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东西,瞻墡和我说叫蒸汽机。”

    杨士奇和郑和对视一眼,皆是惊奇:“五爷?”

    “你两先看看这东西。”

    随着水开壶盖被顶开,这次壶盖相当给力,运气也好做了三次上下的运动,导致轮子转了接近一圈才停下。

    郑和已然满脸的吃惊。

    “这!!殿下!!”

    难得看到这位冒险家如此吃惊,甚至连话都没说全,他显然比一旁依旧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文官杨士奇更明白这东西的作用。

    杨士奇没发现它的用途,一脸无语的说:“殿下,这水壶的作用是什么?”

    朱高炽颇为自豪的讲解了起来:“我家老五说看烧水的时候水壶盖被顶开,就想着若是能限制住壶盖不断在上下运动就可以用这个装置带动轮子转起来,这根杆子他管这叫连杆,这孩子想法倒是奇妙,我就想着寻你二人来看看。”

    杨士奇依旧不是很明白其价值,郑和却是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殿下,可否请五公子去我府上一趟,府内有不少建造船只的能工巧匠,若是带来宫里觐见有诸多不便,屈尊五殿下往我府内去一趟。”

    朱高炽笑呵呵的心情极为高兴:“怎么?你觉得他做的装置有用吗?”

    郑和方才看了一眼,脑中便有了这东西的雏形:“殿下,若真能成功,车行无须马匹,船行不需等风。”

    “你这话与瞻墡的话一模一样。”朱高炽的笑意更胜,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出色呢。

    见郑和有些着急,朱高炽挥了挥手:“别急,先晾着那小子两天,这小子最是容易蹬鼻子上脸,捧得太高生了骄傲的心思,怕是将来改不回来,五天后我命他去你府上,你先寻些能工巧匠,这东西你也带回府上。”

    “殿下英明。”

    万事为自己儿子想的很周到,作为一个父亲这是值得钦佩的。

    蒸汽机的事情说完,朱高炽坐回了位置上:“还有一事与二位商议。”

    方才堆满笑意的脸现在变得严肃了起来,显然是有正事要说了。

    “北平的宫城正在建造之中,迁都当前的进度还是不错的,只是陛下要下西洋,又要征漠北,国库恐支撑不住。”朱高炽说着连连摇头。

    郑和一言不发,杨士奇可不能不说话:“殿下,去年二月整备,陛下于六月率军从北平出发亲征漠北,大败瓦剌军队,此番才一年多,怎么又生了北伐的念头。”

    “永乐十二年那一战,虽说大败瓦剌,但是我国军队损失也极为惨重,忽兰忽失温会战才一年多,方又有边境得辽东谍报瓦剌人马又有了些整备之相,或有犯边之准备,宜昼夜谨备,不可怠忽。”

    杨士奇错愕:“瓦剌现又积蓄了力量欲犯我大明边境?这群漠北夷民当真不记打,不将其亡族灭种便时刻想着犯我边境。”

    朱高炽点了点头:“陛下已经拟旨了令周、晋、秦等藩王各选护卫步骑兵五千,于今年冬赴真定操练,要求陕西、甘肃、宁夏、大同、辽东诸守将明年春赴真定及德州一同操练。”

    “陛下这是要……”

    “早则今年冬,晚则来年,应又要亲征了,若是瓦剌不犯边尚可小规模扫荡,若是瓦剌胆敢犯边,依父皇的脾气,御驾亲征是必然的。”

    御驾亲征这四个字便意味着他这个监国的太子需要搞到大把的银子,为自己的爹做好后方物资供给,每一次北伐朱高炽那都是焦头烂额,但也因为他每次做的都是极好,朱棣才敢放心北伐。

    “太子殿下,息战方才一年多,国库虽不算空虚但是绝撑不住陛下御驾亲征,江南赋税因为上次出征已经弄得百姓苦不堪言,若是再加怕是要激起民怨了,万万不可。”

