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瞻墡和朱瞻基两人对视一眼,各自回院子里面睡觉去了,朱瞻基自己还一屁股的事情等着处理,哪有时间管别人,朱瞻墡倒是有些疑惑,这是刻意安排的吗?

    据说这一晚太子妃大发雷霆,怒不可遏。

    再醒来时,已经还是日上三竿,朱瞻墡又迟到了。

    今日的课堂上没有朱瞻埈的声音,从其他人的悄悄话里面知道,二哥好像是被带到宗人府了,这事情估计要闹到皇帝都知道。

    “据说二哥就喜欢打女人,院子里面的侍女被打过的好几个。”

    “不是吧,二哥怎么有这样的兴趣爱好。”

    朱瞻墡点头,没想到二哥玩的挺花的,估计打侍女的事情太子妃应该是知道的,这次就是借着李尚的事情将他揭发出来,朱瞻墡百分百确信这是自己母亲精心安排的,不然也太巧了。

    太子妃因为上次孙若微的事情而恼火,她觉得事有蹊跷,但是找不到任何的蛛丝马迹,谁让胡尚宫的手段了得。

    和朱瞻墡的想法一样,找不到幕后黑手就找既得利益最大者,只是他和朱瞻墡知道将来胡善祥能做太孙妃不同,在她的视角里面胡善祥是姚广孝测命选的,胡善围又时时刻刻维护着孙若微,她没有嫌疑。

    在她的视角内,孙若微这件事情最开心的应该就是朱瞻埈和妃子李氏,毕竟这事让朱瞻基的名誉受损。

    作为太子妃,还有朱瞻基的嫡母,既然我儿子身上有污点,你儿子也得有,不能嫡长子有了污点,你这个庶长子倒是一身清白。

    恰好朱瞻埈恶行不少,只是平常事情到太子妃这里就结束了而已,毕竟传出去是整个东宫的名声受损。

    但是她认定是朱瞻埈母子搞事后,便顾不得那么多了。

    胡尚宫作为太子妃的得力助手,自然乐意有人给自己背黑锅,有理说不出,不可能拦住。

    李尚的事情人赃俱获,证据就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们狡辩。

    “啧啧啧,不能惹娘不开心,还是得多去请安一下。”朱瞻墡不由的感慨。

    男人行动力很关键,朱瞻墡第二日下了课就去找太子妃,这个孝子我当定了。

    “母亲,最近天气转凉,可要注意不要着凉。”

    “母亲,最近我吃到一道味道极好的菜,明天给您送来尝尝。”

    本来愁眉苦脸的太子妃,笑得合不拢嘴:“寻常你几天也不来请安一次,今天怎么转性子了。”

    “之前是儿子不对,儿子忙着想银行和蒸汽机的事情,疏忽了给母亲请安,以后一定改。”

    “有这份心就好了,你最近帮着你爹和大哥做事,要尽心尽力,好男儿志在千里。”

    在边上的胡尚宫顺势帮腔:“五殿下是最有心的,寻常路上碰到我都会问问太子妃娘娘最近胃口可好。”

    “哦?是吗?”太子妃开心的笑了起来,朱瞻墡和胡善围对视一眼,这还得是胡阿姨搞好关系。

    “对了,你那个什么蒸汽机怎么样了?前几日听你父亲说起了,过几天可就是给陛下交差的时候。”

    “碰到了些问题,但是应该能解决。”

    上一次去看蒸汽机,螺旋桨的制造难度太大了,制造不出好的螺旋桨,造出来也用不了多久,也是朱瞻墡想当然了,这时代的工艺还是跟不上的。

    还得提升基础的冶炼工艺才行,只是这是他的知识盲区只能完全让张三等匠人来负责。

    所以现在张三等人最终决定使用明轮推进,利用明轮转动带动叶片拨水来推进船舶,现在就有人力脚踩的明轮,简单易制造,它结构笨重、效率低,只是现在造不出好的螺旋桨,先用明轮。

    当然蒸汽船不用脚踩,用蒸汽机转动带动明轮就好了。

    只得先从简单的开始做吧,明轮装船看来运行不是问题了。

    船运行可以,但是蒸汽机的整体工作还得不断的改进,蒸汽已然升腾,只是想要征服大海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可惜了,我出不了宫去看看。”太子妃哀叹一声,后宫的女人,出宫一次可是麻烦的很。

    “母亲,等做好了,我让他们弄一艘船到御花园的湖里,给您看看。”

    “还是你这孩子有孝心。”
………………………………

第71章 永乐奖

    随着皇帝指定的日期临近,郑和府上的匠人们也越发紧张,当然不是紧张于不能完成,就算是现阶段的蒸汽机和明轮船,已经足够给皇帝交差了。

    大家的紧张是参与到了一项不得了的发明之内,他们的名字或许也有机会留在史书上。

    紧张于皇帝和太子会如何看待他们。

    秋高气爽,朱瞻墡今日出了宫,并未往郑和府上去,而是跟着郑和一起往长江的方向行去。

    “殿下,明轮船已经正式在长江上试过了,目前运行良好,长江边上我们有一座造船厂,接下来的蒸汽机厂也会放到附近。”

    现在现在的郑和府上满足不了蒸汽机和明轮船的需求了,在湖上试过小船之后,现在需要尝试大船,毕竟蒸汽船可不是在平静的小湖上开的,而是要去经受大江大河还有瀚海波涛的考验。

    马车停在了江岸边,这里靠着一艘巨大的宝船,郑和无不骄傲的说:“这是下西洋的宝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明代一丈大概3。33米,这船一百四十多米,宽六十米。

    这样巨大的船,在这个时代,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建造出来,后期的养护又得多少钱呢。

