过,有朝一日青云寨能接触到地级功法。
    别说二流高手的方林,就是一流高手的胡大山,甫一突破成为一流高手,就松了那口气,以为今生够了。
    远不似法克那般,就算没有地级功法,还是凭借所学和胸中一股虎气,生生练到一流高手极致。
    如今得了可打通任督二脉使奇经化,使得他们亲如一家,彼此间都是可换命的亲情。
    所以林宁没有真正动过怒,也没什么值得动怒的。
    然而今日这一恼火,却显然动了真格。
    周成倒不是怕,只是难免心虚,道:“小宁,不是八叔不尽心,只是……咱们的人手都在榆林城中,青州离这足有八百里,一时半会儿不好去探啊。”
    林宁不言语,只是垂着眼帘不言,这般作态,反倒让周成自责起来。
    周成也知道,如今山寨看似安宁,实则隐患不少。
    尤其是杀了宋思成后,昨夜便来了一个江东十二虎臣,全靠大当家和那位魔教圣女合力协作,才拦了下来,但也是险之又险。
    而宋思成本身还是楚国皇城司的长老,焉知皇城司会没有动作?
    但要是楚国和齐国在青州发生战争,山寨的压力便会大为减轻。
    只是青州为齐楚二国交汇处,真正的四战之地,反复在二国间易手,州内遍布皇城司和学宫之人,形势极为复杂。
    让他一个只在榆林城混了十几年的人前往青州去立足,真是难为他了。
    眼见林宁生闷气,周成叹息一声道:“罢了,别气了,八叔自身能为有限,帮不到你太多,往后山寨这哨探之司,就换人去做吧。”
    田五娘劝了声:“八叔,何必如此?”
    周成笑道:“此事你三叔、四叔都同我说过,如今山寨愈发兴盛,越来越多有才干的人加入,我们这些老家伙就要做好退位让贤的心思预备。你三叔讲的明白,旁的不说,有射日门那位卫庄在,他若再占着教弓箭把式的教头不放,岂非昏庸糊涂?我也是这般。”
    林宁这才抬起眼道:“八叔,你可别寻借口偷懒。如今进山寨的大都是生人,如何信得过?你们几个长辈不帮我们压着,非得让我们吃个大亏,栽个大跟头不可。既然去青州探听消息的差事你不愿做了,可还有一事非八叔不可托付。”
    周成方才说的洒脱,可内心的失落到底有多深,只看他微微泛红的眼圈就知道了。
    这会儿却听林宁如此郑重托付,心中复又升起暖意,忙问道:“到底是何事,还非要我去办?”
    林宁压低声音道:“如今山寨粮盐尚可,虽粮不多,但配着山中猎物和野菜,总能勉强度过一冬。唯有库中铁料连一两都凑不出,兵器坏了都没法修补,更别提农具。冬日我们还要大兴土木,建造坚堡,没有器具如何得行?我听说往南二百里广阳郡内有一毛姓世家,虽只中上门第,却因铁而兴盛。但富而不仁,为了多挖铁矿,不知多少良善百姓为其所掳,其矿山中,白骨几乎铺满道路。八叔你速去广阳,探查清楚这毛家的详情,以及进退的路线。半月之后,我青云青刀卫要第一次兵出沧澜山,灭此獠族,替天行道!”
    ……
    大王令我来巡山

第一百四十八章 交出天诛?
    榆林城东二百五十里,齐国西面大城魏城。
    若榆林城只算一座县级小城,那魏城便是省府级大城,人口数十万。
    齐国西北世家,多云集于此。
    今日,西北六大世家家主齐聚北城太白楼,所为的,竟是数百里外的一处小小贼巢。
    原本对于六大世家而言,莫说数百里外小山寨,纵是当年有天下第一盗的天剑山,他们也未曾真惧过。
    侯万千武功高绝,可他也不敢无故侵犯世家,否则自有稷下学宫出面拿他。
    但是现在……
    千里沧澜山毛贼泛滥中,却出现了一个异数。
    “子卿兄来了,快请快请。”
    “文伟兄客气了。”
    “公明兄也到了……”
    “子全兄,许久不见哪……”
    “呵呵,你彦材兄是大忙人,我可是清闲几年咯……”
    太白楼今日清场,只招待这六位势力笼罩整个西北的世族族长。
    太白楼,本也是今日东道西北蒯家的产业。
    西北蒯家,本为西北六大世家之首,根植魏城六百年不绝,虽不至上上门第,但也是仅次于大齐十二上上高门的顶级世家。
    势力覆盖整个西北,官员、将军、衙役、商贾,各行各业,多有蒯家人存在。
    便是在朝中,乃至在稷下学宫,都可寻得蒯姓之人。
    更难得的是,蒯家势力虽强大如斯,却有一个极大的优点。
    那便是蒯家人从不吃独食。
    以蒯家之强,仍能容忍其余五大世家存在,而且还活的很好。
    旁人只怕在某一行当内不能称雄,西北蒯家却绝对禁止垄断某一行当,必要与人分享。
    如此,蒯家在西北虽非一家独大,却盟友遍地,势力更加磅礴恐怖。
    所以昨日蒯家家主蒯明义一号召,其余五大家族的族长便纷纷应约而来。
    于宽敞空旷的大堂坐定后,蒯明义面带微笑,看着诸人道:“若非事大,原不该兴师动众,请诸位辛劳来此。”
    一阵客套之言后,刘家家主刘黻道:“明公何须外道?西北六家向来以蒯家为首,有何事明公只管吩咐便是。”
    李家家主李进也道:“公明兄所言极是,我们素来与蒯家共进退,”
    其他三家家主自少不了表态。
    蒯明义见之含笑点头,道:“既然如此,都是自己人,我便开门见山说明今日举会之意。临淄孙家家主、赵家家主、苟家家主三家家主一起书信于我,让我们西北六家,行坚壁清野之策,断绝与沧澜山群贼的一切供给,以免养虎为患。就我所知,平山城太岳剑派的姚广时近来颇为活跃,四处周旋,大肆购买粮草,再西输沧澜山。这等行径,以后就不许发生了。”
    临淄孙家、赵家、苟家,皆在齐国十二上上高门中。
    单独一家的实力,都在蒯家之上,更何况三家联名?
    刘黻有些诧异道:“就为了那些蟊贼……至于吗?”
    王家家主王阚道:“莫不是为了那勾结胡虏的青云寨?”
    蒯明义点头道:“正是如此。青云寨背靠萨满殿,目前而言,明着剿灭不合适。且,青云寨上有一奇人,竟得了稷下学宫姜太虚的半师礼,甚至还上过夫子山。但是……因忽查尔东行而死的那八家,却不会忘了这份血海深仇。他们办完了亲丧后,就尽出底蕴,说动了孙家这几家,他们本身也有书信于我。总之,只要不真刀真枪的动手,其余一切手段皆可施之。粮、盐、油、布、铁器等等,皆不许再入沧澜分毫。”
    王阚闻言微微皱眉道:“明公,我记得先前榆林城好像就困过一阵,没甚用吧?”
    蒯明义微笑道:“这一次不同,榆林、泉州、吕城,此青云寨二百里方圆内三座城池之粮、盐、油、布、铁器之供给,皆断之。”
    众人闻言大惊,牛家家主牛倚大声道:“明公,若如此,则三城近十万百姓何以为生?”
    他当然不是果真关心民之生计,而是关心家族之损失。
    此三城之粮、布供给,多在牛家利益范围中。
    蒯明义面色不变,看着他道:“子全,百姓手中总有余粮,等闲是饿不死的。只要他们不去接济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