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师是个坑-第9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你娘的屁!”王天玉破口大骂:“老子什么时候说后面那句话了。”

    刘瑾昔掩嘴娇笑着。

    楚擎懒得和王天玉置气,没办法,全中州都知道这事,说就说了吧。

    每个人都很开心,每个人也都很满意,每个小伙伴都是如此,唯独仇宝玉,因为楚擎没削王天玉。

    不用返回聚落,就在沙滩上,点燃了一堆堆篝火,送来了酒肉,人们载歌载舞。

    到了今天,再也不有担忧瀛贼的战船了,也不怕暴露了,因为楚擎来到这里,就是要宣布一件事的,他是个傻…不是,他要代表大昌朝和瀛岛开战。

    篝火旁,小伙伴都聚在一起,听着刘瑾昔讲述关于她,关于长公主的故事。

    在众人面前,谁能想到,那个杀伐果断智计百出的刘瑾昔,变成了老实孩子,问什么说什么,从幼年记事起的事情开始说。

    打从记事起,刘瑾昔对长公主的印象既模糊又无比的清晰。

    模糊是因为,她是在一处道观中长大的,道观中建于罗云道的一座深山之中,人迹罕至,只有一个老道人带着两个小道人,那连个小道人都是孤苦伶仃的孤儿,被老道人抚养成人。

    老道人只是说他是长公主的友人,却从不提及关于长公主之事。

    短的话,几个月,长的话,两三年,最长不过三年,长公主必然会去道观看望刘瑾昔。

    长公主说,大昌的百姓太苦了,她要出海,寻几种农物,寻到了,很多百姓不会再饿肚子了,海上漂流既无聊又危险,不愿带年纪幼小的刘瑾昔一起上船。

    即便年纪幼小,刘瑾昔也能感受的到,长公主真的很舍不得,骨肉分离,哪个母亲会舍得。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瑾昔算是在道观中长大的,老道士的剑法很好,精通不少武学,刘瑾昔也是天赋异禀,十来岁的年纪,将老道士一身的武艺学了个七七八八。

    长大成人后,长公主将刘瑾昔带出了道观,带着她来到了琉球岛,二人在岛上生活了大约半年的时间,之后二人又涉足了很多地方,骑着马,去过草原,翻山越岭,去了南关的十万大山,也乘着船,去了瀛岛,去了高句丽,还去了很多只有野人的岛屿。

    这也是刘瑾昔和长公主相处时间最长的一次,最后还是回到了琉球岛。

    关于刘瑾昔生父之事,长公主总是三缄其口,百般追问,才说刘瑾昔的老爹是个怂包,被情义所累,如今也没必要相认。

    但是刘瑾昔知道,长公主肯定是想老楚的,因为她也有一幅画像,老楚憨态可掬,模样看起来是挺怂的,而且背景是田园,老楚扛着锄头,像个乡间老农,浓眉大眼老实巴交的。

    之后长公主又断断续续的出了几次海,每次都是无功而返,船只无法航行太远,不过海图绘制的却越来越详细。

    直到最后一次出海,长公主说要去寻昌朝的能工巧匠建一艘可以航行更远的大船,结果这一去就自此下落不明了。

    刘瑾昔也返回了东海,想要寻找长公主,之后才有了与狄擒虎互相利用之事。

    众人安静的听着,楚擎鼻子有些发酸。

    陈言已经流出了眼泪:“我未见过姑母,可四哥却说过,长公主心怀天下,哪怕是小小的年纪,也惦记着百姓疾苦,四哥说,姑母是天底下最善良的人了,若不然,也不会放弃了身份成了那狗日的三道隐门的道人,也不知她说的是何种作物,保我大昌百姓再无饥民。”

    风道人微微咳了咳嗓子。

    陈言虎目圆瞪:“你咳个屁。”

    风道人淡淡的说道:“老道也不喜欢三道峰。”

    陈言:“…”

    风道人看向刘瑾昔:“不过你说的那道观的老道士,老道猜到了他的身份。”

    刘瑾昔好奇的问道:“也是三道隐门的道人,对么。”

    “不错。”赵宝蛋面色复杂的看了眼楚擎。

    “你看我干什么?”