    而郑和的船队有62艘船,虽然不是像这艘宝船都这样巨大,但是也比普通的船要大的多,毕竟要承受大海的风浪,小船可吃不消。

    朱瞻墡看到宝船的瞬间就明白了为什么朱高炽觉得下西洋太耗费财力了,这样的宝船要建造一艘可是太贵了,下西洋的又是按照年计算的活动,确实耗时耗力。

    而且海上风浪不定,任何一艘船的损失都是巨大的,不可能一艘都不沉。

    郑和下西洋每次所带之人大概两万七千之数,两万七千人等于带了接近三个师的兵力,这些人的吃穿,生活,都是花费。

    在海上一漂可能就以月计算,人员伤亡,到了地方之后又不是直接搜刮财物,而且下西洋还打了几场仗,甚至还小输过一场,这些都是消耗。

    第一次耗时两年,第二次两年,第三次两年,第四次也就是最近的一次是三年,耗时极其的长,但是不得不说下西洋让大明帝国扬威海外。

    蒸汽机的出现可以大大的缩短这个时间,时间短了人员补给消耗就会大量的减少。

    下西洋的这样的海事活动在这个年代想要赚钱只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杀戮掠夺,抢夺海量的黄金白银压舱回国,仅仅依靠当地国家朝贡的数额还有当地特产是不足以支撑这样的船队远行的。

    毕竟朝贡有限的,要求超出了当地的限界,人家也不是傻子,全幅家当给你,至于香料特产,这些东西在大明确实价值不菲。

    但是价值不菲的本质原因是我家没有,这东西就是稀罕物件,一旦带多了回去就会贬值,带少了又赚不了多少,总价值也是有限的。

    第二种,建立殖民地,以强权奴役获取廉价的劳动力,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压榨廉价的劳动力来获取足够的回报。

    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真的下西洋能赚大钱,有人说侵犯了富商的利益,但是侵犯也就意味着这些富商士族得自己有实力进行海事贸易或者海事掠夺。

    那应该有大明的大航海时代,但是历史上并没有出现大航海时代。

    从永乐盛世到仁宣之治再到后来的大明战神土木堡之变之前,至少还有二三十年的盛世繁华,为何仁宗上位就停下西洋?除了第一次之外,其他下西洋基本难以获得足额的回报。

    以仁宗之才能,当真管不住朝廷高官和门阀氏族?仁宗短短在位十个月上来就叫停下西洋,宣宗上台又重新开始。

    因为宣宗希望和他爷爷一样威加海内。

    看了郑和的宝船朱瞻墡心里都打鼓了,要推动这样的宝船,蒸汽机也得造的非常巨大,对于工艺的要求就更高了。

    郑和热衷于蒸汽机,就是看重了蒸汽机的可以大大的缩短航行时间,只要航行时间缩短就将大明与西洋诸国的贸易变为了可能,这样的下西洋的活动就有机会获得足额的报酬。

    张三等人小跑了过来,领着朱瞻墡上了已经造好的小船上,普通船只大小,长度大概在十米的样子,蒸汽机发动,明轮的转动之下,小船轻而易举的就开动了起来。

    “五殿下,我们测试过了,这样的船就算是满载,蒸汽机也可以轻松的带动船只航行,可比正常的船快了一倍不止。”张三等人可是兴奋不已。

    小船能行,这一艘小船可以给朱棣和朱高炽交任务了,朱瞻墡又扬起了头看向宝船,最终目标是让这艘大船开起来。

    “郑大人,蒸汽机必然会被皇爷爷要求不断的改进,我觉得现在开始我们得更加正规化的来对待蒸汽机和轮船。”

    郑和知道这是朱瞻要开始说办法了,忙让人在旁边拿纸笔记下来。

    “这座造船厂很好,也有官道通向此处,但是按照规模宝船应该不是这里建造的吧。”

    “是的,殿下宝船只是暂时停靠,这造船厂造不了宝船。”

    “保持原有规模,在旁边在规划出一片地方来做蒸汽机厂,炼铁厂,同时我们需要网络全国各地的人才,冶炼的也好,对于机械有研究的也好,脑子一定要聪明,要敢想。”

    朱瞻墡讲到这里又岔开来讲:“这次回宫之后我会和父亲还有皇爷爷禀告,申请一份拨款,用来奖励所有有创新精神的人,奖励可能到上百两甚至上千两。”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哗然了。

    朱瞻墡坚信我华夏大地能人辈出,只是他得想尽办法将这些人给找出来,最好的办法是什么,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现代有什么诺贝尔奖,在我大明朝我就搞个朱瞻墡奖。

    不对,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不行,太奇怪了,为了让皇帝拨钱,必须将皇帝给算进去,让他拨了钱还乐呵呵的,恨不得多拨一点。

    鉴于朱棣永乐大帝的喜欢征战希望威名赫赫的性格,朱瞻墡有了想法。

    “永乐奖和永乐科技勋章,就按这个名字先去报。”

    郑和听完他要花钱找能人的想法,便说:“五殿下,我这边倒是认识一个极有想法的人,就是他脑子有时候不太好使,您要不介意可以见见。”

    “谁?”

    “他本人没什么名气,他爷爷比较出名,原名陶成道,人称万户。”
………………………………

第72章 大明飞天梦

    “万户?”朱瞻墡愣住了。

    “殿下应该也听说过此人吧。”

    朱瞻墡自然知道,课本上都有写的人,用烟花火箭和风筝想要飞上天,但是最后被炸死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但是在这个时代万户却成为了被嘲笑的对象,没人认为人是可以飞天的,飞行对于人类的来说遥不可及,只有神仙可以做到,万户是痴心妄想最后落到了一个身死的下场。

    但是与那些在地面上肆意嘲笑的人相比,万户就算是死了也是死在空中,死在他向往的天空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