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师是个坑-第10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老僧,跪于城南,三步一跪,五步一拜,七步一叩首,冰天雪地之中,似是要绕城而行。

    楚擎带着人赶到的时候,老僧才走出了百丈,或者说是跪出了百丈。

    一袭单衣,衣衫褴褛。

    满面悲苦,苦由心生。

    跪拜时,念经诵文,看模样,少说也有六十开外,身材极为单薄,可寒风冷雪对他却没有任何影响,额头有一块厚厚的肉瘤,准确的说,是肉垫,就如同常经年累月用额头撞硬物闯出来的茧子一般。

    来往百姓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奇景,围在两旁,啧啧称奇,老僧不以为意,只是跪拜前行着。

    楚擎没有出城,站在城楼上用望远镜观察着。

    他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宣称掉进河里没了半条命的幽王昌承顺。

    昌承顺穿着一身白袍,面色极为虔诚,微闭着双目,嘴唇微微蠕动着。

    楚擎眉宇不断抖动着:“苦行僧?!”

    江月生不解的问道:“大人所言的苦行僧是指?”

    楚擎心头没来由的感到一阵担忧。

    苦行僧,古代就有,只是苦行僧不应该出现在中州才是。

    所谓苦行僧其实不是指僧人,而是指行为,一种佛教修炼的法门,后来慢慢人们就将修炼这种法门的僧人称之为苦行僧。

    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边走边念经文,一个“苦”字足以道明一切,用极端的痛苦折磨自己。

    躺在满是钉子的床上、绝食、踩在烧红的木炭上,甚至喝尿吃大便,释迦牟尼就这么做过。

    原文是设见犊子屎,便取食之,若无犊子屎者,便取大牛屎食之。

    大致意思就是饿了的话,就吃小牛的粪便,如果没有小牛,就吃大牛的,也不知道这玩意有什么区别。

    然后苦行中不断折磨自己的释迦牟尼,突然听到了“上天”的声音,“上天”说你可不能这么断食了,你要是再这样断食的话,我这个“上天”可就以甘露精气护持你啦。

    之后就是释迦牟尼各种折磨自己,一天只吃一粒芝麻、只吃一粒米,如何如何的,然后“上天”天天劝他,说你不能这样,你不能这样,你不能再这样下去啦如何如何的。

    总之呢,苦行,就是要忍受常人难以想象无法理解的痛苦和折磨。

    苦行僧中,大多都是穷人,也有富人,少部分,原本只是信佛,突然有一天就“顿悟”了,直接散尽家财,一般是都给寺庙,然后背着行囊,和妻儿老小打声招呼后就往深山老林里钻,寻找着精神领袖,从此过着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就像后世,很多苦行僧都居住在喜马拉雅山上。

    在后世最出名的苦行僧,还得是人家的本土高僧,号称十三岁开始绝食,绝了七十八年。

    军方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量,偷摸安装了监控,然后…就没然后了,袖子里装食物,见到周围没人,赶紧mua~mua~mua几口,这位高僧到底还是没打破碳基生命的生存方式。

    “顾名思义,以痛苦的方式不断折磨自己,这就是苦行僧。”

    楚擎面色莫名:“我不知道那个老和尚是不是苦行僧,但是他这种跪拜前行的方式,就是苦行僧的标志之一。”

    对于这种事,楚擎不好评判,他没有信仰,如果非要找出来的话,那就是天地。

    “确定那和尚就是上善了?”

    “出城时,城门郎询问过,上善和尚。”

    “好。”楚擎放下了望远镜:“将所有百姓驱离,他愿意跪拜,让他跪拜,被让他利用百姓为他造势。”

    “可…”

    “可什么可,就是京兆府发鸡蛋了。”

    江月生:“…”

    楚擎走下了城楼,骂骂咧咧的。

    一把傻子的相互矛盾,加上一群骗子的自欺欺人,添上半斤愚昧与毫无意义的虔诚,一剂不求有用但却令自己心安的的“良”药就这么出世了。

    对于宗教,尤其是对于总是让百姓深陷其中的宗教,让连一百斤体重还没达到就开始追寻精神目标的百姓深陷其中的宗教,楚擎就一句话,去你*了个*!

    不说神话,盘古女娲都不谈,就说碳基生命的演化与进化,感情生命进化出来的七情六欲全都是错的,既然是错的,为什么还以这种错误的生命体面貌出现?

    你牛b你别当人啊,你直接以神的模样出现就完事了呗。

    可你真要是神,呵呵,谁见过,全靠经书描述呗?

    你苦行,可以,荒郊野外有的是地方,偏偏绕城而行,为什么选在百姓最多的地方苦行,怎么的,想要感动大昌为你转身?

    后世那么多信徒,一万个里面,九千个都拿你当敛财的工具,根本就不信你,信你的话,会打着你的名义敛财?

    一股无名的火气自楚擎胸中升腾而起,事情逐渐明朗,他现在可以确定两件事。

    一,一切,都和幽王有关。

    二,幽王的所作所为,都与佛教有关。

    通过这两件事,楚擎解开了一些困惑。

    幽王昌承顺,十八岁的少年人,不是不怕死,不怕冻死或是淹死,而是这小子是个有信仰的人,呵呵,所以这个有信仰的人,才不怕他本应惧怕的千骑营大统领。

    “马勒戈壁。”上了马的楚擎一扬马鞭:“让佛教成为大昌国教,你特么怎么不说将足疗纳入医保!”