    “但是陛下的性子你应也是知道的,若是瓦剌犯边而不还击,怕是他要发雷霆大怒的。”

    杨士奇忙跪下说:“太子殿下,为天下黎民百姓计,还请由此时起缩减各项开支,避免战事突起准备不足。”

    郑和此时听着这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算是明白了今天这可不单单是让他看看朱瞻墡的小发明,而是想要让他先停下下西洋的项目,将经费让出来。

    “郑卿,你可有什么好办法。”朱高炽果然开口问了。

    郑和不卑不亢的行礼:“殿下所言极是,郑和不善财政之道,万事听由陛下和太子殿下吩咐,自当鞠躬尽瘁。”

    朱高炽略有些不悦,但是也没表现出来:“两位回府之后多寻思些办法,替孤分忧。”

    “臣惶恐。”

    两人退下之后,朱高炽又哀叹了一声:“爹真是想一出是一出,明年又要北伐,又要下西洋,国库哪里撑得住啊。”

    作为太子爷,这位子人人艳羡,自家二弟三弟可都眼热的很,但是这位子可不是谁都能做的,每天一大堆事情,特别是有个喜欢出征,希望万邦来贺的老爹,一句话他就得为爹赚钱省钱,他爹可舍不得将他换下去。

    此时他倒是非常的盼望自家儿子奇思妙想的蒸汽机能够实现。

    “真若能无马行车,无风行船,我这两笔经费或可节省个十之二三。”

    朱高炽哪知道这十之二三他还是想的保守了。
………………………………

第7章 府兵隐忧

    得知了自己的天赋是过目不忘虽然对朱瞻墡来说用处不大,但是至少不用因为读书的事情苦恼了,至少一劳永逸的解决了这桩烦心事。

    第二日学堂课后,朱瞻墡还在鼓捣自己的蒸汽机,原来的那个被胖爹拿走了,不得不再做一个。

    “五弟,随我来。”嗓门洪亮的三哥朱瞻墉喊了一声。

    朱瞻墡不解:“三哥,什么事情?”

    “母妃喊我们过去。”

    两兄弟来到了太子妃的院子,早已在这里的还有自家大哥,好圣孙朱瞻基旁边还跟着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孩。

    记忆之中这女孩早好些年就入宫了,是太子妃张氏的母亲彭城伯夫人带入宫的,朱瞻基的青梅竹马,当然自家大哥说这是他的童养媳,她就是将来的孙皇后孙若微,就是生下大明战神朱祁镇的那个孙皇后。

    两人男才女貌自小一起长大,感情深笃,谁都知道孙若微是要嫁给朱瞻基的。

    “母亲。”

    “母亲。”

    两兄弟依次行礼。

    太子妃张氏取了糕点给朱瞻墉但是没给朱瞻墡,反而是问道:“听说昨天被你父亲打了?”

    “儿子身子骨好,不妨事,父亲就打了两下而已,母亲不用担心。”

    张氏没好气的说:“谁说心疼你了?”差点被气笑了接着说:“打得好,就得打打你这调皮性子,若是将来还调皮长大怎么办。”

    旁边的同样调皮的朱瞻基将自己的蛐蛐笼子藏得更深了些。

    “母亲,昨天父亲也表扬我了。”

    事情张氏自然还是知道了,这小子居然将太子爷的考校全部对上了,太子爷反倒没办法继续打他。

    张氏苦笑着摇摇头,朱瞻基给自家弟弟说话:“母亲,老五都背会了,睡一会也没事。”

    “你要这么惯着你弟弟,将来还能惯着一辈子不成。”

    虽然无奈,但是自己三个儿子感情极好,见他们兄友弟恭倒是让她这个做母亲的非常高兴。

    “母亲,今日寻我们三个来是有什么事情吗?”朱瞻基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斗蛐蛐了。

    张氏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母亲想看看你们了不行吗?”

