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战国之军师崛起-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

    然后就是庄子、荀子这两位大宗师了。

    白晖书房,只有白晖、庄周、刑无念三人。

    进屋后,庄周直接开口说道:“无念,大河君不可能助中山复国。一个有一统天下之心的人,祝中山复国难道还要再亲手灭了中山国吗”

    刑无念瞬间就明白了,难道无论什么条件白晖都不会答应。

    只犹豫了不足三秒,刑无念单膝跪下:“我中山遗民愿追随大秦一统天下,只求给予一份公正的待遇。”

    “好。这事我应下了,可否在我府中暂时住下,我有许多学问上的问题想向庄周公请教,心系此意,实在是不得不怠慢于你。”

    “末将告退。”刑无念事实上要的就是白晖的一个承诺。

    眼下白晖的承诺给他,细节的事情可以晚几天。

    刑无念退出后,白晖对着庄周再次长身一礼:“先生,白晖有礼。”

    庄周一愣,可没等他反应过来,白晖竟然跪地再次大礼:“先生,请受白晖一礼。”

    庄周对于白晖来说,如同神化中存在的人物一样,白晖小时候的生活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学的就是道学。虽然他那老爹忙着统一地球,没管他,但他却是真正的道门子弟。

    道门宗师在此,白晖这一跪如同跪族中长辈那样的恭敬。

    庄周大惊,赶紧伸手去扶。

    庄周在这个时代并非什么大人物,他不愿意作官,生平作官只作过宋国某小城的一个漆园吏,比起大河君这位天子亲封的君,确实是天上地下。

    庄周将白晖扶起,可白晖刚刚站起之后又卟通一下跪倒,再次施大礼。

第三七五节 论道

    “大河君,如果大礼老朽受不起。”

    白晖没起来,跪着说道:“第一礼为弟子礼,白晖本为道门弟子,遇道门先师自当执弟子礼。第二礼为弟子有愧,本应由弟子寻访先生,却由先生亲至。第三礼弟子请先生助弟子共创治世之道。”

    说罢,白晖的脑袋咚的一下就磕在地上,虔诚无比。

    庄周大吃一惊,世人皆传白晖自成一派,已经有人称其为白子。法家、儒家、墨家、兵家、阴阳家等等,白晖的知识都有涉猎,而且是自成体系,所以白晖也可以称为大宗师。

    庄周深声问道:“既然你问治世之道,那么我且问你。帝与民”

    “回天师,水亦载舟、亦覆舟。”

    庄周微微的点了点头,这是他好友荀况的理论,看来白晖并不执著与某一个学派,这很好,治世之道确实要兼百家之长。

    “再问:若一统天下,如何待天下万民”

    白晖回答:“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讲的好

    庄周震惊了,这话已经代表白晖有宗师之实。也难怪白晖费尽心思请荀况入秦为相。荀况所学并不局限于儒家,同样也是自成一派的宗师,为人非常注重德,讲仁、义、礼、信。

    这句话并非白晖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出自历史名臣名言录。

    这一句是魏征的。

    “身为大河君,当如何自处”

    白晖回答:“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

    “讲的好”庄周激动了,不愧是凭一已之力搅动天下的英杰,这话讲的实在出彩。庄周再问:“外族当如何”

    “天朝上国当育化万民、万族。以仁、义、理、智、信来教导他们。但若敢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好,好,好。今日遇大河君,如遇知己。我以为治国只靠儒家的仁义或是法家的酷刑都是错误的,想昔日尧舜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赏罚而民且不知仁德,刑自此立”

    “不,不。当年圣天子的时代,咱们再往早说些,那个时候只有草屋,人有野果、打猎就知足。当剩余价值出现之后,人心必会有贪婪之意,所以”

    庄周跪坐在白晖面前,白晖盘膝坐在庄周面前。

    两人就这么争执了一夜,似乎还有无尽的话题没有讨论完。

    然后又是一天,又是一夜。

    除了送饮食入内之外,白晖不允许任何人打扰自己。

    吵累了,睡。醒了,继续。

    终于,又一天一夜过去了,白晖突然来了一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师非民安知民之苦乐。师非天地,安知已德以治万民”

    白晖最后一句就是在说,庄周你是老师,但你不是天地,所以不能用你的道德给天下作道德定义。

    庄周败了。

    而且是败在了自己的名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句话之下。

    “你以为如何”

    “选万民之宿老,代表万民说出他们的诉求。集天下之诉求来定天下的规矩。”

    庄周反问:“天下愚民,一万民一万种思想,如何定天下共用之规矩”

    “先教民,再听诉求。”

    “如何教”

    “先编个故事如何,比如天地如何产生”

    “天地如何产生”

    “这个天地本混沌,盘古开天地”讲创世神话白晖是专业的,很快就一路编到了尧舜,然后女娲补天、工共大战等等。

    庄周认真的听完后反问:“你这是在骗天下人”

    “骗又如何,至少骗到最后天下人懂了天地起源,懂了敬畏天地。老师你也说纯儒家治国不好,纯法家治国也不好,试问道家冶国也好不到那里,只有集三家之长,才有真正的治国之论。”

