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战国之军师崛起-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平的酒杯已经送到了嘴边,听到魏无忌的话后将酒杯放下了。

    张平想了想之后说道:“还真有这种可能,燕、赵的联军未必敢主动攻击秦军的城池,这等同于开战。”

    魏无忌说:“那么,我们把旗取下来”

    “不行,旗取下来的话,红山城的人心就失了,他们会认为咱们把他们当诱饵,以后谁还敢降大秦呢。所以要别想一个办法。”

    张平的话让魏无忌陷入了沉思之中。

    两个默默的喝了一会酒,张平看魏无忌依然不说话,便问道:“那么你期待什么”

    “期待燕国再来商队。”

    “为何”

    魏无忌解释道:“可以再命人扣下燕国商队,等扣的足够多了,便可以与燕国一谈。”

    张平说道:“燕国的商队我倒有一计。”

    “什么计策”

    张平继续说道:“我们可以派人送去假消息,只说东胡准备攻打秦国肥邑,对于盐、粮、铁器,甚至是军械都需求量巨大,这样会不会有大量的商队前来呢”

    魏无忌不解:“燕国与东胡是敌人,怎么可能卖军械给东胡”

    “这个,你便是不懂了。”

    张平毕竟年长一些,见识什么至少比魏无忌见的多,而且在朝上供职过,自然知道的事情也多。

    张平给魏无忌解释:“秦国在商君变法的时候,压制商人。列国也对商人并不看重,就是因为商人为求财而失德。”

    “怎么讲”魏无忌倒真的不懂这些。

    毕竟他是魏国公子,之前算是半朵温室的花,并没有经历太多风雨。

    张平说道:“在伊阙之战时,战事已起。秦大河君白晖开出比市价高了五成以上的价码采购粮草、皮革、盐。依常理说,此时愿意和秦作交易的肯定没有魏、韩的商人。”

    “难道说,魏国商人卖了粮草给秦国”

    魏无忌完全不敢相信张平所说的话。

    张平笑了:“秦国有那么几条法令与商旅有关,有一条是这么说的:商旅必须在朝堂之上备案,没有备案的商旅交易超过十担粮草或同等价值的货物,便处以重罪。”

    “秦国不允许不在册的商人,这一点我是知道的。”

    张平又说道:“还有一条是这么讲的,在册的商旅,所经营的货物品种要备案,而且还分为在秦国以内交易以及秦国之外交易两种级别,对秦国之外交易的商旅有一条严令。”

    魏无忌听出味道了,急急说道:“难道是不允许资敌”

    “比这个严,秦国有专门的衙门口负责审核对外交易的货物品种,别说是资敌,就是货物与上报的清单不相符,有夹杂都是要重罚的,到了资敌这个级别上,是全家问斩。”

    解释完秦国对商队的一些规矩之后,张平才又说回来了伊阙之战。

    “伊阙之战时,甚至有商队为了更多的财货,把原本准备卖给韩军的粮草都偷偷的运给了秦军。那只商队还是当时我韩国一位上大夫的家臣,这事当年我韩国密而不宣,太丢脸。”

    张平说的是真实情况,战国时代确实有商人为钱连脸都不要,更何况是节操呢。

    说完之后,张平补充了一句:“当然,这是极少数商人,若都是这样,我韩国怕是早就不存在了。”

    “极少数也够了,我们可以诱来燕国商人,然后扣下。”

    “对,就是这么一计。先扣下,再看燕国的反应。不过,为了不留下口舌,他们的货物咱们依然是要照价付钱的。”

    魏无忌听到这话大笑:“自然是照价付钱的,只是价格依洛邑的商品价格来计算,这里秦国的城池,没有经秦国允许就来这里,没有罚没他们的货物是秦国的仁慈。”

    张平也是笑了:“对,若是他们有不满,那么请拉上货物回去。”

    “就是这话。”

    两人举杯同饮,大笑了起来。

    话说此时的耽罗岛。

    距离白晖所提及的暗拍的事情,预定日期已经过去三天了,前来这里的各家族的代表耽罗岛这个没有多少建筑物的海岛上已经吹了有十天海风,海鲜吃多了也会让人烦的。

    特别是这里青菜很少,菜园子还处于半开荒状态。

    但没有人急,也没有人打算问白晖什么来,唯一的选择就是安静的等侯。

    白晖不是忘记了,事实上,白晖是确实忙的没空赶过来。

    对于白晖部下的人而言,这点小事让他们去等好了,身为秦国大河君没必要去解释为什么晚到之类的问题。

    白晖正在福港的一处工地上。

    这里在建的是大秦第一座准高炉,周边的附属设施还没有建成,只有两座炉子已经完工。

    但是,炼出来的别说是钢了,只能说是比赵国的土法好那么一点的铁。

第五零零节 福港的高炉

    白晖对于高炉这种产物是有误解的。

    严格来讲,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加起来,用高炉炼制的产品是生铁、炉渣以及高炉煤气。

    而炼钢,用的是生铁、空气以及其他的金属。

    可白晖总是感觉,炼钢厂、炼钢厂,所以一炉出来就是钢,这事确实是一个笑话。

    但是

    白晖是谁

    秦大河君,有足够的权威,更是说一不二的人物,更何况在白晖的主持下,在冷泉谷,确实是一炉见钢。

    白晖更没搞懂,冷泉谷一炉见钢的原因是,用是等级富矿石,再加上极优质的焦炭,以及其余都是上上等材料,而且用的是产量并不高的小平炉。

    冷泉谷是钢铁的研究机构,他们炼钢的消耗量不大,只是为了研究怎么得到好钢并且制作成武器,而不是规模化炼钢。

    福港,这里用的铁矿石来自两个地方,一是辰国半岛中北部的矿石,一是福港所在这岛上的铁矿石。

    矿石的质量比不过研究所级经过挑选的优质富矿石。

    在两座高炉前,白晖抽出身边护卫的佩刀,将一块细长的铁锭斩断后,一脸不快的将刀扔回给护卫。

    再一次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白晖很清楚自己那点知识不足以帮助工匠们,但白晖有自己的办法。

