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师是个坑-第4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无论再怎么变,楚擎面对秦安时,总是那副嬉皮笑脸的模样,也总是如初次见面时那般让人讨厌不起来,心里喜欢的紧。

    第三位先生走了进来,很年轻,穿着儒袍。

    楚擎愣住了。

    “马昂?”

    马昂施了一礼,很是恭敬:“大人,下官…学生辞官了。”

    楚擎彻底傻眼了:“辞官了?”

    “是,学生辞官了,蒙大人不弃,今日起,学生便被琅琊王殿下聘请为寒门书院算学教习。”

    楚擎说不出话来,望着马昂,如同望着一个白痴。

    马昂嘿嘿一笑:“大人莫要担忧,卫大人说了,三年后,再征辟学生入户部为官,七品主事。”

    楚擎无语至极。

    这大饼你也吃的下去,老卫能不能再干三年都是两说。

    又走进来一个年轻人,南宫平陪同着,正是当朝宰辅之子南宫守。

    “大人,学生南宫守,礼、吏二部观政郎,家父为学生告假一年,这一年,学生将在寒门书院中担任教习。”

    南宫平也施了一礼:“学生亦是如此,商会组建完毕后,会应琅琊王殿下之邀,任寒门书院为学子教授杂学。”

    “杂学?”

    没等南宫平解释,昌贤走了进来,小脸红红的。

    差事,办砸了。

    楚擎让他在京中寻教书先生,可他一个正经的先生都没找到,准确的说是没“请”过来。

    但凡是个读书人,京中的读书人,谁也不愿意来,给再多的钱都不来,因为怕“跌份”,教授寒门学子跌份。

    可笑的是,这些觉得跌份的人,其中不少人正是出自寒门。

    昌贤没办法了,剑走偏锋,就给南宫平小哥俩加一个马昂弄来了。

    这就是寒门书院的师资力量,相当的寒门…或者说是寒颤了。

    有管家,有门子,有比学子大不了多少的年轻读书人,楚擎有些发傻,不是失落,只是觉得心里不托底。

    当扯着兔子耳朵的陶若琳走进来,说她要成为大昌朝首位女教习时,楚擎的心才放回肚子里。

    寒门书院,可算有个拿得出手的先生了,京中最神秘的名士大儒,陶一!

    惊喜,接二连三。

    刚下朝的陶瑸来了,老头要干兼职,他已经和天子请示过了,寒门书院山长,诞生了,大昌朝太子少师,陶瑸!

    至于院长是谁,大家心里都有数,哪怕楚擎根本不提这茬,大家也知道谁才可以担任院长。

    楚擎没有多留,带着福三和探马们离开了。

    没有人注意到楚擎的离开,只有陶若琳。

    转过身,望着远离的马车,陶若琳的心中隐隐作痛。

    女子总是要比男子心思细腻的。

    其实很少有人注意到楚擎变了,变了许多,只是这种改变,看不见,摸不着。

    陶若琳知道,楚擎可以上蹿下跳又骂又打的和别人斗,为了建书院,恨不得告诉全世界的人,他要建寒门书院,谁拦着他,他就要打谁。

    可当书院建成后,楚擎却要离开,离的越远越好,渐渐将他与寒门书院分割开。

    陶若琳知道楚擎会这么做,也一定会这么做,因为只有这样,也只有这样,当有人去攻讦他时,才不会连累到寒门书院,楚擎知道,只有这么做才是对寒门书院最大的保护,而楚擎也依旧会守护着书院,只是却要在暗处守护着。

    “大妹。”很是兴奋的陶少章跑了过来:“你说大哥要不要也告了假,在这书院中教授着学子们…”

    陶少章注意到了陶若琳的脸上带着几分莫名之色,不由问道:“大妹你怎地了?”

    “中州,每个人,都可以不知道楚擎是如何建盖起了寒门书院。”

    陶若琳目光幽深,望着远处那些极为拘谨的百名学子,轻声呢喃道:“可他们,每一位入学寒门书院的学子们,他们一定要知晓,知晓是谁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好,既然大妹你如此说了,那大哥我就告假,将一生所学倾囊相授,改变他们的人生,让他们知晓我陶少章…”

    陶少章还没说完,陶若琳一脸鄙夷的离开了。

    …………

    京中,狄府。

    狄府,也是刑部右侍郎狄正平的府邸。

    正堂之中,狄正平眉头紧锁,狄府管家站在对面。

    “老爷,不少大人都去了,京兆府府尹、大理寺少卿、户部右侍郎、刑部尚书、太子少师等人。”

    “倒是未出意料。”

    狄正平端起茶杯,却没喝,像是思考着什么事情,半晌后,从怀里拿出了一封信件。

    信是密信,不过漆泥已经撕掉了,证明狄正平已经看过信件内容。

    事实上,信是三日前有人送到府里的,他每日都在看,一字一句的看,现在也是如此,再次看了一遍,管家在旁边耐心的等待着。

    再次读过一遍,狄正平将信件放在了火烛上,燃烧成灰,心中,有了决断。

    “冯公,终究还是坐不住了。”

