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立马赶了过去,看了才知道为什么好消息来的这么快。

    在没有河流的地方,却有一段类似河流入海口的河道,虽然已经淤积了,但是城内的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古运河的遗迹,而且根据他们的口述,奥斯曼帝国的人占领了这里之后也来此处考察过了。

    朱瞻墡微微皱眉,如果奥斯曼帝国的人也想要打通运河,那么对方就更加不可能将这条运河航道卖给自己了。

    至于对于现在还不开发运河的原因,一是崛起中的奥斯曼帝国,占领这些地方就这两年的事情,或者说在其国家战略中这件事情要往后排,这也很正常。

    二是运河需要付出巨大的财力物力,奥斯曼帝国正在征战中,分不出这么多财力物力。

    无论哪种原因,只要他们是想要开发运河的,那么战争似乎就不可避免了。

    古运河的遗迹仅有几百米很短的一段,而后众人拿出老者那里得来的地图,一路向着北方的湖泊走去,并且一路上都在勘测土质。

    似乎因为这一段古运河被淤积堵塞导致荒废的时间不算太久,所以一路上偶尔在一些地方能看到古运河存在的证据。

    事实上也是如此,以前的开凿出运河后,很多时代都对古运河进行了疏浚,特别是苏伊士到达最近的湖泊这一段,就算是整条运河被废弃之后,也成为了苏伊士往内湖运送商贸的河道。

    最后因为常年的打仗等事情,商贸不通,最后才荒废的,所以一些地方还能看到比较明显的运河遗迹。

    一路向着北方走,走到一座湖泊附近,这里就是小苦湖,与苏伊士港之间将古运河的遗迹连起来几乎是一条直线,不到70里的路程,南北走向,路径一连就非常的清晰了。

    小苦湖后就是大苦湖,这两个湖泊可以充当航运的中间节点,并且可以停泊数量不少的战船,而后再从大苦湖继续往北挖掘。

    “殿下,古运河航道虽不够清晰,但是根据遗迹的原有路线应该可以重新挖掘,而且挖掘难度会比较低。”专家团经过考察之后得出了这个结论。

    朱瞻墡摇摇头说:“古运河的路线没问题,但是我们要挖的运河航道要比原来的古运河宽不少,必须保证好咱们蒸汽战船的通行,并且要将蒸汽母舰的通行算在内。”

    一听到蒸汽母舰众人惊了,蒸汽母舰那样的庞然大物,要通过的话至少得比原来古运河宽一倍以上,这样的话工程难度和工作量都极具增加。

    专家团愁眉邹起,这么大的工程他们也没搞过,这得多少人啊。

    “300人的卫队跟你们一起,你们尽快去测定运河的路线,宽度,深度,确定好工作量,然后告诉我需要多少人,需要多少时间。”

    虽然为难,但是专家团还是纷纷领命。

    测量工作立刻开始,边上的人问:“殿下,尚未和奥斯曼帝国交流好,现在就开始勘测工作,是否过于危险。”

    “地方不大,应该没什么问题。”

    朱瞻墡来到了苏伊士的第六天,开罗过来的奥斯曼帝国人来了。

    奥斯曼帝国采用君主政体,苏丹的权位遵循奥斯曼家族世袭的继承原则。伊斯坦布尔的苏丹凌驾于臣民之上,俨然是臣民的主宰者和保护者,是臣民忠诚的对象。苏丹被视作牧人,称作拉伊亚的臣民则是顺从苏丹的羊群。

    虽然不能算作奴隶制,但是其制度对于子民的管束也要比大明更为严格。

    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体制和大明也有交代的差异,因为奥斯曼帝国民族颇多,而且各地都有自己的历史,很多地方都是刚刚归入不久,它有一套复杂的募兵及封地制度。

    仆从国附庸军队在奥斯坦土耳其的征服事业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现在开罗的所有者是奥斯曼的亲王,但是也是这片区域封地的所有者,类似大明的王爷,但是其权限要比藩王高。