    “行,自然是行的,瞻墉瞻墡去给母亲捶腿。”

    “别胡闹,有正经事。”

    张氏对自己这个大儿子又好气又好笑:“下月初一,陛下要去西大营检阅兵士,你们父亲说让你带着你两个弟弟一起去看看,你去过几次了,到时候我和你们父亲都不去,你可得看好两个弟弟。”

    “母亲放心,那我先走了。”

    朱瞻基从小跟着朱棣,这些对他来说都是小场面了,根本不放在心上,但是朱瞻墡哥两个可还是头一遭。

    朱瞻基带着自己的童养媳,便一路小跑的走了。

    张氏叹了口气,语重心长的说:“你们两人可莫学着你们哥哥这般,下月的检阅切记不要怯场,不管如何不要怯场,你们皇爷爷是战场上杀出来的,最是讨厌胆小畏缩之辈,明白了吗?”

    “明白了,母妃。”

    “还有,皇爷爷若是考校你们回答问题,不懂便是不懂,不用强回答,莫表现的扭扭捏捏便好了。”

    说完这些张氏又招呼边上的宫女过来,宫女的手上端着一个木托盘,上面放着些各种颜色的布料。

    “你两看看喜欢什么颜色的,我命人给你们赶制一套飞鱼服,到时候可以穿上。”

    朱瞻墉大喜,随即挑选了自己最喜欢的深蓝色,那是一种近乎藏蓝色的颜色,朱瞻墡也叫不来,朱瞻墡选择了一种黑红黑红的深红色。

    古代颜色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比如金色只有皇帝可以用,一些明黄色,深黄色之类的特定颜色也是只有皇家可以用。

    张氏命宫女量了两人的体型,自然是得量身定做。

    又被张氏苦口婆心的嘱咐了好一会,才放两人走。

    回去的路上朱瞻墉说道:“三弟,听闻交趾那边张辅将军又打了胜仗,平了叛乱,皇爷爷高兴,最近喜事连连,想必下月初的检阅心情极好,咱们两就别惹他不快就好了。”

    “三哥所言极是。”

    张辅他是知道的,明朝靖难名将张玉的儿子,老子英雄儿子也是英雄的典范,四征安南,也就是以后的越南现在叫交趾了,使得唐朝之后四百年将交趾又纳入了我国版图。

    可惜最后死在土木堡之变,有机会倒是可以和一代名将见见。

    下月初一也就是七天之后。

    ……

    五天之后。

    朱瞻墡得了自家胖爹的安排,命人带他出了皇宫前往郑和府上。

    马车行过熙熙攘攘的繁华城市,拉开帘子往外看去,一片热闹的景象。

    郑和早已在门口等着了,见到了朱瞻墡便亲自来到马车前迎他。

    “五殿下。”

    “劳烦郑大人亲自迎接。”

    “殿下里面请,府内可有好些人盼着您来了。”

    朱瞻墡随着郑和入府,府门口站着四个威武的兵士,府内走过去一路看下来已然有二十多个兵士护卫。

    “郑大人,府上的军队人数好似不少。”

    郑和也不忌讳:“府内共有卫队35人,皆是军中好手。”

    府内带兵是正常的事情,总得有人看家护院,古代的治安可不像现代,贵族家中多有私兵,只要不是成建制的军队,就几十人的府兵朝廷一般不管。

    朱瞻墡却心生隐忧,并未在朝廷管辖之内的府兵,只听命于贵族个人,在京师内还好说,若是远些的地方很容易成为当地豪绅贵族作威作福的帮凶。

    试想一下,四五十人装备不说精良就算是很普通的府兵,至少都是青壮年,欺压一下当地的百姓让其敢怒不敢言还是很简单的。

    古代信息闭塞,本地父母官压迫百姓的事情并不少见,但是被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是事情闹大了,朝廷只能出兵镇压,官欺民反这是古代农民起义最主要的原因。

    朱瞻墡跟着郑和来到了他府内的正厅,此时这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