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论坛回古代-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了大半个时辰,诸葛老师便将今天要教的知识讲完。
为了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诸葛老师说道:“可有在乐曲上有造诣的学子,愿意上来为大家弹奏一曲?”说完,他看了眼台下。
“先生,弟子韩溪愿意一试。”坐在最前排,就是之前赞过秦余的那位学友站起来拱手道。
诸葛老师离开席位,让韩溪坐在那里。
韩溪先向诸葛老师拜了一拜,而后坐下,拨弄几根琴弦后,便开始他的演奏。
他今天弹的是广陵散,只可惜真正的广陵散已经随着嵇康的辞世而失传。
韩溪演奏完后,向台下诸子鞠了一躬,只等诸葛老师品评。
诸葛老师今年也就二十多岁,他摸着光滑的下巴说道:“虽不得其韵,但也有特点,韩小弟能有此造化真是难得,请下去坐吧。”
韩溪向他拱手,然后回到自己位上。
诸葛老师走到台上,再问道:“可还有人愿意上来一试?”
众学子在下面议论纷纷,韩溪的琴技非常高,记得入学的时候,就曾以一曲《霓裳羽衣》震惊四座。如今他弹完之后,谁人还敢跟他去比?
“这位小友,你可愿意上来试试?”
突然,诸葛老师把手指向正在啪啪啪的秦余。
秦余目瞪口呆,一脸懵逼,自己很安静很端庄地坐在下面,只是拿着嘤嘤嘤在啪啪啪,怎么还会被老师注意。
“小友,可愿意上来?”
诸葛老师发出第二次邀请。
“秦兄,上去试试又有何妨?”旁边的苏闲也是鼓励他道。
“我……我。”秦余身体微微颤抖,感觉到一丝紧张。
“小友,怎么说?”诸葛老师已经第三次发问了。
“先生,我能换个乐器吗?”秦余试探性问道。
“自然可以,这里的乐器任君挑选。只是不知小友擅长什么?”
秦余老脸一红,很不好意思的说道:“吹箫。”
吹箫。
秦余当年为了学会这个把妹技能,勤学苦练三个月,虽然最后没能抱得妹纸归,但也成为一代萧神。
他的吹箫本领在他那个系,乃至全校都是数一数二。
弄箫童子的名声可不是吹的。
“谁人能给秦小友萧。”在秦余上台后,诸葛老师向台下诸学子问道。
“先生,我愿意。”
还是那个韩溪,只见他走到乐室西边的架子上,取下一根洞萧,双手递给秦余。
秦余也是两手去接。
韩溪给的萧长短合适,秦余握在手里用嘴试了试。嗯,是那熟悉的感觉。
然后学着韩溪,向诸葛老师和众学子拜了一拜,随后便开始他的表演。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
一首还未在这个时代出现的曲子,正在秦余的嘴下吹了出来。
曲子开头轻柔动人,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画面。
接着是欢快轻松、活泼跳动,秦余在吹这一段的时候,笑眯眯的,嘴巴微微弯起,面部表情生动。
然后箫声突然急转直下,变得低沉阴暗,好似雷雨将至,令人惶恐不安。秦余的表情也是往悲伤痛苦方向变去,让人看了无不心疼。
随后,两股情绪在秦余的嘴里相互交替,形成一个高潮。
在最后,曲子又再现开头时的旋律,让人只觉好像来到一个神仙般的世界。
台下的学子和身边的诸葛老师被秦余的乐曲吸引。跟着音乐,他们的情绪时上时下,忽高忽低,不能自已。
一曲吹罢,全乐室的人无不动容,有的还因为曲子里的情愫跟自己的经历相似而落下泪来。
啪啪啪啪啪……
鼓掌声响起,秦余握着萧,向诸葛老师与台下学友鞠躬表示感谢。
这时,韩溪走到秦余面前,激动的说道:“兄之才,弟自愧不如。”
秦余握着他的手,谦虚道:“无他,但嘴熟尔。”
韩溪再说道:“以后还望能和兄长互相切磋。”
秦余点了点头道:“正有此意,我扫榻以待。”
两人真情流露,但手握久了,秦余很想松开,不然看起来有点怪怪的。
这时候,台上的诸葛老师摸摸他光滑的下巴问道:“秦小弟,这曲子如此动听,究竟是何名,能否跟我们说说。”
台下诸子伸长了脖子,就等秦余把名字告诉他们。
秦余深深叹了口气,这曲子也是当年最喜欢的古典乐曲之一,但他不想出名,所以需要假托他人才行。
于是说道:“这是先父作的曲子,他根据两晋时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改编而来。这曲子先父他修改八载,增删十次,才成了如今这样。
先父去后,独留下它供我思念。今天在诸君面前献丑,实在惭愧。”
啪啪啪啪啪……
原来曲子里还有这么多的故事,众学子听秦余讲得情真意切,又想他年幼失怙,刚才实在不该把他的伤心事勾引出来。
秦余再向诸子拱了拱手,最后说道:“这曲子,先父也没有改其他的名字,它便叫……
“梁祝!”