    “周无剑,上一代传功长老风道人。”赵宝蛋长叹了一声:“我三道峰中,剑术无双,结果…结果却离开了山门,卸下了长老之位,归隐山林,苦修剑法。”

    “苦修剑法就苦修剑法呗,为什么还要离开三道峰?”

    “有了心魔,每每下山,便想起了伤心事。”

    “什么伤心事?”

    “额…”风道人幽幽的说道:“第一个下山应战楚大将军的便是他,二人大战了一炷香,因兵器不顺手,落了下风。”

    刘瑾昔微微看了眼风道人,忍着笑:“大师傅可是提及过当年之事,你莫要糊弄我大哥,也莫要为你三道峰脸上贴金。”

    风道人老脸一红:“没有的事。”

    “那你倒是说呀,兵器不顺手,大师傅他用的是什么兵刃。”

    “额…”

    “说呀。”

    “额…脸。”

    一群人面面相觑,脸?

    风道人一看这也没办法装了,索性说了实话:“楚大将军用拳头,周无剑用脸。”

    众人:“…”

    刘瑾昔继续补刀:“大师傅说,他被我爹骑在身上,足足打了近半炷香的时间。”

    王天玉也插了一刀,看向风道人:“你当年还没撑过半炷香呢,一脚差点没给你踹出心魔。”

    “哈哈哈。”陈言得意非凡,冲着楚擎眨了眨眼:“也不看看是谁姑父。”

    “你跟我显摆个毛线,那是我爹!”

    陈老九讪笑一声:“对,险些忘记了。”

    “爹爹名字叫文盛,字武安,多威风的名字啊。”刘瑾昔极为困惑,喃喃道:“可娘为什么非说他叫刘老根啊,难听死了。”

    “等会,什么玩意?”楚擎一脸懵逼:“娘说咱爹叫什么?”

    “刘老根啊,娘说的。”

    楚擎瞠目结舌,这名,也太…那啥玩意了吧,拥务点啥啊,咋地俩这四,扎就起啧么个名呢。



    第1503章 凯旋的姑父

    

刘瑾昔说完了,引得大家一阵唏嘘感慨。

    陶少章心疼的够呛,代表大家安慰了一下刘瑾昔,大致意思就是从今往后你找到组织了,你大哥罩着你,你大哥的大舅哥罩着你,你大哥的大舅哥的大舅哥罩着你。

    刘瑾昔很豪爽,一般豪爽的人酒量也很好,大家热闹的交谈着,刘瑾昔自从有了大哥有了爹后,那是往死里埋汰三道隐门。

    这事说来也逗,她那大师傅,也就是周无剑,并不知道楚文盛就是刘瑾昔他爹,当然刘瑾昔也不知道老楚是自己的爹。

    周无剑将老楚视为一生之敌,估计是被打的怀疑人生了。

    结果造化弄人,周无剑虽然被老楚揍出了执念隐入山林了,却被长公主所托,收了老楚的闺女当徒弟,叫了十来年徒儿,也算是给场子找回来了。

    你这老的,我打不过,可你家小的,却当我徒儿了,就问你闹心不闹心吧。

    可惜的是,周无剑根本不知道刘瑾昔的身份。

    众人纷纷提杯,敬楚擎,为楚府道贺,喜提一女,奶粉钱都省了。

    这一次,楚擎没有偷奸耍滑,开怀畅饮。

    刘瑾昔的眼眶又红了。

    她能看出来,楚擎真的很开心,所有人,都接纳了她。

    在楚擎来之前,她总是担忧着,担忧楚擎的态度,担忧不知该如何和楚擎相处,担忧楚擎会让大家对她敬而远之。

    现在再看,这些担忧无疑是多余的,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热情。

    大军哥拿出了纸笔,唰唰唰的写着。

    王天玉问道:“写嘛呢?”

