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征途-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毫不客气的与赵志皋针锋相对。他此时无论是身份还是手中的权力,都丝毫不亚于赵志皋,所以,他也没有任何可顾虑的。

    “石大人也不差大明前阵子有谁不知,兵部尚书大闹内阁无理取闹之事?石大人真是厉害,明明是自己首先提出的和谈,结果,哈,却给我大明的百姓演了一场戏,这见风使舵的本事,老夫活了这么大的年纪,还是第一次见到,见识了,长见识了啊”老实说,石星这人为官期间,到没什么大的过错和把柄,赵志皋只好把他之前转变说成是见风使舵。

    赵志皋刚说完,张位立马接口:“两位,两位大人,少说两句,少说两句我们是在讨论大皇子殿下传来的奏疏大捷的事情,这个要赶紧想想办法,想来皇上看完大捷奏疏,说不得会要内阁的意见,我们还是早做准备才行。”

    他表面上看来不偏不向,但却是在赵志皋骂完石星之后,看到赵志皋有些不是无理取闹的石星的对手,赶紧接过话,把石星的话堵在肚子里了。

    石星皱了下眉头,随后笑了笑了,也不以为意,他早就知道赵志皋与张位哼哈一气,自己能够在内阁对抗他们而不落下风,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哼”赵志皋冲着石星甩了下袖子,随后阴着脸道:“既然石大人懂兵事,又是援朝的督调,就让石大人拿主意吧皇上发文起来,就有石大人去解说,几位以为如何?”

    赵志皋直接把这个棘手的事情甩给了石星,自他想来,这件事明显很难处理,搞不好就会被大皇子记恨,或者被皇上责骂,正好让石星去背黑锅。

    张位笑着点了点头:“不错,石大人只兵事,又是内阁大学士,此事让石大人处置,再好不过我赞同赵大人的提议。”说完,看向一旁的沈一贯。

    赵志皋随后也看向沈一贯,逼迫他表态。即便是内阁没有首辅了,但有些重大的事情,总的少数服从多数吧?只要沈一贯表态了,便能把此事推给石星。

    沈一贯踌躇起来,倒不是不想帮助赵志皋对付石星,而是此事实在是关系重大,搞不好就会严重影响到朱常洛的声誉,甚至有可能让皇上一气之下,或者说是终于找到了理由,取消他的皇位继承权所以沈一贯一时倒是有些不痛快,暗怪赵志皋和张位为了打压石星,居然那如此重要的事情做文章,真是……唉

    “哈哈……”石星大笑起来,没有让沈一贯再为难下去,而是抢先说道:“既然两位大人如此看得起我石星,那么我若是再推辞,便是不知好歹了只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若是我石星做的不好,有了差池,是我石星活该但若是我能把这件让内阁头疼的事情,处理的让大家都满意的话……”

    “你待怎样?”

    “呵呵,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是今后凡是关系到援朝的事情,比如因为援朝而有些将领的升迁、调动,兵马的配给、调拨,粮饷的支取、划拨等,只要是与援朝相关的事情,众位大人不要设置障碍,一律以内阁的名义放行怎么样?”石星看了看在座的三人,认真的说道,然后话锋一转:“不然,这件事,老夫绝不会参合进去”

    赵志皋三人对视了一眼,石星的要求并不算过分,何况援朝的事情,也是皇上亲口下旨要石星全权负责的,就算是想要使绊子,也是暗中进行。不过,若是不插手援朝的事情,能让石星接过这个看起来极难处置的烂摊子,倒也不错。

    “石大人负责援朝之事是皇上亲自下的旨意,我等怎会插手?”赵志皋虽然没有明着答应,但话中却是答应了下来。

    张位与沈一贯也都点了点头,应承了下来。

    “好,一言为定”石星笑着站了起来,转身就想走出去。

    “石…大人,你不是说会处理这件事吗?这是要上哪去?”看到石星要走,张位赶紧问道。

    “哈哈,几位大人放心吧,这件事情,老夫自有主张,告辞”说完,石星大笑着走了出去。这件事情还用处理吗?虽然匪夷所思,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是说朝鲜王的奏疏快到了吗?等朝鲜王的奏疏一到,这件事便会一清二楚,到时殿下的威望就会达到一个顶峰