    开罗的掌权者为塞哈利姆三世,是一位贵族,并且能征善战,就是他打下了埃及以及阿拉伯半岛的部分区域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

    此时的他率领着八千装备精良的军队向着苏伊士行来。

    当他得知有一只来自东方的钢铁舰队靠岸苏伊士的时候,他异常的愤怒,怎么会有莫名其妙的东方人来抢占自己的土地。

    就算使臣和他说什么钢铁舰队,装备精良但是他不放在眼里。

    作为打下了大片江山的实权人物,他自视甚高,这也是能征善战的武将们的一个通病。

    当即点兵带着军队出发,带着他引以为傲的军队出发。

    有人和他说:“东方帝国强大远胜帖木儿帝国。”

    他说帖木儿帝国虽强,但是我们也和他们打过,互有胜负,在他手底下,胜仗更多。

    有人和他说:“东方的帝国有着钢铁铸造的舰队。”

    他说钢铁舰队夸大其词罢了,这些鼠胆之辈只会乱我军心。

    当塞哈利姆三世带着军队抵达苏伊士城外围的时候,大明的军队早就已经严阵以待,将士们不敢放松警惕,毕竟对方是正规军和柯枝港一战的时候那些杂牌军加奴隶混合编队完全的不同。

    而塞哈利姆三世的军队远远的从高处看着停泊在港口内的钢铁舰队,以及海面上还在行驶的钢铁战船才发现原来报信没有说假话,对方真的有钢铁战舰。

    只是他在怀疑这钢铁战舰是不是就在外面贴了一层铁皮,糊弄人的,他可不信遥远的东方帝国居然可以制造出这样恐怖的战争机器。

    塞哈利姆三世心里也打鼓,先派出人和大明人接触一下,但是让他出让自己的土地那是万万不可能的,按照他的性格对方不离开,那么只能打一仗,论打仗他不害怕任何人。

    不就是一些战船吗?你又开不到岸上来,只要我的军队在地面上和你作战,最后比的还是谁的刀更快,谁的马更壮,谁的士兵更能打。

    使者来到苏伊士城内,对着大明军队趾高气昂的说:“退出苏伊士范围,并且赔偿苏伊士百姓黄金,此事就此作罢,否则伟大的塞哈利姆三世将会亲手斩下你们的脑袋。”

    (本章完)


………………………………

第310章 海湾之牙

    塞哈利姆三世征战的无数的地方,他的威名赫赫,当他的使者在大明军队内说出这番带着威胁意味的话的时候,却引起的周围所有大明士兵的无情嘲笑。

    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他还是能察觉到这是嘲笑,肆无忌惮的嘲笑。

    这让使者感觉到无比的屈辱,万分的愤怒,他们伟大塞哈利姆三世到任何地方都被人敬仰着,这群东方帝国的人似乎还不知道他的可怕之处,他所下辖的这支名为海湾之牙军队的可怕之处。

    他们的成名之战是一个月内从波斯湾沿岸打到了开罗,将这些土地全部划归了奥斯曼帝国,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塞哈利姆三世也靠着海湾之牙这支队伍建立起来自己的赫赫威名,现在在奥斯曼帝国内声势滔天。

    所以当他面前大明军队的时候,也不将他们放在眼里,觉得对方不过也就是一支普通的队伍而已,那钢铁战船就是唬人的。

    朱瞻墡并未让明军将士停止嘲笑,肆意的嘲笑声让使者异常的愤怒。

    “无礼的东方人,你们会为了自己的无礼而付出代价的。”使者恶狠狠的说。

    此时朱瞻墡开口说话,用的居然是本地语言:“回去告诉你们的王,我将此地我们要了。”