    “信,写给老爷的信。”大军哥激动的语无伦次:“我楚府,终于有后啦。”

    楚擎:“…”

    老楚的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喜当爹,接连两次。

    众人并不知晓,就在这个夜晚,整个京中都在为老楚欢呼。

    楚文盛,凯旋而归,大败凉戎,生擒金狼王。

    整座京城仿佛都在欢呼着。

    百姓是发自真心的,兵部将领们也是,至于文臣们,真不真心不知道,反正现在京中已经传出曹悟要退休的风声,而户部右侍郎邱万山可能会接任,所以文臣们必须表现出一副真心的模样。

    其实邱总升不胜任礼部尚书,文臣们也不敢逼逼赖赖。。。coM

    就在一个月前,又下去一个寺卿,不,准确的说,又一个寺卿踏上了不归路,太常寺寺卿刘少为。

    刘少为这个寺卿,算是活的比较久的了。

    老楚要引凉贼入关的时候,这老小子就对楚家喊打喊杀,朝堂之上,让邱总给怼了,但是邱总没下死手,刘少为也及时止步没有踏上不归路。

    第二次,楚擎要引瀛贼过来的时候,这老小子又蹦跶出来了,他还自作聪明的和所有在东海的亲族以及门生故吏划清界限,当然,又被怼了,和上一次一样,及时认错。

    他以为是逃出生天了,可实际上,邱总那时就决定了,看着家伙不顺眼,顺手弄死吧。

    一个多月前,刘少为名声大涨,起因是几首诗,都是提气的诗,赞扬军伍,赞扬保家卫国的边关将士,算是顺应大潮流,侧面支持老四优待军伍的一系列政策。

    一时之间,刘少为风头无二,各种诗词都蹦出来了,各种言论也被扒出来了,在哪个哪个酒楼,说军伍们辛苦了,如何如何的,他很敬佩这些军伍,军伍保家卫国怎么样怎么样。

    不少官员甚至还在朝堂上赞扬刘少为。

    然后各种兵部将领都去上门拜访,敬佩刘少为的人品。

    更夸张的是,太常寺很多臣子都上了折子,大力支持优待军伍的。

    实际上,刘少为很懵。

    首先,这些诗词不是他写的,他根本不知情。

    其次,那些他衙署中的臣子上折子,也不是他授意的。

    可他却是既得利者,因为被捧的太高了。

    文臣混就混的是一个名声,官职可以不高,但是名声一定要高,就如同之前的国子监祭酒龚承安,名声到达了一定高度,天子都不敢随意动他,只能派活畜生出马。

    在士林和百姓的吹捧中,刘少为飘了。

    再然后,邱总的刀,亮了出来。

    朝堂上书,说东海三道缺少一个定海神针,推行优待军伍政策的定海神针,老四深以为然。

    这定海神针,肯定得是文臣吧,邱总,首推刘少为。

    刘少为这才知道,中计了,这计,无解。

    咋的,不想去啊,那你那之前那些诗词,那些高谈阔论,都是放屁呗?

    所以刘少为只有两条路可选。

    第一条路,不去东海,变成欺世盗名之徒,之前捧的有多高,现在摔的就有多很,仕途算是到头了,别说升迁,保住官位都够呛,只要士林和百姓抨击,要脸你就上书请辞,不要脸,老四随便找个机会就给你弄下去了。

    第二条路,去东海,名声保住了,但是命,肯定是保不住了,去了东海,那就是去了楚擎的地盘,随随便便弄死你,都没人多问一句的。

    要么说,邱总猛就猛在这,一条龙服务,送货上门。

    说来说去,还是和人心有关。

    看似这就是简单的收获名声,可实际上呢,根本没的选。

    诗词出现了,收获赞誉了,高谈阔论出现了,收获了名声,结果你跳出来,说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