    当然,即便是朝鲜王的奏疏还没到,石星相信,皇上那里也不用内阁操心怎么去帮大皇子说话,皇上或许在接到大皇子殿下奏疏的时候,他在朝鲜的耳目,也送来事实的真相了吧

    皇宫中乾清宫的西暖阁中,朱常洛拿着两份奏疏,一份是朱常洛上奏报捷的,一份是派往朝鲜的绝声卫用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他反复的看了数遍这两份奏疏,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又露出了笑脸,心情是异常的复杂。

    最后“啪”的一声拍了下龙案,嘴里自语道:“这次做的…还行,不愧是朕的儿子”。。。

    更多到,地址

………………………………

第一百四十章 出路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一百四十章出路

    在大明,要论如今最受热议的是谁,毫无疑问,是以一万兵马并且零伤亡而活捉日本两万大军的大皇子朱常洛野蛮无礼的小日本不尊大明,驱逐大明册封使,狼子野心而妄图吞并大明属国朝鲜,悍然往朝鲜大肆调兵,让大明欲再次出兵援朝如今怎样?战争还没开打,就被皇长子一举活捉对方两万大军,真是痛快之极

    什么?不可能?连戚继光、李成梁、麻贵、李如松等名将都做不到这样的壮举?哈,少见多怪了吧?朝鲜王亲自给皇上上的请功捷报和奏章,你不知道吗大明的将领或许传来的消息有误和不实,但朝鲜王总不会无中生有吧?还有那些去朝鲜的大臣、李家九虎之一的李如梅、锦衣卫、紧邻朝鲜的辽东巡抚李化龙都传来了相同的捷报,这总不会有假吧?

    什么?还不信?刚到朝鲜的总兵董一元也传来了相同的报捷奏疏,另外还有从朝鲜归来的商人亲眼目睹了被押解的两万倭人,也亲眼看到了朝鲜民众正欢呼这个大捷,这总不会有假吧?……

    那些开始持怀疑态度,并且暗叹朱常洛太急躁了些的大臣,此时一个个也不由得接受了现实,就连内阁中不知详情的另三位内阁大学士,接到朝鲜王李昖的奏折,也是目瞪口呆了好一阵子,他们当然知道,在这种事情上,或许大皇子朱常洛会撒谎,但身为朝鲜王的李昖,小事情大概会配合朱常洛演一出戏,可这样的军国大事,是万万不会撒谎的

    随后,那些反应过来的众臣一个个全都上疏恭贺朱翊钧,这都是老规矩了,不论大明是谁取的了了不得的大捷,第一个要恭贺的,当然是大明的主人——当今皇上更何况,朱常洛还是朱翊钧的皇子,儿子立了这么大的战功,更应该恭贺皇上了。

    被这么多大臣恭维,朱翊钧也是暂时放下了心中的顾虑,很是兴奋,毕竟不管怎么说,幸运也罢,或者误打误撞也罢,朱常洛毕竟是他的皇子,自己的儿子能在与日本开战前,立下如此大功,让他也是脸面有光

    当然,朱翊钧之所以这么兴奋,不仅仅是因为大臣的恭维和朱常洛活捉了两万日军,他考虑的更多了一点。想想吧,日本往朝鲜不断增兵,可不是来旅游的,他们可是准备大干一场的既然战争早就注定了无法避免,那么在大战一触即发之计,以几乎零伤亡俘虏对方两万多大军,还是他们最著名的智将小早川隆景亲自率领的,可以想象,对于日军的士气的打击,是如何的大啊这对于还没上战场的明军的士气鼓舞,又是多大啊

