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师是个坑-第4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于这件事,田海龙就很想不通。

    大家计划了快一年,才想到一个办法,让朝廷将粮草运来,还是担着杀头的干系,结果还被截留了不少。

    结果呢,结果楚擎来了,运来的粮草,比朝廷运来的都多,完了还有肉和活猪等家禽。

    所以田海龙就想不通,朝廷,怎么还没一个千骑营大统领有钱?

    田海龙甚至怀疑,天子给楚擎派来,改善一下边关,是不是准备要和凉戎前面开战了,类似于临死之前吃顿好的?



    第730章 黄沙之上

    

田海龙,是值得信任的,虽然他很穷,虽然没见过世面,可是他依旧值得信任,因为他半辈子都在边关打熬,日日夜夜都想改善边军。

    别人相不相信不知道,天天怼田海龙怼的最狠的福三,却是相信的。

    相信田海龙的福三开口了。

    “我们相信你,那你可以信任我们么?”

    田海龙下意识想要点头,可终究是忍住了,看向大家,苦笑了一声:“你们,你们究竟要做什么?”

    这是田海龙一直以来的疑问,他想不通的事太多太多了,最让他困惑的就是楚擎的动机。

    这世间,真有人会花费几十万贯甚至百万贯,跑到边关这破地方送钱吗?

    虽然很多事都发生在眼前,可田海龙还是觉得无法相信,这不是脑子有病是什么,几十万贯,楚擎这伙人,已经往望原城里扔进了几十万贯了!

    “不知道。”福三摊了摊手,这个动作,让大家想起了楚擎:“少爷做事,从来没计划…不是,少爷做事从来不将全盘计划告知旁人。”

    陶蔚然突然开口道:“田将军,你们边关密凉戎国书之事,你知道,是谁识破的吗。”

    田海龙低下了头。

    这件事,大家心照不宣,但是从来没人主动提及过,也不敢提。

    “是楚大人识破的。”

    田海龙猛然抬起头:“楚大人?”

    “不错,从第一封凉戎战书送到京中后,楚大人就察觉到了不对劲儿,抽丝剥茧,最后查到了冯帅的头上,也就是那时,我家少爷才知晓了一个人。”

    “谁?”

    “冯弓。”

    “枫将军?”田海龙的脸上,闪过一丝难言的悲伤。

    “楚大人说,冯弓,可以不死的,但是,他又必须死。”

    “你什么意思!”

    “前几日在金戈镇时,我问楚大人,在京中逍遥不好么,为何要来到边关,楚大人便讲起了冯帅的事,提及到了边军的魂儿,也提到了冯弓将军,提到最多的,便是从未与楚大人见过面的冯弓,大人说,冯弓这种人,他听说过,我也不知楚大人是什么意思,楚大人只是说,冯弓这种人是个有脑子的傻子,假如边军的事情败露了,难免会让君臣误以为边军密谋造反,所以冯弓才会赴死,因为他是冯家长子,冯帅年事已高人又在京中,即便是造反,他又能得到什么,可冯弓正值壮年,边军威望无二,所以他死了,他必须要死,因为一旦你们边军密谋的事情暴露了,君臣也不会误认为冯家想要造反,边军要造反,冯弓用死,来护着你们边军的荣耀,确保不会有人怀疑你们造反,这也是为何冯弓说死前要将尸身运到京中的缘故,为了打消京中的疑虑,与其说楚大人是受冯帅所托,不如说是为了做冯弓未竟之事。”

    顿了顿,陶蔚然正色道:“我陶蔚然,相信楚大人会帮冯弓将军完成一生所愿,因为冯帅,更因为冯弓,我们被楚大人带到了边关,我们来到这里,都是为了帮助冯弓完成一生所愿,田将军,你呢,你会帮助我们吗。”

    “我会!”

    田海龙用力的点着头,强忍着泪水,不断点着头。

    一直以来,田海龙都以为冯弓是用死,来逼着冯洛同意大家密谋的事。

    可这一刻他才知道,冯弓他知道自己必须要死,为了护着大家,所以才会去死。

    陶蔚然满意的点了点头,冲着田海龙拱了拱手说道:“楚大人,是个急脾气,望原城,不会停下,任何人阻止,都不会停下,不止是望原城,还有六大营,那么接下来,田将军就要将六大营的主将叫来了。”

    “六大营主将?”

    “不错,楚大人,要给他们一个差事。”

    田海龙批脸一垮,军器监监正给六大营差事,这叫什么事,没这规矩啊。

    …………

    桐城,知州府。

    楚擎翘着二郎腿,没好气的骂道:“你能不能有点正事,十二岁,才他娘的十二岁,你让你儿子跑望原城工地搬砖去?”

    薛夔乐呵呵的给楚擎泡着茶:“一日二百文,足足二百文,早知如此当初怎地也要多生几个。”

    老薛不止让他儿子跑去搬砖,给他家婆娘和几个亲族也叫去了,这也就算了,连金戈镇折冲府的府兵都让他弄去了,还美曰其名怕楚擎人手不够,实际上就是“占便宜”去了。

    望原城人手不够是真的,薛夔想要让大家赚钱,也是真的。

    “大人。”很是殷勤的薛夔试探性的问道:“其实这望原城的差事,用不了那么多人,不如这样,您给其他人都撵走,让我们金戈镇的兄弟们干,如何,慢是慢点,但是我们可以少要一些工钱,有这便宜,怎能便宜了望原城那些刁民。”

    楚擎算是服了:“现在全望原城好几万人都在干活,你们金戈镇才二百多军卒,二百人干几万人的活,得干到猴年马月去?”