    管家面色微变。

    能被称之为“公”,又姓冯,自然是英国公冯洛了。

    英国公从不上朝,但是朝堂之上任是谁都不敢轻易开罪。

    冯家世代镇守边关,虽然边关很多猛将,包括两任皇帝也去边关熬过资历,但是在冯洛面前,哪怕是皇子见了,只要穿着甲胄,同样要恭恭敬敬喊一声大帅。

    太上皇、卫长风、包括秦罡还有黄老四,都在边关待过,不过他们不是一辈子待在边关,从职责上来讲,都要听冯洛的调令。

    除此之外,冯家在边关也是一方豪族,说是边关三道第一家也不为过,本就统着兵权,又根深蒂固,黄老四怎么能不忌惮。

    正因如此,老四登基的时候之前就耍了手段。

    那时候是冬季,凉戎人不会搞事情,年岁渐大的冯洛就趁机回了京,本想休养到春季再回边关,也正好参加老四的登基大典。

    结果老四很鸡贼,认为冯家人已经在边关带点只手遮天的意思了,和他老爹一商量,太上皇退位前下了最后一道圣旨,加封冯洛为国公。

    要知道昌朝勋贵是不可镇守边关的,只有战时才能掌管兵马大权。

    就是因为升成了国公,黄老四登基后连下了数封圣旨,将边关将领们的职责不断细分细化,也让这些将领们瓜分了冯洛大部分的“势力”。

    冯洛倒是没说什么,天天在国公府中待着,一副颐养天年的模样,倒是几个儿子满腹怨言。

    “这千骑营楚擎。”

    见到信件彻底化为灰烬,曾经在朝堂上被邱万山一记平a给ko过的狄正平露出了强大而又自信的笑容:“本官倒是要看看,你楚擎,是否长了三头六臂!”



    第639章 战书

    

书院的建成,给予了不少商贾信心。

    事实再一次证明,头铁的楚擎是最后赢家,至少是目前这个阶段的赢家。

    终于有商贾前往京兆府询问关于开办学堂抵税的事了。

    对阵国子监,楚擎全身而退,昌朝最高等的学府身败名裂,就连国子监祭酒龚承安都“自缢”在了刑部大牢之中。

    当然,商贾也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楚擎手里,还抓着二十张宫试名额,这才是他们的目的。

    因为楚擎的阶段性胜利,也在无形之中推动了商会的进程。

    南郊大棚一里外,再次建盖起了一个大棚。

    这个钱不是楚擎花的,商贾们集资。

    楚擎不是出不起这个钱,而是想让商贾们有一种“认同感”,出了钱,商会成立就有他们的一份心血。

    播撒什么种子,便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楚擎再次感慨着自己是幸运的,遇到很多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最让他感到庆幸的是,圈子里的人,只有他一个懒鬼,其他人都很勤奋。

    所以勤奋的其他人忙着筹办商会、完善寒门书院、修路,而懒鬼楚擎,正坐在正堂之中打哈欠。

    楚擎有些自卑,因为江月生正在处理公务,福三在角落里研究昌律,就自己不停的打着哈欠,好像是个大闲人一样。

    想了想,楚擎决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给窗户关上,我睡会。”

    江月生抬起头:“大人,自你今日到了衙署后,已经睡了两个时辰了。”

    每天都有好多疑问伴随着二狗,就比如楚擎这个“工作时间”的问题。

    以前陈言一天能睡三个时辰就不错了,白天去户部当差,下了差回千骑营衙署处理公务,至于他江月生,同样忙的脚不沾地。

    结果现在楚擎接手了千骑营,一半的时间在睡觉,剩下一半的时间和福三侃大山,可最让江月生郁闷的是,千骑营衙署,非但运转正常,而且工作效率也越来越高了。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理解,说穿了就是一个字………钱。

    以往千骑营的一应开销哪来的,靠宫中,靠天子讹来的,扣人家孙安等太监宫女们的工资、几处皇庄的收益,大头还是人家章松陵送进宫中的。

    就这样都没达到收支平衡,可想而知,发工资的老板都穷成这样了,下面打工的探马们得是什么情况。

    不是探马们躺平摸鱼,而是现实不允许。

    就说去其他州府打探消息这种事,你说怎么去吧,坐马车,没那个钱,去驿站用军马,怕暴露身份,用衙署中的马,养马什么的耗费太多。

    年前吴王为了让天子安心,将他闺女送到京中给太子当陪读,探马打探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往京城赶,想提前让天子知道这事。

    就想吧,京中的探马来回传递消息都靠两条腿,穷的和什么似的,更别说外地的探马了。

    后来涠江这个探马到京中了,结果人家昌承恪的闺女都入学了,在宫中文楼都上好几天课了,估计要是这探马再耽搁几天,昌承恪他闺女都毕业了。

    千骑营的职责就是传递消息,传递消息就要速度,想要速度,要么骑马,要么飞鸽传说,或者高端点的玩心灵感应,除了心灵感应之外,养马和养鸽子都花钱。

    老板穷,手下打工仔预算不够,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楚擎来了,直接给穷逼老板蹬了,自负盈亏,现在探马们不但伙食好,全员有了座驾,离开京中出差,还有车马费,钱管够,天天吃肉,营养跟上来不说,工资还涨了,工作效率自然就提上来了,而且还是成倍的提升。

    见到楚擎又开始趴桌子上睡觉了,江月生叹了口气。

    他就是觉得以楚擎这个年纪,活的这么懒散,辜负了大好年华。

    当然,这是江月生的想法。

    从京中砍到边关,从边关砍回了京中,一天累的和死狗似的,大好年华没虚度,现在是副统领。

    楚擎天天睡大觉,天天辜负大好年华,然后…他是大统领。

    江月生又瞅了眼楚擎,微微叹了口气。

    这就和老妈似的,在老妈眼里,孩子接连看一个小时就得眼睛瞎了,但是孩子要是连看十个小时书,什么事都没有。

    “我家少爷正在长身体的时候。”福三扫了眼江月生:“你一个副统领,管大统领睡不睡觉,你要造反?”

    江月生呵呵一乐,不吭声。

    二狗现在学聪明了,从来不和福三正面刚,尽量做到不让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