    此消彼长之下,这场战争,就更容易打了另外,这场大捷,更是适时的提高的战争的积极性,打消了之前那些大臣们让朱翊钧头疼严重反战情绪,岂能不让朱翊钧兴奋。

    不过,朱翊钧的这种兴奋,也就持续了一天的时间。不知是谁先私底下提起的,反正就是第二天朱翊钧看到了不次于昨天那么多的奏疏,他开始也没有在意,但是等他一个个翻阅之后,尽管有心理准备,可脸色还是越来越难看

    这些奏折大部分都是一个意思,皇长子能够不畏险阻去朝鲜进行战后安抚,此为大仁;能够不顾自身安危冒着被倭人伏击的危险,去忠清道、全罗道等朝鲜南部进行战前动员,此为大义;能够在得知倭人设伏后从容应对,以不变用万变,将计就计,零伤亡的情况下一举生擒日本两万大军,此为智勇双全如此大仁大义、智勇双全的皇子,还是最应该继承皇位的人,虽然目前不在京城,但不应该马上召回而册封为太子吗?

    看着这又一波规模宏大的册立风波,朱翊钧脸都黑了他在刚接到朱常洛的大捷奏报时,心中还在思考,自己是不是应该趁机剥夺了这个如此幼稚可笑、急功近利的儿子的皇位继承权呢?而在不多久后便又接到了派往朝鲜的绝声卫送来的密折,让他庆幸自己幸好也就是仅仅考虑了一下废掉那个大儿子皇位继承权的可能性,而没有传下相关的圣旨,不然可就麻烦大了

    然而,这个庆幸的念头还没结束,他便考虑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凭借这场史无前例的对倭大胜,自己的那个大儿子肯定是威望大增,会不会…会不会让那些大臣趁机而要求自己册立储君呢?

    朱翊钧发现,他之前的顾虑成真了,那些大臣果然要借机要求行册立之事了

    看到龙案上那堆积的高高的奏疏,朱翊钧烦躁的挥了挥手:“撤下去,撤下去难道就不能让朕高兴几天,轻松几天吗?本来好好的心情,全被破坏的一干二净”

    站在下首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田义听了朱翊钧的话,赶紧冲几个太监摆了摆手,示意他们把这些奏折拿下去,这种请求立太子的奏折,按照惯例,都是要留中不发的。

    朱翊钧皱着眉头,他很清楚,幸好自己的那个大儿子目前还在朝鲜,不然若是在京城的话,指不定那些大臣会做出什么举动呢或许又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逼宫”也说不定。

    想了一阵子,朱翊钧心中让朱常洛在朝鲜多停留一段时日的想法更迫切了,至少也要等这股因为大捷而刮起来的“风暴”平息了才行,不然在这风头浪尖上召回大皇子,用屁股想也知道那些大臣会干什么——他们怎么可能放过这么好的一次机会?

    “田义,拟旨内阁,如今正值抗倭之际,皇长子在朝鲜威望大增,若冒然召回,定让朝鲜军民失望,对士气的打击更甚立储之事,易等皇子归来之日再议为好,不然名分确立,怎能让太子流于海外?岂不是不和祖宗规矩?故唯有等驱逐日本国之日,皇子归来之时,才是议储最佳”朱翊钧踱步走了两个来回,他知道若是就这样干巴巴的圣旨,定会让大臣不满。

    皱着眉头想了想,拿起朱常洛上的大捷奏疏,看了看上面的请功名单,又说道:“另让内阁拟旨,百户冷漠,及时发现倭人行踪,大功一件,升为锦衣卫千户;参将廖仲艾,擒贼有功,加封为指挥同知;总兵李如梅,指挥得当,升为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又走了两步,他实在是不知该如何加封朱常洛了,不赏又不行,若只是赏银什么的,还不被别人笑死但若是加封亲王什么的,那些大臣还不闹死可若是直接立储倒是让那些大臣高兴了,只是却不是自己所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