    朱瞻墡来到这里之后终于发现了自己穿越过来过目不忘的金手指有了用途,超强的记忆力帮助他可以快速的学会当地的语言,没曾想到这么些年了,居然还真用上了。

    使者惊愕与朱瞻墡这么快可以掌握当地的语言。

    略带威胁性质的对朱瞻墡说:“阁下,可了解到你这么做的后果,你将面对我们海湾之牙的进攻,帖木儿帝国都不敢轻易与塞哈利姆三世殿下对抗。”

    “我可以给你们钱买下这些地方,但是若你不愿意,不管是海湾之牙还是海湾之眼,没人可以阻挡我。”朱瞻墡表达了自己坚定的立场。

    使者最后说了一句:“还请阁下早日找好后退之路吧。”

    使者趾高气昂,大明寸步不让,双方的会面就是一场战争的导火索。

    而苏伊士本地人并不在乎谁是统治者,他们原来的国家是被塞哈利姆三世带领海湾之牙摧毁的,一同摧毁的还有他们的男人,儿子,虽说现在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但是对他们来说奥斯曼帝国就是侵略者,而这场侵略的战争才过去两年而已。

    所以其实大明和塞哈利姆三世对战,对他们来说并没有要帮任何一方的想法,最好是双方两败俱伤,他们自己万一可以渔翁得利。

    塞哈利姆三世得知了大明军队的态度,勃然大怒,当即长刀出鞘:“奥斯曼的子民,海湾的将士,我的兄弟们!东方帝国的军队想要占领我们的土地,从你们的眼中,我看到了同样占据我内心的愤怒,跟随着我高举你们的双臂,拿出你们的武器,骑上你们的战马,用了奥斯曼而战,为了胜利而战。”

    塞哈利姆三世当即率领了骑兵队从苏伊士十里外的营地冲向了苏伊士城。

    铁骑弯刀,这就是海湾之牙取下无数胜利的制胜法宝,塞哈利姆三世发动奇袭就是为了打大明军队一个措手不及。

    黄沙滚滚而来,铁蹄扬尘,奥斯曼的骑兵们挥舞着弯刀,高声疾呼,他们想象中他们又将依靠着自己的弯刀取下敌人的头颅,获得一次胜利。

    咻

    当奥斯曼骑兵可以看见苏伊士城的时候,一道火光从他们的队伍中间穿了过去,众人惊愕间那火光落下,并且伴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炸。

    轰

    铁蹄冲锋,火炮迎击,大明军队在见到烟尘中奥斯曼骑兵的第一时间就开火了,而且这可不是警告,第一颗炮弹之后,无数的炮弹随之而来。

    但是奥斯曼军队毕竟还是训练有素的军队,塞哈利姆三世也不是第一次面对火炮,当即下令,队伍四面散开从多个方向冲击,要撕开大明的火炮阵线,毕竟火炮这样的东西,就算是以奥斯曼帝国现在这么强盛的国力,制造起来消耗也不菲,各个队伍配备的也有限。

    东方帝国远道而来,难道他们还能比奥斯曼帝国更加富有,一支舰队带上几十门火炮远渡重洋而来?

    塞哈利姆三世使用了他惯用的策略,让骑兵分散开,让对方无法使用炮火单方向火力覆盖,只要火炮被分散开,单独一两门火炮是无法对骑兵队造成大范围杀伤的,而且火炮多笨重,临时想要调转方向也很麻烦,精确度又不高。

    塞哈利姆三世粗略计算了一下,以自己的海湾骑兵队来算,总兵力两万五千人,配备火炮是四十门,这次他带出来八千多人,因为要快速赶路所以没带火炮,对方的人数还要略少于自己,火炮的数量不可能超过自己队伍拥有的总数量。

    因为他清楚的知道火炮虽然威力大,但是消耗也大,弹炮的价格高。

    他的计算中只要分散了敌方的火力,自己的骑兵队可以近身,他对于自己的骑兵队非常有信心,单兵作战能力极强,奥斯曼的弯刀锋利无比。

    朱瞻墡瞧着对方的骑兵队四散开了,就明白了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