    “传本君的命令,所有工匠休息两天,每人赏赐鱼肉三斤,羊肉半斤,酒一坛。休息两天之后再次尝试,所需一切辎重营备齐。”

    “诺”

    白晖吩咐之后走到两位工头面前。

    两位工头也是一脸的惭愧,他们曾经是冷泉的主炉,当时确实一炉见钢,可这里,就算是生铁也远不远在宜阳高炉那边的质量好。

    白晖倒是没怪罪他们,白晖说道:“这事,失败了别放在心上。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他娘的,总结一下经验,找一找原因,不要急。本君的所要的,只是能够直接打造器具的钢,而不是军械用钢。”

    两位工头默默的点了点头。

    军械用钢可以说是秦国钢材的极致了,这种钢一两都不允许流传到外面去,就是废料都要收起来回炉的。

    “休息,休息一下。过两天再重新尝试,本君没有怪罪你们的意思,安心”

    “谢大河君。”

    白晖这几天也是没吃好没睡好,就期待着能出钢。

    白晖知道,这里在后世有着整个亚洲规模最大的钢铁厂,就因为这里的煤质量不错,特别是加上从辰国半岛抢来的铁矿石与从辽东抢来的优质煤之后,产量更是无比惊人。

    白晖不知道的是,辰国半岛最优质的铁矿石不是辰国半岛中北部,而是茂山铁矿。

    那个地方,可以挖掘,但眼下是属于箕氏侯国的。

    白晖离开两座高炉,要回去休息一下。

    看着白晖走远,两位工头这才擦了一把汗。

    其中一位说道:“炉子肯定没问题,这比宜阳那边的炉子当初尝试着造的那座炉子更好。”

    “是,炉子没问题。我感觉在矿石上,这里的矿石似乎不够好。”

    这个时代并没有矿石检测技术,全凭工匠们的感觉。

    所以没办法真正比对矿石的质量,而且量产与小平炉小规模生产本身就是两个概念。

    宜阳那边,也仅只有一座试验性质的高炉,个头也很小。

    最初说话的那位继续说道:“我的想法是,既然有两座炉子,我们不如尝试一下炼两次。”

    “怎么讲”

    “先粗炼一次,然后再精炼,精炼的时候用咱们当时在冷泉谷的老办法,撒木炭粉。”

    “可以尝试。”

    两位工头一商量,给手下工匠开始分配任务。

    白晖让他们休息两天再干,可工匠们也认为干不出成绩来太过丢脸,他们可以领着大匠的饷,这福港的铁器坊关系到秦国在辽东以及海外的战略布局,所以他们不愿意再等下去。

    大鱼大肉大碗酒。

    准备让所有人痛快的休息一晚后,就立即开始大干。

    在酒菜准备好之前,有些准备工作工匠们已经开始作了。

    五百名负责砸矿石、搬运等工作的苦力倭奴们也得到米饭、饼子、肉汤等高级伙食。

    白晖回到休息的地方,宣太后正坐在他的书房翻看着各类文书。

    见白晖回来,宣太后将手上的文书放下:“本宫知道你心急,你想有足够的铁来武装辽东各营,可心急就管用吗”

    “太后,这和武装没关系。我让这里大量的生产铁器,是为了想刺激赵国。”

    “怎么讲”

    “太后,赵国最大的也是技术最高的冶河已经被咱们带韩军攻陷,可以说赵国眼下没有真正意义的大规模铁坊,天下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以臣看来在四样,分别是粮、盐、铁、皮。”

    宣太后默默的点了点头,白晖说的没有错。

    铁是不仅是制作军械所用,可以说用处多到数不清,依秦国的调查,赵国眼下七成以上的普通人家里厨房用的刀都不是铁制的,也不是铜制的。

    有骨制的,石制的,甚至于许多穷苦人家根本不需要这些,将野菜与粮食放在一个陶罐里煮就是了。

    低级一些的是,三块石头支一个陶罐。

    稍好一点的是带有三足的陶鼎。

    真正算是厨房的,至少有炉、灶、刀具才算是。白晖所创的煤饼炉加上铁锅,在秦国的普及率也还没有超过五成。

    在秦国还有无数人在用陶罐来煮饭,更何况赵国。

    白晖继续说道:“太后,我首先要作的是,先让辽东归降的人用上铁器。这个铁器并非秦军所用,而是普通人家的日常所用。不说别的,仅犁头这一项,铁的消耗量就是巨大的,更何况我还希望家家有至少两口锅。”

    宣太后知道白晖的两口锅是一个伟大的计划。

    一口大锅,可以煮饭,也可以放在竹编的笼屉蒸食物。小锅可以用来作菜,也可以煮饭。

    炒菜这东西,普通人家不可能。仅细如粉的雪白精盐一项,就限制了炒菜。更何况菜油这东西,整个秦国的产量都不足十万斤,也仅能供应贵族所须。

第五零一节 要休息一下

    家中有两口锅,这个算是白晖一个美好的愿望,想实现还需要很多时间。

    宣太后开口劝慰白晖:“事情不能急,要一步一步来。”

    “臣需要铁。”

    “秦国也需要铁。”宣太后说完后亲自为白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