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论坛回古代-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嘛,也是自己舒坦的日子过久了,每天有人伺候,吃饭洗澡洗衣服,都不需要自己来操心,一下子要叫他回归一个人的生活,倒也有点不适应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秦余鄙视了下被古代生活腐蚀掉的自己,方放下书篮,他坐到凳子上,等待考试时间的到来。
  哐的一声,外面铜锣响起,大周汴京城的第一场乡试便也开始了。
  分发考卷的差役走到秦余的窗口,拿出手里头雪白的卷子递给他,然后看也没看的便往下一个窗口去了。
  秦余把试卷铺平,只见白卷最上写着“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这道史论题是要秦余议论一下平戎的方针政策。
  提到平戎,就让秦余想起大周上个月在北方又打了一个大胜仗。
  打了胜仗的将军们归来后,就连一直不上朝沉迷炼丹不可自拔的皇帝老儿都兴奋地起了个大早,亲自出午门迎接他们。
  而打了败仗的草原人好似一蹶不振了,他们在今年九月底便会到汴京城,说要面见大周皇帝,签订一个互不侵犯的友好条约。
  当然,这种纸面上的东西,是很容易被撕毁的,天知道,草原人在舔好伤口后,会不会卷土重来,只不过这种双方都心知肚明的东西,该做的还是要做。
  既然草原人九月底便要来京了,那么朝廷现在最关心的自然也是平戎一事了,所以,很多人便把第一道史论押在了平戎之上。
  果不其然啊。
  四个月来,秦余和韩溪一起研究如何做策论,什么《五年科举三年模拟》、《状元郎的笔记本》等科举必备书籍,他都有认真研究过,再加上国子监那些夫子们的指导,还有本身不错的文学功底,想要把这道题目答出来,倒也不难,最不济,还可以千度啊。
  而且,对于平戎,也是他跟韩溪研究最多的,所以,秦余只思考了片刻,便文如泉涌,他拿起放在桌边的竹篮,取出书写要用的笔墨,稍微组织下语言后,便开始下起笔来。
  一篇《平戎论》很快被他写了出来,吹干上面还未干透的墨水后,秦余他又想到,大家都知道要考平戎,那恐怕自己的这个回答也不会很突出啊。
  所以说,后面的两场考试,才是决定谁能拔得头筹的关键。
  果然,等第二场考试开始,分发试卷的差役将一张密密麻麻的考卷递给自己时,秦余终于见到了考官的厉害之处。
  试卷上,总共有一百道题目,百分之七十是填空,二十是问答,还有最后的一十就是辩论题和策论题。
  题目的内容不关包含了《四书五经》,还有诗词歌赋,以及先贤们的一些哲学知识。
  要在一个时辰内答出全部来,真的有些强人所难,他在想这场考试怕要刷下一大批的考生了。
  秦余自问不是那种超人,想靠自己答出来,是有些难了,出于无奈,他只好拿出了千度论坛。
  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秦余不是不懂这些道理。
  可是,当他把关于考试的贴子发在历史坛时,根本没什么人过来回答。
  而且回答中,大多都是些无意义的水贴。
  到底怎么回事,除了水,难道坛友们就不会点别的了吗?
  时不我待,为了能尽快拿到答案,秦余把在论坛中积攒的十万论坛币砸在贴子中。
  一楼一贴,答对一道题目,便会自动给出一千论坛币。
  一千论坛币,等于十块毛爷爷。
  这可是天降土豪了。
  论坛里大多是不愿意花钱成为会员的**丝,见到秦余像土豪一样,挥金如土,怎么能不心动呢。
  他们一个个打出了“666”和“壕无人性”,接着都往题目上扑。
  许多大神级别的坛友也参与进来了,就连坛主小白切切也把秦余的这个贴子置了顶。
  这可是拥有一千万人的大论坛啊,里面的牛人不知凡几,而且一个人答一道题目,那个速度,可想而知啊。
  很快的,一百道题目便被答了个七七八八,秦余是连思考都不用,只要照着抄就可以了。
  他心中大乐,在一个时辰快过去时,便把试卷给答完了。
  揉了揉酸痛的手臂,交试卷时,差役更是以诧异的眼神盯着自己。
  秦余呵呵一笑,就等第三场考试来临了。
  不过,他还是有些顾虑,虽然自己有论坛的帮助,但也保不齐有更牛的人存在。
  如果对方也像他这么优秀,把所有题目都答出来怎么办。
  要想再拉开差距,便要从第三场考试入手了。
  第三场考的是文采,秦余自认他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
  等到第三天,试卷发下来,见到上面的题目时,他震惊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豁出去了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沉为谁动……”
  这是一首《空空诗》啊。
  秦余看着桌子上的试卷,题目要求考生对此诗作出注解,而这注解也必须是首诗词才行。
  果然不简单,考官不是傻子啊,从第一场考试到第三场考试,是一场难过一场。
  这《空空诗》可不简单,它告诉人们,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要把名利看得淡一些,因此,想要注解出来怕也要有一点超凡的见识和广阔的心胸了。
  考试的学子们大多都是涉世未深,或者死读书的人,能见过多大的世面,能有多大的阅历,名利场都还没进入,又何谈空空呢。
  所以第三场考试能存活下的学子怕也是更少了。
  秦余暗喜,在后世正好有一个大作家也经历过从有到空的大变化,而他把这种心境写进自己的小说中,更些出与之对应的两首诗词来。
  而这个大作家,便是曹雪芹大佬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秦余不假思索,他已经对这个屋子产生厌烦,住了三天,必须出去透口气。
  创作是不肯能创作的,这辈子都不会创作,写诗作词,不如搬运来得快啊。
  他把那位大作家的《好了歌》搬下来后,又觉得如果不将下一个注解抄,啊呸,是写出来,总感觉有些别扭。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秦余很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看了看时间,连半个时辰都还没到。
  不过,还是交了吧。
  秦余收好试卷,恰巧巡逻的差役经过自己窗前,他把试卷给了差役,便一身轻松地走出考场。
  不想,等出考场,外面已经有很多考生比他早先一步出来了。
  莫非,这些人如此逆天,全都回答了?