第十四章 弄球童子
“梁祝?嗯,果然是好名字,可恨我不能早点认识令尊。”
旁边的诸葛老师一面夸曲子名字的恰当好处,一面又对秦父的早亡感到可惜。
“秦兄,你能将伯父的曲子如此完美的展现出来,伯父的天之灵也能宽慰了。”
台下,韩溪鼓励秦余,让他不要伤心。
“梁祝,这名字与曲子确实贴切。难怪我等刚才在听的时候,就隐隐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是取在这故事上了。”
众学子也是恍然大悟。
秦余脸不红心不跳地走下台去,重新坐回苏兄身边。
坐下时,瞄了苏兄一眼,却发现他正以非常惊恐的眼神望着自己。
“苏兄,怎么了?”秦余带着善意问道。
“你……你,你是不是知道了?”苏闲心底慌慌的,在听到曲名叫《梁祝》后,她就在怀疑秦余是不是早就知晓他的身份。
什么李子、鲁子,都是他秦子说的,那么这首《梁祝》必然也是秦兄写的,不过是假借父名,哄骗同窗跟先生罢了。
秦余:“(………O?O;)”
懵了一脸的逼。
他完全听不懂苏兄说的话,“苏兄你在说什么?你的秘密不就是早上那个吗?”
“原来这都是巧合。”苏闲暗暗松了口气,平复心情后说道:“没事了,秦兄。刚才是我失言,还请兄长勿怪。”
“那当然。”秦余摆摆手,眯着眼睛说道:“咱俩谁跟谁。”
苏闲听他这么说,不禁心头一热。
很快,下课的时间又到了,诸葛老师好像有事,没布置作业便离开了课堂,
就在拐过一个弯的时候,正好碰到一个人。
只见那人拱手道:“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诸葛先生。”
诸葛琴魔一见来人,就想起来他的名字了,“原来是小六,多年不见,想死我了。”
曹小六像个孩子一样,兴奋说道:“我的笛子正好带在身上,先生我们两个选个好地方合奏一曲如何?”
诸葛琴魔笑道:“甚好,我正有此意。”
……
下午的第二节课,是射御课。
而射御课不单让学子学子骑马与射箭,还让学子学习其他运动项目。
上课地点在鹿山一个非常大的空地上。
这里有射箭用的靶子,也有养马场,更有给学生放松时的蹴鞠场。
而秦余他们今天要上的是蹴鞠课。
这时只见蹴鞠场中央竖了两根高三丈,被红带裹住的球杆。球网络在球杆上部,网中心的球门直径约一尺。
这一尺的孔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它就叫——风流眼。
教蹴鞠的老师叫司马仪,等学子们排好队伍后,他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便向众学子问道:“你们中有谁会蹴鞠?”
“老师,我会,球在我脚上就没落地过。”
“老师还有我……”
“我,我,我弄球可厉害了。”
……
很快,就有十几人举手。
也有些人天生对运动不敏感,特别是些体弱的,看到蹴鞠就害怕,他们都得了一种叫做蹴鞠恐惧症的症状。
秦余站在最后一排,本就骚动不安的手一直挠着脑袋,他不知道该举,还是不该举。
举或者不举,是个大问题。
对秦余来说,这本来不怎么难选,在大学时他就是个足球爱好者,曾经跟系里的大佬赢得过市里的比赛。
但是古代的足球好像和现代的有很大不同,这就比较难办了。
“喂,那位同学,你是举还是不举?”司马老师也发现秦余的犹豫,于是开口问道。
秦余想了想,还是老实交代给司马老师听,“老师,我以前跟我爹爹学过一点,但不大懂蹴鞠的技法,不知你能不能示范一下,也许我就明白了。”
众学子心中呐喊:“什么,他爹不止教他吹箫,还教过他怎么控球。”
司马老师点了点头说道:“今天是第一节课,我自然是要教你们蹴鞠的基本规矩和动作了,正好你提出来,我就示范给你们看吧。”
说着,就从球篮里拿出一个蹴鞠来,司马老师先将蹴鞠踢到天上,然后等蹴鞠下来时就用后背接住。
蹴鞠在他背上从左手滚到右手,又滚回中间,接着司马老师身体微微一颤,蹴鞠又飞到半空。
在蹴鞠还没下来的时候,司马老师立马后空翻,翻了三圈。
三圈结束,司马老师站直,呈白鹤亮翅的姿势,并向前抬起右腿。
这时半空中的蹴鞠已经下来,正好稳稳当当的停在司马老师的右腿腿尖上。
“好!”
众学子鼓掌喝彩,秦余见了也是惊呼,他很想学会这门技术,即使当司马老师座下的弄球童子也愿意。
司马老师做完一套动作后,将球抓在手心,对着众学子道:“这蹴鞠古就有之,到我大周时,太祖又给它立了规矩。太祖将蹴鞠分为两种,第一种名叫‘白打’,白打只是个人表演,除手以外其他部位皆可以控球……先落地或碰手者,败。这第二种……”
司马老师一边指着身后蹴鞠场中间的球网,一边对众学子们讲解道:“这第二种就叫‘筑球’,所谓筑球如诸君所见,以球网为中心,左右各分两队,左队先发球,鸣笛击鼓为号。每队人数为12人,以破过门多者为胜。”
“诸君可都听明白了?”司马老师最后问道。
“老师,那每队的十二个人又有什么讲究?”底下有位学子举手问道。
司马老师点点头,喝了口水,然后说道:“这十二个人呢,分球头、骁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他们名称不同,分工自然也是不同。
球头便是队长,骁球是副队长,而其他球员在做完按规定的颠球次数后,便将球传给副队长。副队长颠数,待球端正稳当,再传给队长,队长将球射进风流眼,过了风流眼,如果对方又将球踢回来,就是下一回合,如果对方不能过来,那么己方便胜。这一下,你们可都听明白了?”
“听明白了,老师。”
秦余跟着众人点点头,司马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古代足球对球技的要求一点都不输现代,让他这个弄球童子有种跃跃欲试的想法。
而这时,司马老师仍然记得某位学子,于是只见他指着秦余道:“那么这位同学,你到底是举还是不举?”
秦余:⊙﹏⊙‖∣
他想回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