    “诶呦,大人您这话说的,这不是给您节省些钱粮吗,你这钱每日和流水似的花出去,末将看着都心疼。”

    “你那是心疼吗,你那叫眼红。”

    薛夔嘿嘿一笑,没吭声。

    他是真心疼。

    钱这玩意是有数的,楚擎花没了可怎么办,所以他想着活可以慢点干,只要钱都让他手下的弟兄们赚到就行。

    “你要是不怕被望原城几万百姓活活打死,那也成。”

    楚擎说完后,薛夔乐不出来了。

    没错,真要是楚擎同意了,等于是金戈镇二百多个军伍抢了望原城五六万百姓的饭碗,被活活打死,那是一定的。

    闹心扒拉的叹了口气,薛夔好奇的问道:“大人,您大老远的跑来,究竟是为了什么事啊,连护卫都没带上几个,这要是在路上出了点什么事,以后兄弟们上哪再去找第二个冤大…第二个楚大人您这样一心为国的军器监监正去。”

    “对了,说正事。”楚擎竖起两个拿手指,剪刀手:“两件事。”

    “您说。”

    “桐城,拆了。”

    薛夔没反应过来,不是很理解楚擎的意思。

    “变成边关转运站,所有工料石料,百姓,全部迁到望原城,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金戈镇,开始修路,北通望原城,南通桐城。”

    边关不止桐城,不止望原城,也不止六大营以及边关城墙,黄沙之上,狂风之下,皆是边关,而楚擎的目的,就是改变边关,改变黄沙之上,改变狂风之下。



    第731章 书中的道理

    

将桐城变成“转运站”,百姓全迁到望原城?

    薛夔不敢同意,这种事,也不是他能同意的。

    但是,楚擎拿出了皱皱巴巴的圣旨,睁着眼睛开始说瞎话,授予了薛夔一个新的官职,边关第一转运站站长。

    薛夔就没听说过“站长”这词,但是圣旨都拿出来了,他只能跪地谢恩。

    这就是楚擎来的目的,圣旨,得他亲自念,出京之前,他找黄老四要的,大致意思就是可以任命三道军器监的属官。

    当时敬仪殿的黄老四根本没当回事,让孙安随便取了个八手圣旨给了楚擎,让楚擎自己看着办,想任命谁,瞎姬霸念就行,但是有一个要求,必须楚擎亲自念,得有仪式感。

    本来楚擎是挺当回事的,感觉老四很仗义,结果上路之后楚擎才看到,这圣旨是他娘的一封抄家的圣旨,日期是黄老四刚登基等会,抄了一个吴王的亲信府邸。

    然后楚擎就不是很当回事了,什么仪式感之类的,一点都没有,能亲自跑来念圣旨,已经算是很给老四的面子了。

    授予了官职,让薛夔开始做“市场调研”,大致意思就是花多少钱,才能让桐城百姓自愿迁到望原城,十日之内给出答复。

    交代完毕后,楚擎上了马,带着人回望原城了。

    马不停蹄赶回望原城,走的南门,延绵不绝的“工地”中,墨鱼站在木台子上挥舞着手臂,大喊大叫着。

    楚擎远远望了一眼,暗暗诧异。

    没想到这家伙还真懂盖房子。

    其实一开始楚擎就是随口一说,因为真的没人手可用了,唯一懂盖房子这种事的只有南宫平,半开玩笑的交给了墨鱼,还想着要是这家伙吹牛b,直接让南宫平顶替掉,谁知墨鱼连图纸都不画,上马之后直接安排人力分工,像模像样的。

    事实也证明了,墨鱼如果回到京中的话,可以直接给刘勋踹下去顶替工部尚书。

    入了城,回到轩辕馆,大家都忙去了,唯独福三,坐在外面的石凳上读《论语》。

    见到楚擎回来了,福三赶紧放下书泡茶叫人弄吃食。

    “你忙你的就成。”

    见到福三跑前跑后的,楚擎也有些哭笑不得。

    按理来说按照三哥的身份,不用亲自伺候楚擎,但是交给别的人,哪怕是昌贤南宫平,福三都不放心,总觉得这个世界上谁都不能轻信。

    楚擎拿起《论语》,有口无心的问道:“学的怎么样了,有感悟吗?”

    “有,小的感悟太深啦。”

    一提起论语,福三来劲了:“怪不得都说读书好,还说什么大道至简,小的可算明白了。”

    “那你说说,有什么感悟。”

    福三一挥拳头:“孔子他老人家,其实就想告诉世人一个道理,就一个简单道理。”

    “什么道理。”

    “拳头大,就是道理。”

    楚擎震惊了:“你看了快十天论语,就悟出这一个道理?”

    “是啊,论语十二卷,一万一千七百余字,就这一个道理,拳头大,就是道理。”

    “论语有这么说吗,上面说打打杀杀了?”

    “没啊。”

    “那怎么还说拳头的事了呢。”

    福三乐呵呵的说道:“您看啊,孔子他老人家周游列国,靠的是什么?”

    “嘴啊。”

    “,您这可就说错了,是靠一张嘴,可实际上,孔子他老人家还带着护院呢。”

    “护院?”

    “对啊,他老人家有七十二贤徒,不少膀大腰圆之辈,还有很多野人,门人三千,您想啊,要是他老人家平日出门讲道理没带着七十二贤士,也没三千如同死士一般的弟子,谁听他讲道理,您说对吧。”

    楚擎沉默了。

    他觉得哪里不对,但是至于是哪里不对吧,又一时说不上来。

    要是眼前突然出现个社会大哥,身后跟着七十多人,他还有三千多忠心小弟,那这个大哥自己讲道理的话,自己是听啊,还是听啊?

    这么一想,楚擎觉得好像真是这么一回事。

    如果孔子没有那么多弟子和拥趸,那么各国君王,还有那些达官贵人,真的会将孔子他老人家敬若上宾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