    “或许,可以”庄周终于被白晖说服。

    不是白晖的学问比庄周高,而是白晖知道许多一千多年来道家的进化以及经典,这个时代的道家还不完美。

    儒家却比将来好太多。

    法家太极端。

    所以,白晖打算集百家之长,来定制一个治国的规矩,来解释天地万物。

    白晖把自己关在府中已经三天三夜,对于外人来说,白晖刚到燕都的时候就这样,谁也不见,似乎是在回避燕王王位之争。

    可对于秦国的人来说,却是极不普通。

    魏冉内心那个佩服。

    庄周,当世顶尖的大宗师之一,就是屈原都要在他面前执弟子礼,荀况这等大宗师也是与之亦师亦友。这个时代还名声不显的孟子都需要在庄子面前执弟子礼。

    能和这样的大宗师论道,白晖有资格被称为白子了。

    终于,白晖出关。

    头发是乱的,身上也是臭的。

    休息了一天之后,白晖依然没和中山遗民去谈什么,而是入官拜见了燕易王后。

    各自施礼之后,易王后就在正殿接待了白晖,但却没让任何宫女侍从靠近。

    白晖挑了两块点心放在嘴里之后,懒散的靠在地榻上开口:“我说王姐,你们燕国抽调了北边防御东胡的主力部队后,敢不敢硬扛赵国一击。”

    “如何扛”燕易王后很严肃的问道。

    “接管中山国遗民空下的那块土地,至少也是十座城池。”

    燕易王后摇了摇头:“燕国没有那个力量,燕国曾经在燕与中山之间修了一条城墙,就是为了防备中山国北上。现在这条城墙又往北修,与防御东胡的城墙连在一起,为了防御赵国。”

    白晖再问:“一点也不想要吗”

    燕易王后反问:“要,能守得住吗”

    白晖沉默不语,如果燕国不想打,白晖也不敢指望燕国,可中山遗民离开之后那块空下的土地,却有些浪费了。

    当然,这是原本计划之外的部分。

    魏冉、白起都没有把目光放在那块土地上,而且这块地方除了燕国,没有人合适占领。

    “算了,暂时先给赵国吧。”

    燕易王后解释道:“非是我燕国不想要,而是燕国已经没足够的力量去要。若是再有一场恶战,燕国就灭了。”

第三七六节 燕国已无力

    燕易王后拒绝了扩土,因为燕国没力量再开战。

    白晖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直说吧,秦国准备吞并燕国。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希望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燕国,这与原先燕国的有些想法是一致的,燕国原本的想法是助大秦一统天下,然后划地为王。”

    燕易王后无奈的说道:“现在这个条件更容易达到了,燕国前所未有的虚弱。”

    白晖点了点头后,燕易王后又说道:“天下一半都在秦国掌握之中,秦国一统天下之势已经不可挡。但秦想吞并燕国,作为我来说,虽然我是秦国的王女,但也要拼得一死去抵挡。”

    “为了死后的名声”

    “不,为了身为燕后的责任。”

    “挺好。肥邑我接了,不过我需要从燕国借道,我打算将中山遗民全部转移到肥邑去,原先计划只转移一半,但现在看来还是全部转移到肥邑的好。”

    燕易王后问:“一个肥邑,不可能养活这么多人。”

    “没关系,我会往北大,从东胡那里抢地盘。所以肥邑我们秦国只是借用几年,然后就还给燕国,北方的地盘算是我秦国的。给燕国会有足够的好处,比如马匹、军械、粮草、布匹等。”

    “恩。”

    燕易王后想反对都没有用,因为燕国想往北方扩大地盘,此时是有心无力。

    燕易王后又问道:“魏、韩也会被吞并吗”

    “不知道,或许需要一战来定结果。但我不希望开战,而是”白晖摇了摇头,他突然感觉和平吞并不是一件好事,韩、魏的贵族,特别是老旧贵族,这些人就是很大的麻烦,所以还是要打一场的。

    燕易王后没说什么,秦王想一统天下,她很清楚已经无人能挡。

    赵国在积蓄力量,可仅凭赵国一家,很难完成对秦国的阻击。

    既然主要的事情谈完,在白晖准备起身告辞的时候,燕易王后突然说道:“你不打算回伊川吗”

    白晖一下没明白过来。

    燕易王后又说道:“算一算日子,去年深秋秦宫有对外报喜,这马上就到夏天了,你不回去吗”

    白晖反应过来了,宰羽要生了。

    自己还当是后世的现代,打个飞机瞬间就回去了,此时从这里回宜阳至少也要一个月时间。

    可是,这边的与还没有处理完。

    两相选择之后,白晖说道:“仗是打不完的,地也是占不完的。我准备这几天就回去。”

    “恩。回去好,燕国这边的乱事将来肯定会有恶闻传出来,你还是不要粘上的好。还有一事,提防楚国。”

    “为何要提防楚国”白晖不太理解。

    燕易王后解释道:“楚王早年在齐国为人质的时候,他身上就有三个毛病。见到美人走不动道,看到钱财可以不顾一切,遇到好处绝对不会与人共享。”

    “谢过。”白晖明白了。

    虽然四国共建港口的事情不能说明,但燕易王后的意思白晖也大概明白了,与楚国打交道要多留一个心眼才对。

    “王姐,我三天后离开。关于中山国遗民借燕国往肥邑去的事情,有详细的计划之后请王姐让燕国配合,秦国必有厚礼。”

    “好,到时候我送你。”

    正事算是谈完了。

    白晖回到乐毅府,一进府就吩咐道:“三天后起程回家,这三天有什么要紧的事情需要本君的赶紧汇报。”

    范雎跑了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