    第1607章 第二次KO

    

偌大个佛门,岂是楚擎可以压制的。

    即便是在京中,依旧有不少百姓还信佛。

    最主要的是楚擎当初没想压制佛门,只是打压了那些心术不正的佛门弟子罢了。

    事情发展如楚擎预料的那般,京中头条的位置,易主了。

    自从他回到京中后,头条位置都是他霸占着,现在则是一个和尚给霸占了。

    老僧上善,绕城跪拜,足足三日,日夜不休,围观百姓越来越多。

    入城上工,百姓心生怜悯,取出菜蓝中的半块馕饼。

    出城下工,披上一件单衣,怕老僧冻毙于风雪之中。

    老僧拒绝了食物,拒绝了衣物,无比虔诚,继续跪拜,继续绕城,不为寒冷风雪所动,不为热心百姓所动。

    事情一发不可收拾,竟然有许多百姓也跟着老僧后面跪拜,自然不是不吃不喝不眠不休,而是利用“业余”时间。

    楚擎再次陷入了懊悔之中。

    第一次,是没有听从昌承恪的建议及时打断幽王狗腿将他赶出京中。

    第二次,是没有及时制止上善和尚绕城跪拜。

    楚擎不准备再有第三次,再一再二不再三,叫上t0队伍中的赵宝蛋与三哥,一大早直奔城外。

    他本来想叫贺莫问的,结果贺莫问比贺季真还能睡。

    到达城门的时候,楚擎让人通知了武卒,调集武卒二百人。

    不到辰时,已经是第四日了,上善和尚依旧跪拜前行,身后竟有百人之众,都是百姓。

    根据王通通所说,老和尚自从出现后,到现在至少三日,滴米未进,至多抓起一把雪团塞进嘴里。

    二通汇报这事的时候,脸上已经带着几分敬佩之色了。

    到达了城外,楚擎下了马,快步拦在了跪拜队伍前。

    居高临下的望着上善,楚擎目光幽幽。

    “阿弥陀佛。”

    只是宣了一声佛号,上善没有抬头,微垂的双目古井无波,绕过了楚擎,继续跪拜前行。

    “上善大师。”

    楚擎走在上善旁边,冷声道:“你究竟意欲何为!”

    如同聋了一般,老和尚不为所动。

    楚擎深吸了一口气,紧紧攥着拳头,试图平复内心。

    他还是不知道这老和尚干什么,他只知道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了跪拜的队伍。

    这就是一种令他无法理解的事。

    百姓进出城,上工下工,好好的,莫名其妙的就跟着一起跪拜了,毫无意义的事,甚至这些百姓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跪拜,跟着上善跪拜。

    而这也是楚擎最担忧的事,最担忧的便是他自己都不知道在担忧着什么,只知道应该担忧,应该制止。

    一万个粉丝,不如一百个追随者,换了古代,追随者也可以称之为死士!

    百姓现在不是上善的追随者,却追随着上善跪拜。

    这也是让楚擎感觉到可怕和恐慌之处。

    上善自始至终都没说过话,只是跪拜,没有宣扬佛法,没有劝人向善,只是跪拜,只是干瘪的嘴唇上下蠕动着。

    原本,大家都以为他是在诵经。

    可实际上老和尚根本没发出任何声音,只是让大家感觉他在诵经。

    没有说话,也没有诵经,却有百姓跟着跪拜,这只是不到辰时,要是到了晚上的时候,会有更多的百姓。

    “来人!”

    楚擎终于下定了决心。

    王通通摁着刀柄快步而来:“大人吩咐。”

    “将百姓,所有百姓驱散,禁止百姓效仿,冰天雪地,百姓可没有老和尚的体魄,冻坏了,饿坏了,不妥,驱散吧。”

    王通通一声“唯”还没喊出来,人群之中出现了一个十分突兀的声音。

    “非甚不便于民;且莫妄更,非大有益于民,则莫轻举。”

    楚擎与三哥同时回头,看向了跪拜人群之中的一个儒袍书生,正是满面肃穆的幽王昌承顺。

    “昌律新文,出自千骑营大统领护院福三之手,想来,亦是出自千骑营大统领之口。”

    昌承顺低着头,朗声继续说道:“民之便,朝之忧,昌律新篇其九,通篇无非二字,随心,民可随心,随心可让君臣知晓民之疾苦,民之哀乐,昌律新篇其九,随性,民可随性,参天树,目观望之不达其根,叶之茂密是因根之深,之固,根,民也,根随性,不束,不妄束,新篇其九,其十,不触律,便可随心,随性,千骑营大统领楚大人,你倡昌律新篇,却又束民,本王倒是要问问你,你楚擎,意欲何为,昌律新文,通篇都是屁话不成,还是说,人人要遵昌律新文,你这千骑营大统领,却是法外之人?!”

    牙齿,咯咯作响。

    楚擎的牙齿咬的咯咯作响,因为他又被ko了。

    昌律新篇中第九篇和第十篇,主要讲的是两件事,说通俗点,那就是言论自由和行为自由,很超前,面对很多压力,可毕竟是刊印出来了,而且也是通过刑部和礼部刊印出来的。

    核心意思就是百姓可以在不触犯昌律的前提下,想说什么说什么,甚至可以议论朝政,议论政令。

    因为政令与他们息息相关,不懂,不解,都可以议论,通过百姓的反馈,朝廷才知道这些政令究竟适不适应用百姓。

    除了言论自由,还有行为自由,也是在不违反昌律的前提下,行为动机都有着极大的自由。

    以前北市百姓是不敢去南市的,去了,被武卒看到少不了要责骂甚至责罚一番,不止是南市,还有各处府邸外。

    偌大个京城,普通百姓不能去的地方太多太多了,达官贵人的府邸不准靠近,南市不准靠近,柳河不准靠近,没道理的事,京城是所有人的京城,不是为达官贵人而建。

    虽然旧律没有说不让百姓去哪,可规矩就是这个规矩。

    也正是因为如此,新律才标明了这一点,言论可以自由,行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