  秦余暗自咋舌,这时候,韩溪也从考场出来了,他向秦余喊了一声,“秦兄你出来的比我早啊,真不愧是宁州最快的人。”
  “你做的怎么样?”
  秦余不想比较谁快谁慢,要知道“快”是不值得炫耀的。
  “确实难,第一场的话,还好点,第二场的时候,我就回答了一半,刚刚的第三场……呵呵,写是写了,就不知怎么样啦,对了,秦兄你呢?”
  韩溪问完,看见洪如玉和沈从洲也出来了。
  “没怎么样,和你差不多吧。”
  秦余非常谦虚,其实也是为了不让韩溪失落,然而他的这句话,却被洪如玉他们给听了进去。
  “差不多是差多少,我看恐怕是差很多吧,两个从乡下来的穷小子,能有多少见闻,最后一张试卷,怕不是交了白卷吧?”
  洪如玉嘲讽了一句,扭头便跟沈从洲走了。
  “瞧他盛气凌人的样子,难道我们欠他什么吗?”
  韩溪有些气不过,指着远走的洪如玉。
  “算了吧,考好考坏,只要能当上举人不就行了?再过三天才放榜,我们先回家好好休息一下才是正道啊。”
  秦余拉着韩溪肩膀,辛苦的三天,衣服都有一些臭了。
  等回到韩府,韩江早已命人准备好了洗澡水。
  秦余已经不再想考试的事情,一踏进浴桶里,就觉得浑身的每一个细胞都放松了。
  他是放松,可考官们却开始忙碌起来。
  差役们已经将每个考场的试卷收集完毕,送到了阅卷的房子中。
  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性,事先还会有人将每个考生的试卷再誊抄一遍,掩住考生姓名,才会送到考官手里。
  贡院一座大厅里,考官们各自坐在自己位置上,开始批阅考卷。
  “写得什么乱七八糟的,连第一场都没考好,还想中举人?”
  “才答出三成就不答了,这一届考生不行啊。”
  “狗屁不通,这也叫诗?呵呵……”
  ……
  四王爷刘第,非常被当今皇帝器重,靠着宠爱,年纪轻轻便被封为燕王。
  很多大事,皇帝都会交给他处理,不过他也不负皇帝的厚望,每件事都能办得妥妥当当。
  乡试,也由他主持,当然刘第并不是主考官,不过是起胁从和监督作用的罢了。
  主考官姓李,是朝廷的礼部尚书,他有着很高的学问。
  此刻正陪着四王爷,巡察考官们的批阅情况。
  见考官们大多露出无语的表情,二人心里也不禁打鼓,难道他们出的题目真的太难了吗。
  “确实是难了吧。”
  李尚书摸了摸发白的胡须,对燕王道:“臣敢打赌,这场考试能全答出来的不超过三人,不,连一个都不到啊,而能答得好的呢,呵呵……”
  “连你老都这么说,看来这次的乡试是非常难了。”
  燕王看来眼李尚书说道。
  “那是当然,王爷你可能不知,为了这次考试,老夫和几位主考可是花了近一个月才想出的这三个考题啊,当然第一个么,先给那些考生一点甜头吃。到了第二场,有趣的就来了,不过第二场也不能说明什么,第三场才是重头戏,哼哼,现在整个周国都非常浮躁,读书人心里除了功名,早已忘记他们读圣贤书真正的目的,所以老夫才会跟几位主考一起出了这个《空空诗》啊,就是为了让考生们记住孔孟之道到底是什么。”
  “李尚书,你越来越为老不尊了。”
  李尚书跟教授燕王功课的师傅是同门师兄弟,如今已有七十四了,所以他在燕王面前自称老夫,燕王非但不感到生气,反而觉得亲切。
  在听了李尚书的话后,燕王不禁打趣了他一下。
  李尚书摇头道:“为朝廷选才,老夫不得不如此做啊,如果以后的官吏都是蝇营狗苟之辈,对于朝廷,对于大周又有什么利呢。”
  燕王听此,点了点头,但他还是不服气,说道:“如果有人能把三场考试全部答好答对,那你老怎么说?”
  “呵,燕王是在考验老臣的出题能力吗?哼,这么说吧,如果真有人能把三道试题都答出来,老臣必定亲自上门,认他为师。”
  李尚书被燕王给激得火起。
  燕王听了,立即摇手道:“李老,你千万不可把话说得太满了,现在还有机会,本王可以准许你把刚才的话收回去。”
  “哼,王爷把老夫看成什么人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拜师就拜师,老夫这把老骨头,可豁出去了。”
  李尚书此刻恍如被刘备激将的黄忠一样,他吹胡子瞪眼,好像燕王不同意,他便不答应了。
  “好好,到时候还希望老尚书不要反悔。”
  燕王叹了叹气,他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